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7298发布日期:2018-06-30 08: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为碳原子数在5-8之间的直链或支链烃基,X为卤素原子F、Cl、Br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2,3,3-三甲基-3H-吲哚与卤化烃混合在甲苯中并于105-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冷却,将冷却后的反应体系倒入石油醚中进行沉降,抽滤后用丙酮进行洗涤,得到的白色粉末即为化合物1;

(2)将DMF和二氯甲烷的混合体系冷却至0℃,向混合体系中加入三氯氧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接着将环己酮缓慢加入到混合体系中,搅拌0.5-1h,升温至40-60℃回流直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滴入冰水中淬灭三氯氧磷,连续搅拌,回收水相,低温保存12h,抽滤并用冷水洗涤得到黄色固体即化合物2;

(3)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所述化合物1、所述化合物2和乙酸钾加入乙酸酐溶液中,于50-70℃条件下进行避光反应,反应完全后静置析出固体,抽滤,石油醚洗涤得到绿色固体即化合物3;

(4)以DMF为溶剂,在所述化合物3和间苯二酚的混合体系中加入三乙胺,在氮气的保护作用下于90-120℃进行避光反应,待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得到蓝色固体物质即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mCy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110-11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反应温度为108-11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内质网膜的特异性靶向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在荧光成像、时间分辨成像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活细胞或活体的生物标记中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