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82334发布日期:2022-10-12 10:5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厌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厌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自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各种工业用介质(包括酸、碱、水、油、气、热及其他各种化学试剂等)的泄露带来了生态环境、人类生命安全以及财产损失等损害。一般而言,这类工业用介质使用容器和/或管道进行存储和运输。为防止这些容器和/或管道发生泄露,密封胶被广泛使用。厌氧密封胶是一种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时不固化并可长时间保持液体形态,而在与空气或氧气隔绝的情况下迅速固化的胶黏剂。而用以密封的厌氧密封胶不仅需要密封严密,同时为了满足工业场景,还需要耐高温耐高抗渗漏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厌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厌氧密封胶耐高温,耐高抗渗漏压。
4.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厌氧密封胶,所述厌氧密封胶包括单体-阻聚剂混合物;引发剂,其选自有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以上;第一促进剂以及第二促进剂,其分别选自第一胺、肼及其衍生物、硫醇或第一有机二元酸中的一种或以上;助促进剂,其选自糖精盐或或第二有机二元酸中的一种或以上;以及第一阻聚剂以及第二阻聚剂,其分别选自酚、醌、肟、偶氮化合物或第二胺中的一种或以上;其中,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所述引发剂、所述第一促进剂、所述第二促进剂、所述助促进剂、所述第一阻聚剂以及所述第二阻聚剂的质量比为100:1.6-2.0:0.33-0.35:0.8-1.0:0.04-0.05:0.10-0.11:0.014-0.015。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中的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双酚a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聚醚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醇单体、甲基丙烯酸酚醛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中的一种或以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混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质量占比为20-100%:0-40%:0-40%。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包括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甲乙酮、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醋酸过氧化叔丁酯、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以及异丙苯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以上。
8.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异丙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胺包括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对甲苯
胺、α-氨基吡啶、1,2,3,4-四氢喹啉、1,2-丙二胺、三乙醇胺、二甲基酰胺中的一种或以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胺为三乙胺或n,n-二甲基苯胺,所述肼及其衍生物为苯肼,所述硫醇为十二烷基硫醇、所述第一有机二元酸为草酸。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糖精盐包括sq盐、stq盐、smq盐中的一种或以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糖精盐为sq盐,所述第二有机二元酸为顺丁烯二酸。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酚为对苯二酚或n-硝基苯酚,所述醌为对苯醌,所述肟为对苯醌二肟,所述第二胺为n-亚硝基二苯胺或硫化二苯胺。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密封胶还包括填料,所述填料包括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或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中的一种或以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密封胶进一步包括溶剂,所述溶剂为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
16.本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厌氧密封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混合均匀一种或以上单体-阻聚剂混合物;加入第一促进剂、助促进剂、第一阻聚剂以及第二阻聚剂,并搅拌第一时间段至混合均匀;加入填料并搅拌第二时间段至混合均匀;加入第二促进剂、引发剂以及溶剂,搅拌均匀至无沉淀物以获取所述厌氧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用于本技术的数值范围是为了简明扼要表述包括在该范围的每一个数值。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一种厌氧密封胶,包括单体-阻聚剂混合物、引发剂、促进剂、助促进剂以及阻聚剂。
19.单体可以是厌氧密封胶中用于实现胶黏特性(例如,厌氧固化)的组分,其可以具有聚合性。在厌氧密封胶固化后,单体可以形成体型网状结构的聚合物。例如,单体可以是含不饱和键的可聚合体或齐聚体。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单体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单体,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烯酸、多甲基丙烯酸、双甲基丙烯酸多缩乙二醇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双酚a型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醇单体、甲基丙烯酸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单体、甲基丙烯酸聚醚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酚醛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有机硅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有机钛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偏苯三酸酐-二缩三乙二醇单体、甲基丙烯酸多缩乙二醇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环氧酯单体、聚氨酯型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基酯单体、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醇酯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一缩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单体等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单体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双酚a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聚醚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醇单体、甲基丙烯酸酚醛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单体、甲
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中的一种或以上。可选地或优选的,所述单体可以是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混合物
20.阻聚剂也可以被称为稳定剂,可以用于防止单体在非使用过程(比如纯化、存储和/或运输)过充中发生聚合,从而影响厌氧密封胶的性能。可以知道的是,虽然氧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保证厌氧密封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因而,加入阻聚剂可以更进一步的防止单体聚合,达到长期存储的目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聚剂可以选自酚、醌、肟、偶氮化合物或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第二胺)中的一种或以上。示例性的酚包括苯酚、卤代苯酚、硝基苯酚、烃基苯酚、苯二酚、卤代苯二酚、烃基苯二酚、苯三酚、萘酚、萘二酚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酚可以为对苯二酚、n-硝基苯酚或2,4,6-三硝基苯酚。示例性的醌可以包括苯醌(例如,邻苯醌和对苯醌)、还有萘醌、蒽醌、菲醌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醌可以是苯醌。示例性的肟包括二甲基酮肟、甲乙酮肟、环己酮肟、二苯甲酮肟、乙醛肟、水杨醛肟、二联苯乙二醛肟、丁醛肟、丙酮醛二肟、1,2-环已二酮二肟、对苯醌二肟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肟可以是对苯醌二肟。示例性的偶氮化合物包括偶氮二异戊腈、4-甲氧基偶氮苯、对硝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2,2'-二羟基偶氮苯、对二氨基偶氮苯、偶氮叔丁烷等。示例性的第二胺可以包括脂肪胺、芳香胺或其卤代、烃带或硫代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以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二胺可以是n-亚硝基二苯胺或硫化二苯胺(也可以被称为吩噻嗪)。
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可以所述单体与所述阻聚剂进行均匀混合后所得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聚剂可以是在所述单体的合成过程中添加进反应体系,在不参与单体合成的情况下经过反应及后处理的后得以保留。最终在单体合成结束后可以得到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所述阻聚剂的添加量非常小,相较于所述单体,其质量可以省略不计。关于所述单体-阻聚剂的其他描述可以参考本技术实施例部分。
2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聚剂可以包括与单体混合的部分,还可以包括第一阻聚剂和第二阻聚剂。所述第一阻聚剂可以是2,4,6-三硝基苯酚,所述第二阻聚剂可以是对苯醌二肟。
23.引发剂可以是用于引发单体进行聚合的组分。在隔绝空气后,引发剂可以产生游离基,从而引起单体发生聚合。而在贮存过程中,依靠氧和阻聚剂(稳定剂)的作用,引发剂所产生的游离基被不断消耗,从而放置厌氧密封胶聚合后失效。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可以选自有机过氧化物。示例性的有机过氧化物可以包括烷基氢过氧化物(例如,叔丁基过氧化氢、萜烷过氧化氢、二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氢异丙苯、特戊基过氧化氢、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二异丙苯等)、二烷基过氧化物(例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乙烷、二叔戊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酰基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二苯甲酰等)、过氧化缩酮(例如,过氧化甲乙酮、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3,6,9-三乙基-3,6,9-三甲基-1,4,7-三过氧壬烷等)、过氧化酯(例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特戊酯、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叔丁基过氧
化苯甲酸酯、过氧化碳酸-2-乙基已酸特戊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四酯、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正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酯、双(2-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醋酸过氧化叔丁酯、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化异丁酸酯、过氧化-2-乙基已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已酸叔戊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过氧化特戊酸叔戊酯、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等)、过氧化二碳酸酯(例如,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四酯、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可以包括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甲乙酮、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醋酸过氧化叔丁酯、苯甲酸过氧化叔丁酯以及异丙苯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以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可以是过氧化氢异丙苯。
24.促进剂可以是用于加快固化反应的组分。在隔绝空气时,促进剂可以促使被引发的单体(例如,开始发生聚合的单体)快速聚合。在实现引发功能的同时,引发剂并不影响厌氧密封胶的贮存期和粘结强度。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密封胶包括第一促进剂和第二促进剂。所述第一促进剂和所述第二促进剂可以分别选自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第一胺)、肼及其衍生物、硫醇或有机二元酸(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第一有机二元酸)中的一种或以上。示例性的第一胺可以包括脂肪胺、芳香胺或其卤代、烃带或硫代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以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胺可以是括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对甲苯胺、氨基吡啶、1,2,3,4-四氢喹啉、1,2-丙二胺、三乙醇胺、二甲基酰胺中的一种或以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胺可以是三乙胺或n,n-二甲基苯胺。示例性的肼及其衍生物包括肼、苯肼、取代苯肼、酰肼、取代酰肼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肼及其衍生物可以是苯肼。示例性的硫醇可以包括烷基硫醇(例如,甲硫醇、乙硫醇、十二烷基硫醇等)、芳香硫醇(例如,苄硫醇、对羟基苯硫酚、对硝基苯硫酚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硫醇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醇。示例性的第一有机二元酸可以包括脂肪族二元酸(例如,烷烃二酸比如草酸、丙二酸、丁二酸等,烯烃二酸比如丁烯二酸、己二烯二酸等)、芳香族二元酸(例如,苯基二酸比如苯二甲酸、苯二乙酸、苯二丙酸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二元酸可以是草酸。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促进剂可以是草酸,所述第二促进剂可以是n,n-二甲基苯胺。
25.助促进剂可以是用于加强促进剂的效果的组分,其在单独使用时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与促进剂同时使用时可以明显增强促进剂的效果。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促进剂可以选自糖精盐或或第二有机二元酸。糖精盐可以是糖精(化学名称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与其他物质反应后所生成的盐。示例性地,所述糖精盐可以包括sq盐(为糖精与胺例如叔胺成盐)、stq盐(为糖精与1,2,3,4-四氢喹啉成盐)、smq盐(为糖精与6-甲基-1,2,3,4-四氢喹啉成盐)、sqa盐(糖精与1,2,3,4-四氢喹啉啶成盐)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糖精盐可以是sq盐。相同的或类似的,对比所述第一有机二元酸,所述第二有机二元酸也可以包括脂肪族二元酸(例如,烷烃二酸比如草酸、丙二酸、丁二酸等,烯烃二酸比如丁烯二酸、己二烯二酸等)、芳香族二元酸(例如,苯基二酸比如苯二甲酸、苯二乙酸、苯二丙酸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二有机二元酸可以顺丁烯二酸。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厌氧密封胶还可以包括填料。所述填料可以包括聚合物、纤维、金属及其氧化物、硅酸盐等。可选地或优选地,
所述填料可以包括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或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中的一种或以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填料为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和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目数可以是200目,300目,400目,500目等。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钛的目数可以是400目。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可以是10-50μm。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可以是15-40μm。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可以是20-30μm。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可以是20-25μm。所述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平均粒径可以是10-50μm。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平均粒径可以是15-40μm。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平均粒径可以是20-30μm。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平均粒径可以是20-25μm。
2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厌氧密封胶还可以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可以包括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溶剂可以是丙烯酸。
2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所述引发剂、所述第一促进剂、所述第二促进剂、所述助促进剂、所述第一阻聚剂和所述第二阻聚剂的质量比(以重量份数计)为100:1.6-2.0:0.33-0.35:0.8-1.0:0.04-0.05:0.10-0.11:0.014-0.015。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中,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质量比为20-100:0-40:0-4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20:40:4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25:35:4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33.33:33.33:33.33。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40:30:3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42.5:32.5:25。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45:32.5:22.5。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0:25:25。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0:30:2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0:20:3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60:20:2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的质量比为100:0:0,也就是,所述单体为所述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一种。
29.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在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为1.6、1.8、2.0等。
所述第一促进剂在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占比可以为0.33、0.34、0.35等。所述第二促进剂在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8、0.9、1.0。所述助促进剂在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04或0.05。所述第一阻聚剂在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10或0.11。所述第二阻聚剂在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014或0.015。
3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密封胶可以由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所述引发剂、所述第一促进剂、所述第二促进剂、所述助促进剂、所述第一阻聚剂、所述第二阻聚剂、所述填料和所述溶剂组成。所述单体-阻聚剂混合物、所述引发剂、所述第一促进剂、所述第二促进剂、所述助促进剂、所述第一阻聚剂和所述第二阻聚剂可以包括如上所述。所述填料可以由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和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组成。二氧化钛在所述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是10-20。例如,10、15、20等。聚四氟乙烯在所述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是15-20。例如,15或20。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在所述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是18-20。例如,18、19、20等。所述溶剂可以是丙烯酸。丙烯酸在所述厌氧密封胶中的质量份数可以是10。
3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一种上述厌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混合均匀一种或以上单体-阻聚剂混合物。该单体-阻聚剂混合物可以在单体的制备过程中获取。其中,阻聚剂可以在单体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但不参与反应。在经过后处理后可以得到单体-阻聚物混合物。所需的单体-阻聚剂混合物可以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例如反应釜或是烧杯、烧瓶等中进行搅拌混合,直至混合均匀。第二步,加入第一促进剂、助促进剂、第一阻聚剂以及第二阻聚剂,并搅拌第一时间段至混合均匀。所述第一时间段可以是一个预定的时间段。例如,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所述第一时间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根据混合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第三步,加入填料并搅拌第二时间段至混合均匀。相同的或类似的,所述第二时间段也可以是一预设时间段,例如,1h、2h、3h等。第四步,加入第二促进剂、引发剂以及溶剂,搅拌均匀至无沉淀物以获取所述厌氧密封胶。其中,各组分与各组分的量可以参考前述说明书相关部分。
32.实施例
33.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阐述。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34.实施例1-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单体-阻聚物混合物的制备
35.基于以下配方获取反应物:
[0036][0037]
称取环己烷-1,2-二缩水甘油酯100克于四口烧瓶中。加热,在瓶内温达60℃时加入对苯二酚0.0665克。称取甲基丙烯酸53.90克,内温60℃时加入。内温达70℃时,加入三乙胺1.7ml混合。调温至80℃~85℃,反应3h。升温至95℃~100℃,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常温,放入聚乙烯桶内。反应机理如下:
[0038][0039]
实施例2-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单体-阻聚物混合物的制备
[0040]
基于以下配方获取反应物:
[0041][0042]
将有机硅环氧树脂100克加入四口烧瓶中,加热,使有机硅环氧树脂熔化,到内温达60℃时,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0.065克于四口烧瓶内,然后称取甲基丙烯酸48克,在内温60℃时加入。逐渐升温至内温达70℃时加入三乙胺2ml,混合均匀,调温至85℃~90℃反应3h,继续升温到90℃~95℃反应4h直至反应结束,趁热倒入聚乙烯桶内。反应机理如下:
[0043][0044]
实施例3-4)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阻聚物混合物的制备
[0045]
基于以下配方获取反应物:
[0046][0047]
将海因环氧树脂100克放入四口烧瓶中,加热,当内温达到60℃时,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0.063克于四口烧瓶内,然后称取甲基丙烯酸46克,在内温60℃时加入。逐渐升温至内温达70℃时加入三乙胺1.6ml,混合均匀,调温至85℃~90℃反应3h,继续升温到90℃~95℃保温反应4h,直至反应结束,趁热倒入聚乙烯桶内备用,制备成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反应机理如下:
[0048][0049]
实施例4-厌氧密封胶的制备
[0050]
厌氧密封胶s1:将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甲基丙烯酸有机硅环氧树脂单体-阻聚剂混合物)20份在搅拌下加入烧瓶中,再加入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甲基丙烯酸海因环氧树脂单体-阻聚剂混合物)40份,然后再加入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甲基丙烯酸环己烷1,2-二缩三甘油酯单体-阻聚剂混合物)40份共混搅拌30min,加入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搅拌均匀30min。加入填料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搅拌均匀1h,最后加入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搅拌均匀无沉淀物即可。
[0051]
厌氧密封胶s2: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25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35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40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2]
厌氧密封胶s3: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33.3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33.3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33.3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3]
厌氧密封胶s4: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4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30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30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4]
厌氧密封胶s5: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42.5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32.5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25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5]
厌氧密封胶s6: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45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32.5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22.5份,
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6]
厌氧密封胶s7: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5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25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25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7]
厌氧密封胶s8: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5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30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20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8]
厌氧密封胶s9: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5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20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30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59]
厌氧密封胶s10: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5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25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25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60]
厌氧密封胶s11: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6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20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20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61]
厌氧密封胶s12:制备过程与厌氧密封胶s1制备过程相同,其中,各组成质量份数为:单体a-阻聚剂混合物100份,单体b-阻聚剂混合物0份,单体c-阻聚剂混合物0份,草酸0.35份,2,4,6-三硝基苯酚0.11份,对苯醌二肟0.15份,糖精(不溶性)和叔胺成盐(sq盐)0.05份,400目tio220份,聚四氟乙烯(20~25μm)20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20~25μm)20份,二甲基苯胺1份,过氧化氢异丙苯2份,丙烯酸10份。
[0062]
实施例5-厌氧密封胶性能测试
[0063]
1》拉伸剪切强度:根据gb/t 7124-2008进行厌氧密封胶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0064]
2》黏度测试:根据gb/t 2794-2013进行厌氧密封胶黏度测试
[0065]
3》耐热性测试:将厌氧密封胶制成密封胶棒(直径25mm,长度100mm),在不同温度下加热10h,测定该密封胶棒的收缩率。当在某一温度下密封胶棒的收缩率为0-0.1%时,可确定厌氧密封胶耐受该温度。
[0066]
4》阻燃性测试:采用美国ansi/ul94-1979塑料的燃烧试验方法进行厌氧密封胶的阻燃性测试。
[0067]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68]
表1厌氧密封胶性能检测结果
[0069][0070]
如表1所示,各项检测结果显示,厌氧密封胶s1-s12的拉伸剪切强度平均可达到20mpa,耐热性均在200℃以上,尤其s9-s12的耐热性在300℃以上。且厌氧密封胶s1-s12具有良好的阻燃性。
[0071]
本技术所公开的厌氧密封胶,介质性好,耐热老化性高,以及耐内部压力高,并具有一定的黏附力。
[0072]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0073]
同时,本技术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0074]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技术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技术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0075]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
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
±
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0076]
针对本技术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技术作为参考。与本技术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技术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技术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技术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技术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0077]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技术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技术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技术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