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7752发布日期:2021-10-09 11:0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耐火复合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


背景技术:

2.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一般用做防火耐火电缆的耐火层,特别是中、低压防火耐火电线电缆,不仅可以做耐火层,也可以同时做绝缘层,在550℃~3100℃温度下,迅速被烧成陶瓷状坚硬的、完整的壳体,燃烧后的坚硬的壳体铠装对线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保障线路在火灾情况下的畅通,适用于各种耐火电缆。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的现有的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一般通过缠绕式包裹于电缆线路表面,缠绕完毕后需要另外使用胶带进行固定,容易产生松动,固定效果较差,容易产生缝隙,进而影响其防火性能,另外,现有的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一般为卷式收装,一卷复合带未使用完时,重新收卷工作会比较繁琐复杂,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4.因此,发明一种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通过粘贴层与离型膜的配合使用,以解决现有的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一般通过缠绕式包裹于电缆线路表面,缠绕完毕后需要另外使用胶带进行固定,容易产生松动,固定效果较差,容易产生缝隙,进而影响其防火性能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复合带,包括收卷辊与复合带,所述复合带活动缠绕于收卷辊的表面,且复合带分为第一补强层、陶瓷化硅橡胶层与第二补强层,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层贴合于第一补强层的底面,所述第二补强层固定粘贴于陶瓷化硅橡胶层远离第一补强层的一面,所述收卷辊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收卷辊之间形成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部活动镶嵌有滚珠,所述第二补强层的底面贴合有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的内部开设有缓冲空腔,所述缓冲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片,所述硅胶垫片的底面涂覆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远离硅胶垫片的一面贴合有离型膜。
7.优选的,所述收卷辊为“圆环”形状,且收卷辊通过滚珠与转轴反向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滚珠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珠呈“环形”等距分布于滚动槽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粘贴层为不干胶材质的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底面与复合带的表面形状相同。
10.优选的,所述离型膜靠近粘贴层的表面经过涂氟处理,且离型膜表面与粘贴层的底面形状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硅胶垫片为“凸”字形,且硅胶垫片通过卡接于两片第二补强层与陶
瓷化硅橡胶层紧密贴合。
12.优选的,所述缓冲片为“u”形状,所述缓冲片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布于缓冲空腔的内部,且缓冲片为硅胶材质的缓冲片。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粘贴层与离型膜,使用时,边将复合带缠绕于电缆表面,边将离型膜撕下粘贴层,使复合带通过粘贴层紧密粘贴于电缆线路的表面,简化加工工艺,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复合带与电缆线路之间松动进而产生缝隙,有效提升了其稳固性,防火性能得到保证。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卷辊于转轴,当复合带未使用完时,将复合带一端粘贴至收卷辊表面,并转动收卷辊即可将剩余的复合带进行方便快捷的收卷,避免了人工手动收卷复合带的繁琐复杂,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垫片,硅胶垫片内的缓冲空腔与缓冲片配合使用,可将作用于复合带表面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化解,缓冲效果更进一步,可有效防止电缆线路在受到外部撞击时发生损坏,有效保障了电缆线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卷辊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带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胶垫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收卷辊;2、复合带;201、第一补强层;202、陶瓷化硅橡胶层;203、第二补强层;3、转轴;4、滚动槽;5、滚珠;6、硅胶垫片;7、缓冲空腔;701、缓冲片;8、粘贴层;9、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参照附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老化的丁腈橡胶密封圈,包括收卷辊1与复合带2,复合带2活动缠绕于收卷辊1的表面,且复合带2分为第一补强层201、陶瓷化硅橡胶层202与第二补强层203,陶瓷化硅橡胶层202贴合于第一补强层201的底面,第二补强层203固定粘贴于陶瓷化硅橡胶层202远离第一补强层201的一面,收卷辊1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转轴3,转轴3与收卷辊1之间形成有滚动槽4,滚动槽4内部活动镶嵌有滚珠5,第二补强层203的底面贴合有硅胶垫片6,硅胶垫片6的内部开设有缓冲空腔7,缓冲空腔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片701,硅胶垫片6的底面涂覆有粘贴层8,粘贴层8远离硅胶垫片6的一面贴合有离型膜9;
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复合带2首段的离型膜9撕下,紧接着,边将复合带2缠绕于电缆表面,边将离型膜9撕下粘贴层8,使复合带2通过粘贴层8紧密粘贴于电缆线路的表面,直至复合带2将整个电缆线路包裹,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复合带2与电缆线路之间松动进而产生缝隙,缠绕完毕后,将复合带2一端粘贴至收卷辊1表面,手握转轴3,并逆时针转动收卷辊1,使收卷辊1通过滚珠5沿着滚动
槽4转动,进而将将剩余的复合带2收卷到收卷辊1表面,收卷完毕后,将复合带2首段的离型膜9撕下,使复合带2通过粘贴层8进行自锁紧固,当电缆线路收到来自外界的撞击时,冲击力首先通过复合带2传递至硅胶垫片6,硅胶垫片6利用本身硅胶材质的回弹性,对冲击力进行第一层缓冲,剩余的冲击力进入缓冲空腔7,在缓冲片701的回弹下,将剩余冲击力完全缓冲,可将作用于复合带2表面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化解,缓冲效果更进一步。
25.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老化的丁腈橡胶密封圈,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26.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防止老化的丁腈橡胶密封圈,包括收卷辊1与复合带2,复合带2活动缠绕于收卷辊1的表面,且复合带2分为第一补强层201、陶瓷化硅橡胶层202与第二补强层203,陶瓷化硅橡胶层202贴合于第一补强层201的底面,第二补强层203固定粘贴于陶瓷化硅橡胶层202远离第一补强层201的一面,收卷辊1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转轴3,转轴3与收卷辊1之间形成有滚动槽4,滚动槽4内部活动镶嵌有滚珠5,收卷辊1为“圆环”形状,且收卷辊1通过滚珠5与转轴3反向转动连接,滚珠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珠5呈“环形”等距分布于滚动槽4的内部,第二补强层203的底面贴合有硅胶垫片6,硅胶垫片6为“凸”字形,且硅胶垫片6通过卡接于两片第二补强层203与陶瓷化硅橡胶层202紧密贴合,硅胶垫片6的内部开设有缓冲空腔7,缓冲空腔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片701,缓冲片701为“u”形状,缓冲片701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布于缓冲空腔7的内部,且缓冲片701为硅胶材质的缓冲片701,硅胶垫片6的底面涂覆有粘贴层8,粘贴层8为不干胶材质的粘贴层8,粘贴层8的底面与复合带2的表面形状相同,粘贴层8远离硅胶垫片6的一面贴合有离型膜9,离型膜9靠近粘贴层8的表面经过涂氟处理,且离型膜9表面与粘贴层8的底面形状相同。
27.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复合带2首段的离型膜9撕下,紧接着,边将复合带2缠绕于电缆表面,边将离型膜9撕下粘贴层8,使复合带2通过粘贴层8紧密粘贴于电缆线路的表面,直至复合带2将整个电缆线路包裹,简化加工工艺,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复合带2与电缆线路之间松动进而产生缝隙,有效提升了其稳固性,防火性能得到保证,缠绕完毕后,将复合带2一端粘贴至收卷辊1表面,手握转轴3,并逆时针转动收卷辊1,使收卷辊1通过滚珠5沿着滚动槽4转动,进而将将剩余的复合带2收卷到收卷辊1表面,收卷完毕后,将复合带2首段的离型膜9撕下,使复合带2通过粘贴层8进行自锁紧固,避免了人工手动收卷复合带2的繁琐复杂,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当电缆线路收到来自外界的撞击时,冲击力首先通过复合带2传递至硅胶垫片6,硅胶垫片6利用本身硅胶材质的回弹性,对冲击力进行第一层缓冲,剩余的冲击力进入缓冲空腔7,在缓冲片701的回弹下,将剩余冲击力完全缓冲,可将作用于复合带2表面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化解,缓冲效果更进一步,可有效防止电缆线路在受到外部撞击时发生损坏,有效保障了电缆线路的安全性。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