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板材的UV附着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82376发布日期:2021-06-15 21: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板材的uv附着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基层上,采用平板喷墨打印机打印系列纹理效果3d图案,在特定位置喷透明/半透明油墨/漆层,固化后,可以制备以装饰为第一目的3d图案板材,但其硬度、耐磨等性能难以达到应用领域的要求。为克服上述3d板材应用和性能缺陷,需要在3d打印板材上涂覆一层配套紫外光固化底漆。然而,目前针对3d打印板材开发的相应uv底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uv底漆对3d板材的附着力差;二是底漆漆膜的硬度与韧性难以达到平衡。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附着力优异硬度佳的可用于3d打印板材的uv附着底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板材的uv附着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15%~3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5%~30%、环氧丙烯酸酯10%~20%、聚酯丙烯酸酯10%~30%、单体15%~35%、光引发剂1%~5%和助剂0.2%~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为8-10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

优选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为5-7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优选的,单体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助剂为有机硅表面助剂、硅氧烷双表面活性剂、不含有机硅的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uv附着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所有原料按照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搅拌分散完全均匀后出料,静置消泡即可。

优选的,搅拌的转速为900-1100r/min,搅拌的时间为0.5-1.5h。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uv附着底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uv附着底漆喷涂在3d打印板材表面。

优选的,3d打印板材表面为3d打印板材的uv油墨层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紫外光固化附着力底漆,因在配方中加入含有羟基基团的活性稀释单体,聚合之后羟基基团对油墨层和面漆层起到咬合作用,可以有效的增强3d板材与uv底漆以及uv面漆与uv底漆之间的附着力;同时在与3d打印板之间有0级附着力,根据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规定,附着力级数从0-5级,其中前三级即(0-2级)满足清漆的一般用途;因加入适量的高官树脂以及高官活性稀释剂,聚合后可以提供高交联度,进而提高漆膜硬度,从而保证硬度达到4-6h,根据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规定,硬度分为9b-9h,其中9b最软,9h最硬,在不影响附着力级数的前提下,硬度越硬越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

下面实施例中,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8官能度,为帝斯曼公司agisyntm242,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为6官能度,为帝斯曼公司agisyntm230a2,环氧丙烯酸酯为2官能度,为帝斯曼公司agisyntm1010*,聚酯丙烯酸酯为4官能度,为帝斯曼公司agisyntm705,单体为质量比为5:1的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乙酯混合物,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购自天津久日新材料公司,消泡剂为比克公司byk-1790,润湿剂为比克公司byk-333。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25%、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0%、环氧丙烯酸酯10%、聚酯丙烯酸酯16%、单体24.5%、光引发剂4%、消泡剂0.2%、润湿剂0.3%。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照配方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开启搅拌器,在1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待分散完全均匀后,停止搅拌,出料,静止消泡。待泡消除后即可施工应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2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0%、环氧丙烯酸酯10%、聚酯丙烯酸酯21%、单体24.5%、光引发剂4%、消泡剂0.2%、润湿剂0.3%。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照配方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开启搅拌器,在1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待分散完全均匀后,停止搅拌,出料,静止消泡。待泡消除后即可施工应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3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0%、环氧丙烯酸酯10%、聚酯丙烯酸酯11%、单体24.5%、光引发剂4%、消泡剂0.2%、润湿剂0.3%。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照配方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开启搅拌器,在1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待分散完全均匀后,停止搅拌,出料,静止消泡。待泡消除后即可施工应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25%、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6%、环氧丙烯酸酯12%、聚酯丙烯酸酯8%、单体24.5%、光引发剂4%、消泡剂0.2%、润湿剂0.3%。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照配方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开启搅拌器,在1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待分散完全均匀后,停止搅拌,出料,静止消泡。待泡消除后即可施工应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25%、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0%、环氧丙烯酸酯15%、聚酯丙烯酸酯14%、单体21.5%、光引发剂4%、消泡剂0.2%、润湿剂0.3%。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照配方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开启搅拌器,在1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待分散完全均匀后,停止搅拌,出料,静止消泡。待泡消除后即可施工应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附着底漆,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25%、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0%、环氧丙烯酸酯13%、聚酯丙烯酸酯16%、单体24.5%、光引发剂1%、消泡剂0.2%、润湿剂0.3%。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照配方配比称取于分散容器中,开启搅拌器,在1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待分散完全均匀后,停止搅拌,出料,静止消泡。待泡消除后即可施工应用。

将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uv附着底漆进行附着力和硬度测定,其中附着力参照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测定;硬度参照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测定。

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附着力和硬度测定结果

本发明通过uv光引发剂引发uv底漆与3d打印uv油墨层进行光固化反应,使得uv底漆与油墨层进行部分交联反应,从而使uv底漆对3d板材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此配方通过不同树脂的配比达到较优的硬度柔韧性平衡性。因其与uv面漆也有较高附着力,无需通过打磨uv底的方法提高附着力,从而简化施工工艺。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发明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