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淀粉样蛋白并降低炎症反应的CAR及其应用、核酸、载体、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8932发布日期:2024-11-22 17:3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靶向淀粉样蛋白并降低炎症反应的CAR及其应用、核酸、载体、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尤其是涉及一种靶向淀粉样蛋白并降低炎症反应的car及其应用、核酸、载体、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背景技术:

1、1. 靶向淀粉样β蛋白(amyloid-β,aβ)的抗体或融合蛋白治疗阿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2、2021年,美国fda批准上市了世界上第一款靶向aβ的药物阿杜那单抗(aducanumab),可以降低ad病人的脑部aβ斑块的沉积,并且降低了病人的认知和记忆能力的衰退速度。在阿杜那单抗之后,美国fda于2023年批准了第二款靶向aβ的药物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并于2024年7月批准了第三款靶向aβ的药物多奈单抗(donanemab),此外还有多个单克隆抗体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如gantenerumab。

3、2022年,hyuncheol等人报道了融合蛋白αaβ–gas6,充当aβ和小胶质细胞tam受体家族的桥梁,使小胶质细胞在清除aβ蛋白同时不引起免疫炎症反应。

4、以上技术的缺点:①抗体在激活小胶质细胞吞噬aβ的同时,会诱导小胶质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副作用;②大多数抗体在临床实际治疗效果较差;③抗体或者融合蛋白在实际应用时需多次给药,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5、2. 细胞疗法治疗阿兹海默病

6、2023年,priyanka等人报道了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替换ad小鼠模型的小胶质细胞,实现了小鼠脑部aβ蛋白的减少以及认知能力的改善。

7、该技术的缺点:①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小胶质细胞未经过改造,靶向aβ蛋白的能力较低;②造血干细胞为前体细胞,在体内会随机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可能会造成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

8、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淀粉样β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该嵌合抗原受体能够显著提高小胶质细胞吞噬并清除aβ蛋白的能力;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抑炎免疫反应,降低神经炎症反应;为阿兹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嵌合抗原受体的应用。

3、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苷酸。

4、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体。

5、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巨噬细胞。

6、本发明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胶质细胞。

7、为了实现以上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淀粉样β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从n端至c端依次包括胞外域、cd8a的铰链域、cd8a的跨膜域和胞内域;

9、所述胞外域从n端至c端依次包括cd8a的信号肽和抗淀粉样β蛋白的scfv;所述scfv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0、所述胞内域包括tyro3的胞内域、axl的胞内域或mertk的胞内域;

11、所述嵌合抗原受体为人的嵌合抗原受体或鼠的嵌合抗原受体;

12、所述人的嵌合抗原受体中,cd8a的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cd8a的铰链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cd8a的跨膜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tyro3的胞内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axl的胞内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mertk的胞内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13、所述鼠的嵌合抗原受体中,cd8a的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cd8a的铰链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cd8a的跨膜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tyro3的胞内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axl的胞内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2所示,mertk的胞内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14、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嵌合抗原受体还包括荧光标签;

15、所述荧光标签包括egfp。

16、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荧光标签通过连接肽与胞内域链接;

17、所述连接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嵌合抗原受体在如下a或b中的应用:

19、a. 制备清除淀粉样β蛋白的产品;

20、b. 制备降低神经炎症反应的产品。

21、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包括编码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的核苷酸序列。

22、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载体携带所述的核苷酸。

23、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噬细胞,所述巨噬细胞携带所述的核苷酸,或者含有所述的载体,或者表达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

24、该巨噬细胞可以以抗原依赖的方式,靶向吞噬淀粉样β蛋白,并降低神经炎症反应。

25、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胶质细胞,所述小胶质细胞携带所述的核苷酸,或者含有所述的载体,或者表达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

26、该小胶质细胞可以以抗原依赖的方式,靶向吞噬淀粉样β蛋白,并降低神经炎症反应。

27、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小胶质细胞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28、将诱导多能干细胞于第一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拟胚体形成;然后将拟胚体在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诱导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之后在第三培养基中培养,诱导造血干祖细胞的产生并诱导其向髓系分化,最后将分化出的造血干祖细胞收集,并在第四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分化为小胶质细胞;

29、所述第一培养基包括:人bmp4 10ng/ml、y-27632 10μm和stemdiff™ apel™2培养基;

30、所述第二培养基包括:人bmp4 10ng/ml、人fgf-2 10ng/ml、人scf 100ng/ml、人vegf-a 50ng/ml和stemdiff™ apel™2培养基;

31、所述第三培养基包括:人fgf-2 10ng/ml、人scf 50ng/ml、人vegf-a 50ng/ml、人il-3 25ng/ml、人m-csf 50ng/ml、人gm-csf 50ng/ml、人igf-1 10ng/ml和stemdiff™apel™2培养基;

32、所述第四培养基包括:its-g 2 wt %、谷氨酰胺1x(gibco,35050061)、非必需氨基酸1x(gibco, 11140050)、巯基乙醇 100μm、b27 2 wt %(gibco, 17504044)、n2 2 wt %(gibco, 17502001)、人m-csf 50ng/ml、人il-34 50ng/ml、人tgf-beta 1 50ng/ml和dmem/f12培养基;

33、所述第二培养基培养的时间为4-6天;

34、所述第三培养基培养的时间为22-26天。

35、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培养基每3天更换一次;

36、所述第三培养基每2天更换一次。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8、本发明提供的靶向淀粉样β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在巨噬细胞中表达能够提高巨噬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在小胶质细胞中表达能够使得小胶质细胞具有靶向aβ的能力,显著提高了aβ的吞噬能力,同时降低神经炎症反应;可以通过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得到大量的小胶质细胞,且体外分化得到的小胶质细胞为终末分化的细胞,成分明确,用于细胞移植不会造成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