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1514发布日期:2020-11-27 12:44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陶瓷等能经受高温处理的物件,其表面的装饰通常采用高温烧结无机颜料涂层和低温固化有机涂层的方式进行。相比之下,高温烧结的涂层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附着力,装饰效果持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广。目前,玻璃印刷行业所用的油墨大多是通过采用有机溶剂溶解的油溶性树脂与颜料及其它助剂混合而成。钢化玻璃油墨为了在使用前具有较好的储存性,通常油墨粘度比较高,在使用时,需要使用相应的稀释剂进行稀释才能使用。但目前由于各家油墨生产厂家生产油墨使用的溶剂各不相同,导致玻璃生产厂家使用时必须使用配套的稀释剂才能很好的进行印刷,否则会产生流平、针孔、气泡等弊病,各家的稀释剂通用性不强,且溶剂型稀释剂普遍存在气味大的问题,对人和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改进目前溶剂型稀释剂的缺点,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各油墨公司也在积极进行研究。但各公司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推出通用性稀释剂不利于自家油墨的销售,因此现在市场上没有通用型的稀释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色手提袋纸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稀释剂气味较小、对各种熔剂体系的高温烧结玻璃油墨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适宜的挥发速度,流平性能好,具有极高的稀释效率,可以提升油墨的烘干附着力,同时对油墨有消泡、抑泡作用,可普遍适用于市场上的溶剂型高温烧结玻璃油墨的稀释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高沸点中低极性溶剂30-50%、中沸点中低极性溶剂20-40%、松油醇体系调墨油20-40%。

进一步地,其原料组成还包括0-5%的助剂。

进一步地,所述高沸点中低极性溶剂为沸点在200℃以上的松油醇、高沸点煤油、200#溶剂、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三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中沸点中低极性溶剂为沸点在100-200℃范围内的二丙二醇甲醚、100#溶剂、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松油醇体系调墨油为以松油醇为主要熔剂的带树酯的透明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助剂为分散剂、流平剂、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计,将高沸点中低极性溶剂、中沸点中低极性溶剂和松油醇体系调墨油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添加助剂,直至形成均匀透明液体;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透明液体进行超声震荡,时间为40-60min,最后静置得到稀释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静置时间为55-7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稀释剂气味较小、对各种熔剂体系的高温烧结玻璃油墨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适宜的挥发速度,流平性能好,具有极高的稀释效率,可减少稀释剂的使用量,可以提升油墨的烘干附着力,同时对油墨有消泡、抑泡作用,可普遍适用于市场上的溶剂型高温烧结玻璃油墨的稀释剂;

(2)本发明采用了两种沸点的溶剂,分别是高沸点中低极性溶剂和中沸点中低极性溶剂,在现有技术中,如果使用大量的快挥发溶剂,则油墨粘度会大大增加,流动性下降,严重影响墨膜流平,易产生“橘皮”现象,另外由于溶剂急剧挥发,油墨未能充分流平而形成许多针孔,由于溶剂大量挥发而吸收流量,导致钢化玻璃表面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凝结与墨膜上,产生“发白”现象,且也会因为溶剂挥发太快,墨膜表层快速固化,底层溶剂不能逸出,当温度升高时,残留溶剂从内部挤出表面,形成气泡,即爆孔;如果大量使用挥发慢(高沸点)的溶剂,会导致油墨干燥慢,引起墨膜发黏、发软、流持、边缘变厚等弊病;因此本发明采用高沸点和中沸点两种溶剂,共同调节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达到平衡,且两者加入比例分别是30-50%和20-40%,既不会造成上述过多快挥发溶剂现象也不会造成过多低挥发性现象,流平性能好,且还会对各种溶剂型玻璃油墨中的溶剂种类进行调节,达到适宜程度;

(3)本发明采用松油醇体系调墨油,其中松油醇可以提高油墨树酯与承印物界面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升油墨的烘干附着力;采用的助剂中附着力促进剂不仅促进油墨的附着力,而且还增加油墨表面张力,使得附着力和流平性同时提高,且不易产生气泡,加上调墨油制备过程中进行了超声震荡处理,将产生的气泡脱除,这样就能进一步防止气泡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高沸点中低极性溶剂为沸点在200℃以上的松油醇、高沸点煤油、200#溶剂、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三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中沸点中低极性溶剂为沸点在100-200℃范围内的二丙二醇甲醚、100#溶剂、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松油醇体系调墨油为以松油醇为主要熔剂的带树酯的透明混合溶液;助剂为分散剂、流平剂、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实施例1: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高沸点煤油30%、二丙二醇甲醚30%、松油醇体系调墨油38%,分散剂2%。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计,将高沸点煤油、二丙二醇甲醚和松油醇体系调墨油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添加分散剂,直至形成均匀透明液体;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透明液体进行超声震荡,时间为40min,最后静置70min得到稀释剂。

实施例2: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200#溶剂3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40%、松油醇体系调墨油20%,附着力促进剂5%。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计,将200#溶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松油醇体系调墨油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添加附着力促进剂,直至形成均匀透明液体;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透明液体进行超声震荡,时间为60min,最后静置55min得到稀释剂。

实施例3: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二乙二醇丁醚5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松油醇体系调墨油25%,流平剂5%。

一种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计,将二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松油醇体系调墨油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添加流平剂,直至形成均匀透明液体;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透明液体进行超声震荡,时间为50min,最后静置65min得到稀释剂。

将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稀释剂应用在溶剂型钢化玻璃油墨中,得到的油墨进行技术指标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2

从上述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稀释剂气味较小、对各种熔剂体系的高温烧结玻璃油墨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适宜的挥发速度,流平性能好,具有极高的稀释效率,可以提升油墨的烘干附着力,同时对油墨有消泡、抑泡作用,可普遍适用于市场上的溶剂型高温烧结玻璃油墨的稀释剂。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