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7833发布日期:2019-01-28 12:4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技术中的″隔热涂料″是指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阻挡、反射、辐射太阳光近红外热量的功能性水性涂料,令屋面隔热降温,节能降耗。具有隔热、防水、防锈、防腐、工期短、见效快的特性,全面取代水喷淋系统,保温棉、发泡海绵、夹层铁皮等。隔热涂料从特性原理分类主要有三种,隔绝传导型隔热涂料、反射型隔热涂料和辐射型隔热涂料。除了上述三种类型隔热涂料,国外隔热功能涂料已经出现一种绝热保温涂料,除了具备上述隔热涂料的优点以外,更具备奇特的保温效果。但市场上现有的隔热涂料中还有没有利用过剩植物、结构自然生成的、比热容自身较高的隔热材料。

现有技术中受限于技术领域和实践经验的缺失,完全意义上的室内装修用防水隔热涂料还未真正出现,因此目前市场上仍没有一种具有比热容高、结构自然而成、绿色无公害、耐水的防水隔热涂料。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具有比热容高、结构自然而成、绿色无公害、耐水的防水隔热涂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比热容高、结构自然而成、绿色无公害、耐水的防水隔热涂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粒径范围0.1mm-0.2mm的氮化硅陶瓷微粉10份-12份、水葫芦干粉5份-8份、1000目的灰钙粉55份-60份、1000目的重钙粉200份-215份、大蓟干粉25份-30份、足量无水乙醇、足量纯净水;

②分解活化辅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足量木质素酶水剂、足量果胶酶水剂、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溶液100份-120份、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70份-80份;

③设备及工装准备:准备机械研磨装置;

2)组份a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水葫芦干粉、大蓟干粉机械切碎为1mm-2mm粒径后,混合均匀并投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木质素酶和果胶酶水剂的混合溶液中,升温至35℃-40℃,保温4h-5h,获得酶解混合液;

②在步骤①获得的酶解混合液内注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稀盐酸溶液,升温至80℃-95℃,反应30min-40min,然后降温至60℃-70℃,滤除残余固体后再保温将水份蒸离至混合溶液体积降为原混合液体积的10%-12%,溶液呈胶粘糊状,获得胶粘糊状物,残余固体留作待用;

③将步骤②获得的胶粘糊状物采用150℃-170℃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加入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再次升温至80℃-95℃,持续30min-40min,获得中和组份,该中和组份即为所需组份a;

3)组份b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氮化硅陶瓷微粉、灰钙粉、重钙粉混合均匀后溶入混合物质量0.5倍-0.8倍的无水乙醇中,获得糊状物,该糊状物即为组份b;

4)组份c制造

①将阶段2)步骤②获得的的残余固体采用足量乙醇漂洗至残余固体不再失重;

②取出残余固体,在阳光下曝晒5天-7天,获得组份c;

5)强韧防水隔热涂料的制造

①将阶段2)获得的组份a、阶段3)获得的组份b和阶段4)获得的组份c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静置30s-40s,获得糊状混浊液,该糊状混浊液即为所需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

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该防水隔热涂料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组份a、组份b和组份c,其中组份a是按重量份计水葫芦干粉5份-8份、大蓟干粉25份-30份在木质素酶、果胶酶和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综合作用下获得的酸化改性有机质,木质素、果胶分解的多糖及微量无用水溶性有机质和矿物质与水组成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后获得的黏性溶液,采用高温灭菌后再用少于酸的碱中和处理而成;组份b为按重量份计粒径范围0.1mm-0.2mm的氮化硅陶瓷微粉10份-12份、1000目的灰钙粉55份-60份、1000目的重钙粉200份-215份在混浊于无水乙醇后获得;组份c是按重量份计水葫芦干粉5份-8份、大蓟干粉25份-30份经酶解醇洗后剩余的以纤维素为主的纤维质脱水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化学性质稳定的极细固态硬质微粉(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的重钙粉和主要成份为氧化钙、氢氧化钙的碱性灰钙粉),并通过物理手段使其均匀分布在涂料中(挥发性的乙醇调和),使得本发明的涂料通过这两种颗粒获得了更高的耐磨性和表面疏水透气性能(细密的硬质颗粒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形成微凸结构,具有了荷叶表面绒毛的作用,获得了稳定的、长效的不接受液态水的荷叶效应),而这种结构不会阻碍空气中的水蒸汽和甲醛等的进入,由于荷叶效应,微生物和糖等吸附的水蒸汽及微生物生命活动释放的水无法在涂层中直接形成液态水(液态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就会根据生物和物理原理被微生物利用或充斥在钙质的涂层中,参照硅藻泥防水原理可知,本发明同样不惧水,并可以吸收一定比例的水分子保持室内湿度均衡,并同时为微生物的长期生存提供水源。(2)不同于常规技术的防水隔热涂料直接采用高极性漆或采用硬化涂料,本身合成工艺污染大且质量控制困难,本发明采用反应过程不产生废气废液和污染产物的原材料(还有作为自然界泛滥有害植物的大蓟干粉、水葫芦干粉等作为主要功能原料),通过科学、合理的辅剂及相对简化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制造工艺详细易实现、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技术目的,是本领域突破性的技术创新。(3)在制造组份a时采用稀盐酸酸化有机质,一是可以明显提升功能成份的水溶性,使其在水溶均匀性更好,另一方面可以灭活部分酶的活性,再结合80℃-95℃的高温加速反应,一方面使反应进行得更快速更彻底,一方面灭活剩余酶的活性。(4)采用木质素酶和果胶酶针对性地分解木质素含量低而纤维素和果胶含量相对较高的大蓟干粉和水葫芦干粉,就是为了获得保留有少量纤维素的框架纤维结构,又获得一定浓度的初始糖份(胶粘必须),可以在液化状态下大大提升本发明的内结合力,在完全固化后成为增韧剂,因而完全摒弃了常规技术中与钙质微粉合用的有机物聚丙胺胶粘剂(一种成本价格高同时虽然本身无害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毒害的有机质),在墙体表面固化后,能获得较强的结合力。(5)通过本发明的主体组份可以明确得知,本发明的含水量少于常规技术的涂料,并且可以无需底涂料直接施加于水泥墙体(由于含有纤维素骨架和糖基粘质),通过水泥墙体吸收部分水分和与空气接触面蒸发部分水分而快速干燥,此时湿润的墙体与本发明中分解的多糖形成良好的粘连结合,使本发明获得与墙体更好的结合力,反应出来就是更好的施工涂覆性能和简单的施工工艺,市场应用范围广。因此本发明具有具有比热容高、结构自然而成、绿色无公害、耐水的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该防水隔热涂料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组份a、组份b和组份c,其中组份a是按重量份计水葫芦干粉5kg、大蓟干粉25kg在木质素酶、果胶酶和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综合作用下获得的酸化改性有机质,木质素、果胶分解的多糖及微量无用水溶性有机质和矿物质与水组成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后获得的黏性溶液,采用高温灭菌后再用少于酸的碱中和处理而成;组份b为按重量份计粒径范围0.1mm-0.2mm的氮化硅陶瓷微粉10kg、1000目的灰钙粉55kg、1000目的重钙粉200kg在混浊于无水乙醇后获得;组份c是按重量份计水葫芦干粉5kg、大蓟干粉25kg经酶解醇洗后剩余的以纤维素为主的纤维质脱水而成。

上述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粒径范围0.1mm-0.2mm的氮化硅陶瓷微粉10kg、水葫芦干粉5kg、1000目的灰钙粉55kg、1000目的重钙粉200kg、大蓟干粉25kg、足量无水乙醇、足量纯净水;

②分解活化辅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足量木质素酶水剂、足量果胶酶水剂、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溶液100k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70kg;

③设备及工装准备:准备机械研磨装置;

2)组份a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水葫芦干粉、大蓟干粉机械切碎为1mm-2mm粒径后,混合均匀并投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木质素酶和果胶酶水剂的混合溶液中,升温至35℃,保温4h,获得酶解混合液;

②在步骤①获得的酶解混合液内注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稀盐酸溶液,升温至80℃,反应30min,然后降温至60℃,滤除残余固体后再保温将水份蒸离至混合溶液体积降为原混合液体积的10%,溶液呈胶粘糊状,获得胶粘糊状物,残余固体留作待用;

③将步骤②获得的胶粘糊状物采用150℃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加入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再次升温至80℃,持续30min,获得中和组份,该中和组份即为所需组份a;

3)组份b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氮化硅陶瓷微粉、灰钙粉、重钙粉混合均匀后溶入混合物质量0.5倍的无水乙醇中,获得糊状物,该糊状物即为组份b;

4)组份c制造

①将阶段2)步骤②获得的的残余固体采用足量乙醇漂洗至残余固体不再失重;

②取出残余固体,在阳光下曝晒5天,获得组份c;

5)强韧防水隔热涂料的制造

①将阶段2)获得的组份a、阶段3)获得的组份b和阶段4)获得的组份c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静置30s,获得糊状混浊液,该糊状混浊液即为所需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

实施例2

一种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该防水隔热涂料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组份a、组份b和组份c,其中组份a是按重量份计水葫芦干粉8kg、大蓟干粉30kg在木质素酶、果胶酶和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综合作用下获得的酸化改性有机质,木质素、果胶分解的多糖及微量无用水溶性有机质和矿物质与水组成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后获得的黏性溶液,采用高温灭菌后再用少于酸的碱中和处理而成;组份b为按重量份计粒径范围0.1mm-0.2mm的氮化硅陶瓷微粉12kg、1000目的灰钙粉60kg、1000目的重钙粉215kg在混浊于无水乙醇后获得;组份c是按重量份计水葫芦干粉8kg、大蓟干粉30kg经酶解醇洗后剩余的以纤维素为主的纤维质脱水而成。

上述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粒径范围0.1mm-0.2mm的氮化硅陶瓷微粉12kg、水葫芦干粉8kg、1000目的灰钙粉60kg、1000目的重钙粉215kg、大蓟干粉30kg、足量无水乙醇、足量纯净水;

②分解活化辅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足量木质素酶水剂、足量果胶酶水剂、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溶液120k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80kg;

③设备及工装准备:准备机械研磨装置;

2)组份a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水葫芦干粉、大蓟干粉机械切碎为1mm-2mm粒径后,混合均匀并投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木质素酶和果胶酶水剂的混合溶液中,升温至40℃,保温5h,获得酶解混合液;

②在步骤①获得的酶解混合液内注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稀盐酸溶液,升温至95℃,反应40min,然后降温至70℃,滤除残余固体后再保温将水份蒸离至混合溶液体积降为原混合液体积的12%,溶液呈胶粘糊状,获得胶粘糊状物,残余固体留作待用;

③将步骤②获得的胶粘糊状物采用170℃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加入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再次升温至95℃,持续40min,获得中和组份,该中和组份即为所需组份a;

3)组份b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氮化硅陶瓷微粉、灰钙粉、重钙粉混合均匀后溶入混合物质量0.8倍的无水乙醇中,获得糊状物,该糊状物即为组份b;

4)组份c制造

①将阶段2)步骤②获得的的残余固体采用足量乙醇漂洗至残余固体不再失重;

②取出残余固体,在阳光下曝晒7天,获得组份c;

5)强韧防水隔热涂料的制造

①将阶段2)获得的组份a、阶段3)获得的组份b和阶段4)获得的组份c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静置40s,获得糊状混浊液,该糊状混浊液即为所需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建筑内墙防水隔热涂料。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