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5377发布日期:2018-12-08 07:02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墙面底漆也称封闭底漆,建筑内、外墙用底漆等,一般用于内、外墙涂装,是新、旧墙面涂装的第一道涂料,也被认为是一种涂装配套材料。我国墙面底漆的应用起始于本世纪初,是随着国外先进涂料及其应用技术一起传入国内并得到持续应用与发展的。经过10多年的应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达到其在墙面涂装的重要功能作用,使之几乎成为外墙涂装的必要材料,在内墙涂装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一般认为,墙面底漆在涂层构造中主要起封闭和阻隔、加固和稳定以及粘结和过渡三类功能,(1)封闭和阻隔功能:主要指底漆膜对所涂装基层的封闭,阻隔基层中的水溶性碱、盐等材料随着基层水分传输到涂膜表面,防止或减轻涂膜表面“泛碱”、“起霜”;(2)加固和稳定功能:主要指底漆所具有的对墙面基层没有清理完的微尘和酥松部位产生的粘结、增强、加固和稳定作用。一般的说,底漆能够渗透到基层孔隙中的一定深度,在空隙壁面成膜后增加基层的强度和基层与后道涂料的附着力。这种加固和增强作用对于可能出现酥松脆弱的旧墙面尤为重要。(3)粘结和过渡功能:墙面底漆渗透到基层中,对基层有很好的粘结性,对后道腻子也有很好的粘结力,因而底漆膜相当于基层和腻子膜的“过渡层”而能够增加其层间粘结力。

现有的墙面底漆还存在防脱皮、起泡、爆裂、变色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脱皮、不易变色、不易起泡的外墙内墙通用底漆,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其质量份组成如下:羟乙基纤维素3-12、改性金属粉末0.2-0.8份、纯丙弹性乳液0.2-0.8份、苯丙弹性乳液0.3-0.6份、分散剂0.5-1.2份、润湿剂0.1-0.6份、消泡剂0.2-0.6份、成膜助剂1.2-1.6份、防霉剂0.1-0.3份、防腐杀菌剂0.1-0.4份、防冻剂0.2-0.6份、滑石粉0.1-0.3份、彩砂5-15份,去离子水20-40份,所述改性金属粉末的平均大小为0.2-0.5μm。

优选的,所述无机改性金属粉末选用无机改性锌粉、有机改性镁粉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0.8-1.2:1。

优选的,所述有机改性镁粉采用8-羟基喹啉改性的镁粉。

优选的,所述成膜助剂选用texanol。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用三聚磷酸钠和聚丙二酸酸钠盐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2-1.5。

优选的,所述润湿剂选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选用efka8580和cf1892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防霉剂选用无机盐硫酸铜、8-羟基喹啉铜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防腐杀菌剂选用异噻唑啉酮防腐剂。

一种制备外墙内墙通用底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速分散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pm,依次缓慢加入分散剂、部分消泡剂、羟乙基纤维素,加完后转速提高至1000rpm,搅拌5-10min,待浆料呈透明果冻状,然后调节转速600rpm,匀速缓慢加入颜填料和改性金属粉末,加完后转速调至1200rpm,高速分散10min,

(2)控制转速为500rpm,缓慢加入成膜助剂、纯丙弹性乳液、苯丙弹性乳液、润湿剂,用naoh调节ph值至8.5-9,搅拌10min,得到浆料;

(3)边搅拌边依次缓慢加入彩砂和滑石粉,加完后控制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0min,依次加入防腐杀菌剂、防霉剂、防冻剂和剩余的消泡剂,最后边搅拌边滴加增稠体系,加完继续搅拌10min,调节合适粘度后出料。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干墙底漆具有良好的性能,其中底漆涂抹后外观光滑平整,对被涂刷物遮盖力良好,干燥时间达到了36分钟以下,附着力达到了1级,能够横好的作为干墙底漆进行使用;

2、本发明中通过利用8-羟基喹啉对镁粉进行改性,通过8-羟基喹啉与镁粉产生协同保护作用,由于8-羟基喹啉与mg2+络合生成比mg(oh)2更稳定的羟基喹啉镁,这层羟基喹啉镁膜层能够降低镁粉的溶解速率,可以明显改善墙底漆的耐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其质量份组成如下:羟乙基纤维素3、改性金属粉末0.2份、纯丙弹性乳液0.2份、苯丙弹性乳液0.3份、分散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2份、成膜助剂1.2份、防霉剂0.1份、防腐杀菌剂0.1份、防冻剂0.2份、滑石粉0.1份、彩砂5份,去离子水20份,所述改性金属粉末的平均大小为0.2μm。

本实施例中无机改性金属粉末选用无机改性锌粉、有机改性镁粉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0.8:1,有机改性镁粉采用8-羟基喹啉改性的镁粉。

本实施例中成膜助剂选用texanol。

本实施例中分散剂选用三聚磷酸钠和聚丙二酸酸钠盐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2。

本实施例中润湿剂选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本实施例中消泡剂选用efka8580和cf1892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本实施例中防霉剂选用无机盐硫酸铜。

本实施例中防腐杀菌剂选用异噻唑啉酮防腐剂。

一种制备外墙内墙通用底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速分散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pm,依次缓慢加入分散剂、部分消泡剂、羟乙基纤维素,加完后转速提高至1000rpm,搅拌5-10min,待浆料呈透明果冻状,然后调节转速600rpm,匀速缓慢加入颜填料和改性金属粉末,加完后转速调至1200rpm,高速分散10min,

(2)控制转速为500rpm,缓慢加入成膜助剂、纯丙弹性乳液、苯丙弹性乳液、润湿剂,用naoh调节ph值至8.5-9,搅拌10min,得到浆料;

(3)边搅拌边依次缓慢加入彩砂和滑石粉,加完后控制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0min,依次加入防腐杀菌剂、防霉剂、防冻剂和剩余的消泡剂,最后边搅拌边滴加增稠体系,加完继续搅拌10min,调节合适粘度后出料。

实施例2

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其质量份组成如下:羟乙基纤维素8、改性金属粉末0.5份、纯丙弹性乳液0.5份、苯丙弹性乳液0.4份、分散剂0.8份、润湿剂0.3份、消泡剂0.4份、成膜助剂1.4份、防霉剂0.2份、防腐杀菌剂0.2份、防冻剂0.4份、滑石粉0.2份、彩砂10份,去离子水30份,所述改性金属粉末的平均大小为0.3μm。

本实施例中无机改性金属粉末选用无机改性锌粉、有机改性镁粉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有机改性镁粉采用8-羟基喹啉改性的镁粉。

本实施例中成膜助剂选用texanol。

本实施例中分散剂选用三聚磷酸钠和聚丙二酸酸钠盐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3。

本实施例中润湿剂选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本实施例中消泡剂选用efka8580和cf1892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本实施例中防霉剂选用8-羟基喹啉铜。

本实施例中防腐杀菌剂选用异噻唑啉酮防腐剂。

一种制备外墙内墙通用底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速分散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pm,依次缓慢加入分散剂、部分消泡剂、羟乙基纤维素,加完后转速提高至1000rpm,搅拌5-10min,待浆料呈透明果冻状,然后调节转速600rpm,匀速缓慢加入颜填料和改性金属粉末,加完后转速调至1200rpm,高速分散10min,

(2)控制转速为500rpm,缓慢加入成膜助剂、纯丙弹性乳液、苯丙弹性乳液、润湿剂,用naoh调节ph值至8.5-9,搅拌10min,得到浆料;

(3)边搅拌边依次缓慢加入彩砂和滑石粉,加完后控制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0min,依次加入防腐杀菌剂、防霉剂、防冻剂和剩余的消泡剂,最后边搅拌边滴加增稠体系,加完继续搅拌10min,调节合适粘度后出料。

实施例3

一种外墙内墙通用底漆,其质量份组成如下:羟乙基纤维素12、改性金属粉末0.8份、纯丙弹性乳液0.8份、苯丙弹性乳液0.6份、分散剂1.2份、润湿剂0.6份、消泡剂0.6份、成膜助剂1.6份、防霉剂0.3份、防腐杀菌剂0.4份、防冻剂0.6份、滑石粉0.3份、彩砂15份,去离子水40份,所述改性金属粉末的平均大小为0.5μm。

本实施例中无机改性金属粉末选用无机改性锌粉、有机改性镁粉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2:1,有机改性镁粉采用8-羟基喹啉改性的镁粉。

本实施例中成膜助剂选用texanol。

本实施例中分散剂选用三聚磷酸钠和聚丙二酸酸钠盐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5。

本实施例中润湿剂选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本实施例中消泡剂选用efka8580和cf1892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本实施例中防霉剂选用8-羟基喹啉铜。

本实施例中防腐杀菌剂选用异噻唑啉酮防腐剂。

一种制备外墙内墙通用底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速分散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pm,依次缓慢加入分散剂、部分消泡剂、羟乙基纤维素,加完后转速提高至1000rpm,搅拌5-10min,待浆料呈透明果冻状,然后调节转速600rpm,匀速缓慢加入颜填料和改性金属粉末,加完后转速调至1200rpm,高速分散10min,

(2)控制转速为500rpm,缓慢加入成膜助剂、纯丙弹性乳液、苯丙弹性乳液、润湿剂,用naoh调节ph值至8.5-9,搅拌10min,得到浆料;

(3)边搅拌边依次缓慢加入彩砂和滑石粉,加完后控制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0min,依次加入防腐杀菌剂、防霉剂、防冻剂和剩余的消泡剂,最后边搅拌边滴加增稠体系,加完继续搅拌10min,调节合适粘度后出料。

性能检测:

砂浆块的制作及养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1024_2007《墙体饰面砂浆》的规定进行。试板的制备及养护均按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进行

(1)涂层耐水性:耐水性即涂膜对水作用的抵抗能力,即不吸水、不渗水的性能。涂膜具有一定的耐水性,即是指干燥的涂膜在遇水后不会出现泛白、起泡脱落、膨胀等现象,而离水待水分蒸发后,涂料能够恢复原来的外观。按gb/t1733.1993《建筑涂料涂膜耐水性测定法》规定进行。

(2)耐碱性即涂膜对碱侵蚀的抵抗能力,即在规定条件下,将涂膜试板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碱液中,观察其有无发白、失光、起泡、脱落等现象。测试方法按gb9265.1988《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法》进行。

(3)拉伸黏结强度:将待测试件在实验室养护室的条件下,即温度23。c,湿度65%养护14天,然后按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进行拉伸黏结强度的测试及试件浸水后拉伸黏结强度的测试。

(4)耐冲击性:耐冲击性是指涂层受到冲击后无裂纹、剥落及明显变形的的性能。测试方法按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对耐冲击性的规定进行。

(5)常温贮存稳定性:涂料在常温下经过一定时间无结块、凝聚及组成物变化的性能。按标准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进行。

实施例1-3中的上述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综上所述:1、本发明提供的干墙底漆具有良好的性能,其中底漆涂抹后外观光滑平整,对被涂刷物遮盖力良好,干燥时间达到了36分钟以下,附着力达到了1级,能够横好的作为干墙底漆进行使用;

2、本发明中通过利用8-羟基喹啉对镁粉进行改性,通过8-羟基喹啉与镁粉产生协同保护作用,由于8-羟基喹啉与mg2+络合生成比mg(oh)2更稳定的羟基喹啉镁,这层羟基喹啉镁膜层能够降低镁粉的溶解速率,可以明显改善墙底漆的耐蚀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