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属于化学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聚硅氮烷涂层的改性。
背景技术:2.聚硅氮烷能与金属、陶瓷、玻璃和石材等基材紧密粘结,形成具有高硬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等涂层,因此其应用逐渐受到关注。聚硅氮烷自身还有较多可以参与反应的活泼基团,如乙烯基、硅氢和硅氮等基团,可以应用于各种改性反应中,制备各种功能化的涂层。如cn201710750027.6所提供的方法,采用甲基聚硅氮烷和异氰酸酯反应,相比改性前可以得到更高硬度疏水聚硅氮烷涂层,但是制得的涂层是疏水而非亲水的。cn201810779174.0也提供了一种聚硅氮烷亲水改性方案,即使用全氢聚硅氮烷直接稀释涂覆后,在涂层未彻底固化前,浸泡在peg溶液中改性,得到了超亲水的改性聚硅氮烷涂层,但是该方法需要在涂覆聚硅氮烷之后的一段时间进行浸泡,不同湿度和不同环境气温影响了固化速度,在实际施工中存在难度,最终会影响改性效果,同时两道涂覆的方案也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亲水化改性的聚硅氮烷涂层制备方法。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亲水化改性的聚硅氮烷涂层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
6.(1)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超过反应当量的过量卤代丙烯(allyl-x)在强碱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反应温度控制为20-60℃,反应时间≥4小时。
7.(2)将allyl-mpeg与聚硅氮烷反应,利用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在惰性气体中反应时间≥4小时,反应温度为80-100℃,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
8.(3)将改性聚硅氮烷用溶剂稀释后,加入消泡剂、流平剂、润湿剂和催化剂等助剂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烘烤固化,得到超亲水的聚硅氮烷涂层。
9.所述的卤代丙烯(allyl-x)包括氯代丙烯(allyl-cl)、溴代丙烯(allyl-br)或碘代丙烯(allyl-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0.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子量为350g/mol~20000g/mol,可以是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350-2000g/mol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
11.所述的聚硅氮烷包括含甲基聚硅氮烷、含乙烯基聚硅氮烷或全氢聚硅氮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2.本发明的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13.卤代丙烯(allyl-x)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
。
14.利用聚硅氮烷中的硅氧基与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的碳碳双键在惰性气体中反应4小时以上,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
15.本发明可以得到超亲水的聚硅氮烷涂层,通过直接改性,获得单组分一涂一烤的超亲水涂料,降低了施工操作难度,提高了反应的可控性,同时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附着力。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1。
18.将聚分子量为100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3倍反应当量的溴代丙烯(allyl-br)溶解在丙酮里,在氢氧化钠催化下,40℃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19.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甲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甲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0:1。所用的甲基聚硅氮烷为中科院北京化学所opz115。
20.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21.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异辛酸锆0.5g。
22.实施例2。
23.将聚分子量为75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4倍反应当量的碘代丙烯(allyl-i)溶解在丙酮里,在氢氧化钠催化下,35℃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24.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甲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甲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6.5:1。所用的甲基聚硅氮烷为默克durazane1500rc。
25.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26.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异辛酸锆0.5g。
27.实施例3。
28.将聚分子量为200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4倍反应当量的溴代丙烯(allyl-br)溶解在丙酮里,在氢氧化钠催化下,35℃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29.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甲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甲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26.5:1。所用的甲基聚硅氮烷为默克durazane 1500rc。
30.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31.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异辛酸锆0.5g。
32.实施例4。
33.将聚分子量为35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3倍反应当量的碘代丙烯(allyl-i)溶解在丙酮里,在氢氧化钠催化下,40℃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34.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乙烯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乙烯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0:1。所用的乙烯基聚硅氮烷为默克durazane 1800。
35.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36.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37.实施例5。
38.将聚分子量为75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4倍反应当量的溴代丙烯(allyl-br)溶解在丙酮里,在氢氧化钠催化下,35℃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39.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乙烯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乙烯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6.5:1。所用的乙烯基聚硅氮烷为默克durazane 1800。
40.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41.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42.实施例6。
43.将聚分子量为200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4倍反应当量的碘代丙烯(allyl-i)溶解在丙酮里,在氢氧化钠催化下,35℃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
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44.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乙烯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乙烯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26.5:1。所用的乙烯基聚硅氮烷为默克durazane 1800。
45.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46.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47.实施例7。
48.将聚分子量为35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3倍反应当量的氯代丙烯(allyl-cl)溶解在丙酮里,在氢化钠催化下,40℃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49.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乙烯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乙烯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0:1。所用的乙烯基聚硅氮烷为中科院北京化学所opz 118。
50.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51.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52.实施例8。
53.将聚分子量为35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3倍反应当量的溴代丙烯(allyl-br)溶解在丙酮里,在氢化钠催化下,40℃反应4小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54.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全氢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和正丁醚质量比1:1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通过氮气进行保护保持80℃,利用全氢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产物为20%固含量的改性聚硅氮烷溶液。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0:1。所用的全氢聚硅氮烷为默克nax120-20。
55.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10h,形成超亲水涂层。
56.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5g、正丁醚95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003g。
57.实施例9。
58.将聚分子量为350g/mol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3倍反应当量的氯代丙烯(allyl-cl)溶解在丙酮里,在氢化钠催化下,40℃反应4小全氢聚硅氮烷为默克nax120-20时,反应生成丙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llyl-mpeg),提取产物。
59.然后将产物allyl-mpeg与乙烯基聚硅氮烷溶解在丙酮中混合均匀,通过氮气进行
保护保持80℃,利用乙烯基聚硅氮烷中的硅氢基与allyl-mpeg中的碳碳双键反应4小时,在卡斯特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含有聚醚链的改性聚硅氮烷(psz-peo),并提取产物。反应设置的硅氢键和碳碳双键摩尔比为10:1。所用的乙烯基聚硅氮烷为中科院北京化学所opz118。
60.将改性聚硅氮烷(psz-peo)按下述物料及用量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超亲水涂层。
61.物料及用量:改性聚硅氮烷(psz-peo)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62.选取常用的超亲水涂层和聚硅氮烷涂层的制备方法作为对比例。
63.对比例1。
64.将甲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500rc)按下述物料及用量搅拌均匀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涂层。
65.物料及用量:甲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500rc)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异辛酸锆0.5g。
66.对比例2。
67.将甲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800)按下述物料及用量搅拌均匀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涂层。
68.物料及用量:乙烯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800)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69.对比例3。
70.将全氢聚硅氮烷(默克nax120-20)按下述物料及用量搅拌均匀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10h,形成涂层。
71.物料及用量:乙烯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800)40g、乙酸丁酯60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
72.对比例4。
73.将甲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500rc)按下述物料及用量搅拌均匀配制成涂料,喷涂在不锈钢表面,120℃烘烤固化4h,形成涂层。
74.物料及用量:聚醚改性硅氧烷(tego5840)0.4g、甲基聚硅氮烷(默克durazane1500rc)40g、乙酸丁酯59.6g、流平剂0.5g、消泡剂0.5g、润湿剂0.5g、异辛酸锆0.5g。
75.对比例5。
76.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0.5g,去离子水99.5g,在超声波中震荡5小时,将其喷涂在不锈钢表面,60℃烘烤1小时,在紫外灯光下照射2h。
77.对比例6。
78.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13g,硅丙乳液65份、水22份,搅拌均匀后,在超声波中震荡5小时,立即喷涂在不锈钢表面,60℃烘烤1小时,在紫外灯光下照射2h。
79.对比例7。
80.全氢聚硅氮烷为默克nax120-2010份,乙酸丁酯89份,氧化锌1份,分散剂byk-1630.05份,催化剂4,4'-三亚甲基双(1-甲基哌啶)0.05份,光引发剂11730.05份,混合搅拌均匀配制成聚硅氮烷涂料。
81.表面处理溶液配方如下∶甜菜碱5份,水95份,柠檬酸1份,偶联剂kh5700.5份。
82.将聚硅氮烷涂料喷涂于不锈钢上,于100℃的烘箱中烘烤5分钟,除去溶剂,然后光热联用固化10分钟;然后将固化后的不锈钢浸置于表面处理溶液中10分钟,然后在100℃的烘箱中烘烤5分钟,得到超亲水的不锈钢。
83.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测试结果如下表:说明:经过聚乙二醇单甲醚改性后,聚硅氮烷结构中增加了大量的聚醚亲水基团,比常规未改性的聚硅氮烷涂层,其水接触角较改性前大大下降,达到了超亲水的程度。同时相对于常用的聚醚硅油改性的做法,性能更加持久,而相对于两涂两烤的施工方案,虽然耐磨性接近,但是施工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