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裱作文物的保护修复,属于文物保护,具体涉及一种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及其制备和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裱作属于古建筑营造传统中的八大匠作之一,流行于清初北方建筑,是一门与书画装裱及传统建筑营造相关的重要工艺。狭义的裱作指在古建筑内檐的墙壁、顶棚、槅扇、门窗等建筑构件的表面,用浆糊将纸张、织物等粘合进行糊饰。广义的裱作则包括内檐的贴落、匾联、天花、博缝、镞花等。古建室内传统棚壁裱糊做法的工序包括①修整、清理木方格篦子。②裱糊底纸,底纸通常由多张纸张或织物构成,通过浆糊粘结。③裱糊盖面纸,最常用的盖面纸为银印花纸或素面白纸,也是使用浆糊粘结。传统裱作的主要材料可分为纸张、织物和浆糊。在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提到的所用纸张有高丽纸、白栾纸、白鹿纸、白棉榜纸、黄棉榜纸、毛头纸等多种纸张,在清宫档案中也出现过白地绿团龙纸、蓝地金钱菊花纸等带图案的纸张。在修缮工程中还采用过大白纸、牛皮纸等机制纸,但这些纸张的性能与手工纸相差甚远。裱作中纸张可分为底层纸和面层纸,分别用于打底加固和表面装饰。织物如锦、绢、缎、绸、纱、绫、布等织物多数用于博缝与槅扇的裱糊。传统棚壁糊饰中通常采用小麦面粉浆糊作为粘结材料。但面粉的主要成分淀粉是微生物、害虫喜爱的食物,很容易出现长霉生虫等问题。因此,古人会在浆糊中加入一些中药材来提升浆糊的防霉、防蠹能力。
2、然而,传统中药浆糊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高温水煎中药材来制糊,中药材多采用复方配伍。常用的花椒、黄柏等中药材存在制备繁琐、制得浆糊保质期短、颜色较黄等问题,在裱作文物修复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尤其在面层纸粘结时无法使用有较深颜色的中药浆糊,因此亟需对传统中药浆糊的性能进行改良提升,研制出不改变纸张颜色的新型抗菌浆糊。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及其制备和修复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采用向浆糊中直接添加常用中药材花椒的有效抗菌成分芳樟醇的方法,获得白色抗菌浆糊,用于裱作面纸的粘结和修复。通过将芳樟醇制备成乳液克服了芳樟醇在水中溶解度低、挥发过快、有刺激性气味的问题。另外,为提高浆糊的保质期,添加香草醛和丁香醛作为协同抗菌成分和抗氧化剂,两者均为白色粉状固体,添加后不影响浆糊颜色。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芳樟醇单体的分散:取芳樟醇1~3份,溶剂2~3份,乳化剂2份,水2~5份,将所述芳樟醇与溶剂以适当比例混合均匀,形成分散液;
5、(2)芳樟醇乳液的制备:向所述分散液中依次加入乳化剂和水,充分混合形成芳樟醇乳液;
6、(3)淀粉浆糊的制备:向淀粉中逐渐加入40℃水并不断搅拌,至淀粉充分溶解呈稀糊状后,再加入100℃水并继续搅拌,得到凝胶状淀粉浆糊;
7、(4)新型浆糊的制备:待所述凝胶状淀粉浆糊冷却至室温后,滴入所述芳樟醇乳液、香草醛、丁香醛,在室温下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到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溶剂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乙醇、甲醇、丙酮、二乙二醇单丁醚。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乳化剂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烷基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水为:自来水、纯水或去离子水。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芳樟醇乳液中芳樟醇质量分数为10%~30%,溶剂质量分数为20%~30%,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0%,其余成分为水。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选用的淀粉是小麦淀粉。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向25~30份淀粉中,逐渐加入40℃水并不断搅拌5~10min,至淀粉充分溶解呈稀糊状后,再加入100℃水并继续搅拌10~30min,得到均匀、透明的凝胶状淀粉浆糊。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待所述凝胶状淀粉浆糊冷却至室温后,滴入0.5~1份所述芳樟醇乳液,香草醛0.1份,丁香醛0.1份,在室温下持续搅拌5~1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到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淀粉25%~30%;水70%~75%;芳樟醇乳液0.5%~1%;香草醛0.1%;丁香醛0.1%。
16、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其中,所述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采用根据以上任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1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采用根据以上方面所述的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的裱作文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1)浆糊的稀释:将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在器具中捣烂,利用常温水稀释备用;
19、(2)浆糊的使用:在需进行保护的裱作面纸表面施加步骤(1)稀释后的裱作文物修复用浆糊,使裱作面纸的纸张间充分粘合;
20、(3)干燥:将裱作面纸的纸张边缘多余的浆糊除净,控制温湿度缓慢晾干。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浆糊的稀释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稀释倍数为1~4倍。
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浆糊的施加工艺包括涂刷、喷淋等,施加2~5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0min。
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控制的干燥条件为:温度18~25℃,相对湿度40%~70%。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摒弃传统中药浆糊熬制中药水的繁琐步骤,向制备的淀粉浆糊中直接添加中药抗菌成分芳樟醇,制备工艺简单便捷,原料价格低廉,且添加量极少就可起到防霉效果。
26、2、本发明提供的将芳樟醇乳液制备方法,克服了芳樟醇在水中溶解度低、挥发过快、有刺激性气味的问题。
27、3、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浆糊中添加香草醛和丁香醛,与芳樟醇同为植物精油,三者能够协同作用,起到增强抑菌效果,更加广谱抗菌。同时,香草醛和丁香醛可以抗氧化,能够防止浆糊变质。三种成分相互协同,使得新型浆糊具备抗菌防霉的优良特性,且不会对纸张本体造成任何损害。
28、4、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浆糊外观是白色,不会改变纸张颜色,尤其适合用于传统中药浆糊无法使用的裱作中面纸的粘结。
29、5、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浆糊ph呈弱碱性,有效避免了传统中药浆糊对纸质文物造成的酸化问题。
30、6、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浆糊中添加的芳樟醇、香草醛和丁香醛能够降低浆糊对水的吸附能力,阻碍霉菌利用水分生长繁殖,进一步降低浆糊和纸张吸湿长霉的风险。
31、7、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浆糊通过氢键与纸张纤维相连接,并未改变淀粉浆糊的可逆性,不会阻碍裱作文物未来的可再处理性。
32、8、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浆糊制备方法采用水作为溶剂,制备工艺绿色环保,易于控制和快速生产,适用于裱作文物修复的现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