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对于卷纸、胶带、纸张、塑料膜、布料、织物或无纺布等产品而言,生产中通常包含了利用一收卷筒收取来自于一放卷筒上的物料。当放卷筒所转动输出的物料到了尽头时,为了使收卷筒的卷收动作能够继续,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将设备停机而使收卷筒停止转动,然后将原放卷筒的物料尽头端以胶带粘贴接上另一放卷筒的物料起头端。接着,再开动设备来使收卷筒转动,以此继续物料卷收的动作。然而,在高速卷收物料的生产过程中,将设备停机以收卷物料的做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产能浪费。
因此,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目前已有厂家利用双面胶带来进行收卷。具体地,现有的方式是通过双面胶带的一面暂时粘贴于一待机放卷筒的一第二卷层上,而双面胶带的另一面则是粘贴固定于待机放卷筒的一第一卷层的起头端的内侧以及一原始放卷筒的卷层的尽头端的内侧。然后,一收卷筒转动即可将双面胶带拉离暂时粘贴的第二卷层,因而使得待机放卷筒成为新的放卷筒。在此,双面胶带能否顺利脱离待机放卷筒的第二卷层必须取决于拉力的角度、双面胶带的基本粘性、有效粘贴面积以及双面胶带上的压敏胶的穿透程度等因素,尤其是当待机放卷筒所携带的卷层物料为纸张时,双面胶带上的压敏胶对于第二卷层的剥离力必须要足够小,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卷层遭受撕破损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带,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之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带,包括:
一基层,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第二侧面;
一第一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一侧面;
一第二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二侧面;
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第一隔离膜及一第二隔离膜,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膜及所述第二隔离膜分别彼此相邻地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之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第三隔离膜,所述第三隔离膜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所述分离层之上。
作为优选,所述镂空部的截面形状为文字或图形。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2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层的包含一固化剂,所述固化剂渗透入所述第二压敏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固化剂包含异氰酸盐、二甲亚胺、醛、胺、酰胺、或环氧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包括:
一第一压敏胶层和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一第二压敏胶层,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
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卷用双面胶带,包括:
一压敏胶层以及一覆盖于所述压敏胶层之上的分离层,所述分离层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收卷用双面胶带,包括:
一基层,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第二侧面;
一第一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一侧面;
一第二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二侧面;
以及多个分离层,其彼此间隔地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其中,每一分离层具有一镂空部,以及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及所述分离层之间的间隙而从所述分离层露出。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分离层具有不同的厚度。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面胶带除了可以确实达成自动收卷的生产需求外,其还可以有效达成减少卷层遭受撕破损毁的目的,进而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位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运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另一种运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双面胶带一个实施例在又一种运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为运用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接卷时的一种运行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运用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的在接卷时的另一种运行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双面胶带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100”...双面胶带
110...基层
111...第一侧面
112...第二侧面
120...压敏胶层
121...第一压敏胶层
122...第二压敏胶层
130、130’...分离层
131...镂空部
141...第一隔离膜
142...第二隔离膜
143...第三隔离膜
200...待机放卷筒
201...第一卷层
202...第二卷层
300...放卷筒
301...卷层
400...收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双面胶带100主要包括有一基层110、一第一压敏胶层121、一第二压敏胶层122、一分离层130、一第一隔离膜141、一第二隔离膜142及一第三隔离膜143。
基层110具有一第一侧面111及一第二侧面112。在此,第一侧面111是相对于第二侧面11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层110可由可回收的纸浆所制成的纸质材质。
第一压敏胶层121是贴附于基层110的第一侧面111,而第二压敏胶层122是贴附于基层110的第二侧面112。在此,第一压敏胶层121及第二压敏胶层122的厚度为1μm至200μm之间。此外,第一压敏胶层121及第二压敏胶层122可以是由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顺丁烯二酐聚合物与其共聚物、白明胶、动物胶、阿拉伯胶、植物胶、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撑亚胺、聚二烯丙基二乙基铵化氯、聚二乙基二烯丙基铵、含纤维素、含有聚丙烯酸与其盐类的高分子、或亚克力胶共聚物或混合物所构成。
分离层130是覆盖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之上,并且分离层130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131(如图2及图3所示)。在此,第二压敏胶层122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从分离层130暴露出来。换句话说,第二压敏胶层122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露出来或局部渗透至分离层130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中,镂空部131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文字(例如,任意的文字)或图形(例如,花纹、圆形、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星形、不规则形状、直线或曲线等)。此外,分离层130在第二压敏胶层122上的覆盖面积比例可以是介于1%-99%之间。另外,分离层130的厚度可以是介于0.001μm至250μm之间。再者,分离层130可以利用直接涂布、间接涂布、浸泡、转移、烫金、喷雾、真空镀膜、溅镀、印刷、喷墨打印、雷射打印、热升华打印、手工、贴膜或架接等方式覆盖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之上。此外,分离层130可以包含固化剂(例如,所述固化剂包含异氰酸盐、二甲亚胺、醛、胺、酰胺、或环氧树脂)、或可以是由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所组成,所述第一材料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顺丁烯二酐聚合物与其共聚物、白明胶、动物胶、植物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与其盐类、聚氧化乙烯、聚乙撑亚胺、聚二烯丙基二乙基铵化氯、聚二乙基二烯丙基镀、或各式取代基的纤维素、各式取代基的聚丙烯酸树脂的共聚分子、或混和物,以及所述第二材料为、石膏粉、钛白粉、聚苯乙烯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聚苯乙烯粉、二氧化硅粉、氧化铝粉、金属氧化物粉或珍珠粉。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隔离膜141及第二隔离膜142是分别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第一压敏胶层121之上,并且第一隔离膜141及第二隔离膜142是彼此相邻。换句话说,第一隔离膜141及第二隔离膜142是以并列的方式贴附于第一压敏胶层121上。第三隔离膜143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分离层130上。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双面胶带100对卷纸、胶带、纸张、塑料膜、布料、织物或无纺布等物料进行收卷的运具体使用方式。
首先,将双面胶带100的第三隔离膜143从分离层130上撕除掉,以使第二压敏胶层122经由多个镂空部131从分离层130露出或渗透出来。接着,如图4和图5所示,将含有局部渗透出第二压敏胶层122的分离层130暂时粘贴于一待机放卷筒200的一第二卷层202上。此时,由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仅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从分离层130露出或渗透出来,故第二压敏胶层122与第二卷层202之间的有效粘贴面积会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而且粘贴力不会因被贴物延伸,因而会限制第二压敏胶层122对于第二卷层202所提供的有效附着力或撕离时破坏力。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将双面胶带100的第一隔离膜141从第一压敏胶层121上撕除,并且使第一压敏胶层121粘贴于待机放卷筒200的一第一卷层201的起始端的内侧。
接着,如图7所示,当一放卷筒300所输出的物料快到了尽头时,将待机放卷筒200上的双面胶带100的第二隔离膜142撕除掉,并且使待机放卷筒200与放卷筒300同步等速转动。然后,通过设备的感应,将放卷筒300的卷层301的末端的内侧粘贴至第一压敏胶层121。接着,如图8所示,一收卷筒400的转动即可将双面胶带100的分离层130拉离暂时粘贴的第二卷层202,因而使得待机放卷筒200成为新的放卷筒。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仅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从分离层130暴露或渗透出来,故第二压敏胶层122对于第二卷层202所提供的有效粘着力可控制至远小于第一压敏胶层121对于第一卷层201及卷层301所提供的粘着力。因此,分离层130可以顺利地脱离第二卷层202。同时,由于第二压敏胶层122对于第二卷层202所提供的粘着力很小,故第二卷层202基本不会因为分离层130的剥离而发生撕破损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胶带100并不局限于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举例来说,双面胶带100也可以省略基层110的配置,而形成另一种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在另一种实施例的双面胶带的中,第一压敏胶层121与第二压敏胶层122是直接贴附在一起或属于同一压敏胶层的两面。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双面胶带100’可以包括有一压敏胶层120、一分离层130、一第一隔离膜141、一第二隔离膜142及一第三隔离膜143。
在双面胶带100’中,压敏胶层120是介于分离层130与第一隔离膜141及第二隔离膜142之间,以及分离层130是介于压敏胶层120与第三隔离膜143之间。
此外,分离层130是覆盖于压敏胶层120之上,并且分离层130亦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131。同样地,压敏胶层120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从分离层130露出来,即,压敏胶层120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露出来或局部渗透至分离层130外。
另外,图9所示,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例的双面胶带100”主要包括有一基层110、一第一压敏胶层121、一第二压敏胶层122、多个分离层130’、一第一隔离膜141、一第二隔离膜142及一第三隔离膜143。
在双面胶带100”的中,多个分离层130’皆是覆盖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之上,并且多个分离层130’是间隔于彼此。此外,每一个分离层130’具有至少一个镂空部131或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131。在此,第二压敏胶层122是经由镂空部131及多个分离层130’之间之间隙而从多个分离层130’暴露出来。特别的是,在双面胶带100”的中,多个分离层130’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具有不同的厚度。更具体而言,藉由适当设计或调整多个分离层130’的厚度,即可达成降低第二压敏胶层122的渗透性,进而可以有效减小第二压敏胶层122与物料(例如,第二卷层202)之间的有效黏着面积。
第三隔离膜143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多个分离层130’之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双面胶带除了可以确实达成自动收卷的生产需求外,其还可以有效达成减少卷层遭受撕破损毁的目的,进而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