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41335477发布日期:2025-03-19 14: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indel位点位于大豆17号染色体1,064,063bp,多态性为扩增片段差异56b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indel位点对大豆茎粗性状的表型贡献率为9.3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在鉴定大豆茎粗性状中的应用。

4.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的indel分子标记17-10.6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ndel分子标记17-10.64在鉴定大豆茎粗性状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ndel分子标记17-10.64的扩增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引物的序列信息如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ndel分子标记17-10.64的扩增引物在鉴定大豆茎粗性状中的应用。

8.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indel分子标记17-10.64的扩增引物鉴定大豆茎粗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包括:提取待鉴定大豆叶片基因组DNA;以其为模版,利用分子标记17‑10.64的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检测;产物片段为199bp时判断待鉴定大豆为茎秆较细的大豆品系;产物片段为255bp时判断待鉴定大豆为茎秆较粗的大豆品系。分子标记17‑10.64含有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Indel位点位于大豆17号染色体1,064,063bp,多态性为扩增片段差异56bp。本发明缩短了大豆育种时间,提高了大豆育种效率,为高效开发利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快速选育出茎秆粗壮、抗倒伏的优质大豆品种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赵娜,王新悦,邱欣悦,李丁,李沛源,陈喜凤,仉祺,张卓,徐春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