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0519298发布日期:2022-06-25 04: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原料准备:制备均匀的铟(in)前驱体溶液,并制备磷(p)前驱体溶液,备用;b.低温制备inp纳米晶核:在20-60℃的第一温度下,向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in前驱体溶液中加入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p前驱体溶液,并使混合溶液保持至少1h,形成inp纳米晶核,得到inp纳米晶核产物溶液;c.高温制备外部壳层:降温到不高于室温50℃下,向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inp纳米晶核产物溶液中,继续加入合成外部壳层所需要的前体物质,并调至230-310℃的第三温度,形成具有壳层包覆的inp qd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在所述步骤a中,通入氮气(n2)、氩气或者其它惰性气体,将in前驱体、酸配体、zn前驱体和非配位溶剂混合,升温至80-150℃第二温度,排除水和氧保持一段时间,直到形成均匀的in前驱体溶液,然后进行降温,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前驱体采用醋酸铟(in(ac)3)、油酸铟(in(oa)3)、油胺铟(in(oam)3)中的任意一种in源材料或者任意几种in源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所述酸配体采用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pa)、十八酸、二十酸中的任意一种酸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酸;或者,所述zn前驱体为十一烯酸锌(zn(ua)2)、硬脂酸锌(zn(st)2)、乙酸锌(zn(ac)2)中的任意一种zn源材料或者任意几种zn源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所述非配位溶剂优选采用十八烯(ode)。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in前驱体、酸配体和非配位溶剂的混合比例为0.15mmol:0.45mmol:10ml的比例,并通入n2进行加热至不低于120℃保持至少1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三(三甲基硅基)p((tms)3p)作为p源,制备p前驱体溶液,备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外部壳层为包覆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inp纳米晶核外部的硒化锌(znse)材料以及硫化锌(zns)材料的外部壳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硒-三辛基膦(se-top)作为se源材料,利用se源材料作为前体物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辛硫醇(1-ot)作为硫(s)源材料,利用s源材料作为前体物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制备的inp qds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峰位在490-520nm之间可调;得到荧光发射峰位在510-560nm的核壳结构inp qds。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
制得绿光inp qds的反应过程均在惰性气体氛围的保护下进行,其中惰性气体采用n2和其他稀有气体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光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先制备均匀的铟(In)前驱体溶液,并制备磷(P)前驱体溶液,备用;然后在20-60℃的第一温度下,向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In前驱体溶液中加入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P前驱体溶液,并使混合溶液保持至少1h,形成InP纳米晶核,得到InP纳米晶核产物溶液;再降温到不高于室温50℃下,向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InP纳米晶核产物溶液中,继续加入合成外部壳层所需要的前体物质,并调至230-310℃的第三温度,形成具有壳层包覆的InPQDs。本发明制得绿光InPQDs并提高其光学性能,其峰位在520~535nm,PLQY大于70%。本发明通过卤素配体交换的方式,在绿光InPQDs合成后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InPQDs的光学性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绪勇 王译敏 王林 吴倩倩 曹璠 孙中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