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文档序号:27328334发布日期:2021-11-10 01: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以质量份计,包括:秸秆生物炭粉30

69.5份,磁性氧化铁改性生物炭5

10份,caco3改性硅藻土10

20份,草木灰15

40份,以及阿氏芽孢杆菌冻干粉0.15

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生物炭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将秸秆类生物质材料在温度600

700℃、氮流速16.0

19.0ml
·
min
‑1的条件下热解30

90min;(2)热解产物在氮流速16.0

19.0ml
·
min
‑1的条件下冷却16

24h,再经过研磨、均化、筛分,得到0.25

0.50mm的生物炭;(3)用超纯水清洗所得生物炭后,60℃烘干8

24h直到恒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磁性氧化铁改性生物炭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50.0

100.0g生物炭粉加入200ml浓度为1

5%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悬浮液中,使生物炭粉与磁性颗粒充分且均匀混合,然后将悬浮液于50

60℃干燥12

48h,研磨,得到磁性氧化铁改性生物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制备方法为:(1)将0.8

1.2g feso4·
7h2o溶解于100ml水中,然后缓慢加入1m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直到ph值达到12.0;在此过程中,形成氢氧化铁沉淀;(2)用水将悬浮液稀释至200ml,并将其放置进微波炉中处理6

12min以形成纳米/微米级磁性氧化铁颗粒,随后收集形成的氧化铁颗粒并水洗至ph值呈中性。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粒径(d50)为25

10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caco3改性硅藻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硅藻土和盐酸水溶液混合进行酸化处理,然后洗涤至ph为中性,烘干过筛,得到预处理后的硅藻土;(2)将预处理后的硅藻土与na2co3水溶液混合,恒温振荡后加入饱和cacl2水溶液,再次恒温振荡,随后洗涤至ph为中性,烘干、研磨、过筛,得caco3改性硅藻土。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aco3改性硅藻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按固液比为1g/5ml

1g/8ml的比例,将硅藻土和浓度为1

2mol/l的盐酸水溶液混合,超声分散30

60min之后,收集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硅藻土直到滤液ph为中性,烘干至恒重,过60目标准筛,得预处理后的硅藻土;(2)按固液比为1g/5ml

1g/10ml的比例,将预处理后的硅藻土与浓度为0.5mol/l的na2co3水溶液混合,在25

30℃条件下恒温振荡1

2h后,加入饱和cacl2水溶液,恒温振荡30min后,收集并用蒸馏水洗涤产物至滤液为中性,105℃恒温烘干,研磨,过200目标准筛,得caco3改性硅藻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阿氏芽孢杆菌冻干粉的制备方
法为:(1)菌种活化和扩大培养: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由冷藏的试管斜面转移到培养基中,30℃恒温培养12

24h,进行活化;将单菌落转接至沙士液体摇瓶中,培养16

24h,以2.5

4.5%的接种量接种至锥形瓶中进行扩大培养,直至od
600
=0.4

0.8;(2)菌体的收集:取少量菌液进行镜检,确定无杂菌污染后,再将菌液置于离心机中,在5500

6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8

12min,收集菌泥;(3)真空冷冻干燥:将收集到的菌泥与冻干保护剂混合制成菌悬液,4℃平衡2

3h后,

80℃预冻1

2h,随后迅速将样品移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12

24h,制得菌体冻干粉。9.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治理中的应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土壤是ph值范围为5.0

6.5的农田(水稻田除外)和ph值范围为4.0

6.5的水稻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以质量份计,包括:秸秆生物炭粉30


技术研发人员:李虹颖 叶新新 俞飞飞 严从生 江海坤 董言香 贺浪 王艳 王明霞 王佩旋 许丹阳 汪霄 方凌 贾利 阳琴 张其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