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层叠体及被保护表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6847发布日期:2020-09-23 01:2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膜层叠体及被保护表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层叠体及被保护表面。



背景技术:

工作台面、家具、厨房等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由于使用环境的因素,例如油污,腐蚀性气体或经常性摩擦,往往需要对表面进行保护。目前的主要方式是涂覆油漆、贴装保护膜等。

然而,这些保护方式或者损坏后需要修复,例如使用油漆时需要修复或者重新涂刷;或者需要揭除原有的贴膜并更换新的贴膜,这些方式会给工作带来不便,并且会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膜层叠体及被保护表面,解决了上述与保护表面不方便及人工成本增加相关的问题,能够方便的更换表面保护膜,省时省力,减少人工成本。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膜层叠体,其包括

多于一层的聚合物膜,所述聚合物膜之间通过胶黏剂层黏结,

设置于各层聚合物膜之间的夹层部,其用于使各层聚合物膜易于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膜层叠体具有2至50层聚合物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聚合物膜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酰亚胺膜、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尼龙膜、聚丙烯膜、聚氨酯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层所述聚合物膜的厚度为0.005mm至0.1m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胶黏剂层设置于所述聚合物膜的第一表面,所述聚合物膜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功能性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功能性层为耐划伤层、防污涂层、自洁涂层和灭菌涂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夹层部为嵌入胶黏剂层中的线状或片状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线状或片状材料全部位于所述膜层叠体内部或部分延伸至所述膜层叠体外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夹层部为所述胶黏剂层中的不连续区域。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被保护表面,其包括表面基材以及设置于所述表面基材上的上述膜层叠体。

本实用新型的膜层叠体及被保护表面,在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膜的表面污损,可以揭去最上面的污损层,露出新鲜表面继续使用。因此,能够方便的更换表面的保护膜,省时省力,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所提供的膜层叠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1b是图1a中膜层叠体沿线a-a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案所提供的膜层叠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b是图2a中膜层叠体沿线b-b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案所提供的膜层叠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3b是图3a中膜层叠体沿线c-c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功能性层

2-聚合物膜

3-尼龙线

4-胶黏剂层

5-离型膜

6-不连续区域

7-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a-3b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膜层叠体,其包括多于一层的聚合物膜2,所述聚合物膜2之间通过胶黏剂层4黏结,设置于各层聚合物膜2之间的夹层部,其用于使各层聚合物膜2易于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膜层叠体具有2至50层,优选5至10层聚合物膜2。每层聚合物膜2的厚度可以相同或不同。膜层叠体可以为连续生产的卷材,使用时根据被保护表面的大小裁切。

在膜层叠体最外侧的胶黏剂层4可以作为安装胶层,用于与表面黏合。优选地,安装胶层可以与离型膜5黏合以便于膜层叠体的存放和运输。

聚合物膜2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酰亚胺膜、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尼龙膜、聚丙烯膜、聚氨酯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胶黏剂层4可以包含胶黏剂例如聚丙烯类压敏胶、硅基胶或含eva类的自粘材料。

膜层叠体在聚合物膜2、胶黏剂层4和/或功能性层1可以含有添加剂,例如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荧光剂、粘接性调整剂、偶联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脱水剂、消泡剂、抗静电剂、阻燃剂、自粘剂等各种添加剂的一种或更多种。

每层所述聚合物膜2的厚度为0.005mm至0.1mm,优选厚度为0.01mm至0.06m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胶黏剂层4设置于所述聚合物膜2的第一表面,所述聚合物膜2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功能性层1。功能性层1为耐划伤层、防污涂层、自洁涂层和灭菌涂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夹层部可以为嵌入胶黏剂层中的线状或片状材料。如图1a-1b中所示,夹层部例如为尼龙线3。或者如图2a-2b中所示,夹层部为纸质或塑料的标签7。为进一步便于使聚合物膜各层易于分离,线状或片状材料可以全部位于膜层叠体内部或部分延伸至所述膜层叠体外部,以使使用者易于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a-3b夹层部为所述胶黏剂层中的不连续区域6。优选地,该不连续区域6设置为以使该膜层叠体在切割成所需尺寸后,位于膜层叠体的边缘部分。该部分由于不存在胶黏剂而使各层聚合物膜自然分开,便于将其分离。

以下示例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

可以按以下方法制备如图1a-1b中所示膜层叠体:

1.聚合物膜2为厚度0.025mm的pet薄膜;

2.在其上一面涂覆厚度为0.01mm丙烯酸压敏胶,形成胶黏剂层4;

3.在压敏胶内每隔50cm压入直径0.01mm的透明尼龙线3,线超出膜边缘1cm,形成夹层部;

4.在聚合物膜2的另一面涂覆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防划伤层,即功能性层1,获得半成品;

5.将5层以上半成品压合成一体,并在压敏胶裸露的一侧压合一层厚度0.025mm厚度的离型膜5。

在使用时,将以上产品裁切成需要的大小,揭去离型膜,安装在待保护表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膜面出现油污或划伤,可以拉起最上层的尼龙线,非常方便的剥离最上面的一层薄膜,又获得了新的膜面可供使用。

可以按以下方法制备如图2a-2b中所示膜层叠体:

1.聚合物膜2为厚度0.01mm的pvc薄膜;

2.聚合物膜2带有自粘层即胶黏剂层4;

3.将10层上述聚合物膜2压合成一体,并在每层边缘每隔50cm贴一张宽度0.5cm塑料标签7

在使用时,将以上产品裁切成需要的大小,揭去离型膜,安装在待保护表面。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如果膜面出现油污或划伤,可以拉起最上层的标签7,非常方面的剥离最上面的一层薄膜,又获得了新的膜面可供使用。

可以按以下方法制备如图3a-3b中所示膜层叠体:

1.聚合物膜2为厚度0.025mm的pp薄膜;

2.在其上一面涂覆厚度为0.01mm丙烯酸压敏胶,形成胶黏剂层4;

3.在涂布压敏胶时每隔100cm,空出10mm不涂胶,形成不连续区域6作为夹层部;

4.在聚合物膜2的另一面涂覆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防划伤层,即功能性层1,获得半成品;

5.将5层以上半成品压合成一体,并在压敏胶裸露的一层压合一层厚度0.025mm厚度的离型膜5。

在使用时,将以上产品裁切成需要的大小,揭去离型膜,安装在待保护表面。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如果膜面出现油污或划伤,可以从未涂胶的不连续区域揭起最上层的一层膜,又获得了新的膜面可供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被保护表面,其包括表面基材以及设置于所述表面基材上的上述膜层叠体。

本实用新型的膜层叠体及被保护表面,在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膜的表面污损,可以揭去最上面的污损层,露出新鲜表面继续使用。因此,能够方便的更换表面的保护膜,省时省力,减少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