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1541发布日期:2021-04-09 20:2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土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剂又称土壤调理剂,是指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促进作物养分吸收,而本身不提供植物养分的的一种物料。

土壤改良剂效用原理是黏结很多小的土壤颗粒形成大的,并且水稳定的聚集体。广泛应用于防止土壤受侵蚀、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或过度蒸腾、节约灌溉水、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方面。

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序较多,导致了其在制作过程中,极不方便,增加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泥炭1-5份、褐煤1-5份、风化煤1-5份、石灰1-5份、石膏1-5份、蛭石1-5份、沸石1-5份以及珍珠岩1-5份。

s2:准备好物料之后,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然后加入20份的水,然后将物料管放置进阴凉处静止24小时,最低需要静止20小时。

s3:然后将储存罐取出,此时管子中的物料呈现出粘稠状,物料成为粘稠状之后,将物料取出,放入到搅拌装置中,对其进行搅拌,且搅拌过程中,需要从单一方向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不可过快,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搅拌轴的转速需要保持在一秒两转左右,将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进行融合。

s4: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加入沙土5份,且不可一次性加入,需要顺着搅拌方向,以此加入,不然会导致物料成团,无法充分混合。

s5:物料搅拌完毕之后,将物料取出,然后将其进行成型,可以采用模具成型或者挤压成型,然后将物料制备成一个个圆球形或者椭圆球形的颗粒状,最终制备出了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

优选的,所述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需要在底部的收纳盒底部加上,橡胶以及部分沙土颗粒,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需要在上模腔以及下模腔的内壁上涂抹上一层沙土,防止物料粘住,成型之后不容易取下。

优选的,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当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颗粒落入到收纳盒里面之后,直接将收纳盒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或者将其放置太阳下进行暴晒,风干的时候需要将时间控制在至少十个小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的时候,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只需五个小时即可,保持颗粒坚硬。

优选的,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直接将模具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风干完成之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颗粒即可,或者模具放置到加入设备中对其进行加热,让颗粒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流失,保持颗粒坚硬。

优选的,所述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之后,在静置存储管的时候,需要定期的打开存储管进行观看其内部情况,当发现储存罐中产生明显的沉淀之后,需要用器皿将储存罐中的水取出一部分,然后再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混合,防止物料不够粘稠。

优选的,所述在加入沙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计入部分黏土,保持后续颗粒的粘性,且加入黏土不可过多,黏土保持在1-2份即可。

优选的,所述准备好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沸石以及珍珠岩之后,需要采用研磨设备对其进行打碎,保持物料成为粉末状,在打碎过程中,需要以此进行,切不可进行统一打碎。

优选的,所述在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部分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但是分量不可过多,保持在1份-1.5份即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本工艺中,采用的制备方式,对比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更高,且更加简单,相对节约成本,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更加便捷。

2、该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之后,在静置存储管的时候,需要定期的打开存储管进行观看其内部情况,当发现储存罐中产生明显的沉淀之后,需要用器皿将储存罐中的水取出一部分,然后再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混合,防止物料不够粘稠,导致后续成型过程中不顺利,造成需要重新制作的情况,造成浪费。

3、该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需要在底部的收纳盒底部加上,橡胶以及部分沙土颗粒,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需要在上模腔以及下模腔的内壁上涂抹上一层沙土,防止物料粘住,成型之后不容易取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泥炭1份、褐煤1份、风化煤1份、石灰1份、石膏1份、蛭石1份、沸石1份以及珍珠岩1份。

s2:准备好物料之后,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然后加入20份的水,然后将物料管放置进阴凉处静止24小时,最低需要静止20小时。

s3:然后将储存罐取出,此时管子中的物料呈现出粘稠状,物料成为粘稠状之后,将物料取出,放入到搅拌装置中,对其进行搅拌,且搅拌过程中,需要从单一方向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不可过快,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搅拌轴的转速需要保持在一秒两转左右,将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进行融合。

s4: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加入沙土5份,且不可一次性加入,需要顺着搅拌方向,以此加入,不然会导致物料成团,无法充分混合。

s5:物料搅拌完毕之后,将物料取出,然后将其进行成型,可以采用模具成型或者挤压成型,然后将物料制备成一个个圆球形或者椭圆球形的颗粒状,最终制备出了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

所述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需要在底部的收纳盒底部加上,橡胶以及部分沙土颗粒,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需要在上模腔以及下模腔的内壁上涂抹上一层沙土,防止物料粘住,成型之后不容易取下。

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当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颗粒落入到收纳盒里面之后,直接将收纳盒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或者将其放置太阳下进行暴晒,风干的时候需要将时间控制在至少十个小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的时候,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只需五个小时即可,保持颗粒坚硬。

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直接将模具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风干完成之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颗粒即可,或者模具放置到加入设备中对其进行加热,让颗粒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流失,保持颗粒坚硬。

所述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之后,在静置存储管的时候,需要定期的打开存储管进行观看其内部情况,当发现储存罐中产生明显的沉淀之后,需要用器皿将储存罐中的水取出一部分,然后再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混合,防止物料不够粘稠。

所述在加入沙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计入部分黏土,保持后续颗粒的粘性,且加入黏土不可过多,黏土保持在1份即可。

所述准备好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沸石以及珍珠岩之后,需要采用研磨设备对其进行打碎,保持物料成为粉末状,在打碎过程中,需要以此进行,切不可进行统一打碎。

所述在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部分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但是分量不可过多,保持在1份即可,本工艺中,采用的制备方式,对比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更高,且更加简单,相对节约成本,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更加便捷。

实施例二: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泥炭2份、褐煤3份、风化煤2份、石灰2份、石膏3份、蛭石4份、沸石2份以及珍珠岩4份。

s2:准备好物料之后,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然后加入20份的水,然后将物料管放置进阴凉处静止24小时,最低需要静止20小时。

s3:然后将储存罐取出,此时管子中的物料呈现出粘稠状,物料成为粘稠状之后,将物料取出,放入到搅拌装置中,对其进行搅拌,且搅拌过程中,需要从单一方向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不可过快,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搅拌轴的转速需要保持在一秒两转左右,将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进行融合。

s4: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加入沙土5份,且不可一次性加入,需要顺着搅拌方向,以此加入,不然会导致物料成团,无法充分混合。

s5:物料搅拌完毕之后,将物料取出,然后将其进行成型,可以采用模具成型或者挤压成型,然后将物料制备成一个个圆球形或者椭圆球形的颗粒状,最终制备出了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

所述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需要在底部的收纳盒底部加上,橡胶以及部分沙土颗粒,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需要在上模腔以及下模腔的内壁上涂抹上一层沙土,防止物料粘住,成型之后不容易取下。

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当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颗粒落入到收纳盒里面之后,直接将收纳盒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或者将其放置太阳下进行暴晒,风干的时候需要将时间控制在至少十个小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的时候,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只需五个小时即可,保持颗粒坚硬。

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直接将模具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风干完成之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颗粒即可,或者模具放置到加入设备中对其进行加热,让颗粒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流失,保持颗粒坚硬。

所述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之后,在静置存储管的时候,需要定期的打开存储管进行观看其内部情况,当发现储存罐中产生明显的沉淀之后,需要用器皿将储存罐中的水取出一部分,然后再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混合,防止物料不够粘稠。

所述在加入沙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计入部分黏土,保持后续颗粒的粘性,且加入黏土不可过多,黏土保持在1份即可。

所述准备好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沸石以及珍珠岩之后,需要采用研磨设备对其进行打碎,保持物料成为粉末状,在打碎过程中,需要以此进行,切不可进行统一打碎。

所述在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部分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但是分量不可过多,保持在1份即可,本工艺中,采用的制备方式,对比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更高,且更加简单,相对节约成本,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更加便捷。

实施例三: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泥炭4份、褐煤1份、风化煤3份、石灰1份、石膏1份、蛭石5份、沸石1份以及珍珠岩2份。

s2:准备好物料之后,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然后加入20份的水,然后将物料管放置进阴凉处静止24小时,最低需要静止20小时。

s3:然后将储存罐取出,此时管子中的物料呈现出粘稠状,物料成为粘稠状之后,将物料取出,放入到搅拌装置中,对其进行搅拌,且搅拌过程中,需要从单一方向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不可过快,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搅拌轴的转速需要保持在一秒两转左右,将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进行融合。

s4: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加入沙土5份,且不可一次性加入,需要顺着搅拌方向,以此加入,不然会导致物料成团,无法充分混合。

s5:物料搅拌完毕之后,将物料取出,然后将其进行成型,可以采用模具成型或者挤压成型,然后将物料制备成一个个圆球形或者椭圆球形的颗粒状,最终制备出了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

所述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需要在底部的收纳盒底部加上,橡胶以及部分沙土颗粒,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需要在上模腔以及下模腔的内壁上涂抹上一层沙土,防止物料粘住,成型之后不容易取下。

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当采用挤压成型设备制备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时候,颗粒落入到收纳盒里面之后,直接将收纳盒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或者将其放置太阳下进行暴晒,风干的时候需要将时间控制在至少十个小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的时候,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只需五个小时即可,保持颗粒坚硬。

所述物料制备成圆球颗粒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在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时候,直接将模具放置到通风处进行风干,风干完成之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颗粒即可,或者模具放置到加入设备中对其进行加热,让颗粒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流失,保持颗粒坚硬。

所述将物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放入到储存罐中之后,在静置存储管的时候,需要定期的打开存储管进行观看其内部情况,当发现储存罐中产生明显的沉淀之后,需要用器皿将储存罐中的水取出一部分,然后再利用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混合,防止物料不够粘稠。

所述在加入沙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计入部分黏土,保持后续颗粒的粘性,且加入黏土不可过多,黏土保持在1份即可。

所述准备好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沸石以及珍珠岩之后,需要采用研磨设备对其进行打碎,保持物料成为粉末状,在打碎过程中,需要以此进行,切不可进行统一打碎。

所述在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部分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但是分量不可过多,保持在1份即可,本工艺中,采用的制备方式,对比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改良颗粒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更高,且更加简单,相对节约成本,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更加便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