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型水性涂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2070发布日期:2019-09-11 21:4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型水性涂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涂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大,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涂胶形成的涂膜可对物体起到装饰、保护和标致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涂胶虽然制作简单、售价便宜但同时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作为家用的话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且涂胶功能比较单一,适用范围不广,不能用于很多领域,局限性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污型水性涂胶生产工艺,旨在解决上述存在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作为家用的话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且涂胶功能比较单一,适用范围不广,不能用于很多领域,局限性很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污型水性涂胶生产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丙烯酸异丙酯4~8份,萜烯树脂12~16份,水40~60份,过氧化苯甲酰12~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20份,聚酯8~16份,丁二醇丙烯酸酯20~30份,三羟甲基丙烷4~6份,丁二醇10~20份,甲氧基苯酚10~20份,丙烯酰胺8~12份,苯乙烯10~20份,醋酸丁酯15~2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6份,恶唑烷1~3份,硅烷偶联剂a-1514~6份,醋酸锌1~3份;

具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甲氧基苯酚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放入反应釜进行混合,加入丁二醇丙烯酸酯和丙烯酸异丙酯;再将水总量的80%与丁二醇总量的50%混合,然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其进行搅拌,并逐渐加热升温;控制搅拌转速为110r/min,升温速度为3℃/min,待温度升至50~55℃停止升温,保持该温度搅拌30~50min;

步骤二、先将醋酸丁酯总量的60%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混合,然后缓慢加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中,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转速90r/min,然后反应15~30min;

步骤三、将温度升温至75~80℃,然后用苯乙烯总量的60%溶解过氧化苯甲酰,并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80~110min,维持搅拌转速90r/min;

步骤四、使温度降温至40~45℃,使用丙烯酰胺与剩余的丁二醇混合,并加入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得到溶解液,在溶解液中加入萜烯树脂进行溶解;再用剩余的醋酸丁酯和剩余的苯乙烯混合,用于溶解聚酯,将溶解后的萜烯树脂和聚酯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55~80min,并停止加热,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然后加入恶唑烷、硅烷偶联剂a-151、醋酸锌和剩余的水,搅拌至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各组分为:丙烯酸异丙酯6份,萜烯树脂14份,水50份,过氧化苯甲酰1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聚酯12份,丁二醇丙烯酸酯25份,三羟甲基丙烷5份,丁二醇15份,甲氧基苯酚15份,丙烯酰胺10份,苯乙烯15份,醋酸丁酯20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5份,恶唑烷2份,硅烷偶联剂a-1515份,醋酸锌2份。

所述步骤二中的缓慢加入方式采用匀速滴加的方式,滴加速度为5ml/min。

所述的萜烯树脂溶于丙烯酰胺、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混合物的过程采用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300~400w,超声时间为5~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有效降低了胶水毒性,且生产过程中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小,涂胶的使用效果好,环保,能增强产品的贮存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污型水性涂胶生产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丙烯酸异丙酯4~8份,萜烯树脂12~16份,水40~60份,过氧化苯甲酰12~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20份,聚酯8~16份,丁二醇丙烯酸酯20~30份,三羟甲基丙烷4~6份,丁二醇10~20份,甲氧基苯酚10~20份,丙烯酰胺8~12份,苯乙烯10~20份,醋酸丁酯15~2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6份,恶唑烷1~3份,硅烷偶联剂a-1514~6份,醋酸锌1~3份;

具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甲氧基苯酚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放入反应釜进行混合,加入丁二醇丙烯酸酯和丙烯酸异丙酯;再将水总量的80%与丁二醇总量的50%混合,然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其进行搅拌,并逐渐加热升温;控制搅拌转速为110r/min,升温速度为3℃/min,待温度升至50~55℃停止升温,保持该温度搅拌30~50min;

步骤二、先将醋酸丁酯总量的60%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混合,然后缓慢加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中,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转速90r/min,然后反应15~30min;

步骤三、将温度升温至75~80℃,然后用苯乙烯总量的60%溶解过氧化苯甲酰,并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80~110min,维持搅拌转速90r/min;

步骤四、使温度降温至40~45℃,使用丙烯酰胺与剩余的丁二醇混合,并加入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得到溶解液,在溶解液中加入萜烯树脂进行溶解;再用剩余的醋酸丁酯和剩余的苯乙烯混合,用于溶解聚酯,将溶解后的萜烯树脂和聚酯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55~80min,并停止加热,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然后加入恶唑烷、硅烷偶联剂a-151、醋酸锌和剩余的水,搅拌至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二

按重量份计,各原料组分为:丙烯酸异丙酯6份,萜烯树脂14份,水50份,过氧化苯甲酰1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聚酯12份,丁二醇丙烯酸酯25份,三羟甲基丙烷5份,丁二醇15份,甲氧基苯酚15份,丙烯酰胺10份,苯乙烯15份,醋酸丁酯20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5份,恶唑烷2份,硅烷偶联剂a-1515份,醋酸锌2份;

具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15份甲氧基苯酚与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放入反应釜进行混合,再向反应釜内加入25份丁二醇丙烯酸酯和6份丙烯酸异丙酯;再将40份水与7.5份丁二醇混合,然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其进行搅拌,并逐渐加热升温;也就是说,将反应釜中相溶的甲氧基苯酚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依次加入丁二醇丙烯酸酯和丙烯酸异丙酯,再将相溶的水和丁二醇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转速为110r/min,升温速度为3℃/min,待温度升至50~55℃停止升温,保持该温度搅拌40min;通过将丁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丙酯和水分别与相应溶剂混合,再升温搅拌,有利于这三种成分在混合溶剂中更好地分散,使其反应更加彻底;

步骤二、先将12份醋酸丁酯和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混合,然后缓慢加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中,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转速90r/min,然后反应20min;这里的缓慢加入可以采用能够控制加液速度的加料器,进行匀速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5ml/min;

步骤三、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75~80℃,然后在9份苯乙烯中加入18份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混合溶解,并将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95min,维持搅拌转速90r/min;

步骤四、使反应釜内温度降温至40~45℃,使用10份丙烯酰胺与7,5份丁二醇混合,并加入5份三羟甲基丙烷搅拌混合得到溶解液,在溶解液中加入14份萜烯树脂进行溶解;再用8份醋酸丁酯和6份苯乙烯混合,用于溶解12份聚酯,将溶解后的萜烯树脂和聚酯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70min,并停止加热,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然后加入2份恶唑烷、5份硅烷偶联剂a-151、2份醋酸锌和10份水,搅拌至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三

按重量份计,各原料组分为:丙烯酸异丙酯4份,萜烯树脂12份,水40份,过氧化苯甲酰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聚酯8份,丁二醇丙烯酸酯20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丁二醇10份,甲氧基苯酚10份,丙烯酰胺8份,苯乙烯10份,醋酸丁酯1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份,恶唑烷1份,硅烷偶联剂a-1514份,醋酸锌1份

具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10甲氧基苯酚与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放入反应釜进行混合,再向反应釜内加入20份丁二醇丙烯酸酯和4份丙烯酸异丙酯;再将32份水与5份丁二醇混合,然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其进行搅拌,并逐渐加热升温;控制搅拌转速为110r/min,升温速度为3℃/min,待温度升至50~55℃停止升温,保持该温度搅拌30min;

步骤二、先将9份醋酸丁酯和4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混合,然后缓慢加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中,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转速90r/min,然后持续反应15min;

步骤三、将温度升温至75~80℃,然后用6份苯乙烯中加入12份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混合溶解,并将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持续反应80min,维持搅拌转速90r/min;

步骤四、使温度降温至40~45℃,使用8份丙烯酰胺与5份丁二醇混合,并加入4份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得到溶解液,在溶解液中加入12份萜烯树脂进行溶解;再用6份醋酸丁酯和4份苯乙烯混合,用于溶解8份聚酯,将溶解后的萜烯树脂和聚酯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55min,并停止加热,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然后加入1份恶唑烷、4份硅烷偶联剂a-151、1份醋酸锌和8份水,搅拌至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四

按重量份计,各原料组分为:丙烯酸异丙酯8份,萜烯树脂16份,水60份,过氧化苯甲酰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份,聚酯16份,丁二醇丙烯酸酯30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丁二醇20份,甲氧基苯酚20份,丙烯酰胺12份,苯乙烯20份,醋酸丁酯2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6份,恶唑烷3份,硅烷偶联剂a-1516份,醋酸锌3份

具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20份甲氧基苯酚与2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放入反应釜进行混合,加入30份丁二醇丙烯酸酯和8份丙烯酸异丙酯;再将48份水与10份丁二醇混合,然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其进行搅拌,并逐渐加热升温;控制搅拌转速为110r/min,升温速度为3℃/min,待温度升至50~55℃停止升温,保持该温度搅拌50min;

步骤二、先将15份醋酸丁酯和6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混合,然后缓慢加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中,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转速90r/min,然后持续反应30min;

步骤三、将温度升温至75~80℃,然后在12份苯乙烯中加入24份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混合溶解,并将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持续反应110min,维持搅拌转速90r/min;

步骤四、使温度降温至40~45℃,使用12份丙烯酰胺与10份丁二醇混合,并加入6份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得到溶解液,在溶解液中加入16份萜烯树脂进行溶解;再用10份醋酸丁酯和8份苯乙烯混合,用于溶解16份聚酯,将溶解后的萜烯树脂和聚酯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80min,并停止加热,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然后加入3份恶唑烷、6份硅烷偶联剂a-151、3份醋酸锌和12份水,搅拌至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