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218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结构加固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指当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造与加固。在工程结构加固中,结构加固胶是一种以高分子合成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建筑胶粘剂。随着结构加固行业的快速发展,环氧树脂(ep)建筑胶黏剂已成为当今建筑修补和粘接加固用的重要建筑材料。加固结构胶包括粘钢胶、灌钢胶、植筋胶、浸渍胶、碳板胶等,粘钢胶作为主要建筑胶黏剂的品种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梁柱等加固钢板等加固过程中。

环氧类胶粘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大部分组成,为改善某些性能,满足不同用途还可以加入增韧剂、稀释剂、触变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由于环氧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高、通用性强,曾有“万能胶”、“大力胶”之称,环氧胶黏剂已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建筑、电子、舰船、机械、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水利、轻工等行业以及文体用品、工艺美术、文物修复、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获得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然而,环氧树脂虽然不溶于水,但是一般胺类固化剂在水中易于水分子结合,失去活性,导致固化不完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用水下固化剂,国内用于潮湿环境的环氧固化剂有酮亚胺、t31、脂环胺类改性固化剂。

随着工程结构加固的快速发展,常规的环氧胶黏剂无法满足结构加固的特殊要求,如高、低温环境,水下环境等。目前的水下结构胶选用的固化剂如酮亚胺类固化剂,改性脂环胺类固化剂,如1085,仅能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并不能完全在水下固化,在水中使用时会产生吸水及白化现象,导致水下粘接强度降低严重。如何提供一种水下粘钢胶来满足水下环境的加固作业,并能保证其本体性能及粘接性能优异,是结构加固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发明出一种性能优异的水下粘钢胶,成为加固行业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提供一种水下粘钢胶,使用时,可操作性好,不分层,不离析,不沉淀,触变性好,施工不流淌,可节省用胶量。固化后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冲击性能,耐介质(酸、碱、盐)、耐老化等性能优良,该材料绿色环保不含有挥发性溶剂,安全无毒。同时解决了普通粘钢胶不能解决的水下加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是由a组份与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比为2:1组合而成的,所述a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双酚a型树脂100份,增韧剂2-6份,活性稀释剂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白炭黑3-10份,活性硅微粉150-220份,所述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改性酚醛胺固化剂40-60份,硅烷偶联剂1-4份,白炭黑1-4份,活性硅微粉170-230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酚醛胺固化剂为活泼氢当量为100-160的改性酚醛胺固化剂。

优选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为活性稀释剂age,即碳十二-碳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

优选的,所述活性硅微粉的粉末直径为400-800目。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a组份的制备,将双酚a型树脂、增韧剂、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a组份;

s2:b组份的制备,将改性酚醛胺固化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b组份;

s3:将a组份和b组份按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

本发明可以在水下快速固化,且酚醛胺的芳环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耐化学性,羟基为快速固化和低温固化提供较高的粘接强度和优异的反应活性,侧链则提供了耐水性和韧性,触变性好,施工不流淌,可节省用胶量。固化后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韧性和抗震及抗冲击能力,耐介质、耐老化等性能优良,该材料绿色环保不含有挥发性溶剂,安全无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是由a组份与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比为2:1组合而成的,所述a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双酚a型树脂100份,增韧剂2份,活性稀释剂1份,硅烷偶联剂1份,白炭黑3份,活性硅微粉150份,所述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改性酚醛胺固化剂40份,硅烷偶联剂1份,白炭黑1份,活性硅微粉170份。

所述改性酚醛胺固化剂为活泼氢当量为100-160的改性酚醛胺固化剂。

所述活性稀释剂为活性稀释剂age,即碳十二-碳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活性硅微粉的粉末直径为400-800目。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a组份的制备,将双酚a型树脂、增韧剂、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a组份;

s2:b组份的制备,将改性酚醛胺固化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b组份;

s3:将a组份和b组份按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

实施例2

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是由a组份与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比为2:1组合而成的,所述a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双酚a型树脂100份,增韧剂4份,活性稀释剂3份,硅烷偶联剂3份,白炭黑7份,活性硅微粉180份,所述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改性酚醛胺固化剂50份,硅烷偶联剂3份,白炭黑3份,活性硅微粉200份。

所述改性酚醛胺固化剂为活泼氢当量为100-160的改性酚醛胺固化剂。

所述活性稀释剂为活性稀释剂age,即碳十二-碳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活性硅微粉的粉末直径为400-800目。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a组份的制备,将双酚a型树脂、增韧剂、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a组份;

s2:b组份的制备,将改性酚醛胺固化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b组份;

s3:将a组份和b组份按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

实施例3

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是由a组份与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比为2:1组合而成的,所述a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双酚a型树脂100份,增韧剂6份,活性稀释剂5份,硅烷偶联剂5份,白炭黑10份,活性硅微粉220份,所述b组份按照重量组份如下:改性酚醛胺固化剂60份,硅烷偶联剂4份,白炭黑4份,活性硅微粉230份。

所述改性酚醛胺固化剂为活泼氢当量为100-160的改性酚醛胺固化剂。

所述活性稀释剂为活性稀释剂age,即碳十二-碳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活性硅微粉的粉末直径为400-800目。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a组份的制备,将双酚a型树脂、增韧剂、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a组份;

s2:b组份的制备,将改性酚醛胺固化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和活性硅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b组份;

s3:将a组份和b组份按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环氧树脂类灌钢用胶黏剂。

本发明可以在水下快速固化,且酚醛胺的芳环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耐化学性,羟基为快速固化和低温固化提供较高的粘接强度和优异的反应活性,侧链则提供了耐水性和韧性,触变性好,施工不流淌,可节省用胶量。固化后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韧性和抗震及抗冲击能力,耐介质、耐老化等性能优良,该材料绿色环保不含有挥发性溶剂,安全无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