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吸声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067发布日期:2019-03-02 02:3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涂吸声材料。



背景技术:

在诸如机房之类的室内无机纤维吸音棉喷涂施工时,由于棉质材料喷涂层的质地较为疏松,所以喷涂层的表面常有起毛现象,成形观感效果不佳。而且,由于棉质材料的质地疏松,强度较低,容易因意外碰撞而受到损伤,在长期使用中易发生受潮或纤维化,棉质材料受潮下坠结块,影响吸声性能,同时棉老化后形成的粉尘及微纤维飞散,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吸声材料吸声效果差,吸声材料不环保、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吸声材料。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1~3∶1,封闭剂为20~25kg/m2

所述基层吸声材料由原材料基层水泥、基层骨料、增强剂、外加剂、调凝剂和水制成;所述面层吸声材料由原材料面层水泥、面层骨料、增强剂、外加剂、调凝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水制成;所述封闭剂为苯丙乳液;

所述基层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为石英砂;所述面层水泥为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粒为彩色石英砂;所述增强剂由原材料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制成,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为甲酸钙或碳酸锂。

优选的,所述基层吸声材料各原材料的质量比为基层水泥20%~25%,基层骨料70%~75%,增强剂1.0%~2.0%,外加剂0.3%~0.5%,调凝剂0.1%~0.2%,水3.5%~4.5%。

优选的,所述面层吸声材料各原材料的质量比为面层水泥24%~28%,面层骨料65%~70%,增强剂1.5%~2.0%,外加剂0.3%~0.5%,调凝剂0.1%~0.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2%~0.03%,水4.0%~5.0%。

优选的,所述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

优选的,所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52.5级。

优选的,所述基层骨料中石英砂的粒径为0.5~1.0mm。

优选的,所述增强剂各原材料的质量比分别为硅灰90%~95%,可再分散乳胶粉5%~10%。

优选的,所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30%。

优选的,所述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42.5级。

优选的,所述彩色石英砂的粒径为0.2~0.5mm。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本发明采用水泥无机胶凝材料代替传统的有机胶凝剂,对人体无害,耐久性能好。

(2)本发明采用颗粒材料代替无机纤维材料,结构致密、强度高,有效避免了无机纤维喷涂层的表面起毛和碰撞损失现象,装饰性效果好。

(3)本发明的吸声材料可快速大面积无缝施工,耐候、防潮、环保。

(4)本发明粘结强度高、回弹率低、强度高、吸声性能好、防火性能优异。

(5)本发明装饰效果强、造价低廉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1∶1,封闭剂为20kg/m2。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基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分别为20%的基层水泥、75%的基层骨料、1%的增强剂、0.3%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和3.5%的水搅拌混合制成;面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5%的面层水泥、68%的面层骨料、1.5%的增强剂、0.3%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0.0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98%的水搅拌混合制成。

基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采用粒径为0.5mm的石英砂;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采用粒径为0.2mm的彩色石英砂;增强剂由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硅灰的质量比为90%,可再分散乳胶粉的重量份为10%,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采用甲酸钙。

实施例2

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1∶1,封闭剂为20kg/m2。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

基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4%的基层水泥、70%的基层骨料、1.5%的增强剂、0.4%外加剂、0.15%的调凝剂,3.95%的水制成;面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8%的面层水泥、65%的面层骨料、1.8%的增强剂、0.3%的外加剂、0.1%的调凝剂、0.0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77%的水搅拌混合制成;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

基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采用粒径为1.0mm的石英砂;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粒采用粒径为0.5mm彩色石英砂;增强剂由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硅灰的质量比为92%,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质量比为8%,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采用甲酸钙。

实施例3

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2∶1,封闭剂为23kg/m2。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

基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1%的基层水泥、72%的基层骨料、2%的增强剂、0.5%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4.3%的水搅拌混合制成;面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4%的面层水泥、69%的面层骨料、2%的增强剂、0.5%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0.0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4.27%的水搅拌混合制成。

基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采用粒径为1.0mm的石英砂;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62.5级的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粒采用粒径为0.5mm的彩色石英砂;增强剂由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硅灰的质量比为95%,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质量比为5%,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采用碳酸锂。

实施例4

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2∶1,封闭剂为23kg/m2。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

基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0%的基层水泥、75%的基层骨料、1.0%的增强剂、0.3%的外加剂、0.1%的调凝剂、3.6%的水搅拌混合制成;面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8%的面层水泥、65%的面层骨料、1.5%的增强剂、0.3%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0.0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4.98%的水搅拌混合制成。

基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采用粒径为0.8mm的石英砂;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粒采用粒径为0.3mm的彩色石英砂;增强剂由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硅灰的质量比为92%,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质量比为8%;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采用碳酸锂。

实施例5

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3∶1,封闭剂为25kg/m2。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

基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4%的基层水泥、70%的基层骨料、1.0%的增强剂、0.4%的外加剂、0.1%的调凝剂、4.5%的水搅拌混合制成;面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3.97%的面层水泥、70%的面层骨料、1.5%的增强剂、0.4%的外加剂、0.1%的调凝剂、0.0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4%的水搅拌混合制成。

基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采用粒径为0.8mm的石英砂;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粒采用粒径为0.3mm的彩色石英砂;增强剂由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硅灰的质量比为92%,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质量比为8%,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采用碳酸锂。

实施例6

喷涂吸声材料,由基层吸声材料、面层吸声材料和封闭剂组成;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的质量比为3∶1,封闭剂为25kg/m2。基层吸声材料和面层吸声材料之间设有无机纤维网格布,封闭剂采用苯丙乳液;

基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0%的基层水泥、74%的基层骨料、1.5%的增强剂、0.4%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3.9%的水搅拌混合制成;面层吸声材料由质量比为25%的面层水泥、68%的面层骨料、2%的增强剂、0.4%的外加剂、0.2%的调凝剂、0.0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4.37%的水搅拌混合制成;

基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层骨料采用粒径为0.8mm的石英砂;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52.5级的白色硅酸盐水泥,面层骨料粒采用粒径为0.3mm的彩色石英砂;增强剂由硅灰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硅灰的质量比为92%,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质量比为8%,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调凝剂采用碳酸钙。

表1实施例1~6喷涂吸声材料和喷涂纤维板的性能测试结果(板厚均为30mm)

表1为实施例1~6的喷涂吸声材料和喷涂纤维板的性能测试结果,分别从吸声系数隔声量、粘结强度、甲醛释放量、燃烧性能和渣球含量等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喷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隔声量效果和粘结强度均好于喷涂纤维板,甲醛释放量为无,说明本发明环保,对人体没有伤害,渣球含量为无。从以上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解决了技术问题,取得了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