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913发布日期:2019-09-20 22:5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泡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泡膜。



背景技术:

气泡膜又称气垫膜、气垫薄膜。是用于包装填充的一种防压防潮防震的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减震性、抗冲击性、热合性、无毒、无味、防潮、耐腐蚀、透明度好等优点。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气泡膜一般包括基层和气泡层,气泡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隆起的气泡囊,通过气泡囊与包装物品接触,使得包装产品具有抗震效果。

但是,现有气泡膜在包装具有棱角或尖锐产品时,气泡层上的气泡囊容易被扎破而导致气泡膜丧失防震性能,造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因而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膜,其优点在于能够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膜,包括基层和气泡层,所述气泡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隆起的气泡囊,所述基层上设置有若干对应所述气泡囊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置于所述气泡囊内部,且所述减震块的顶部与所述气泡囊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装具有棱角或尖锐产品时,通过减震块不仅能够降低气泡囊破损的几率,且能够在气泡囊被扎破时起到缓冲作用,使气泡膜始终具有防震性能,从而能够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块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向外凸起的耐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块的设置,能够避免产品与减震块直接接触,有利于延长减震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块的截面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设计,能够使耐磨块的表面较为光滑,有利于减小耐磨块与产品接触时产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泡层上的若干所述气泡囊呈矩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排所述气泡囊呈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泡囊有序地分布在气泡层上,可有效提高气泡囊的防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与所述气泡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减震块设置在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的设置,能够增加减震块的缓冲效果,进而提高整体的防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块与缓冲层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波浪形结构,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波浪形结构相咬合的第二波浪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波浪形结构和第二波浪形结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减震块与缓冲层的连接更加牢固,有利于提高减震块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表面设置有离型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装表面较为平整的产品时,撕下离型膜,使基层上的双面胶粘附在产品的表面,可有效防止气泡膜脱离产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型膜的两侧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基层外侧的易撕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撕带的设置,能够为离型膜提供施力的部位,方便包装人员将离型膜撕离双面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减震块的设置,不仅能够降低气泡囊破损的几率,且能够在气泡囊被扎破时起到缓冲作用,使气泡膜仍然具有防震性能,从而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2、通过耐磨块的设置,能够避免产品与减震块直接接触,有利于延长减震块的使用寿命;

3、缓冲层的设置,能够增加减震块的缓冲效果,进而提高整体的防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二凸显气泡囊分布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二凸显第一波浪形结构和第二波浪形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层;2、气泡层;3、气泡囊;4、减震块;5、耐磨块;6、缓冲层;7、第一波浪形结构;8、第二波浪形结构;9、双面胶;10、离型膜;11、易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气泡膜,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1和气泡层2,气泡层2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隆起的气泡囊3,基层1上设置有若干对应气泡囊3的减震块4,减震块4为聚氨酯泡沫。具体地,减震块4置于气泡囊3内部,且减震块4的顶部与气泡囊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减震块4不仅能够降低气泡囊3破损的几率,且能够在气泡囊3被扎破时起到缓冲作用,使气泡膜始终具有防震性能。

结合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气泡膜的防震性能,本实施例中若干气泡囊3呈矩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排气泡层2上的气泡囊3呈错位设置。

如图1所示,减震块4的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向外凸起的耐磨块5,耐磨块5的截面呈弧形,通过耐磨块5能够避免产品与减震块4直接接触,减小耐磨块5与产品接触时产生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减震块4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气泡层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6,缓冲层6为珍珠棉,减震块4粘接在缓冲层6的上表面,通过缓冲层6能够进一步增加减震块4的缓冲效果。

如图1所示,基层1的下表面涂覆有双面胶9,双面胶9的表面粘贴有离型膜10。在包装表面较为平整的产品时,可撕下离型膜10,使基层1上的双面胶9粘附在产品的表面,从而有效防止气泡膜脱离产品。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包装人员将离型膜10撕离双面胶9,本实施例中离型膜10的两侧粘接固定有延伸至基层1外侧的易撕带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包装具有棱角或尖锐产品时,若气泡囊3被扎破,产品可与减震块4表面的耐磨块5接触,而产品在减震块4的作用下仍然具有防震效果,从而能够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实施例二,一种气泡膜,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减震块4与缓冲层6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波浪形结构7,缓冲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波浪形结构7相咬合的第二波浪形结构8,通过第一波浪形结构7和第二波浪形结构8的配合,能够使减震块4与缓冲层6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提高减震块4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