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2933发布日期:2019-07-13 09:2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明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对新型明胶生产浸灰系统的应用也属研发阶段,结构复杂而相对投资要大很多,且尚未有公开的资料可参考。国内对浸灰系统在明胶上应用只在初步的理论上的探索阶段,在明胶工业化生产的应用大多停留在人力控制基础上,如:投料、换灰、测温、PH 控制、人力压缩搅拌即单管棍式人工压缩搅拌,少量的自动搅拌事例在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技术难点,如搅拌不均匀、动力过大对骨素有损伤、能耗过大等等。所以,研发出一个搅拌均匀、低能耗、避免对骨素损伤的明胶浸灰装置,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请号CN201320003260.5公开了一种新型浸灰装置,包括浸灰池池体和压缩空气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灰池池体呈锥形倒立体形状,包括正方体部分和锥形体部分;所述浸灰池池体的侧方设置有进料分管,进料分管共同连通有进料总管,进料总管贯穿锥形体部分的外壁并且连通有上料管,上料管的上端设置有喷头,所述锥形体部分的外壁上固定并贯穿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锥形体部分的底部设置有空气搅拌装置,空气搅拌装置连通压缩空气源。该实用新型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结构合理;但是该设备在对物料进行浸泡搅拌时,无法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浸泡,使得物料的浸泡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也无法实现所浸泡后的物料的整体移出浸灰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明胶生产时对物料精选浸灰加工存在无法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浸泡,使得物料的浸泡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也无法实现所浸泡后的物料的整体移出浸灰池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采用将物料置于转筒中,再将转筒置于浸灰筒中进行转动式浸泡,浸泡完成后可将转筒提出浸灰筒,在对浸泡完全后的物料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浸泡效果和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包括浸灰筒、设置在浸灰筒中的转筒;所述转筒侧壁均布有圆孔,所述浸灰筒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浸灰筒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浸灰腔、电机箱,所述电机箱中的电机主轴穿过所述隔板,所述电机主轴上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转筒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置于所述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的边沿设置有回转块,靠近回转块的浸灰筒内壁设置有回转槽,所述回转块置于所述回转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为在转盘的周向均布设置有4个,所述卡块沿转筒底部均布有4 个,4个所述卡块置放于4个所述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浸灰筒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浸灰筒上端的边缘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内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转筒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杆侧壁连接有搅拌片。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PH值探测仪和温度探测仪。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物料置于转筒中,再将转筒置于浸灰筒进行浸泡,位于浸灰腔下方的电机主轴带动转盘转动,同时转筒通过下端设置的卡块,卡块与转盘中的的卡槽配合,使得转盘带动转筒做离心运动,由于所述转筒侧壁均布有圆孔,浸灰筒中的液体浸入转筒中,对转筒中的物料进行浸泡,转筒置于浸灰筒中进行转动式浸泡,浸泡完成后可将转筒提出浸灰筒,在对浸泡完全后的物料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浸泡效果和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盘的边沿设置有回转块,靠近回转块的浸灰筒内壁设置有回转槽,所述回转块置于所述回转槽中;回转块的设置使得转盘中部和边沿均受力,由此实现转盘对转筒整体的受力支撑,使得转筒在转动时具有很好的稳定转动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槽为在转盘的周向均布设置有4个,所述卡块沿转筒底部均布有4个,4个所述卡块置放于4个所述卡槽中;通过转盘的周向均布设置的卡槽和沿转筒底部均布的卡块,使得卡块置于卡槽中,从而实现转盘带动转筒自转,同时浸泡完毕后,可以将转筒向上提起,从而实现转筒和转盘的分离,再将转筒中的物料进行后续的处理。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筒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转筒上端的边缘铰接;当进行转动浸泡完毕后,将手柄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通过手柄将整个转筒从浸灰筒中提出,利于将转筒中的物料和浸灰筒分离。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筒内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转筒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杆侧壁连接有搅拌片;当转筒转动时,通过对转筒内壁固定设置搅拌杆,在搅拌杆上设置搅拌叶片,有利于转筒在转动时,对转筒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促进物料的浸泡。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PH值探测仪和温度探测仪;有利于对转筒内的PH值、温度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浸灰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浸灰筒、2-转筒、3-隔板、4-浸灰腔、5-电机箱、6-电机主轴、7-转盘、8- 卡槽、9-卡块、10-回转块、11-回转槽、12-手柄、13-搅拌杆、14-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包括浸灰筒1、设置在浸灰筒1中的转筒2;所述转筒2 侧壁均布有圆孔,所述浸灰筒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浸灰筒1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浸灰腔4、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中的电机主轴6穿过所述隔板3,所述电机主轴6上端设置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中部设置有卡槽8,所述转筒2底部设置有卡块9,所述卡块9置于所述卡槽8中;将物料置于转筒2中,再将转筒2置于浸灰筒1进行浸泡,位于浸灰腔4下方的电机主轴6带动转盘7转动,同时转筒2通过下端设置的卡块9,卡块 9与转盘7中的的卡槽8配合,使得转盘7带动转筒2做离心运动,由于所述转筒2侧壁均布有圆孔,浸灰筒1中的液体浸入转筒2中,对转筒2中的物料进行浸泡,转筒2置于浸灰筒1中进行转动式浸泡,浸泡完成后可将转筒2提出浸灰筒1,在对浸泡完全后的物料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浸泡效果和加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7的边沿设置有回转块10,靠近回转块10的浸灰筒1内壁设置有回转槽11,所述回转块10置于所述回转槽11中;回转块10的设置使得转盘7中部和边沿均受力,由此实现转盘7对转筒2整体的受力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8在转盘7的周向均布设置有4个,所述卡块9沿转筒2底部均布有4个,4个所述卡块9置分别放于4个所述卡槽8中;通过转盘7的周向均布设置的卡槽8和沿转筒2底部均布的卡块9,使得卡块9置于卡槽8中,从而实现转盘7带动转筒2 自转,同时浸泡完毕后,可以将转筒2向上提起,从而实现转筒2和转盘7的分离,再将转筒2中的物料进行后续的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浸灰筒1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手柄12,所述手柄12的一端与浸灰筒1 上端的边缘铰接;当进行转动浸泡完毕后,将手柄12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通过手柄12 将整个转筒2从浸灰筒1中提出,利于将转筒2中的物料和浸灰筒1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2内壁设置有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的一端与转筒2内壁固定设置,所述搅拌杆13侧壁连接有搅拌叶片14;当转筒2转动时,通过对转筒2内壁固定设置搅拌杆13,在搅拌杆13上设置搅拌叶片14,有利于转筒2在转动时,对转筒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促进物料的浸泡。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杆1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PH值探测仪和温度探测仪。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浸灰装置,包括浸灰筒1、设置在浸灰筒1中的转筒2;所述转筒2 侧壁均布有圆孔,所述浸灰筒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浸灰筒1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浸灰腔4、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中的电机主轴6穿过所述隔板3,所述电机主轴6上端设置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中部设置有卡槽8,所述转筒2底部设置有卡块9,所述卡块9置于所述卡槽8中;将物料置于转筒2中,再将转筒2置于浸灰筒1进行浸泡,位于浸灰腔4下方的电机主轴6带动转盘7转动,同时转筒2通过下端设置的卡块9,卡块 9与转盘7中的的卡槽8配合,使得转盘7带动转筒2做离心运动,由于所述转筒2侧壁均布有圆孔,浸灰筒1中的液体浸入转筒2中,对转筒2中的物料进行浸泡,转筒2置于浸灰筒1中进行转动式浸泡,浸泡完成后可将转筒2提出浸灰筒1,在对浸泡完全后的物料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浸泡效果和加工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转盘7的边沿设置有回转块10,靠近回转块10的浸灰筒1 内壁设置有回转槽11,所述回转块10置于所述回转槽11中;回转块10的设置使得转盘7 中部和边沿均受力,由此实现转盘7对转筒2整体的受力支撑。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卡槽8在转盘7的周向均布设置有4个,所述卡块9沿转筒 2底部均布有4个,4个所述卡块9置分别放于4个所述卡槽8中;通过转盘7的周向均布设置的卡槽8和沿转筒2底部均布的卡块9,使得卡块9置于卡槽8中,从而实现转盘7带动转筒2自转,同时浸泡完毕后,可以将转筒2向上提起,从而实现转筒2和转盘7的分离,再将转筒2中的物料进行后续的处理。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浸灰筒1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手柄12,所述手柄12的一端与浸灰筒1上端的边缘铰接;当进行转动浸泡完毕后,将手柄12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通过手柄12将整个转筒2从浸灰筒1中提出,利于将转筒2中的物料和浸灰筒1分离。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转筒2内壁设置有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的一端与转筒 2内壁固定设置,所述搅拌杆13侧壁连接有搅拌叶片14;当转筒2转动时,通过对转筒2 内壁固定设置搅拌杆13,在搅拌杆13上设置搅拌叶片14,有利于转筒2在转动时,对转筒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促进物料的浸泡。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搅拌杆1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PH值探测仪和温度探测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