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3208发布日期:2019-06-05 21:1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其低温固化性优异,可形成硬度、精饰外观优异的实(solid)色的涂膜。
背景技术
:在汽车外板部上涂装阳离子电沉积涂料等下涂涂料以及中涂涂料,随后在其涂面涂装实色系等的上涂涂料而进行精饰的涂装方法,以及在阳离子电沉积涂料等下涂涂料的涂面上直接涂装上涂涂料而进行精饰的涂装方法是已经公知的。由于这些方法利用一次涂布方式形成上涂涂膜,因而具有工序少且生产率高这样的优点。以往,作为这样的实色涂料,有机溶剂系是主流,但是从节省资源、公害对策上的观点考虑,人们期望开发出水性的上涂一次涂布用涂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水性上涂一次涂布用白色系涂料,其特征在于,含有(a)羟值为120~160、酸值为20~40的聚酯树脂、(b)水性三聚氰胺树脂以及(c)白色系着色颜料,并且示出了可形成再涂附着性优异的涂膜。近年来,从能量减低的观点考虑,人们期望实现涂膜的烧结温度的低温化,另外,人们期望即使在塑料原材料上也以一次涂布方式形成上涂涂膜,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双剂型的水性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其含有水系丙烯酸类树脂(a)、水系聚酯树脂(b)以及自身乳化性的异氰酸酯固化剂(c),前述树脂(a)的羟值为50~150mgkoh/g,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前述树脂(b)的酸值为20~50mgkoh/g,羟值为50~150mgkoh/g,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熔解性参数为8.5~9.7,且在全部单体成分中含有10~40质量%的二聚酸成分,并且示出了可获得外观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优异的涂膜。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涂料组合物方面,低温固化性和精饰性优异,但是存在有涂膜硬度不充分,无法兼顾硬度与精饰外观这样的不良现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64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52232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的不良现象,提供一种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其低温固化性优异,可形成硬度、精饰外观优异的实色的涂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以及着色颜料(d)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其中,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是羟值为100~200mgkoh/g、酸值为5~50mgkoh/g的丙烯酸类树脂,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包含脂环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x1)作为原料的酸成分,其含量以酸成分的合计量为基准而为至少30摩尔%,且包含具有支链亚烷基的碳原子数至少为5的二醇(x2)作为原料的醇成分,其含量以醇成分的合计量为基准而为至少40摩尔%,并且是羟值为100~200mgkoh/g、酸值为10~30mgkoh/g的聚酯树脂。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低温固化性优异,可形成硬度、精饰外观优异的涂膜。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是含有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以及着色颜料(d)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上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是羟值为100~200mgkoh/g、酸值为5~50mgkoh/g的丙烯酸类树脂,通常,可通过将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以及可与该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进行共聚的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利用其自身已知的方法例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聚合法、在水中的乳液聚合法等方法,进行共聚从而制造。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从形成涂膜的硬度和精饰性的观点考虑,关于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优选是通过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将相互不同的组成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划分为多阶段地进行聚合而获得丙烯酸类树脂,将所述丙烯酸类树脂进行水分散从而获得的,作为其中之一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优选包含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1)、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2)以及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3),别的在至少一个阶段的聚合中使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优选包含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b1)、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b2)以及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b3)。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1)是:为了与后述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中所含的羧基进行反应,为了将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而得到的共聚物与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而得到的共聚物进行接枝,为了更加提高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的水分散稳定性因而使用的单体;例如列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β-甲基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2)是:为了将用于与后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进行反应的羟基导入于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中因而进行共聚的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等(甲基)丙烯酸与碳原子数2~8的二元醇的单酯化物;该(甲基)丙烯酸与碳原子数2~8的二元醇的单酯化物的ε-己内酯改性体;烯丙醇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关于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3),是除了上述单体(a1)以及单体(a2)以外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例如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异硬脂酯(商品名,大阪有机化学公司制造),(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或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异冰片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等具有金刚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烯酯等具有三环癸烯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苄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含有芳香环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正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氟烯烃等具有氟代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丁二烯、氯丁二烯、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化合物;2-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2-丙烯酰氧基丙基酸式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酸式磷酸酯等含磷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巴豆酸、丙烯酸β-羧基乙酯等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乙撑双(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胺类的加成物等含氮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等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烯丙基磺酸、4-苯乙烯磺酸等;这些磺酸的钠盐以及铵盐等具有磺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具有酸酐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作为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b1),也是为了向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中导入水分散基,同时为了导入与基于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而得到的共聚物中所含的环氧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因而使用的单体,具体列举(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巴豆酸、丙烯酸β-羧基乙酯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作为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b2),与上述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2)中罗列出的化合物是同样的,可从它们之中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关于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b3),是除了上述单体(b1)以及单体(b2)以外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例如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或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异冰片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等具有金刚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烯酯等具有三环癸烯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苄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等含有芳香环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2-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2-丙烯酰氧基丙基酸式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酸式磷酸酯等含磷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烯丙基磺酸、4-苯乙烯磺酸等;这些磺酸的钠盐以及铵盐等具有磺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具有酸酐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等;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正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氟烯烃等具有氟代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丁二烯、氯丁二烯、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乙撑双(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胺类的加成物等含氮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等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在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中,关于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中的单体(a1)~(a3)的使用比例,只要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就可适当调整,一般而言,可以是如下的范围内:单体(a1)为0.1~40质量%,优选为0.5~25质量%,单体(a2)为15~54.9质量%,优选为20~44.5质量%,单体(a3)为45~84.9质量%,优选为55~79.5质量%。另外,关于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中的这些单体(b1)~(b3)的使用比例,只要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就可适当调整,一般而言,可以是如下的范围内:单体(b1)为5~60质量%,优选为10~50质量%,单体(b2)为20~75质量%,优选为25~65质量%,单体(b3)为20~75质量%,优选为25~65质量%。另外,在这些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以及(ii)方面,按照相对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中所含的环氧基1摩尔而言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中所含的羧基的量成为3~30摩尔、特别是成为6~20摩尔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调整,这从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储藏稳定性以及所获得的涂膜的精饰性的观点考虑也是合适的。在本发明中,关于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以及(ii)的使用比例,按照单体成分(i)/单体成分(ii)的质量比而处于60/40~95/5的范围内,特别是处于70/30~90/10的范围内,这从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稳定性与所获得的涂膜的精饰性的观点考虑是合适的。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以及(ii)的聚合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一边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加热一边滴加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而进行聚合,向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得到的共聚物溶液中,滴加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进行聚合,这倾向于使得所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性、储藏稳定性优异,并且是优选的。另外,也可根据需要而适宜追加基于除了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以及(ii)以外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而进行的聚合。将单体(i)以及(ii)进行聚合之时的反应温度通常为约60~约200℃的范围,优选为约70~约160℃的范围,而且反应时间通常为约10小时以下,优选为约0.5~约6小时。在上述的反应方面,优选适宜添加聚合引发剂。作为这样的聚合引发剂,例如列举:苯甲酰过氧化物、辛酰过氧化物、月桂酰过氧化物、硬脂酰过氧化物、枯烯氢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物、二叔戊基过氧化物、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二异丙苯氢过氧化物等有机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偶氮双(2-甲基丙腈)、偶氮双(2-甲基丁腈)、4,4’-偶氮双(4-氰基丁酸)、二甲基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偶氮双[2-甲基-n-(2-羟乙基)-丙酰胺]、偶氮双{2-甲基-n-[2-(1-羟基丁基)]-丙酰胺}等偶氮化合物;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钠等过硫酸盐等。这些聚合催化剂可单独使用或者也可并用2种以上。另外,在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以及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的聚合时,即使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量是不同的也没有任何问题。关于聚合引发剂的配混量,从所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基于在该阶段中使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0质量份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1~15质量份的范围,进一步特别优选为0.3~10质量份的范围。上述聚合通常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关于有机溶剂的选择,可通过考虑聚合温度、水分散体制造时的处理容易度以及所获得的水分散体的长期储藏稳定性而适宜进行。另外,即使在将丙烯酸类树脂分散于水中的情况下也可添加有机溶剂。作为上述有机溶剂,优选为醇系溶剂、溶纤剂(cellosolve)系溶剂、卡必醇系溶剂等。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正丁醇等醇系溶剂;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丙醚、丙二醇单正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正丁醚等溶纤剂系溶剂;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乙醚等卡必醇系溶剂等。另外,关于有机溶剂,也可在不对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稳定性造成妨碍的范围使用除了上述以外的不与水混合的非活性有机溶剂,作为此种有机溶剂,例如可列举: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系溶剂等。关于如上述那样操作而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重均分子量处于5,000~100,000的范围内,特别是处于10,000~50,000的范围内,更特别是处于10,000~30,000的范围内,这从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稳定性以及涂膜的精饰性、平滑性等观点考虑是合适的。在本说明书中,关于重均分子量及数均分子量,可使用“hlc-8120gpc”(商品名,东曹株式会社制造)作为凝胶渗透色谱仪装置,可使用1根“tskgelg4000hxl”、2根“tskgelg3000hxl”、以及1根“tskgelg2000hxl”(商品名,任一个都为东曹株式会社制造)共计4根作为色谱柱,可使用差示折射仪作为检测器,可在流动相:四氢呋喃、测定温度:40℃、流速:1ml/min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作为水分散的技术,可用碱性化合物将上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中所含的羧基等阴离子性基团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中和而分散于水中,或者也可将该丙烯酸类树脂添加于含有碱性化合物的水性介质中而分散。作为用于中和的碱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氨、二乙胺、乙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乙醇胺、单丙醇胺、异丙醇胺、乙氨基乙胺、羟基乙胺、三乙胺、三丁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亚乙基三胺等有机胺;或者苛性钠、苛性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等,相对于丙烯酸类树脂中的羧基而言使用0.1~1.5当量,优选使用0.5~1.2当量,这是适当的。如上述那样操作而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可以是芯壳型丙烯酸类乳液,关于所述芯壳型丙烯酸类乳液,将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而得到的共聚物制成芯,将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ii)而得到的共聚物制成壳,其平均粒径可制成0.05~1.0μm,优选可制成0.08~0.8μm的范围内。在本说明书中,将平均粒径设为如下的值,即,利用亚微米颗粒分析器n4(商品名,beckmancoulterk.k.制造,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利用去离子水将试样稀释为适于测定的浓度,在常温(20℃左右)进行测定从而得到的值。另外,关于上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从储藏稳定性、形成的涂膜的精饰性的观点考虑,单位的固形物的羟值在100~200mgkoh/g的范围内,特别是在100~130mgkoh/g的范围内,进一步特别是在100~120mgkoh/g的范围内,单位的固形物的酸值在5~50mgkoh/g的范围内,特别是在10~35mgkoh/g的范围内,进一步特别是在20~30mgkoh/g的范围内。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以涂料中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可以以20~7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以20~65质量份的范围内含有上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关于上述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是通过利用酸成分与醇成分的反应而获得,并且是羟值为100~200mgkoh/g、优选为105~195mgkoh/g,并且酸值为10~30mgkoh/g、优选为10~25mgkoh/g的聚酯树脂。关于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从确保涂膜硬度的观点考虑,包含脂环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x1)作为原料的酸成分,其含量以酸成分的合计量为基准而为至少30摩尔%,且包含具有支链亚烷基的碳原子数至少为5的二醇(x2)作为原料的醇成分,其含量以醇成分的合计量为基准而为至少40摩尔%。在脂环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x1)方面,包含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脂环式结构(优选为4~6元环结构)与至少2个羧基的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的酸酐,具体而言,例如列举1,2-环己烷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酸酐、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4-环己烯-1,2-二甲酸、4-环己烯-1,2-二甲酸酐、3-甲基-1,2-环己烷二甲酸、3-甲基-1,2-环己烷二甲酸酐、4-甲基-1,2-环己烷二甲酸、4-甲基-1,2-环己烷二甲酸酐、1,2,4-环己烷三甲酸、1,2,4-环己烷三甲酸-1,2-酸酐、氯桥酸(hetacid)等,其中,可优选使用1,2-环己烷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酸酐。上述脂环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x1)分别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可与前述脂环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x1)并用的其他酸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同样地使用在制造聚酯树脂之时通常使用的酸成分,例如可列举: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brassylicacid)、十八烷二酸、柠檬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以及它们的酸酐等脂肪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偏苯三酸酐、均苯四酸、均苯四酸酐、萘二甲酸等芳香族多元羧酸(包含酸酐);椰子油脂肪酸、棉籽油脂肪酸、大麻籽油脂肪酸、米糠油脂肪酸、鱼油脂肪酸、妥尔油脂肪酸、大豆油脂肪酸、亚麻子油脂肪酸、桐油脂肪酸、菜籽油脂肪酸、蓖麻油脂肪酸、脱水蓖麻油脂肪酸、红花油脂肪酸等脂肪酸;苯甲酸、4-叔丁基苯甲酸等。作为前述醇成分,可优选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羟基的多元醇,具体而言,例如列举: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2-丁二醇、3-甲基-1,2-丁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4-戊二醇、2,4-戊二醇、2,3-二甲基三亚甲基二醇、四亚甲基二醇、3-甲基-4,3-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4-己二醇、2,5-己二醇、新戊二醇、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等二元醇;将ε-己内酯等内酯类加成于这些二元醇而得到的聚内酯二醇;双(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等酯二醇类;双酚a的环氧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聚醚二醇类;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双甘油、三甘油、1,2,6-己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山梨醇、甘露醇等3元以上的醇;将ε-己内酯等内酯类加成于这些3元以上的醇而得到的聚内酯多元醇类;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癸烷二甲醇、加氢双酚a、加氢双酚f等脂环族多元醇等。作为具有支链亚烷基的碳原子数至少为5的二醇(x2),可列举上述二元醇之中的3-甲基-1,2-丁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3-二甲基三亚甲基二醇、3-甲基-4,3-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新戊二醇。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按照通常的方法进行。例如,可通过将前述酸成分与醇成分,在氮气气流中,在约150~约250℃加热5~10小时左右,进行羟基与羧基的酯化反应从而合成。在使得上述酸成分以及醇成分进行酯化反应之时,可将它们一次性地添加,也可划分为数次而添加。另外,也可首先合成含羟基的聚酯树脂,然后使得酸酐进行反应而进行半酯化。关于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从所获得的涂膜的平滑性以及涂膜性能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一般是300~50000、特别是500~20000,更特别是800~10000的范围内的数均分子量。另外,关于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为了使与水的混合以及分散变容易,因而优选利用中和剂而进行中和。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以涂料中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可以以10~5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以10~45质量份的范围内含有上述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上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是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没有封端化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该多异氰酸酯的衍生物等。关于上述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丁基二异氰酸酯、2,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2,4,4-或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己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赖氨酸酯三异氰酸酯、1,4,8-三异氰酸根合辛烷、1,6,11-三异氰酸根合十一烷、1,8-二异氰酸根合-4-异氰酸根合甲基辛烷、1,3,6-三异氰酸根合己烷、2,5,7-三甲基-1,8-二异氰酸根合-5-异氰酸根合甲基辛烷等脂肪族三异氰酸酯等。关于前述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列举:1,3-环戊烯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3-异氰酸根合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惯用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2,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2,6-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3-或者1,4-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惯用名:加氢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者其混合物、降莰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1,3,5-三异氰酸根合环己烷、1,3,5-三甲基异氰酸根合环己烷、2-(3-异氰酸根合丙基)-2,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双环[2.2.1]庚烷、2-(3-异氰酸根合丙基)-2,6-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双环[2.2.1]庚烷、3-(3-异氰酸根合丙基)-2,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双环[2.2.1]庚烷、5-(2-异氰酸根合乙基)-2-异氰酸根合甲基-3-(3-异氰酸根合丙基)-双环[2.2.1]庚烷、6-(2-异氰酸根合乙基)-2-异氰酸根合甲基-3-(3-异氰酸根合丙基)-双环[2.2.1]庚烷、5-(2-异氰酸根合乙基)-2-异氰酸根合甲基-2-(3-异氰酸根合丙基)-双环[2.2.1]-庚烷、6-(2-异氰酸根合乙基)-2-异氰酸根合甲基-2-(3-异氰酸根合丙基)-双环[2.2.1]庚烷等脂环族三异氰酸酯等。关于前述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列举1,3-或者1,4-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ω,ω’-二异氰酸根合-1,4-二乙基苯、1,3-或1,4-双(1-异氰酸根合-1-甲基乙基)苯(惯用名: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者其混合物等芳香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3,5-三异氰酸根合甲基苯等芳香脂肪族三异氰酸酯等。作为前述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列举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2,4’-或者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者其混合物、2,4-或者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者其混合物、4,4’-甲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氰酸酯、1,3,5-三异氰酸根合苯、2,4,6-三异氰酸根合甲苯等芳香族三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四异氰酸酯等。另外,作为前述多异氰酸酯的衍生物,例如,可列举上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聚物、三聚物、缩二脲、脲基甲酸酯、脲二酮(ウレトジオン)、脲酮亚胺(ウレトイミン)、异氰脲酸酯、噁二嗪三酮、聚亚甲基聚苯基多异氰酸酯(粗制mdi、聚合mdi)、粗制tdi等。上述多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也可分别单独使用或者也可并用2种以上。另外,这些多异氰酸酯之中,优选将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分别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另外,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从所获得的涂膜的平滑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关于该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如果是可稳定地分散于水性介质中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则可不受限制地使用,但其中,可优选使用:改性为亲水性而得到的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1)、通过预先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而赋予水分散性从而得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关于上述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1),例如列举:通过使得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活性氢基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而获得的阴离子性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1-1)、通过使得聚氧化乙烯的一元醇等亲水性聚醚醇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而获得的非离子性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x2-1-2)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在上述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方面,包含具有羧基、磺酸基、磷酸基、含甜菜碱结构的基团等阴离子性基团,且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的例如羟基、氨基等活性氢基的化合物;通过使得该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从而可赋予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亲水性。作为阴离子性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1-1),特别优选具有磺酸基。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上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以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的含量从低温固化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相对于含羟基的树脂中的羟基当量而言,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的异氰酸酯基成为1.0~2.0当量、特别是成为1.0~1.7当量的比例。关于上述着色颜料(d),例如可列举:氧化钛、锌华(亜鉛華)、炭黑、钼红、普鲁士蓝、钴蓝、偶氮系颜料、酞菁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异吲哚啉系颜料、蒽醌系颜料(threnepigments)、苝系颜料、二噁嗪系颜料、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系颜料等着色颜料,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关于着色颜料(d)的配混量,以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中的上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以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的合计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一般在1~20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在20~150质量份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50~120质量份的范围内,这是适宜的。在上述着色颜料(d)中,可根据需要而并用体质颜料和/或光亮性颜料。作为体质颜料,例如列举粘土、高岭土、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滑石、硅石、矾土白等,作为光亮性颜料,例如可列举铝(包含蒸镀铝)、铜、锌、黄铜、镍、氧化铝、云母、由氧化钛和/或氧化铁进行了被覆的氧化铝、由氧化钛和/或氧化铁进行了被覆的云母、玻璃薄片等,它们可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在上述着色颜料(d)的分散方面,可根据需要而使用以往公知的颜料分散用树脂和/或分散助剂。关于颜料分散用树脂,通常使用水溶性丙烯酸类树脂,特别是,从对于着色颜料而言在高颜料浓度下的润湿性和分散稳定性、以及获得的涂膜的光泽和耐水性等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通过将如下的单体混合物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共聚而获得的丙烯酸共聚物,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含有选自叔氨基、季铵碱基、磺酸基、羧酸基、磷酸基等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和/或具有聚氧化烯链的非离子性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以及其他烯属不饱和单体。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可进一步根据需要而适宜含有:除了(a)以及(b)成分以外的树脂成分、固化催化剂、增稠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消泡剂、增塑剂、有机溶剂、表面调整剂、沉降防止剂等涂料用添加剂。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的固形物浓度,通常优选为30~70质量%,更优选为35~65质量%,更加优选为40~60质量%。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通常设为包含主剂与固化剂的双剂型涂料,所述主剂含有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以及着色颜料(d),所述固化剂含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c)。关于本发明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组合物,可利用自身已知的方法例如空气喷雾涂装、无气喷雾涂装、旋转雾化涂装、帘式涂布涂装等而涂装于被涂物上,也可在涂装之时,进行静电施加。它们之中,优选为空气喷雾涂装、旋转雾化涂装等方法。关于其涂布量,按照固化膜厚通常为成为10~80μm的量,优选为成为10~50μm的量。在将所获得的涂膜进行加热而固化干燥的情况下,例如,利用热风加热、红外线加热、电感加热等,以50~120℃,优选以60~110℃的温度,加热10分钟~40分钟左右,这是适当的。被涂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由金属、塑料等原材料形成的被涂物。其中,在金属制及/或塑料制造的汽车车体、或者其部件、特别是汽车车体用的钢板方面,可按照通常进行着的方式,根据需要而进行化学转化处理,另外,也可预先实施阳离子电沉积涂装。另外,可事先根据需要而在塑料面上涂装底漆。实施例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而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予以说明的是,“份”以及“%”中的任一者都基于质量基准。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制造制造例1向具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口的玻璃制四口烧瓶中加入丙二醇单丙醚50份,一边搅拌一边在氮气流下升温至120℃。刚好到达120℃之后花费4小时而滴加下述混合溶液1,进一步在滴加结束后在120℃的温度保持1小时。《混合溶液1》接着在保持120℃的温度的状态下,向上述烧瓶中花费1小时滴加下述混合溶液2,进一步在滴加结束后在120℃保持1.5小时而获得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混合溶液2》所获得的丙烯酸多元醇溶液的树脂固形物为77.5%,重均分子量为15000。接着,从所获得的丙烯酸多元醇溶液中,将丙二醇单丙醚在减压下进行蒸馏去除,直到固形物变为85%为止。将其冷却至95℃,添加二甲基乙醇胺2.41份而搅拌30分钟。进一步,一边搅拌一边按照树脂固形物成为45%的方式花费2小时滴加去离子水,从而获得了单位树脂固形物的酸值为21mgkoh/g、单位树脂固形物的羟值为112mgkoh/g、平均粒径0.12μm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体(a-1)。制造例2~9在制造例1中,将各原料以及配混量设为下述表1中所示的内容,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而获得了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体(a-2)~(a-9)。(*)储藏稳定性试验关于上述制造例中所获得的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体,按照下述试验方法,进行了储藏稳定性的试验。储藏稳定性:将上述各水分散体以800g加入到容量为约1l的玻璃瓶,在40℃的恒温室中储藏120天。其后,返回到室温,通过目视观察容器之中的状态,按照下面的基准进行评价。将结果一并示于表1。◎:完全没有发现沉降物的产生和/或粘度变化。○:微少地发现沉降物的产生和/或粘度变化但是利用搅拌而复原。△:发现沉降物的产生和/或粘度变化。×:发现沉降物的显著的产生及/或显著的粘度变化。表1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的制造制造例10~15向具备有加热装置、搅拌装置、温度计、回流冷凝器以及精馏塔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下述表2中所示的摩尔比的酸成分以及醇成分,升温至160℃后,从160℃至230℃花费3小时一边使用精馏塔将所生成的缩合水蒸馏去除一边进行升温,其后在230℃进行了2小时反应。接着,将精馏塔更换为水分离器,适当加入甲苯,在230℃保持回流状态,一边利用水分离器将缩合水进行分离、蒸馏去除,一边进行缩合反应。在树脂酸值成为7的时间点,在减压下去除甲苯,冷却至170℃。向反应产物中添加下述表2中所示的摩尔比的偏苯三酸酐,在170℃进行加成反应60分钟,然后添加相对于反应产物而言10%的丙二醇单甲醚,在将温度设为了85℃之后,用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中和,进一步缓慢地添加去离子水而制成水分散体,从而获得了固形物45%的各聚酯树脂(b-1)~(b-6)(ph全都调整为8.5)。将所获得的各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1)~(b-6)的酸值、羟值以及数均分子量一并示于下述表2。表2制造例101112131415聚酯树脂(b)名称b-1b-2b-3b-4b-5b-61,2-环己烷二甲酸酐0.270.530.550.550.85邻苯二甲酸酐0.32己二酸0.580.320.250.30.55三羟甲基丙烷0.350.20.450.40.30.3新戊二醇0.150.41,3-丙二醇0.31,6-己二醇0.7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0.650.80.40.6偏苯三酸酐(加成酸酸成分)0.0280.0280.020.01650.0230.028酸成分中(×1)的mol%31606763097醇成分中(×2)的mol%65805560400羟值(mgkoh/g)142105195151149138酸值(mgkoh/g)191916121919数均分子量140015001000150014001400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的制作实施例1加入按照固形物为100份的颜料分散糊剂(p-1)(注1)、按照固形物为30份的在制造例1中所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体(a-1)、按照固形物为20份的在制造例10中所获得的含羟基的聚酯树脂(b-1)、2-(二甲基氨基)乙醇以及去离子水而进行ph调整,进一步将作为固化剂no.1的“bayhydurxp-2655”(商品名,sumikacovestrourethaneco.,ltd.制造,多异氰酸酯化合物)30份(nc0/oh比为1.0)、二甘醇乙基醚乙酸酯20份进行均匀混合,获得了固形物为45%、20℃下的基于福特杯(fordcup)no.4而得到的粘度20秒的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x-1)。实施例2~19以及比较例1~2在实施例1中,制成表3的配方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水性双剂型一次涂布涂料(x-2)~(x-21)。予以说明的是,表3以固形物表示。(注1)颜料分散糊剂(p-1):向搅拌混合容器中,加入按照固形物质量为20份的分散用丙烯酸类树脂(i)溶液(注3)、80份的“jr-806”(商品名,tayca公司制造,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以及30份的去离子水,均匀地混合,进一步,添加2-(二甲基氨基)乙醇,从而调整为ph8.0。接着,将所获得的混合液加入于广口玻璃瓶中,加入作为分散介质的直径约的玻璃珠而密封,利用涂料振荡器(paintshaker)分散4小时,从而获得了白色的颜料分散液(p-1)。(注2)颜料分散糊剂(p-2):向搅拌混合容器中,加入按照固形物质量为20份的分散用丙烯酸类树脂(ii)溶液(注4)、“irgazinredl3660hd”(商品名,巴斯夫公司制造,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系红颜料)15份以及去离子水30份,均匀地混合,进一步添加2-(二甲基氨基)乙醇,从而调整为ph8.0。接着,将所获得的混合液加入于广口玻璃瓶中,加入作为分散介质的直径约的玻璃珠而密封,利用涂料振荡器分散4小时,从而获得了红色的颜料分散液(p-2)。(注3)分散用丙烯酸类树脂(i)溶液:向具备有温度计、恒温器、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氮气导入管以及滴加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丙二醇单丙醚35份并且升温为85℃,然后花费4小时而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18份、丙烯酸正丁酯15份、丙烯酸异冰片酯35份、丙烯酸2-羟乙酯10份、丙烯酸1.5份、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0.5份、“nfbisomers20w”(商品名,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分子量2000的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20份、丙二醇单丙醚15份以及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3份的混合物,滴加结束后熟化了1小时。其后进一步花费1小时而滴加丙二醇单丙醚10份以及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1份的混合物,滴加结束后熟化了1小时。进一步加入二乙醇胺7.4份,获得了固形物50%的分散用丙烯酸类树脂(i)溶液。所获得的丙烯酸类树脂的酸值为15mgkoh/g,羟值为48mgkoh/g。(注4)分散用丙烯酸类树脂(ii)溶液:向具备有温度计、恒温器、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氮气导入管以及滴加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丙二醇单丙醚35份并且升温为85℃,然后花费4小时而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0份、丙烯酸正丁酯29份、丙烯酸2-羟乙酯15份、丙烯酸6份、丙二醇单丙醚15份以及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3份的混合物,滴加结束后熟化了1小时。其后进一步花费1小时而滴加丙二醇单丙醚10份以及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1份的混合物,滴加结束后熟化了1小时。进一步加入二乙醇胺7.4份,获得了固形物55%的分散用丙烯酸类树脂(ii)溶液。所获得的丙烯酸类树脂的酸值为47mgkoh/g,羟值为72mgkoh/g。(注5)固化剂no.2:“bayhydur3100”,商品名,sumikacovestrourethaneco.,ltd.制造,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试验用被涂物的制作在实施了磷酸锌化学转化处理的冷轧钢板上,将“elecrongt-10”(商品名,kansaipaintco.,ltd.制造,阳离子电沉积涂料)按照使得干燥膜厚成为20μm的方式进行电沉积涂装,在170℃加热30分钟而固化从而制成了试验用被涂物(1)。另外,在聚丙烯板(进行过脱脂处理)上,将底漆“soflex3100”(商品名:kansaipaintco.,ltd.制造,含聚烯烃的导电性有机溶剂型涂料)按照干燥膜厚成为10μm的方式进行空气喷雾涂装,在80℃加热4分钟而制成了试验用被涂物(2)。进一步,在abs板(进行过脱脂处理)以及frp板(进行过脱脂处理)上,分别将底漆“asx3807cd”(商品名:kansaipaintco.,ltd.制造,含聚烯烃的导电性水性涂料)按照干燥膜厚成为10μm的方式进行空气喷雾涂装,在80℃加热4分钟而制成了试验用被涂物(3)以及试验用被涂物(4)。试验涂板的制作在上述试验用被涂物(1)~(4)上,使用旋转雾化型的静电涂装机,将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获得的各水性双剂型涂料,按照干燥膜厚成为35~45μm的方式进行静电涂装,放置了5分钟。接着,在80℃加热20分钟(保持时间)而制作出各试验涂板。评价试验对于上述实施例1~19以及比较例1~2中所获得的各试验板,根据下述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一并示于下述表3。精饰性:将各试验涂板(1)的涂膜表面的光的明暗图案进行光学扫描,利用作为对反射光的对比度(强弱)进行解析的装置的byk公司制“wave-scan”,求出在波长范围600~1000μm测定的长波长值(longtermwaviness)以及在波长范围100~600μm测定的短波长值(shorttermwaviness),各自地,作为精饰纹理的参数进行了评价。它们是测定的光强度的分散值。值越小则表示精饰纹理(涂装面的平滑性)越良好。20°光泽:以各试验涂板(1)~(4)的jisk5600-4-7(1999)的镜面光泽度(20度)为基准,测定出各涂面的光泽度。作为基准,如果20度光泽值的值为80以上,则精饰外观(光泽)良好。硬度:将各试验涂板(1)放置于20℃的恒温室24小时,然后利用tukon(americanchain&cablecompany公司制造,微型硬度测试计)测定出“tukon硬度”。也被称为knoop硬度值(khn)的tukon硬度表示的是,以一定的试验载荷将四方锥体金刚石压子挤入于材料的试验面,根据所生成的菱形的洼部的尺寸而读取的涂膜的硬度,数值越大则表示硬度越高。表3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