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741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驱油剂的生产方法及应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背景技术:

石油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油田开采经历了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三次采油包括热力、化学、混相驱油、微生物采油四类技术,其中,微生物采油技术成本低,不污染地层和环境,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提高采收效率技术。就目前,化学三元复合驱技术是国内外在三次采油阶段开发的一项高效提高采收率技术,但存在高浓度碱腐蚀结垢、破乳困难、表面活性剂用量大、成本高、聚合物难降解及其污水处理困难等问题。针对化学三元复合驱对油藏的破坏性开采,开展生物多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以生物产品替换化学三元复合驱体系中的聚合物、碱及化学表面活性剂,形成可降解、无污染且高效的生物驱油体系,在未来油田开发中形成高效绿色采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是由石油烃降解菌剂和生物复合驱油剂构成,所述的石油烃降解菌剂是由1~5份的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与15~20份营养液,混合均匀制得;

所述的生物复合驱油剂是由下列成分按重量比组成: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5~10份、生物脂肽表面活性剂10~20份、甜菜碱1~5份,水60~80份,控制ph8~9;

所述的营养液是由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0.5~5份、磷酸氢二铵0.1~0.5份、硝酸钠0.1~0.5份,腐殖酸钾盐0.02~0.05份,水60~80份;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菌种诱变:将地衣芽孢杆菌cgmcc1.746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600~75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选择能够在10℃~25℃温度条件下,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单一碳源生长、对芳烃及环烷烃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3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18~24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5~1份、氯化铵2~3份、磷酸二氢钾1.5~2份、七水硫酸镁0.5~1份、氯化锰0.1~0.5份、氯化钙0.2~0.5份、装液量控制在60~80%,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摇瓶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60%,接种量5%,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24~30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初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2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80%,接种量5%,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7.0~8.0,温度25±2℃,培养24~36小时后,制得初级发酵液;

d、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触及发酵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60%装液量,接种量5%,过程ph值控制在7.0~8.5,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30~48小时后,制得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5~1份、氯化铵2~3份、磷酸二氢钾1.5~2份、七水硫酸镁0.5~1份、氯化锰0.1~0.5份、氯化钙0.2~0.5份、装液量控制在60~80%;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的:

a、菌种诱变:将野油菜黄单胞菌cgmcc1.178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600~75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筛选驯化后选择能够在20~50℃温度下,利用糖类为碳源产生黄原胶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1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0~15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活化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20%,接种量10%,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0~15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一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1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vvm,搅拌转速130转/分,ph值控制在7.0~8.0,温度25±2℃,培养8~13小时后,制得一级发酵菌液;

d、二级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一级发酵菌液导入二级(1m3)种子罐,二级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0.6vvm,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7.0~8.0,温度25±2℃,培养8~13小时后,得到二级发酵菌液;

e、发酵培养:将d步骤制得的二级发酵菌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50%装液量,接种量10%,通风量0.7~0.8vvm,过程ph值控制在7.0~8.5,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7~10小时后,将发酵液导入相同体积发酵罐中按相同工艺参数,分别继续发酵生产,发酵15~20小时后,制得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10~20份、酵母膏5~7份、蛋白胨0.2~0.3份、磷酸二氢钾1.5~2份、七水硫酸镁0.3~0.5份、氯化钙0.1~0.2份、装液量控制在20~50%、培养温度25±2℃,ph值7~8,搅拌速度控制在80~150rpm,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的注入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由区块水井注入站,以注入井与采出井为划定区域,按配配注流速及配注量要求注入生物复合驱油剂0.2pv,然后接替注石油烃降解菌剂0.1pv,接替注入生物复合驱油剂0.2pv,继续注入石油烃降解菌剂0.1pv,最后注入生物复合驱油剂0.2pv,最后改用水驱即为完成全套注入工艺。

其中,生物复合驱油剂中的生物脂肽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公开技术,其已被专利号为201110343413.6的发明专利《一种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所公开。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具有以下优点:

1)其ph为中性或弱碱性,适用于水驱后的中低渗稠油油藏,具有成本低、无污染、不伤害油藏、可持续采油的特点;

2)其具有内源与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性能,同时兼具化学三元复合驱机理,其在驱动原油的同时,利用产气效应、洗油效应和波及体积效应,促进原油的采出;

3)石油烃降解菌,通过筛选驯化,产生生物多糖聚合物,产率可达2.5~3.5%;

4)生物复合驱油剂既可以作为石油烃降解菌的营养物质,又具有增加波及体积,降低液体流度比作用;

5)腐殖酸钾盐既作为微生物营养剂,促进原油粘度降低的作用又使体系具备防止粘土膨胀作用;

6)利用本体系及注入工艺,76小时后产气压力可达1.0mp以上,体系稀释至浓度5~10%,界面张力达到5.2×10-3~8.2×10-3mn/m,对粘度在10000mpa·s的稠油,降粘率达到85.7%,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平均达到1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是由石油烃降解菌剂和生物复合驱油剂构成,

所述的石油烃降解菌剂是由1份的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与15份营养液,混合均匀制得;

所述的生物复合驱油剂是由下列成分按重量比组成: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5份、生物脂肽表面活性剂10份、甜菜碱1份,水60~80份,控制ph8,体系粘度47mpa·s;

所述的营养液是由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0.5份、磷酸氢二铵0.1份、硝酸钠0.1份,腐殖酸钾盐0.02份,水60份;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其中,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菌种诱变:将地衣芽孢杆菌cgmcc1.746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60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luria-bertani)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选择能够在10℃~25℃温度条件下,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单一碳源生长、对芳烃及环烷烃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3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18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5~1份、氯化铵2份、磷酸二氢钾1.5份、七水硫酸镁0.5份、氯化锰0.1份、氯化钙0.2份、装液量控制在60%,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摇瓶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60%,接种量5%,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24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初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2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80%,接种量5%,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7.0,温度25±2℃,培养24小时后,制得初级发酵液;

d、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触及发酵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60%装液量,接种量5%,过程ph值控制在7.0,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30小时后,制得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其中烃降解菌菌数在2×108个/ml以上;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5份,氯化铵2份、磷酸二氢钾1.5份、七水硫酸镁0.5份、氯化锰0.1份、氯化钙0.2份、装液量控制在80%、培养温度40℃、不通空气、搅拌速度控制在50pm,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所述的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的:

a、菌种诱变:将野油菜黄单胞菌cgmcc1.178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60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luria-bertani)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筛选驯化后选择能够在20℃温度下,利用糖类为碳源产生黄原胶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1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0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活化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20%,接种量10%,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0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一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1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vvm,搅拌转速130转/分,ph值控制在7.0,温度25±2℃,培养8小时后,制得一级发酵菌液;

d、二级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一级发酵菌液导入二级(1m3)种子罐,二级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vvm,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7.0,温度25±2℃,培养8小时后,得到二级发酵菌液;

e、发酵培养:将d步骤制得的二级发酵菌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50%装液量,接种量10%,通风量0.7vvm,过程ph值控制在7.0,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7小时后,将发酵液导入相同体积发酵罐中按相同工艺参数,分别继续发酵生产,发酵15小时后,制得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其中微生物复合多糖在微生物发酵液产品中占0.8%~1.1%;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10份、酵母膏5份、蛋白胨0.2份、磷酸二氢钾1.5份、七水硫酸镁0.3份、氯化钙0.1份、装液量控制在20%、培养温度25±2℃,ph值7,搅拌速度控制在80rpm;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是由石油烃降解菌剂和生物复合驱油剂构成,

所述的石油烃降解菌剂是由5份的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与20份营养液,混合均匀制得;

所述的生物复合驱油剂是由下列成分按重量比组成: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10份、生物脂肽表面活性剂20份、甜菜碱5份,水60~80份,控制ph9,体系粘度78mpa·s;

所述的营养液是由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5份、磷酸氢二铵0.5份、硝酸钠0.5份,腐殖酸钾盐0.05份,水80份;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其中,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菌种诱变:将地衣芽孢杆菌cgmcc1.746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600~75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选择能够在10℃~25℃温度条件下,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单一碳源生长、对芳烃及环烷烃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3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24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5~1份、氯化铵3份、磷酸二氢钾2份、七水硫酸镁1份、氯化锰0.5份、氯化钙0.5份、装液量控制在80%,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摇瓶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60%,接种量5%,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30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初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2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80%,接种量5%,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8.0,温度25±2℃,培养24~36小时后,制得初级发酵液;

d、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触及发酵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60%装液量,接种量5%,过程ph值控制在8.5,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48小时后,制得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其中烃降解菌菌数在2×108个/ml以上;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1份,氯化铵3份、磷酸二氢钾2份、七水硫酸镁1份、氯化锰0.5份、氯化钙0.5份、装液量控制在80%、培养温度45℃、不通空气、搅拌速度控制在80rpm;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所述的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的:

a、菌种诱变:将野油菜黄单胞菌cgmcc1.178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75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筛选驯化后选择能够在50℃温度下,利用糖类为碳源产生黄原胶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1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15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活化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20%,接种量10%,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5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一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1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vvm,搅拌转速130转/分,ph值控制在8.0,温度25±2℃,培养13小时后,制得一级发酵菌液;

d、二级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一级发酵菌液导入二级(1m3)种子罐,二级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6vvm,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8.0,温度25±2℃,培养13小时后,得到二级发酵菌液;

e、发酵培养:将d步骤制得的二级发酵菌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50%装液量,接种量10%,通风量0.8vvm,过程ph值控制在8.5,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10小时后,将发酵液导入相同体积发酵罐中按相同工艺参数,分别继续发酵生产,发酵20小时后,制得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其中微生物复合多糖在微生物发酵液产品中占0.8%~1.1%;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20份、酵母膏7份、蛋白胨0.3份、磷酸二氢钾2份、七水硫酸镁0.5份、氯化钙0.2份、装液量控制在50%、培养温度25±2℃,ph值8,搅拌速度控制在150rpm;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是由石油烃降解菌剂和生物复合驱油剂构成,

所述的石油烃降解菌剂是由3份的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与18份营养液,混合均匀制得;

所述的生物复合驱油剂是由下列成分按重量比组成: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8份、生物脂肽表面活性剂15份、甜菜碱3份,水60~80份,控制ph8.5,体系粘度65mpa·s;

所述的营养液是由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3份、磷酸氢二铵0.3份、硝酸钠0.3份,腐殖酸钾盐0.05份,水70份;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其中,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菌种诱变:将地衣芽孢杆菌cgmcc1.746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70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选择能够在10℃~25℃温度条件下,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单一碳源生长、对芳烃及环烷烃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3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20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5~1份、氯化铵2.5份、磷酸二氢钾1.8份、七水硫酸镁0.8份、氯化锰0.3份、氯化钙0.3份、装液量控制在70%,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摇瓶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60%,接种量5%,温度25±2℃、100转/分震荡培养20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初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2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80%,接种量5%,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7.5,温度25±2℃,培养30小时后,制得初级发酵液;

d、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触及发酵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60%装液量,接种量5%,过程ph值控制在7.5,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40小时后,制得石油烃降解菌发酵原液,其中烃降解菌菌数在2×108个/ml以上;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液态石蜡0.8份,氯化铵2.8份、磷酸二氢钾1.8份、七水硫酸镁0.8份、氯化锰0.3份、氯化钙0.4份、装液量控制在80%、培养温度40~45℃、不通空气、搅拌速度控制在780rpm;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所述的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的:

a、菌种诱变:将野油菜黄单胞菌cgmcc1.1781接种过夜培养,制得待诱变发酵液,然后将待诱变发酵液进行700微克/毫升ntg处理,按照1:1进行混匀,25℃保温30min,离心取下层细胞,洗涤细胞,于lb培养基中重悬、其细胞浓度为1.0×108~2.0×108个/ml,25℃培养过夜,稀释涂板,筛选驯化后选择能够在20~50℃温度下,利用糖类为碳源产生黄原胶的菌种即为目标菌种;

b、发酵液制备:

a、目标菌种活化:斜面目标菌种挑出2环至含100ml液体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活化培养,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2小时,制得活化菌液;

b、制备种子液:将a步骤制得的活化菌液转接到5l摇瓶中培养,5l摇瓶装液量20%,接种量10%,温度25±2℃、150转/分震荡培养12小时,得到种子菌液;

c、一级发酵培养:将b步骤制得的种子菌液导入(100l)一级种子发酵罐中,种子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vvm,搅拌转速130转/分,ph值控制在7.5,温度25±2℃,培养10小时后,制得一级发酵菌液;

d、二级发酵培养:将c步骤制得的一级发酵菌液导入二级(1m3)种子罐,二级罐装液量50%,接种量10%,控制通风量0.55vvm,搅拌转速100转/分,ph值控制在7.8,温度25±2℃,培养10小时后,得到二级发酵菌液;

e、发酵培养:将d步骤制得的二级发酵菌液导入(10m3)三级发酵罐,三级发酵罐按50%装液量,接种量10%,通风量0.75vvm,过程ph值控制在7.5,温度25±2℃,搅拌速度80转/分,培养8小时后,将发酵液导入相同体积发酵罐中按相同工艺参数,分别继续发酵生产,发酵18小时后,制得生物聚合物菌发酵原液,其中微生物复合多糖在微生物发酵液产品中占0.8%~1.1%;

上述摇瓶及各级发酵罐培养基配方是:玉米糖浆与蔗糖按3:1质量配比的混合液15份、酵母膏6份、蛋白胨0.25份、磷酸二氢钾1.8份、七水硫酸镁0.4份、氯化钙0.15份、装液量控制在30%、培养温度25±2℃,ph值7.5,搅拌速度控制在100rpm;

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比和质量比。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级发酵罐是容量为100l或200l的罐体;二级发酵罐是容量为1m3的罐体;三级发酵罐是容量为10m3的罐体。

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制得的石油烃降解菌剂和生物复合驱油剂,其具体注入工艺操作步骤如下:由区块水井注入站,以注入井与采出井为划定区域,按配配注流速及配注量要求注入生物复合驱油剂0.2pv,然后接替注石油烃降解菌剂0.1pv,接替注入生物复合驱油剂0.2pv,继续注入石油烃降解菌剂0.1pv,最后注入生物复合驱油剂0.2pv,最后改用水驱即为完成全套注入工艺。

利用本发明的注入工艺对多种岩心进行驱油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

1、对人造岩心进行驱油实验:

选取人造岩心进行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进行一次水驱,水驱含水率达到98%以后的基础上,按工艺注入多元生物复合驱药剂,体系粘度控制在50~70mpa·s,通过计算,其采收率情况如表1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生物复合驱药剂体系在人造岩心平均提高采收率21.4%。

2、对贝雷岩心进行驱油实验:

选取贝雷岩心进行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进行一次水驱,水驱含水率达到98%以后的基础上,按工艺注入多元生物复合驱药剂,体系粘度控制在50~70mpa·s,通过计算,其采收率情况如表2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生物复合驱药剂体系在贝雷岩心上平均提高采收率20.9%。

3、对天然岩心进行驱油实验:

选取天然岩心进行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进行一次水驱,水驱含水率达到98%以后的基础上,按工艺注入多元生物复合驱药剂,体系粘度控制在50~70mpa·s,通过计算,其采收率情况如表3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生物复合驱药剂体系在天然岩心上平均提高采收率18.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