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益生菌,涉及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合益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引起乙型肝炎的病毒,属于肝炎病毒科。该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乙型肝炎可能以急性或慢性的形式出现,患者在患上急性肝炎后可能康复,但也有可能发展成慢性感染,导致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然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不仅限于肝脏,还可能波及全身。因此,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对于减少感染和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2、尽管已经存在一些抗病毒药物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治疗过程需要长期进行,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且疗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可能对目前的药物治疗产生耐药性,使得疗效减弱或失效。此外,药物治疗的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近年来,益生菌被认为在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某些益生菌可能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潜力,这些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影响抗病毒效应器的表达等方式,发挥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作用。益生菌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新途径,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合益生菌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合益生菌、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益生菌剂,及其在制备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合益生菌,所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合益生菌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4029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la36菌株和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12734的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a05菌株组成。
4、本发明创造性地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益生菌复配方式和一种全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策略,即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la36菌株和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a05菌株进行复配联用,发现两者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协同增效,在使用菌量一致的情况下,与单一的bla36菌株或单一的lra05菌株干预方式相比,两种菌的复配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效果上显著提高。因此,将该复合益生菌用于制备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或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前景。同时,两种菌均为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高,且不易产生抗性。
5、所述复合益生菌的制备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方法即可,示例性地可以为:将bla36菌株或lra05菌株活化后,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培养液;培养液离心,菌体重悬得到菌悬液;按照活菌数比例要求将两种菌悬液混合,即可。或者进一步地加入保护剂进行冷冻干燥,制得冻干菌粉产品。
6、优选地,所述bla36菌株与lra05菌株的活菌数之比为1:50-50:1,例如1:50、1:40、1:35、1:25、1:20、1:18、1:15、1:12、1:10、1:9、1:8、1:7、1:6、1:5、1:4、1:3、1:2、1:1、2:1、3:1、4:1、5:1、6:1、7:1、8:1、9:1、10:1、12:1、15:1、18:1、20:1、25:1、30:1、40:1、50:1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7、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益生菌剂,所述益生菌剂中的菌株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益生菌。
8、优选地,在所述益生菌剂中,活菌总数不低于2×109 cfu/ml或2×109 cfu/g,例如2×109 cfu/g(cfu/ml)、1×1010 cfu/g(cfu/ml)、2×1010 cfu/g(cfu/ml)、5×1010 cfu/g(cfu/ml)、8×1010 cfu/g(cfu/ml)、1×1011 cfu/g(cfu/ml)、5×1011 cfu/g(cfu/ml)、1×1012 cfu/g(cfu/ml)、1×1013 cfu/g(cfu/ml)、1×1014 cfu/g(cfu/ml)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9、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剂中还包括冻干保护剂。
10、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脱脂乳、明胶、糊精、阿拉伯胶、右旋糖酐、藻胶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蔗糖、乳糖、海藻糖、山梨醇或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1、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剂中还包括辅助添加剂。
12、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菊粉、螺旋藻、节旋藻、云芝多糖、水苏糖、聚葡萄糖、α-乳淸蛋白或乳铁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3、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剂的剂型包括冻干粉剂、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14、本发明所涉及的益生菌剂的剂型不受限制,包括最常用的冻干粉剂,或进一步制得的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其中冻干粉剂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15、将bla36菌株和lra05菌株活化后,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培养液;培养液离心,得到菌体;菌体用冻干保护剂重悬,得到重悬液;重悬液冻干,按配比混合,即得。
16、优选地,所述培养基包括mrs培养基。
17、优选地,所述mrs培养基以浓度计包括:蛋白胨8-12 g/l、牛肉膏8-12 g/l、葡萄糖15-25 g/l、乳糖10-20 g/l、酵母粉3-7 g/l、柠檬酸氢二铵1-3 g/l、k2po4·3h2o 2-3 g/l、mgso4·7h2o 0.05-0.2 g/l、mnso4 0.01-0.1 g/l、吐温80 0.5-2 ml/l、半胱氨酸盐酸盐0.1-1 g/l。
18、优选地,所述冻干采用真空冷冻法。
19、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益生菌剂在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20、优选地,所述产品中还包括辅料。
21、所述辅料选自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乳化剂、助溶剂、增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ph调节剂、抗氧剂、抑菌剂或缓冲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2、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益生菌剂在制备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
23、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益生菌剂在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4、优选地,所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包括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炎、心肌病、粒细胞缺乏症等。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发明创造性地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益生菌复配方式和一种全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策略,即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la36菌株和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a05菌株进行复配联用,发现两者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协同增效,在使用菌量一致的情况下,与单一的bla36菌株或单一的lra05菌株干预方式相比,两种菌的复配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效果上显著提高。因此,将该复合益生菌用于制备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或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前景。同时,两种菌均为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高,且不易产生抗性。
27、本发明所涉及的bla36菌株的分类命名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1年12月02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29,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8、本发明所涉及的lra05菌株的分类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0年07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12734,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