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3479432发布日期:2023-03-15 11:3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荧光成像是以检测荧光探针信号的成像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成像分辨率高,以及实时、非侵入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近年来在重大疾病诊断及手术导航中展现了巨大的优势。相对于可见光区(400~750nm)和近红外i区(750~1000nm,nir-i)荧光成像,组织对短波红外(1000nm-2500nm),也称为近红外ii区(nir-ii,其中:1500~1700nm称为nir-iib,1700-2000nm为nir-iic),光吸收更低、散射更小,生物组织荧光背景更低,因而nir-ii荧光成像组织穿透更深和成像质量佳,使得nir-ii荧光探针的开发成为当前生物光子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截至目前,已经发展的nir-ii生物探针包括红外量子点、碳纳米管、稀土纳米晶、有机染料荧光生物探针。除稀土纳米晶外,大部分荧光生物探针光谱范围大多处于nir-iia光谱区。这些材料存在诸如,宽带发射(》300nm),量子效率低、光漂白、尺寸分布宽和有毒元素组成等问题,制约了其在荧光成像及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截至目前,在报道的稀土离子基nir-ii荧光生物探针研究中,主要集中nir-iia的nd
3+
:1064和1310nm和nir-iib的er
3+
:1530nm探针居多。然而,发展位于生物光谱窗口nir-iic的发光效率高、发射谱线窄、性质稳定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新型荧光探针一直是领域的挑战性问题。与上述经典体系相比tm
3+
在1600nm-2100nm(nir-iib/c)处的荧光探针鲜有报道。主要是因为经典yb
3+
和tm
3+
共掺体系受到交叉弛豫和反向能量传递限制在此波段荧光量子效率。并且因为tm的1475nm波段发光水分子吸收强,也使得未有其活体成像的研究报道。因此,发展新一代稀土离子发射nir-iic斯托克斯位移更大、波长更长、光量子效率更高、发光更稳定、谱带更窄,寿命可调谐的纳米生物探针将在重大疾病精准多重探测、可视化诊疗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具有nir-iib至nir-iic区发光的特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深层组织中荧光成像的信噪比、时空分辨率,通过纳米结构设计,实现荧光寿命调节进行多重分析检测的应用。
4.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所述的核包括tm
3+
离子的发光核或惰性核,所述的壳包括tm
3+
离子发光壳、活性壳或/和惰性壳层。
6.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探针的核为tm
3+
离子的发光核,壳为活性壳和惰性壳层。
7.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探针的核为tm
3+
离子的发光核,壳为惰性壳层。
8.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探针的核为惰性核,壳为tm
3+
离子发光壳和惰性壳层。
9.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探针的尺寸为0.4-300nm。
10.优选的是,所述的tm
3+
离子的发光核或tm
3+
离子发光壳,由发光离子和其他掺杂离子组成;其他掺杂离子为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中的几种;其中单发光离子为tm
3+
,摩尔含量为0%~100%。
11.优选的是,所述的惰性壳层由光学惰性掺杂离子组成,其中掺杂离子为y、gd、lu中的一种或几种,满足y+gd+lu=100%。
12.优选的是,所述的活性壳中掺杂离子为yb、nd、y、lu或gd。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4.(1)壳层前驱体的制备:
15.a、发光壳前驱体制备: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条件下,将稀土盐溶解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发光中心元素为tm;稀土盐包括:氯化物、氧化物、乙酸盐、硝酸盐、三氟乙酸盐和乙酰丙酮盐;包含的掺杂稀土元素为: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nd或pm;
16.b、惰性壳前驱体制备: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条件下,将稀土盐溶解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稀土盐包括:氯化物、氧化物、乙酸盐、硝酸盐、三氟乙酸盐和乙酰丙酮盐;包含的掺杂稀土元素为:y、gd、lu;
17.c、活性壳前驱体制备: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条件下,将稀土盐溶解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稀土盐包括:氯化物、氧化物、乙酸盐、硝酸盐、三氟乙酸盐和乙酰丙酮盐;包含的掺杂稀土元素为: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nd或pm;其中ce、prtb、dy、ho、er、yb和nd所占比例为0.2%~100%;
18.d、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制备:将三氟乙酸锂/纳/钾溶解在高沸点溶剂中;
19.(2)核的合成
20.a、发光核的合成:稀土离子选择发光离子tm,以及其他掺杂离子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nd或pm;得到分散性良好形貌均一的稀土掺杂纳米粒子;
21.b、惰性核的合成:稀土离子选择y、lu或gd;稀土盐采用氯化物、乙酸盐、硝酸盐和三氟乙酸盐,得到分散性良好形貌均一的稀土掺杂纳米粒子。
22.(3)探针的制备
23.以步骤(2)tm
3+
离子的发光核或惰性核为晶核,包覆tm
3+
离子发光壳、活性壳或/和惰性壳层,得到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
24.本发明还提供上述nir-iic区荧光成像探针在小鼠成像中的应用。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1)本发明提供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探针是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晶体,利用tm
3+
在nir-iic掺杂基质降低tm
3+
光电场极化难度,通过提高tm
3+
浓度,加强tm
3+
能级强关联性,扩宽tm
3+
能级,加大tm
3+
对近红外激发光的吸收截面,通过构建掺杂离子浓度和种类相关的功能纳米结构,调控纳米探针中的光子能量迁移方向,以及通过生物光谱窗口近红外光多波长选择或联合激发多重思想相结合的构建策略。
27.2)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粒子尺寸、壳层厚度和掺杂离子浓度改变nir-iib/c的荧光寿命,获得寿命可调的nir-iib/c荧光探针,寿命可调范围0.5-20ms。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寿命成像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8.3)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加入不同掺杂离子的种类和浓度,调节得到不同发射光峰形的近红外二区的下转换材料。例如,基质中只掺杂发光离子tm
3+
时,纳米探针可以被~
808nm和~1208nm激发;发光离子tm
3+
与er
3+
共掺时,纳米晶体可以被~808nm、~980nm、~1208nm和~1530nm激发。发光离子为tm
3+
与yb
3+
共掺时,纳米晶可以被980nm,808nm,1208nm激发。
29.4)本发明中,荧光纳米探针的激发波长为中心波长,偏离中心波长20nm可以达到同样效果。比如,798nm或818nm波长的激光器激发荧光探针,能实现808nm激发的相同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litmf4:0.2%er透射电镜图片。
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natmf4透射电镜图片。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litmf4:0.2%er@liyf4透射电镜图片。
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litmf4@liybf4@liyf4透射电镜图片。
3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litmf4:0.2%er@liyf4修饰peg后的透射电镜图片。
36.图7为实施例5和实施例6在808nm激发下,相转移前后的litmf4:0.2%er@liyf4纳米粒子的发射光谱。
37.图8为为实施例4的litmf4@liyf4在808nm激发下,liyf4:x%tm@liyf4纳米粒子改变核中tm离子掺杂浓度的寿命。
38.图9为实施例5在808nm激发下,litmf4:x%er@liyf4纳米粒子改变核中er离子掺杂浓度的寿命。
39.图10为实施例7在808nm激发下,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对小鼠脑梗死模型成像。
40.图11为实施例8在808nm激发下,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对小鼠消化系统进行成像。
41.图12为实施例9在1208nm激发下,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对小鼠淋巴结进行成像。
具体实施方式
42.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如图1所示,该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所述的核包括tm
3+
离子的发光核或惰性核,所述的壳包括tm
3+
离子发光壳、活性壳或/和惰性壳层。
43.按照本发明,如图1a所示,所述的纳米探针的核为tm
3+
离子的发光核,壳为活性壳和惰性壳层。所述的活性壳的厚度大于等于0,当等于0时,纳米探针的核为tm
3+
离子的发光核,壳为惰性壳层。
44.按照本发明,如图1b所示,所述的纳米探针的核为惰性核,壳为tm
3+
离子发光壳和惰性壳层。惰性核的厚度大于等于0,当等于0时,核为tm
3+
离子发光核,壳为惰性壳层。
45.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纳米探针的尺寸优选为0.4-300nm,更优选0.4-200nm。
46.按照本发明,所述的tm
3+
离子的发光核或tm
3+
离子发光壳,由发光离子和其他掺杂离子组成;其他掺杂离子为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中的几种;其中单发光离子为tm
3+
,摩尔含量为0%~100%。更优选为100%;其中用于能量调控增强tm
3+
近红外nir发光的掺杂离子为er
3+
,pr
3+
,yb,ho
3+
,优选离子为er
3+
,其摩尔掺杂浓度优选为0%-30%,更优选0.2%。
47.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惰性壳层由光学惰性掺杂离子组成,其中掺杂离子为y、gd、lu
中的一种或几种,满足y+gd+lu=100%。
48.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活性壳中用于能量传递的掺杂离子为yb、nd等光学活性离子,用于尺寸调控的惰性核或壳掺杂离子为y、lu、gd等。
49.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惰性壳层由光学惰性掺杂离子组成;其中掺杂离子为y、gd、lu中的一种或几种,满足y+gd+lu=100%。壳层厚度为优选1~50nm。
50.按照本发明,纳米探针选择稀土掺杂纳米粒子材料,所述的基质组成选自氟化物、氟氧化物等低声子能量的基质材料:caf2,baf2,yf3、znf2、yof、calnf5、nalnf4、lilnf4、klnf4,优选lilnf4和nalnf4(ln=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不同的ln元素是掺杂离子。
51.按照本发明,,所述寿命可调节纳米晶可通过壳厚调控,及离子掺杂获得。在相同发光强度下,以掺杂离子对寿命进行调节;在相同发光核或发光层条件下,以壳厚为调节手段。其中壳厚为0.4-20nm和或掺杂er,pr,nd,yb,ce,dy等离子,优选er,pr。
5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53.(1)壳层前驱体的制备:
54.a、发光壳前驱体制备: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条件下,将稀土盐溶解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发光中心元素为tm;稀土盐包括:氯化物、氧化物、乙酸盐、硝酸盐、三氟乙酸盐和乙酰丙酮盐;包含的掺杂稀土元素为: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nd或pm;高沸点溶液优选包括:油酸、硬脂酸、葵酸、月桂酸、肉都葵酸、棕榈酸、十八烯、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解温度优选为20-180摄氏度;最终所得溶液浓度优选为0.01mol l-1
~5mol l-1

55.b、惰性壳前驱体制备: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条件下,将稀土盐溶解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稀土盐包括:氯化物、氧化物、乙酸盐、硝酸盐、三氟乙酸盐和乙酰丙酮盐;包含的掺杂稀土元素为:y、gd、lu;高沸点溶液优选包括:油酸、硬脂酸、葵酸、月桂酸、肉都葵酸、棕榈酸、十八烯、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解温度优选为20-180摄氏度;最终所得溶液浓度优选为0.01mol l-1
~5mol l-1

56.c、活性壳前驱体制备: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条件下,将稀土盐溶解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稀土盐包括:氯化物、氧化物、乙酸盐、硝酸盐、三氟乙酸盐和乙酰丙酮盐;包含的掺杂稀土元素为: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nd或pm;其中ce、prtb、dy、ho、er、yb和nd等离子所占比例为0.2%~100%,高沸点溶液优选包括:油酸、硬脂酸、葵酸、月桂酸、肉都葵酸、棕榈酸、十八烯、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解温度优选为20-180摄氏度;最终所得溶液浓度优选为0.01mol l-1
~5mol l-1

57.d、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制备:将三氟乙酸锂/纳/钾溶解在高沸点溶剂中;高沸点溶剂优选为:油酸、硬脂酸、葵酸、月桂酸、肉都葵酸、棕榈酸、十八烯、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解温度优选为20~180摄氏度;最终所得溶液浓度优选为0.01mol l-1
~5mol l-1

58.(2)核的合成
59.a、发光核的合成:稀土离子选择发光离子tm,以及其他掺杂离子y、la、ce、pr、sm、eu、gd、tb、dy、ho、er、yb、lu、nd或pm;稀土盐采用氯化物、乙酸盐、硝酸盐和三氟乙酸盐;高温溶剂优选采用油酸、油胺、十八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此外,反应物中优选还包括氟化铵、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真空或惰性气体
保护下,200~330摄氏度反应5~200min,得到分散性良好形貌均一的稀土掺杂纳米粒子。
60.b、惰性核的合成:稀土离子选择y、lu或gd;稀土盐采用氯化物、乙酸盐、硝酸盐和三氟乙酸盐;高温溶剂优选采用油酸、油胺、十八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此外,反应物中还包括氟化铵、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200~330摄氏度反应5~200min,得到分散性良好形貌均一的稀土掺杂纳米粒子。
61.(3)探针的制备
62.以步骤(2)tm
3+
离子的发光核或惰性核为晶核,包覆tm
3+
离子发光壳、活性壳或/和惰性壳层,得到nir-iib/c荧光纳米探针。
63.所述的探针制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64.a、以上一步合成的发光核为晶核,在180~330摄氏度的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连续交替滴加上述惰性壳前驱体溶液与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惰性壳前驱体溶液与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体积比为10:1到1:10;滴加溶液的总体积与惰性核溶液体积比为10:1到1:10。
65.b、以惰性核为晶核,在180~330摄氏度的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连续交替滴加上述发光壳前驱体溶液与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发光壳前驱体溶液与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体积比为10:1到1:10;滴加溶液的总体积与发光核溶液体积比为10:1到1:10。以得到的纳米粒子为晶核,重复a的操作步骤,得到发光探针。
66.c、以发光核为晶核,在180~330摄氏度的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连续交替滴加上述活性壳前驱体溶液与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活性壳前驱体溶液与三氟乙酸锂/纳/钾溶液体积比为10:1到1:10;滴加溶液的总体积与发光核溶液体积比为10:1到1:10。以得到的纳米粒子为晶核,重复a的操作步骤,得到发光探针。
67.本发明中,壳层厚度可以通过控制滴加前驱体的量改变。
68.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加入不同掺杂离子的种类和浓度,调节得到不同发射光峰形的近红外二区的下转换材料。
69.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加入不同掺杂离子的种类和浓度,调节得到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近红外二区的下转换材料。例如,基质中只掺杂发光离子tm
3+
时,纳米探针可以被~808nm和~1208nm激发;发光离子tm
3+
与er
3+
共掺时,纳米晶体可以被~808nm、~980nm、~1208nm和~1530nm激发。发光离子为tm
3+
与yb
3+
共掺时,纳米晶可以被980nm,808nm,1208nm激发。
70.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粒子尺寸、壳层厚度和掺杂离子浓度改变nir-iib/c的荧光寿命,获得寿命可调的nir-iib/c荧光探针,寿命可调范围0.5-20ms。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寿命成像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1.本发明还提供上述nir-iic区荧光成像探针在小鼠成像中的应用。
72.本发明还提供上述nir-iic区荧光成像探针用于小鼠成像的方法,包含步骤如下:
73.(1)将纳米探针尾静脉注射进小鼠体内。
74.(2)用的808nm/1208nm波长激光实时监测纳米探针在小鼠体内的荧光信号。
75.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探针浓度为0mg/ml~50mg/ml,优选的,纳米探针浓度为25mg/ml。
76.本发明中,所用808nm激光功率为0~1w/cm2,其中,优选的,激光功率密度为65mw/
cm2。所用1208nm激光功率为0~1w/cm2,其中,优选的,激光功率密度为20mw/cm2。
7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78.实施例1
79.litmf4:0.2%er合成方法:将0.995mmol tmcl3与0.005mmol ercl3加入9ml油酸(oa)与22.5ml十八烯(ode)的混合溶剂中,升温至160℃。待固体完全溶解后降温至60℃。加入210mg氢氧化锂(lioh)和296mg氟化铵(nh4f)的甲醇溶液,升温至85℃,保持30min。随后,将混合溶液升温至300℃,反应1.5h后将至室温。分别加入10ml丙酮和5ml乙醇6500r/min离心6min。将沉淀分散至8ml环己烷中。图2为litmf4:0.2%er透射电镜图片。li基质发光核。图2说明li基质的高掺tm
3+
裸核结构成功合成。
80.liyf4:x%tm的合成方法与litmf4:0.2%er相同,只是不加入ercl3,并且按照1-x:x的比例加入ycl3与tmcl3为原料进行合成。
81.实施例2
82.natmf4合成方法:本文所述nir-iic区的高效荧光探针纳米核用溶剂热法合成:将0.25mmol tmcl3加入3ml油酸(oa)与7.5ml十八烯(ode)的混合溶剂中,升温至160℃。待固体完全溶解后降温至60℃。加入100mg氢氧化钠(naoh)和148mg氟化铵(nh4f)的甲醇溶液,升温至85℃,保持30min。随后,将混合溶液升温至300℃,反应1.5h后将至室温。分别加入10ml丙酮和5ml乙醇6500r/min离心6min。将沉淀分散至4ml环己烷中。图3为natmf4透射电镜图片。na基质发光核。图3说明na基质的高掺tm
3+
裸核结构成功合成。
83.实施例3
84.惰性壳前驱体制备:将1mmoly(cf3coo)3与1mmol licf3coo粉末加入3ml oa与7.5ml ode混合溶液中,将溶液升温至120℃。待固体完全溶解后,降温至室温备用。
85.实施例4
86.litmf4:0.2%er@liyf4合成方法:将2mllitmf4:0.2%er的环己烷溶液分散在3ml oa与7.5ml ode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混合溶液升温至80℃,保持30min。将混合溶液升温至300℃,将惰性壳前驱体溶液注入反应体系,反应1.5h后降温至室温。分别加入10ml丙酮和5ml乙醇6500r/min离心6min。将沉淀分散至4ml环己烷中。图4为litmf4:0.2%er@liyf4透射电镜图片。li基质nir-iib/c荧光探针。图4说明li基质的高掺tm
3+
包覆惰性壳结构成功合成。图8为为实施例4的litmf4@liyf4在808nm激发下,liyf4:x%tm@liyf4纳米粒子改变核中tm离子掺杂浓度的寿命。
87.liyf4:x%tm@liyf4合成方法与litmf4:0.2%er@liyf4相同,只是使用liyf4:x%tm作为晶核进行合成。
88.实施例5
89.litmf4@liybf4@liyf4合成方法:将2mllitmf4:0.2%er的环己烷溶液分散在3ml oa与7.5ml ode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混合溶液升温至80℃,保持30min。将混合溶液升温至300℃,将活性壳前驱体溶液注入反应体系,反应1.5h后降温至室温。分别加入10ml丙酮和5ml乙醇6500r/min离心6min。将litmf4@liybf4沉淀分散至4ml环己烷中。
90.将4ml litmf4@liybf4的环己烷溶液分散在9ml oa与22.5ml ode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混合溶液升温至80℃,保持30min。将混合溶液升温至300℃,将惰性壳前驱体溶液注入反应体系,反应1.5h后降温至室温。分别加入10ml丙酮和5ml乙醇6500r/min离心
6min。将litmf4@liybf4@liyf4沉淀分散至4ml环己烷中。图5为litmf4@liybf4@liyf4透射电镜图片。图5说明具有活性壳结构nir-iib/c探针的成功合成。
91.图9为实施例5在808nm激发下,litmf4:x%er@liyf4纳米粒子改变核中er离子掺杂浓度的寿命。
92.实施例6
93.litmf4:0.2% er@liyf4生物功能化修饰:取0.125mmol litmf4@liyf4:0.2%er纳米粒子加入1ml乙醇离心,分散到2ml氯仿中。加入50mg dspe-peg溶解,并50℃旋转蒸发除去氯仿,形成薄膜。在烧瓶中加入2ml去离子水,放入50℃环境中摇晃形成tm-nps@peg纳米粒子。图6为litmf4:0.2%er@liyf4修饰peg后的透射电镜图片。li基质nir-iic荧光探针相转移图片。图6说明高掺tm核壳结构连接配体后的透射电镜,说明应用于小鼠成像的纳米粒子是结构均一并且均匀分散的。图7为实施例5和实施例6在808nm激发下,相转移前后的litmf4:0.2%er@liyf4纳米粒子的发射光谱。
94.实施例7
95.用雄性blal/c小鼠制作脑血栓模型,将25mg/mltm-nps@peg纳米探针尾静脉注射进小鼠体内,用65mw/cm2的800nm波长激光在不同时间点,监测小鼠脑部,观察到血栓处的荧光信号弱于正常部位。图10为808nm激发下,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对小鼠脑梗死模型成像。图10说明使用hgcdte(mct)相机对尾静脉注射litmf4:0.2%er@liyf4纳米粒子的脑梗死小鼠进行成像。说明高掺tm探针可以作为nir-iic的成像探针。
96.实施例8
97.将25mg/ml tm-nps@peg纳米探针喂进小鼠体内,观察小鼠消化代谢过程。用65mw/cm2的800nm波长激光在不同时间点,监测纳米探针在小鼠消化道内的荧光信号。图11为实施例8在808nm激发下,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对小鼠消化系统进行成像。图11说明使用ingaas相机对用litmf4:0.2%er@liyf4纳米粒子灌胃的小鼠进行成像。说明高掺tm探针可以作为nir-iic的成像探针。说明高掺tm探针可以进行深层组织nir-iic成像。
98.实施例9
99.将100μl的25mg/mltm-nps@peg纳米探针注射在小鼠足步,观察小鼠淋巴结成像。用20mw/cm2的1208nm波长激光在不同时间点,监测小鼠淋巴结处的荧光信号。图12为实施例9在1208nm激发下,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对小鼠淋巴结进行成像。图12说明使用ingaas相机对足部注射litmf4:0.2%er@liyf4纳米粒子的小鼠淋巴结进行成像。说明高掺tm探针可以作为nir-iic的成像探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