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助式病毒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6105318发布日期:2023-11-22 06:2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助式病毒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助式病毒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近代免疫技术与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在病毒研究方面,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对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复制与表达、与宿主相互作用等进行研究,可为病毒的致病机理、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研制等方面提供基础,当人体出现不良现象时,为方便医生治疗,因此,对携带病毒人群的检测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感染人群的医疗以及防疫能够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11359947.2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腺病毒多样本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检测框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检测框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检测框内设置有固定罩,固定罩与限位孔相对侧表面开设有横滑槽,固定罩内表面开设有纵滑槽,纵滑槽的正下方开设有放置槽,固定罩内设有承载机构和驱动机构,承载机构上设置有摇匀机构。通过设置有承载机构和驱动机构,使得本装置可同时取出多个腺病毒试剂样本,相对于目前对于检测好的腺病毒样本只能单个取出,本装置可同时取出多个腺病毒样本,从而便于实验人员对检测好的腺病毒样本进行取出,通过设置摇匀机构,使得检测试剂和腺病毒样本能够充分的接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腺病毒样本的检测准确性,但是在摇晃时采用的固定手段单一,且夹持能力较弱,容易导致试管在摇晃的过程中脱落,从而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试管夹持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助式病毒检测装置。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自助式病毒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设备仓和转动仓;所述设备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位于设备仓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顶部竖直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设备仓的内腔底部设有圆环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内安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环,所述转动仓安装在滑动环的顶部并通过滑动环与设备仓转动配合;所述转动仓的下部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内腔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仓的上部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内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齿盘和四个第四固定杆,所述转动仓的顶部靠近四周均布设置四个条形孔,四个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均通过转动仓的顶部中心,四个第四固定杆与四个条形孔一一对应,且每个第四固定杆竖直穿过对应的条形孔并与对应的条形孔滑动配合;所述转动仓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四个第三固定杆,四个第三固定杆与四个第四固定杆一一对应,且每个第三固定杆位于对应侧的第四固定杆的内侧;位于同一侧的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的相对侧上均设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设备仓的顶部敞口,所述转动盘位于设备仓的顶部敞口中并位于转动仓的正上方,所述转动盘的底部靠近四周均布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靠近转动盘中部的一侧设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的另一侧设有防漏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三伸缩杆,位于同一侧的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的相对侧上均与一个第三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三伸缩杆外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伸缩杆的固定套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夹持块的一侧。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远离转动盘的中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套固定连接于第一腔体的内腔一侧顶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底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杆竖直穿过第一腔体底部的通槽并与通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贴合有挤压杆,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有圆环形的第二滑槽,所述挤压杆穿过对应的第一腔体顶部的通孔,所述挤压杆的顶端伸进第二滑槽的内腔中并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伸缩杆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杆的固定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一侧。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杆靠近第一伸缩杆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伸缩杆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杆的固定套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夹持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杆竖直穿过第一腔体底部的通槽,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靠近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盘的外侧四周均啮合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远离齿盘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靠近第一斜齿轮的一端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第二腔体的顶部,所述丝杆上旋套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对应侧的第四固定杆的底部,所述丝杆远离第一斜齿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腔体的侧壁上,所述齿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腔体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远离第二斜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腔体的底部。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防漏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通过螺纹配合旋套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腔体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向下穿过第一腔体的底部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堵塞块。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五固定座,所述第五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设备仓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五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五斜齿轮远离第四斜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四斜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三腔体的顶部中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第二固定杆顶部的内螺纹孔并与第二固定杆顶部的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腔体靠外侧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第一腔体侧壁上的内螺纹孔并与第一腔体侧壁上的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旋钮。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螺母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腔体靠外侧的侧壁上,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座的一侧。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三固定座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挤压杆的底部外径小于顶部外径。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滑杆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堵塞块为橡胶密封垫,所述堵塞块的形状为圆锥台,所述第三夹持块的横截面为弧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时,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斜齿轮转动,第三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齿盘转动,齿盘带动四个第一斜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斜齿轮上的丝杆在第二固定座中转动,进而驱动丝杆上的螺母座移动,第四固定杆跟随对应的螺母座同步移动,使第四固定杆上的第二夹持机构移向同一侧的第三固定杆上的第二夹持机构,去挤压第四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之间的试管,使得第三夹持块对试管进行挤压,试管也会对第三夹持块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挤压力,进而使得第三伸缩杆缩短,同时被挤压的第三弹簧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顶着第三夹持块,从而使得第三夹持块更好的贴合于试管表面,使试管得到的夹持力更强,可以适应于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试管,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堵塞块,旋转控制旋钮,使螺纹杆转动,从而使螺纹杆上的第一固定座产生移动,使第一固定座上的堵塞块移动到对应侧的下方的试管的正上方时,再通过第二气缸控制转动盘下降,转动盘上的堵塞块也跟随下降从而对下方的试管口进行密封,以便转动仓在带动试管转动时,防止试管中的液体从试管中漏出。

16、3、本发明通过设置挤压杆,当试管中液体充分混合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丝杆在第二固定座中转动,使丝杆上的螺母座向远离试管的一侧移动,螺母座上的第四固定杆也跟随向远离试管的一侧移动,进而使第二夹持机构对试管的夹持力度减弱,同时通过第二气缸控制转动盘上升,挤压杆挤压挤压块,从而使挤压块向靠近试管的一侧移动,使挤压块带动第一固定杆向靠近试管的一侧移动,从而使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二夹持块对试管进行夹持,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固定盘和固定盘下方的转动盘一起上移,转动盘带动试管上升至转动仓的外部,方便人员拿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