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合成稳定PolyA尾巴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12213发布日期:2023-12-29 15:1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合成稳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成稳定polya尾巴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质粒模板制备是合成mrna技术中最上游的部分,一个好的质粒模板对于体外转录合成反应合成mrna的产量和纯度以及体内表达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2、在mrna体外转录合成中,普遍通过质粒模板共转录的方式来添加ploya尾巴,ploya尾巴可以稳定mrna,防止其发生降解,对于mrna的制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olya尾巴添加方式有2种:一种是酶法合成,mrna转录完成后,通过源自大肠杆菌的polya聚合酶添加;一种是共转录,由已经存在于模板质粒dna或者pcr产物上的polya尾巴直接转录形成。常规模板质粒上构建的a尾一般是连续的120个a,但在质粒发酵生产中质粒序列上的polya尾巴经常会发生碱基丢失,造成尾巴缩短,无法实现生产的质粒polya尾巴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合成稳定polya尾巴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以下技术问题:防止模板质粒上构建的polya尾巴发生碱基丢失,提高质粒中polya尾在发酵、传代的过程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合成稳定polya尾巴的载体,所述载体为30a-l-70a载体、120a载体中任意一种,所述30a-l-7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12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用于快速合成polya基因的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5、步骤一:分段构建载体:分别构建前载体、后60a载体;

6、所述前载体为30a+10bp+10a载体、前60a载体中任意一种;

7、所述30a+10bp+1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8、所述前6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9、所述后6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10、步骤二:切连获得重组载体:将前载体、后60a载体分别通过bsai酶进行酶切并回收得前载体的酶切片段、后60a载体的酶切片段后,将前载体的酶切片段、后60a载体的酶切片段通过t4酶连接,得重组载体;

11、步骤三:原核表达筛选出正确的优化前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涂平板培养16-20h后,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阳性克隆送测序,筛选出正确的优化前重组载体;

12、步骤四:加入发卡结构:将pkbf载体进行pcr后pkbf载体的pcr产物;得将优化前重组载体采用hindiii和aatii进行酶切后与pkbf载体的pcr产物重组,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复苏1h,涂平板培养16-20h后,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阳性克隆送测序,筛选出正确的优化后重组载体。

13、本发明优化前30a-l-70a和优化前120a载体的线性化位点为bsmbi,也可将线性化位点变为bspqi,其余构建步骤均相同,也可实现相同功能。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30a+10bp+10a载体包括如下步骤构建:

15、步骤a1:设计合成长退火引物;

16、步骤a2:pcr扩增pkbf载体并胶回收扩增产物,得pkbf载体的pcr产物;

17、步骤a3:将长退火引物与pkbf载体的pcr产物进行重组反应,得重组产物一;

18、步骤a4:将重组产物一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涂平板培养16-20h后,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阳性克隆送测序,筛选出正确的30a+10bp+10a载体。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长退火引物的序列包括如下顺序的连续的碱基序列:30个连续的a碱基、10bp不连续碱基、10个连续的a碱基;所述长退火引物包括iis类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所述iis类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与bsai的酶切位点相同。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60a载体与后所述60a载体的构建步骤相同,所述前60a载体包括如下步骤构建:

21、步骤b1:设计合成overlap pcr引物;

22、步骤b2:pcr扩增pbbf载体并胶回收扩增产物,得pbbf载体的pcr产物;

23、步骤b3:将overlap pcr引物与pbbf载体的pcr产物进行重组反应,得重组产物二;

24、步骤b4:将重组产物二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涂平板培养16-20h后,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阳性克隆送测序,筛选出正确的前60a载体。

2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overlap pcr引物包括60个连续的a碱基序列;所述overlap pcr引物包括iis类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所述iis类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与bsai的酶切位点相同。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pbbf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2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三所述正确的优化前重组载体包括优化前30a-l-70a载体、优化前120a载体;所述优化前30a-l-7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优化前120a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四所述pkbf载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2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四所述pkbf载体的pcr引物包括pkbf-f引物、pkbf-r引物;

30、所述pkbf-f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具体序列如下:tgtcatgataataatggtttcttagacgtcgcctggggtgcctaatgagtgagctaactc;

31、所述pkbf-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具体序列如下:

32、cgtcgactgcagaggcctgcatgcaagctttcagtacaatctgctctgatgccgcatagt。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4、本发明从载体元件优化、构建专属载体入手,通过设计长退火引物获得带有polya的片段,分段构建不同长度的polya载体:30a+10bp+10a载体/前60a载体、后60a载体,再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获得重组载体—不连续的110个a尾/连续的120个a尾载体,最后在polya尾两端加入相同的一段发卡结构,得优化后30a-l-70a载体/优化后120a载体,一方面优化后30a-l-70a载体/优化后120a载体通过引入bsai酶切位点,基因合成过程中可直接将目的基因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构建到优化后30a-l-70a载体/优化后120a载体中,可省略从头合成的繁琐步骤,快速的获得带有polya尾的载体,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载体中polya尾在发酵、传代的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好,摇菌传代15次后a尾个数不会出现大量丢失现象;同时发卡结构使优化后重组载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a尾正确克隆率可达85%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