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4778发布日期:2022-09-21 10:1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是关于胶带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双面胶在贴合一面背材后,需要剥离离型纸(膜)才能使用第二面胶,因为胶和离型纸之间有一定的粘合力,通常离型纸较难剥离,因此大部分双面胶都将纸(膜)的离型力做的很轻,便于剥离,纸的离型力做轻后同时也伴随着离型纸和胶在生产、加工过程易分离,造成胶面被污染、失粘。而在双面胶使用后,对于起临时固定作用或者贴合对象需要拆卸重组、重装、报废时,常规的双面胶都很难从被贴物上剥离下来,目前常用的做法就是将需要剥离的胶面的粘着力做的很轻,通常需要移除和重工,胶的粘性都不能超过2n/cm,但粘着力轻很容易造成粘结失效,不能起到固定或者粘结的效果。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针对双面胶带的优化设计的条状胶粘剂层实现了对双面胶带附着力的可控设计,从而极大地满足了产品粘贴性能与剥离性能的可控需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优选的,形成胶条部的涂胶胶层厚度为20-80μm。
6.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双面胶的厚度范围为50-150μm。
7.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材层为pet、pp、pvc、无纺布中的一种。
8.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胶条部的宽度为10mm-500mm;和/ 或,空缺部的宽度为2mm-50mm。
9.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胶条部和空缺部的宽度比例为(1-25): 1。
1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组成包括,以重量份数计:丙烯酸聚合物100份;树脂10-30份;交联剂0.1-2 份;附着力促进剂0.1-0.5份。优选的,粘性大于4n/cm。
11.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树脂选自松香树脂、酚醛树脂。
12.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交联剂选自多异氰酸酯。优选的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对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
13.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附着力促进剂选自有机硅烷粘附促进剂。优选的,选自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b-氨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4.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有
胶条带层、无胶条带层、离型层和基材层;顺次贴合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并在基材层表面涂布形成胶粘剂层;干燥、收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操作方便,胶带裁切成卷后,边上也有无胶部分,方便离型纸的剥离。通过增加胶与基材附着力,并留有无胶部分的剥离区域,能实现高剥离力的同时具有可移和重工性,从而可以实现高粘状态下的可移除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7.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18.实施例1
19.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无纺布;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20.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丙烯酸聚合物如970丙烯酸树脂;树脂松香树脂;交联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附着力促进剂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1.实施例2
22.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pet;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23.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丙烯酸聚合物如970丙烯酸树脂;树脂松香树脂;交联剂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附着力促进剂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4.实施例3
25.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pvc;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26.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丙烯酸聚合物如970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交联剂二苯甲烷对二异氰酸酯;附着力促进剂n-b-氨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7.实施例4
28.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pp;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29.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丙烯酸聚合物如
970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交联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附着力促进剂n-b-氨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0.实施例5
31.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pp;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32.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丙烯酸聚合物如970丙烯酸树脂;质量比1:1的树脂松香树脂、酚醛树脂混合物;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附着力促进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3.实施例6
34.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pet;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35.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丙烯酸聚合物如970丙烯酸树脂;质量比1:2的树脂松香树脂、酚醛树脂混合物;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附着力促进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6.实施例7
37.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带,包括顺次设置的离型层、条状胶粘剂层、基材层以及胶粘剂层,其中基材层为pet;条状胶粘剂层包括基体以及在基体表面交替形成的若干涂胶的胶条部和若干无胶的空缺部,胶条部宽度和空缺部宽度见下表。
38.胶粘剂层和/或胶条部的涂胶,其各组成重量份数如下表所示:组分选择同实施例6。
[0039][0040]
备注:可移除性分为1-4等级,1等级为非常难移除,2等级一般难移除,3能移除,4
轻松移除
[0041]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