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贴附于在电容性触摸面板中使用的防护玻璃的至少一面的防飞散粘合片、以及该防飞散粘合片用的粘合剂层。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中,作为显示面板而使用电容性触摸面板的情况逐渐增加。
电容性触摸面板的结构有存在多种,作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可例举出如下结构,即具备:液晶模块等显示体模块;薄膜传感器,经由粘合剂层层叠于显示体模块上;及防护玻璃,经由粘合剂层层叠于薄膜传感器上。
如上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具有由于坠落等而受到较大冲击时防护玻璃破裂而玻璃碎片飞散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在防护玻璃的表面贴附带粘合剂层的防飞散薄膜(防飞散粘合片)来防止玻璃的飞散(例如,专利文献1)。
在此,上述薄膜传感器通常由基材薄膜和已图案化的由锡掺杂氧化铟(ITO)构成的透明导电膜构成。并且,作为上述防护玻璃的一例,可以例示出由玻璃基板和已图案化的由ITO构成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防护玻璃。这种具有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的触摸面板具有可观察到该透明导电膜的电路图案而损害外观的、所谓的图案可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图案可视的问题,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透明导电层叠体,其具有绝缘性的透明基材、形成于透明基材的表面的高折射率层、形成于高折射率层的表面的低折射率层、以及在低折射率层的表面上已图案化的透明配线层,其中,在低折射率层或高折射率层上配置有凹凸形成用粒子(二氧化硅类粒子、金属氧化物粒子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168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3-1072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2的透明导电层叠体中,低折射率层及透明配线层的表面构成凹凸面,由此,使透过透明导电层叠体的透过光和在透明导电层叠体上反射的反射光散射,使透明配线层变得不显眼。然而,当将上述透明导电层叠体使用于具备高精细的液晶模块的触摸面板时,液晶模块的映像光发生散射,从而产生该部分刺眼地发光的所谓的“眩光”,触摸面板的显示性能变差。并且,专利文献2的透明导电层叠体中,仅为了解决上述图案可视的问题而需要设置另外的层,另外,为了设置该层而需要多阶段工序,因此从成本上的观点考虑,也要求不使透明配线层显眼的新的方法。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使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并且能够抑制触摸面板中的眩光的防飞散粘合片、以及该防飞散粘合片用的粘合剂层。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层,其是贴附于在电容性触摸面板中使用的防护玻璃的至少一面的防飞散粘合片用的粘合剂层,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由含有粘合成分和光漫射微粒的粘合性组合物形成,所述粘合成分的折射率与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的差为0.005~0.2,所述光漫射微粒的基于离心沉降光透过法的平均粒径为0.8~2.9μm,所述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55%以下(发明1)。
根据具备上述发明(发明1)的粘合剂层的防飞散粘合片,能够防止触摸面板上的防护玻璃的飞散。并且,如上所述,通过规定折射率差、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及雾度值,无需设置另外的层即可使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且能够抑制眩光,尤其在高精细的触摸面板中也可以得到优异的眩光抑制效果。
上述发明(发明1)中,优选的是,所述粘合成分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发明2)。
上述发明(发明2)中,优选的是,在该粘合剂层与透明导电膜接触等情况下,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不含有具有羧基的单体(发明3)。
上述发明(发明2、3)中,优选的是,所述粘合成分中还含有交联剂,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有具有与所述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发明4)。
上述发明(发明2~4)中,所述粘合成分中还可以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发明5)。
上述发明(发明5)中,优选的是,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为分子量1000以下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类单体(发明6)。
第二,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飞散粘合片,其贴附于在电容性触摸面板中使用的防护玻璃的至少一面,其具备:基材;及所述粘合剂层(发明1~6)(发明7)。
上述发明(发明7)中,所述基材可以是具有硬涂层的树脂薄膜(发明8)。
上述发明(发明7、8)中,在所述防护玻璃的一面可以设有透明导电膜(发明8)。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及防飞散粘合片,能够防止触摸面板上的防护玻璃的飞散,并且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且能够抑制眩光,尤其在高精细的触摸面板中也可以得到优异的眩光抑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防飞散粘合片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触摸面板的一结构例的剖面图。
图3为表示触摸面板的另一结构例的剖面图。
图4为试验例6中制作的电阻值测量样品的剖面图。
图5为说明试验例6中的试验方法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为贴附于在电容性触摸面板中使用的防护玻璃的至少一面的防飞散粘合片用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由含有粘合成分和光漫射微粒的粘合性组合物(以下称为“粘合性组合物P”)形成。
上述粘合性组合物P中,粘合成分的折射率与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的差为0.005~0.2,光漫射微粒的基于离心沉降光透过法的平均粒径为0.8~2.9μm。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55%以下。通过将具备这种粘合剂层的防飞散粘合片贴附于触摸面板的防护玻璃的至少一面,即使在防护玻璃破裂时,也能够防止玻璃的飞散。并且,能够使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变得难以视认),并且,能够抑制眩光,尤其在高精细的触摸面板中也可以得到优异的眩光抑制效果,使得触摸面板成为显示性能优异的触摸面板。
1.粘合成分
优选粘合性组合物P所含有的粘合成分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且优选还含有交联剂(B)。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另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其他类似术语也相同。并且,“聚合物”中还包含“共聚物”的概念。
(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优选的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含有烷基的碳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由此,所得到的粘合剂能够显现较佳的粘合性。并且,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是烷基的碳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由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含有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来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因此能够与交联剂(B)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
作为烷基的碳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例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其中,从进一步提高粘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烷基的碳数为1~8的(甲基)丙烯酸酯,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另外,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烷基的碳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98质量%,尤其优选含有30~9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50~85质量%。
作为上述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可以优选地举出在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单体(含羟基单体)、在分子内具有羧基的单体(含羧基单体)、在分子内具有氨基的单体(含氨基单体)等,其中,尤其优选含羟基单体。这些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含有羟基的单体,可例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等。其中,从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的羟基的与交联剂(B)的反应性以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合性方面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含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等烯属不饱和羧酸。其中,从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的羧基的与交联剂(B)的反应性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含氨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氨基乙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从兼顾耐湿热白化性和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2~30质量%的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尤其是含羟基单体),尤其优选含有7~2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10~20质量%。
在此,若将触摸面板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则水份浸入到粘合剂层中,当触摸面板恢复为常温时,具有粘合剂层白化而导致透明性下降的“湿热白化”的问题。若含有7质量%以上、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上的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尤其是含羟基单体),则既定量的反应性官能团会残留于粘合剂层中。反应性官能团(尤其是羟基)通常是亲水性基团,若既定量的这种亲水性基团存在于粘合剂层中,则即使在将粘合剂层置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情况下,与在该高温高湿条件下浸入到粘合剂层的水份的相溶性也良好,其结果,粘合剂层的白化得到抑制。
当将具备使本实施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P固化而成的粘合剂层的防飞散粘合片贴附于一面侧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防护玻璃的该透明导电膜时,(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不含有含羧基单体。由此,能够抑制透明导电膜腐蚀或者透明导电膜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另外,“不含有具有羧基的单体”是指基本上不含有具有羧基的单体,除了完全不含有含羧基单体以外,还容许以不会因羧基而在透明导电膜中发生不良情况的程度含有含羧基单体。具体而言,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单体单元,容许以0.1质量%以下的量含有含羧基单体,优选以0.01质量%以下的量含有羧基单体。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其他单体,也可以含有具有碳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的单体(含脂环式结构单体)。上述粘合性组合物P中,由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含有上述含脂环式结构单体,因此,即使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不含有酸成分(羧基),所得到的粘合剂也会成为相对于透明导电膜的粘合性较高、耐久性也优异的粘合剂。认为这是因为透明导电膜与碳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的亲和性及相互作用比较强。
碳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的碳环可以是饱和结构,也可以是具有不饱和键的碳环。并且,碳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可以是单环的脂环式结构,也可以是二环、三环等多环的脂环式结构,但从适用于透明导电膜时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多环的脂环式结构。优选脂环式结构的碳数为7~15,尤其优选9~12。
作为碳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例如可以举出包含二环戊二烯骨架、金刚烷骨架、异冰片基骨架、环烷烃骨架(环庚烷骨架、环辛烷骨架、环壬烷骨架、环癸烷骨架、环十一烷骨架、环十二烷骨架等)、环烯烃骨架(环庚烯骨架、环辛烯骨架等)、降冰片烯骨架、降冰片二烯骨架、多环式骨架(立方烷骨架、蓝烷骨架、房烷骨架等)、螺环骨架等的脂环式结构,其中,优选发挥更加优异的粘合性/耐久性提高效果的包含二环戊二烯骨架、金刚烷骨架或异冰片基骨架的脂环式结构。
作为上述含脂环式结构单体,优选包含上述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等,其中,优选发挥更加优异的粘合性/耐久性提高效果的(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含有上述含脂环式结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时,优选含有1~50质量%的该含脂环式结构单体,尤其优选含有5~4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10~30质量%。
作为能够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而含有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非交联性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非交联性的具有3级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方式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万~200万,尤其优选为30万~140万,进一步优选为40万~90万。当重均分子量小于10万时,长期暴露于高温条件或温暖湿润条件时,有可能在粘合剂层的端部发生翘起等。另一方面,电容性触摸面板中,为了隐蔽配线层,在覆盖材的周缘部设置成为段差的印刷层的情况较多。当上述重均分子量超过200万时,向该印刷段差的追随性有可能变差。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量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另外,粘合性组合物P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2)交联剂
优选粘合性组合物P中含有交联剂(B)作为粘合成分。当粘合性组合物P的粘合成分中含有包含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和交联剂(B)时,若对该粘合性组合物P进行加热等,则交联剂(B)与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含反应性官能团单体的反应性官能团发生反应。由此,形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通过交联剂(B)交联后的结构,所得到的粘合剂的内聚力得到提高。
作为交联剂(B),只要是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团发生反应的交联剂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肼类交联剂、醛类交联剂、噁唑啉类交联剂、金属醇盐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金属盐类交联剂、铵盐类交联剂等。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具有羟基作为反应性官能团时,在上述中,优选使用与羟基的反应性优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另外,交联剂(B)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是至少含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交联剂。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例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式聚异氰酸酯等,以及所述物质的缩二脲体、异氰脲酸酯体,以及与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等低分子活性含氢化合物的反应物也即加成体等。其中,从与羟基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尤其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
交联剂(B)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1~10质量份,尤其优选为0.05~1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0.5质量份。
(3)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
粘合性组合物P中,作为粘合成分,可以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通常,含有光漫射微粒的粘合剂的内聚力容易下降,从粘合剂层剥离剥离片时,粘合剂层有时被拽向剥离片侧,但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的粘合性组合物P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由此不易发生如上所述的问题,所得到的粘合剂层成为操作性优异的粘合剂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可以是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这些的混合物。其中,可以优选地举出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等的相溶性优异的分子量1000以下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类单体。
作为分子量1000以下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类单体,例如可以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新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环戊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烯丙基化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官能型;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三官能型;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四官能型;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五官能型;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六官能型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当粘合性组合物P中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时,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1~50质量份,尤其优选为5~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7~20质量份为。通过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所得到的粘合剂层成为操作性优异的粘合剂层,并且,基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粘合性良好地得到维持。
2.光漫射微粒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P所含有的光漫射微粒,其与上述粘合成分的折射率差为0.005~0.2、基于离心沉降光透过法的平均粒径为0.8~2.9μm。
作为上述光漫射微粒,例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粘土、滑石、二氧化钛等无机类微粒;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等有机类的透光性微粒;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例如,作为硅酮树脂的微粒的Japan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的TOSPEARL系列)等。其中,从眩光抑制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树脂微粒及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并且,即使添加少量的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也可发挥其效果,且粘合成分的粘合性良好地得到维持,因此尤其优选。以上的光漫射微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丙烯酸树脂微粒,例如可以举出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的共聚物等构成的丙烯酸树脂微粒。
作为光漫射微粒的形状,优选光漫射均匀的球状微粒。光漫射微粒的基于离心沉降光透过法的平均粒径需为0.8~2.9μm,优选为1~2.7μm,尤其优选为1.2~2.5μm。通过使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较小,从而,通过所述粘合成分及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差的相互作用,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且在高精细的触摸面板中也可以抑制眩光。若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超过2.9μm,则在适用所得到的粘合剂的触摸面板中产生眩光。另一方面,若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小于0.8μm,则变得容易视认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
另外,上述基于离心沉降光透过法的平均粒径是,将充分搅拌微粒1.2g和异丙醇98.8g后所得物质作为测量用试料并使用离心式自动粒度分佈测量装置(HORIBA,Ltd.制,CAPA-700)测量而得到的平均粒径。
粘合性组合物P中的光漫射微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粘合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5~30质量份,尤其优选为0.8~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4质量份。通过使光漫射微粒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从而无法视认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且眩光有效地得到抑制,并且,也不会阻碍基于粘合成分的粘合性。
3.各种添加剂
粘合性组合物P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光聚合引发剂、硅烷偶联剂、折射率调节剂、抗静电剂、增粘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软化剂、填充剂等。
在粘合性组合物P的粘合成分中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作为使粘合性组合物P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时,优选粘合性组合物P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通过含有光聚合引发剂,能够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的粘合成分有效地固化,并且能够减少聚合固化时间及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量。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异丁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琳代-丙烷-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氯二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2-甲基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甲噻吨酮、2,4-二乙噻吨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对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酯、寡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关于光聚合引发剂,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100质量份优选以0.1~30质量份范围的量使用,尤其优选以1~15质量份范围的量使用。
从改善所获得的粘合剂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粘合性组合物P含有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优选为分子内至少具有一个烷氧基硅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与粘合成分的相溶性良好,且具有透光性。
作为这种硅烷偶联剂,例如可例举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硅化合物,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环氧构造的硅化合物,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等含巯基硅化合物,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含氨基硅化合物,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者他们中的至少一种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烷基硅化合物的缩合物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粘合性组合物P中的硅烷偶联剂的含量相对于粘合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质量份,尤其优选为0.05~1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0.5质量份。
4.折射率差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P中,粘合成分的折射率与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的差需为0.005~0.2,优选为0.007~0.1,尤其优选为0.008~0.08。如上所述,通过使粘合成分及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差较小,从而,通过与所述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在高精细的触摸面板中抑制眩光。当上述折射率差小于0.005,则雾度显现性下降,无法得到使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的效果。并且,若上述折射率差超过0.2,则无法抑制眩光。
另外,粘合成分的折射率优选为1.40~1.55,尤其优选为1.42~1.50,进一步优选为1.44~1.49。并且,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优选为1.40~1.55,尤其优选为1.41~1.52,进一步优选为1.42~1.50。
在此,粘合成分的折射率是使用阿贝折射计按照JIS K0062-1992测量的值。另外,由于粘合成分的折射率在其固化前后不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是固化前测量的值,也可以是固化后测量的值。另一方面,如后述的试验例所示,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是使用折射率标准液测量的值。
5.粘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粘合性组合物P能够通过混合粘合成分、光漫射微粒及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来制造。当粘合成分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时,先制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并根据需要配合交联剂(B)和/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
通过利用通常的自由基聚合法来聚合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混合物,从而能够制造(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根据需要,使用聚合引发剂并通过溶液聚合法等能够进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作为聚合溶剂,例如可例举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苯、丙酮、己烷,甲乙酮等,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例举偶氮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也可并用两种以上。作为偶氮类化合物,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腈(carbonitrile))、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2-羟甲基丙腈)、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等。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例举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苯甲酸酯、枯烯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正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2-乙氧基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丙酰、过氧化二乙酰等。
另外,在上述聚合工序中,通过配合2-巯基乙醇等链转移剂,能调节所获得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得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之后,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溶液中添加光漫射微粒且根据需要添加交联剂(B)、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及添加剂并充分混合,由此得到用溶剂稀释的粘合性组合物P(涂布溶液)。
作为用于稀释粘合性组合物P而作成涂布溶液的稀释溶剂,例如可以使用己烷、庚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二氯甲烷、氯化乙烯等卤代烃、甲醇、乙醇、丙醇、丁醇、1-甲氧基-2-丙醇等醇、丙酮、甲乙酮、2-戊酮、异佛尔酮、环己酮等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类溶剂等。
作为如此制备的涂布溶液的浓度、粘度,只要在可涂布的范围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制,根据状况能够适当地进行选定。例如,稀释成使粘合性组合物P的浓度成为10~40质量%。另外,当获得涂布溶液时,稀释溶剂等的添加并非必要条件,若粘合性组合物P为可涂布的粘度等,则也可不添加稀释溶剂。
6.粘合剂层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由粘合性组合物P形成,具体而言,通过将粘合性组合物P的涂布溶液涂布于所希望的材料(剥离片或防飞散粘合片的基材等)并进行固化(交联)而形成。当粘合性组合物P中不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时,将该粘合性组合物P涂布后进行干燥,优选进行加热处理而使其固化,由此能够得到粘合剂层。另外,加热处理后,根据需要可以设定在常温(例如,23℃、50%RH)下1~2周左右的养护期间。
并且,当粘合性组合物P中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时,将该粘合性组合物P涂布后进行干燥,优选进行加热处理之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其固化,由此能够得到粘合剂层。
作为涂布上述粘合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的方法,例如能够利用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辊涂布法,刮板涂布法,模具涂布法,凹版涂布法等。
粘合性组合物P的干燥可以通过风干来进行,但通常通过加热处理(优选热风干燥)来进行。当进行加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优选为50~150℃,尤其优选为70~120℃。并且,加热时间优选为10秒~10分钟,尤其优选为50秒~2分钟。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通常可以使用紫外线、电子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量因能量射线的种类而不同,例如为紫外线时,优选为50~1000mJ/cm2的光量,尤其优选为100~500mJ/cm2。并且,当为电子射线时,优选为10~1000krad左右。
当粘合性组合物P的粘合成分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及交联剂(B)时,通过粘合性组合物P的干燥(加热处理),(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通过交联剂(B)交联而形成交联结构。并且,推断为如下结构:当粘合性组合物P的粘合成分中还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时,通过对粘合性组合物P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多个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相互键合而形成三维网眼结构,从而形成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交联结构交缠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5~100μm,尤其优选为10~50μm,进一步优选为15~30μm。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的雾度值(按照JIS K7105测量的值)需为55%以下。通过该雾度值的规定和所述的折射率差及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的规定,能够使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变得不显眼,并且能够抑制眩光。从良好地兼顾这两种效果的观点考虑,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优选为5~50%,尤其优选为10~45%,进一步优选为20~35%。
通过将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的防飞散粘合片贴附于触摸面板的防护玻璃的至少一面,当防护玻璃破裂也能够防止玻璃的飞散,并且能够抑制眩光,尤其在高精细的触摸面板中也可以得到优异的眩光抑制效果,触摸面板成为显示性能优异的触摸面板。
〔防飞散粘合片〕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飞散粘合片1从下依次由剥离片13、层叠于剥离片13的剥离面的粘合剂层12、以及层叠于粘合剂层12的基材11构成。另外,本说明书上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是指在剥离片中具有剥离性的表面,是还包含实施了剥离处理的表面及即使未实施剥离处理也显示剥离性的表面中的任意一个者。
(1)粘合剂层
上述防飞散粘合片1中,粘合剂层12由所述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构成。
(2)基材
作为基材11,只要是由具有如下程度的强度的材料构成即可,该程度为触摸面板的防护玻璃破裂时能够防止玻璃的飞散的程度,基材11通常将塑料薄膜作为主体,也可以仅由塑料薄膜构成,还可以是在塑料薄膜上形成有所希望的功能性层的基材。
作为塑料薄膜,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丙烯酸树脂薄膜、降冰片烯类树脂薄膜、环烯烃树脂薄膜等塑料薄膜;他们中的两种以上的层叠体等。塑料薄膜可以是单向拉伸或双向拉伸的塑料薄膜。
作为上述功能性层,例如可以举出硬涂层、抗反射层、防眩层、易滑层、抗静电层、颜色校正层等。
基材11的厚度通常是10~500μm,优选为50~300μm,尤其优选为80~150μm。
(3)剥离片
作为剥离片13,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丁烯薄膜、聚丁二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氨酯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离聚物树脂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氟树脂薄膜等。并且,也可使用这些物质的交联薄膜。另外,这些物质的层叠薄膜也可。
优选上述剥离片13的剥离面(尤其与粘合剂层12接触的面)被实施剥离处理。作为使用于剥离处理的剥离剂,例如,可例举醇酸类,硅酮类、氟类、不饱和聚酯类、聚烯烃类,蜡类等剥离剂。
关于剥离片13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通常为20~150μm左右。
(4)防飞散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当粘合剂层12由不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的粘合剂构成时,作为防飞散粘合片1的一个制造例,在剥离片13的剥离面涂布上述粘合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并进行加热处理而使粘合性组合物P固化,形成涂布层之后,在该涂布层上贴合基材11。当需要养护期间时,通过设定养护期间,上述涂布层成为粘合剂层12,当不需要养护期间时,上述涂布层直接成为粘合剂层12。由此,得到上述防飞散粘合片1。关于加热处理及养护的条件如上所述。
另一方面,当粘合剂层12由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的粘合剂构成时,作为防飞散粘合片1的一个制造例,在剥离片13的剥离面涂布上述粘合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并进行加热处理而使粘合性组合物P固化,形成涂布层之后,在该涂布层上贴合基材11。并且,隔着剥离片13而向上述涂膜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由此形成粘合剂层12。由此,得到上述防飞散粘合片1。关于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条件如上所述。
并且,代替如上所述那样隔着剥离片13而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来形成粘合剂层12,也可以在剥离片13上形成粘合性组合物P的涂膜层,以该涂膜层露出的状态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形成粘合剂层12,之后,在该粘合剂层12上贴合基材11。另外,也可以不在剥离片13而在基材11上直接形成粘合性组合物P的涂膜层而形成粘合剂层12。
(5)防飞散粘合片的使用
通过使用上述防飞散粘合片1,例如能够制造图2所示的电容性触摸面板10A或图3所示的电容性触摸面板10B。
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10A构成为从下依次具备显示体模块7、在其上经由粘合剂层6层叠的薄膜传感器5、在其上经由粘合剂层4层叠的带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3的防护玻璃2、以及在防护玻璃2上经由粘合剂层12贴附的防飞散粘合片1(已剥离剥离片13)。也即,该触摸面板10A中,防飞散粘合片1设置于防护玻璃2的表面侧(与显示体模块7相反一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10B构成为从下依次具备显示体模块7、在其上经由粘合剂层6层叠的薄膜传感器5、在其上经由粘合剂层4层叠的防飞散粘合片1(已剥离剥离片13)、以及经由该防飞散粘合片1的粘合剂层12层叠的带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3的防护玻璃2。也即,该触摸面板10B中,防飞散粘合片1设置于防护玻璃2的背面侧(显示体模块7侧)。
上述触摸面板10A、10B中,透明导电膜3设置于防护玻璃2,但并不限定于此,透明导电膜3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位。并且,上述触摸面板10B中,由于防飞散粘合片1的粘合剂层12粘接于透明导电膜3,因此为了抑制透明导电膜3的腐蚀及电阻值的变化,构成粘合剂层12的粘合性组合物P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不含有含羧基单体。
作为上述显示体模块7,例如可以举出液晶(LCD)模块、发光二极管(LED)模块、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模块、电子纸等。即使这些显示体模块7、尤其液晶(LCD)模块是高精细,在触摸面板10A、10B中,通过上述防飞散粘合片1的粘合剂层11,也可以发挥后述的优异的效果(尤其是眩光抑制效果),显示性能优异。另外,即使在使用非高精细的显示体模块7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异的效果。
粘合剂层6及粘合剂层4只要由所希望的粘合剂或粘合片形成即可,可以由与上述防飞散粘合片1的粘合剂层11相同的粘合剂形成。作为上述所希望的粘合剂,可以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硅酮类粘合剂、氨酯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聚乙烯基醚类粘合剂等,其中,优选为丙烯酸类粘合剂。
薄膜传感器5通常由基材薄膜51和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52构成。作为基材薄膜51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三乙酰纤维素薄膜、聚丙烯薄膜等。
作为透明导电膜52,例如可例举铂、金、银、铜等金属,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锌、二氧化锌等氧化物,锡掺杂氧化铟(ITO)、氧化锌掺杂氧化铟、氟掺杂氧化铟,锑掺杂氧化锡,氟掺杂氧化锡,铝掺杂氧化锌等复合氧化物,硫族化物、六硼化镧、氮化钛、碳化钛等非氧化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为由锡掺杂氧化铟(ITO)构成透明导电膜。
另外,在图2及图3中,上述触摸面板10A、10B中的薄膜传感器5的透明导电膜52位于薄膜传感器5的上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位于薄膜传感器5的下侧。
作为防护玻璃2的玻璃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化学强化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钠钙玻璃、含钡/锶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钡硼硅酸盐玻璃等。在防护玻璃2的表面可以设有所希望的功能性层。
防护玻璃2的厚度并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是0.5~2.0mm,优选为0.7~1.5mm。
上述触摸面板10A、10B中,透明导电膜3以已图案化的方式设置于防护玻璃2上。作为透明导电膜3的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薄膜传感器5的透明导电膜52相同的材料。另外,透明导电膜3及薄膜传感器5的透明导电膜52通常是其中一者构成X轴方向的电路图案,另一者构成Y轴方向的电路图案。
当制造触摸面板10A时,可以剥离防飞散粘合片1的剥离片13,将露出的粘合剂层12贴附于防护玻璃2的表面侧(不存在透明导电膜3的一侧)之后,使用带该防飞散粘合片1的防护玻璃2,通过常规方法制造触摸面板10A,也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制造触摸面板(未贴附防飞散粘合片1的状态的触摸面板10A)之后,在防护玻璃2的表面侧(与显示体模块7相反一侧)贴附防飞散粘合片1。
并且,当制造触摸面板10B时,剥离防飞散粘合片1的剥离片13,将露出的粘合剂层12贴附于设置在防护玻璃2的背面侧的透明导电膜3之后,使用带该防飞散粘合片1的防护玻璃2,通过常规方法制造触摸面板10B即可。
上述触摸面板10A、10B中,即使在防护玻璃2因坠落等受到较大冲击而破裂的情况下,由于贴附于防护玻璃2的防飞散粘合片1的存在,也可以防止玻璃的碎片飞散。并且,无论是上述触摸面板10A、10B中的任一形态,由于防飞散粘合片1的粘合剂层11的存在,都可以使透明导电膜3、52的图案变得不显眼(难以视认),且眩光得到抑制,显示性能优异。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并非为限定本发明而记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各要素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或等价物。
例如,可以省略防飞散粘合片1的剥离片13。并且,触摸面板10A、10B中的透明导电膜3可以不与防护玻璃2接触,此时,可以作为第2薄膜传感器的一部分而设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等。
〔实施例1〕
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
使丙烯酸2-乙基己酯6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质量份以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15质量份共聚合,从而制备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后述方法测量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分子量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60万。
2.粘合性组合物的制备
添加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固体含量换算值;以下相同)、作为交联剂(B)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itsui Takeda Chemicals Inc.制,产品名“TAKENATE D-110N”)0.2质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产品名“KBM-403”)0.2质量份、以及作为光漫射微粒的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Japan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产品名“TOSPEARL120”,平均粒径:2.0μm,折射率:1.43)5质量份并充分搅拌,并且用乙酸乙酯稀释,由此得到粘合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
在此,将该粘合性组合物的配合示于表1。另外,表1所记载的缩写等的详细内容如下。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HEA:丙烯酸2-羟基乙酯
IBXA:丙烯酸异冰片酯
BA:丙烯酸正丁酯
MA:丙烯酸甲酯
AA:丙烯酸
[交联剂(B)]
XDI: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itsui Takeda Chemicals Inc.制,产品名“TAKENATE D-110N”)
TDI: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产品名“CORONATE L”)
[光漫射微粒]
硅酮微粒(2μm):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Japan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产品名“TOSPEARL120”,平均粒径:2.0μm,折射率:1.43)
硅酮微粒(4.5μm):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Japan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产品名“TOSPEARL145”,平均粒径:4.5μm,折射率:1.43)
PMMA微粒(2.5μm):由交联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构成的树脂珠(SEKISUI PLASTICS CO.,LTD.制,产品名“SSX102”,平均粒径:2.5μm,折射率:1.49)
PMMA微粒(4μm):由交联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构成的树脂珠(SEKISUI PLASTICS CO.,LTD.制,产品名“SSX104”,平均粒径:4.0μm,折射率:1.49)
3.硬涂层用涂布剂的制备
在含紫外线固化型化合物组合物(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产品名“BEAMSET 575CB”,浓度:100质量%,加入光聚合引发剂)100质量份中加入流平剂(BYK Japan KK.制,产品名“BYK-300”,浓度:52质量%)0.1质量份,并用丙二醇单甲基醚稀释而制备40质量%浓度的硬涂层用涂布剂。
4.防飞散粘合片的制造
用刮刀式涂布机,将上述工序2中得到的粘合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涂布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用硅酮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的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产品名“SP-PET3811”,厚度:38μm)的剥离处理面之后,在90℃下加热处理1分钟而形成粘合性组合物的涂膜层。
另一方面,将上述工序3中得到的硬涂层用涂布剂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TOYOBO Co.,Ltd.制,产品名“COSMOSHINE A4300”,厚度75μm)的一面,并使其干燥、光固化,由此得到具有膜厚3μm的硬涂层的基材。将所得到的基材以没有硬涂层的一侧的表面与上述涂膜层接触的方式贴合于上述涂膜层的露出面侧,在23℃、50%RH下养护7日,由此形成粘合剂层,得到防飞散粘合片。另外,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5μm。
〔实施例2、3〕
如表1所示那样改变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各单体的种类及比例,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防飞散粘合片。
〔实施例4〕
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
如表1所示那样改变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各单体的种类及比例,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利用后述的方法测量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分子量的结果,重均分子量(Mw)为60万。
2.粘合性组合物的制备
混合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92.5质量份、作为交联剂(B)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itsui Takeda Chemicals Inc.制,产品名“TAKENATE D-110N”)0.2质量份、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的三(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TOAGOSEI CO.,LTD.制,产品名“ARONIX M-315”)7.5质量份之后,添加将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二苯甲酮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以1:1的质量比混合而得的物质(Chiba Speciality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产品名“IRGACURE500”)0.75质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产品名“KBM-403”)0.2质量份、以及作为光漫射微粒的由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构成的微粒(Japan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产品名“TOSPEARL120”,平均粒径:2.0μm,折射率:1.43)5质量份并充分搅拌,并且用乙酸乙酯稀释,由此得到粘合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
3.防飞散粘合片的制造
用刮刀式涂布机,将上述工序中得到的粘合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涂布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用硅酮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的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SP-PET3811,厚度:38μm)的剥离处理面之后,在90℃下加热处理1分钟而形成粘合性组合物的涂膜层。
另一方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具有硬涂层的基材。将所得到的基材以没有硬涂层的一侧的表面与上述涂膜层接触的方式贴合于上述涂膜层的露出面侧。其后,隔着剥离片在以下的条件下照射紫外线而将上述涂膜层作成粘合剂层,由此得到防飞散粘合片。另外,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5μm。
<紫外线照射条件>
·Fusion Communication Corp.制无电极灯使用H阀
·照度600mW/cm2,光量150mJ/cm2
·UV照度/光量计使用EYE GRAPHICS Co.Ltd.制“UVPF-36”
〔实施例5~10、比较例1~6〕
如表1所示那样改变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各单体的种类及比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Mw)、交联剂(B)的种类及配合量、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C)及光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以及光漫射微粒的种类及配合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造防飞散粘合片。
在此,所述重均分子量(Mw)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于以下条件测量(GPC测量)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测量条件>
·GPC测量装置:Tosoh Corporation制,HLC-8020
·GPC柱(按以下顺序通过):Tosoh Corporation制
TSK guard column HXL-H
TSK gel GMHXL(×2)
TSK gel G2000HXL
·测量溶剂:四氢呋喃
·测量温度:40℃
〔试验例1〕(折射率的计算)
通过以下方法测量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将微粒载置于滑动玻璃上,并将折射率标准液滴加到微粒上,盖上防护玻璃,制作试料。用显微镜观察该试料,将最难观察到微粒的轮廓的折射率标准液的折射率作为微粒的折射率。
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方法测量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粘合成分的折射率。在实施例及比较例各自的粘合性组合物中,未添加光漫射微粒,且代替防飞散粘合片的制作中使用的基材而使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用硅酮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的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SP-PET3801,厚度:38μm),其他则同样地设定而制作由剥离片(SP-PET3801)/粘合剂层(厚度:25μm)/剥离片(SP-PET3811)的结构构成的粘合片。
将从上述粘合片剥下两片剥离片而得到的单层的粘合剂层作为测量试料。对于该测量试料,使用阿贝折射计,按照JIS K0062-1992测量折射率,将此作为粘合成分的折射率。
由以上的测量结果计算粘合成分与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差。将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2〕(雾度值的测量)
代替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在防飞散粘合片的制作中使用的基材而使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用硅酮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的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SP-PET3801,厚度:38μm),制作由剥离片(SP-PET3801)/粘合剂层(厚度:25μm)/剥离片(SP-PET3811)的结构构成的粘合片。
对于所得到的粘合片的粘合剂层(厚度:25μm),使用雾度测量仪(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NDH2000),按照JIS K7105测量雾度值(%)。将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3〕(基于目视的眩光抑制的评价)
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防飞散粘合片的剥离片,将露出的粘合剂层贴附于平板电脑(Apple Inc.制,iPad)的显示面。并且,将平板电脑的显示面调整为发出全绿色(all green)的光,依以下基准,目视评价基于防飞散粘合片的眩光抑制效果。将结果示于表2。
◎:完全观察不到眩光。
○:与◎的物品比较时,存在稍微感觉到眩光的程度的眩光。
△:不与其他物品比较而单独观察时,也以可稍微确认到眩光的存在的程度存在眩光。
×:显示面整体眩光。
〔试验例4〕(基于精细度的眩光抑制的评价)
在玻璃板上设置金属蒸镀层并进行抗蚀处理及蚀刻处理,由此形成具有60ppi(像素/英寸)大小的光透过部的格子状图案。将设有该格子状图案的玻璃板载置于背光源(Kingbright Electronic Co,Ltd制,BRIGHT BOX 5000)上。
接着,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防飞散粘合片的剥离片,在上述格子状图案上以防飞散粘合片的硬涂层侧朝下的方式载置,确认眩光的产生部位。并且,使上述防飞散粘合片在格子状图案上沿与玻璃板平行的方向移动,当预先确认的眩光的产生部位与防飞散粘合片一同移动时,判断为该眩光的产生是由防飞散粘合片引起的。
并且,当在60ppi的格子状图案中未确认到由防飞散粘合片引起的眩光的产生时,使用70ppi的格子状图案,即便如此也未确认到由防飞散粘合片引起的眩光的产生时,另行使用80ppi的格子状图案,如此依次使用每增加10ppi的格子状图案来进行相同的作业,直至确认到由防飞散粘合片引起的眩光的产生。在表2中示出未确认到由防飞散粘合片引起的眩光的产生的、ppi最大的格子状图案(ppi)。
另外,关于由防飞散粘合片引起的眩光,格子状图案上的ppi越大,换言之,显示器越变得高精细,越容易产生。因而,表2所示的ppi的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够有效地抑制眩光的产生。
〔试验例5〕(图案视认性的评价)
(1)具有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的防护玻璃的制作
在玻璃板(NSG Precision Co,ltd.制,产品名“Corning glass EAGLE XG”,纵90mm×横50mm×厚度0.5mm)的一面,通过溅射形成厚度30nm的ITO膜作为透明导电膜。接着,在所得到的ITO膜上涂布抗蚀液(TOKYO OHKA KOGYO.,LTD.制,产品名“0FPR-800LB”)而形成抗蚀涂膜,并将该涂膜以成为宽度1cm的光照射部和宽度1cm的未照射部交错重复的条纹状的图案的方式曝光。
其后,通过碱性溶液(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清洗上述抗蚀涂膜,并冲洗上述未照射部的抗蚀涂膜。接着,浸泡于盐酸及硝酸的混合水溶液中,由此去除未设置抗蚀涂膜的部分的ITO膜(蚀刻处理)。
最后,通过用强碱性溶液清洗而冲洗上述光照射部的抗蚀涂膜,通过在200℃下加热90分钟而使ITO膜结晶化。由此,得到具有以宽度1cm的ITO膜部分和宽度1cm的ITO膜非存在部分交错重复的方式已图案化为条纹状的透明导电膜的防护玻璃。
(2)评价样品的制作
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防飞散粘合片的剥离片,将露出的粘合剂层贴附于上述防护玻璃的透明导电膜形成面侧。由此,得到由玻璃板/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粘合剂层/基材的结构(防护玻璃和防飞散粘合片的层叠体)构成的评价样品。
(3)图案视认性的评价
通过从所得到的评价样品的防护玻璃面侧目视已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依以下基准对防飞散粘合片的图案视认性(透明导电膜的图案的显眼度)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观察不到图案。
○:隐约观察到图案。
×:可以观察到图案。
〔试验例6〕(电阻值增加率的测量)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防飞散粘合片,通过以下试验方法测量ITO膜的电阻值,并计算电阻值增加率。
在图4中示出电阻值测量样品S的剖面图。准备通过溅射而在一个面81a设有ITO膜82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81,将PET薄膜81的未设置ITO膜82的面81b和玻璃板83的一个面83a经由接合胶带84(LINTEC Corporation制,商品名“Tuck liner TL-70”)接合。
接着,在ITO膜82的与和PET薄膜81接触的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以下称为“一面”)82a上,以成为20mm×5mm的长方形的电极形状的方式涂布含有银的导电性树脂材料(FUJIKURAKASEI CO.,LTD.制,商品名“FA-301CA”,Dotite触摸面板电路型)之后,在温度80℃下加热20分钟,使其干燥,形成两点成为电阻值的测量点的电极85。此时,以两点的电极85、85间的距离稍微大于20mm的方式调整这些的位置。
另一方面,将实施例或比较例中得到的防飞散粘合片1裁剪为20mm×250mm的大小,并剥离剥离片(在该时刻,防飞散粘合片1成为由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构成的层叠体)。并且,以防飞散粘合片1的粘合剂层12沿两点的电极85、85的边缘的方式(刚好不接触),在ITO膜82的一面82a贴附防飞散粘合片1,制作出图4所示的电阻值测量用样品S。
接着,如图5所示,使用数字测试仪(Digital HiTESTER)(HIOKI E.E.CORPORATION制,商品名“3802-50”)80测量电极85、85间的初期电阻值R0(Ω)。另外,在60℃、90%RH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电阻值测量用样品S之后,测量湿热促进后电阻值R(Ω)。依据所得到的初期电阻值R0及湿热促进后电阻值R,按以下公式计算电阻值测量用样品S的电阻值增加率。将结果示于表2。
电阻值增加率(%)={(R-R0)/R0}×100
〔试验例7〕(防飞散效果的评价)
在平滑的台上以隔着50mm的间隔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两片不锈钢板(厚度2cm)。并且,将试验例5中得到的评价样品(防护玻璃和防飞散粘合片的层叠体)以防护玻璃侧朝上的方式且以在评价样品的纵向的两端部20mm处评价样品的防飞散粘合片的基材和上述不锈钢板接触的方式配置。
接着,使130g的不锈钢球从高度60cm处向上述评价样品的中心部分坠落。将由此破裂的玻璃通过防飞散粘合片得到保持而玻璃片未飞散的情况视为○,将玻璃片稍微飞散的情况视为×。将结果示于表2。
【表1】
【表2】
由表2可知,粘合成分与光漫射微粒的折射率差在0.005~0.2的范围内、光漫射微粒的平均粒径在0.8~2.9μm的范围内、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55%以下的实施例1~10的防飞散粘合片的防飞散效果优异,并且难以视认透明导电膜的图案,且在高精细的液晶模块中使用时眩光抑制效果优异。并且,使用不含有作为构成单体成分的含羧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实施例1~9的防飞散粘合片难以改变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的电阻值。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防飞散粘合片及粘合剂适合作为贴附于高精细的触摸面板的防护玻璃的防飞散粘合片及其粘合剂层。
附图标记说明
1:防飞散粘合片
11:基材
12:粘合剂层
13:剥离片
2:防护玻璃
3:透明导电膜
4:粘合剂层
5:薄膜传感器
51:基材薄膜
52:透明导电膜
6:粘合剂层
7:显示体模块
10A、10B:触摸面板
80:数字测试仪
81:PET薄膜
81a、81b:面
82:ITO膜
82a:面
83:玻璃板
83a:面
84:接合胶带
85:电极
S:电阻值测量用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