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89852发布日期:2023-09-01 11:1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核酸提取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游离核酸,指存在于血浆、血清或尿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或rna。利用“液体活检”从血浆为代表的体液样本获得游离核酸,进而应用于无创产前诊断、细菌感染检测、病毒感染检测、分子诊断、病原体分型、癌症研究及病程管理。其中、在肿瘤分析中的价值尤为重要,虽然目前血中循环核酸分析尚未列为临床必需的检测指标,但数以千计的研究论文和大量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的数据,有力支持这一新技术在癌症防治中的巨大应用价值。

2、目前,游离核酸提取均在实验室中完成,核酸提取过程中,都是需要频繁使用移液枪进行移液,提取过程中需要更换各种规格的移液枪以及各种吸头、离心管等。并且由于频繁的使用移液枪转移溶液,还需要对各溶液、各试管频繁的开关盖,因此溶液转移的操作复杂,实验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游离核酸提取实验的操作难度,使得游离核酸提取实验更加简便。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包括:

4、储液本体,所述储液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试样槽、裂解槽、取样槽、磁珠槽、缓冲槽、洗涤槽,所述容纳槽上均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试样槽用于添加试样,所述裂解槽内盛装有裂解液,所述取样槽内盛装有裂解液,所述磁珠槽内盛装有磁珠液,所述缓冲槽内盛装有缓冲液,所述洗涤槽内盛装有洗涤液;

5、若干未直接连通的液路,所述液路开设在储液本体内,所述试样槽分别与裂解槽、取样槽通过液路连通,所述取样槽分别与磁珠槽、缓冲槽、洗涤槽通过液路连通,若干液路上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液路的通断;

6、磁吸块,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储液本体上,且与取样槽相对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游离核酸提取实验时,将试样注入试样槽内,接着利用阀门控制裂解槽与试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使裂解槽中的裂解液流入试样槽内,试样内的游离核酸进行裂解。接着利用阀门控制试样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使得裂解后的试样流入取样槽内。然后利用阀门控制磁珠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同时利用阀门控制缓冲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使得取样槽内的游离核酸与磁珠结合,接着向磁吸槽内插入磁吸块,使得与磁珠结合的游离核酸吸附在磁吸块上,将取样槽内的溶液排走,然后利用阀门控制洗涤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并且将磁吸块从磁吸槽内脱离,使得取样槽内的游离核酸与磁珠充分脱离。接着再将磁吸块插设至磁吸槽内,使得磁珠吸附在磁吸块,然后利用移液枪吸走取样槽内的液体,从而完成游离核酸提取实验。

8、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需要向试样槽内添加待提取的试样,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开启相应的阀门,从而使得整个实验顺利进行,达到减小游离核酸提取实验的操作难度。实验过程中无需频繁使用移液枪,从而减小了游离核酸提取实验中受到气溶胶污染的可能性,使得游离核酸提取实验更加简便、准确。

9、可选的,所述储液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废液槽,所述废液槽内插设有废液盒,所述取样槽的底部与废液槽之间连通有液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液槽的设置便于对取样槽内排走的溶液进行收集。

11、可选的,所述储液本体上还开设有离心槽,所述离心槽位于试样槽与取样槽之间,所述离心槽与取样槽之间连通有液路,所述离心槽侧壁与试样槽侧壁之间连通有液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心槽的设置便于将试样槽内的溶液进行分层,从而提高dna浓度。

13、可选的,所述裂解槽开设有两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裂解槽用于盛装有不同的裂解液,可适用与不同的试样,或两种不同的裂解液共同作用可提高游离核酸的裂解效果。

15、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呈漏斗状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底部便于通过液路进行流通,并且便于观察分层。

17、可选的,所述磁吸块靠近取样槽的一侧呈内凹状,以与取样槽底部的侧壁贴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磁铁对取样槽内磁珠吸附效果更好。

19、可选的,所述阀门包括封堵杆,所述封堵杆的端部穿设至液路中且开设有流通孔,所述封堵杆旋转具有连通状态和使液路隔断的封堵状态,所述封堵杆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流通孔供液路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验前所有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即流通孔与液路并未连通。当需要通过液路转移溶液时,利用转动头转动封堵杆,使得流通孔与液路连通,从而使得溶液顺利通过液路进行转移。

21、可选的,所述储液本体和封堵杆其中一个开设有气路,另一个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用于与大气连通,所述封堵杆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气路与气孔连通,所述封堵杆处于封堵状态时,所述气路与气孔错开。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流通孔与液路连通时,利用气孔与气路连通,从而使得容纳槽的上端与大气连通,从而便于容纳槽内部的溶液通过液路进行流通。

23、可选的,所述密封盖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内用于储存干净的压缩气体,所述储液本体上沿竖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插设至气囊内,所述顶针远离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封堵杆上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供活动杆穿过,所述封堵杆处于封堵状态时,所述封堵杆抵接在活动杆的底部,所述封堵杆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活动杆穿过活动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密封盖进行安装时,顶针插设至气囊的底部并进行封堵。控制封堵杆上的流通孔与液路连通时,滑动杆穿过活动孔,从而使得滑动杆带动顶针向下移动,此时顶针从气囊的底部脱离,气囊内干净的压缩气体补充至容纳槽内,从而将容纳槽内储存的溶液通过液路流至另一容纳槽内。

25、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基于液相核酸提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添加试样,将待提取的试样添加至试样槽内;

27、s2、调节阀门,调节阀门使得裂解槽与试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以使裂解槽内的裂解液流至试样槽内;待试样内的游离核酸裂解后,再调节阀门,使得试样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以使试样槽内的试样流至取样槽;然后再调节阀门,使得磁珠槽与取样槽之间以及缓冲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均连通,以使磁珠槽内的磁珠液和缓冲槽内的缓冲液流至取样槽内;

28、s3、排废,待磁珠将裂解后的游离核酸吸附后,再将磁吸块贴合取样槽的底部,以使磁吸块将磁珠进行吸附后,再将取样槽内的溶液排出;

29、s4、清洗,调节阀门使得洗涤槽与取样槽之间的液路连通,以使洗涤槽内的洗涤液流至取样槽内,并且将磁吸块脱离取样槽的底部,待磁珠与游离核酸脱离后,再将磁吸块贴合取样槽的底部,以使磁吸块将磁珠进行吸附;

30、s5、取样,利用移液枪吸走取样槽内的溶液。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s1、添加试样→s2、调节阀门→s3、排废→s4、清洗→s5、取样步骤即可完成游离核酸提取均。

32、首先将待检测的试样添加至试样槽内,然后控制阀门将裂解槽内的裂解液流入试样槽内使得试样槽内的试样进行裂解。接着控制阀门将试样槽内的试样流入取样槽内,接着再控制阀门将磁珠槽内的磁珠和缓冲槽内的缓冲同时加入至取样槽内,使得磁珠与游离核酸结合,接着控制磁吸块贴合取样槽的底部,使得与游离核酸结合的磁珠被磁吸块吸附在取样槽底部的侧壁上,接着再控制阀门将取样槽内的溶液排出再利用阀门将洗涤槽内的洗涤液加入至取样槽内,然后再利用阀门将洗涤槽内的洗涤液加入至取样槽内,然后使磁吸块远离取样槽的底部,使得游离核酸与磁珠脱离,此时再将磁吸块贴合取样槽的底部,磁珠被磁吸块吸附在取样槽底部的侧壁上,再利用手动移液枪吸走取样槽内的溶液,即可完成对游离核酸的提取。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4、1.通过储液本体、试样槽、裂解槽、取样槽、磁珠槽、缓冲槽、洗涤槽、液路、阀门以及磁吸块的配合,将试样添加至试样槽内,通过阀门控制各个液路之间的流通,完成整个游离核酸提取实验,从而达到了减小游离核酸提取实验的操作难度,使得游离核酸提取实验更加简便的效果;

35、2.通过储液本体、取样槽、废液槽以及废液盒的配合,达到便于将实验废液进行收集的效果;

36、3.通过气囊、顶针、活动杆、封堵杆、活动孔的配合,使得液路在连通时,顶针从气囊内脱离,使得气囊内干净的压缩气体排出,从而达到便于液路中溶液的流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