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3420阅读:3012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专门适用于车辆座椅的安装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汽车前排座椅上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首选,由于汽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因此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能特别重视,其中座椅的有效固定对乘客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既要保证制造工艺简单,又要保证安装后支架的固定强度。目前常用的汽车前排座椅安装一般采用“几”字型或盒状件支架连接,但是“几”字型支架强度较弱,而盒状件冲压难度较大。申请号为200910104629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1633329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后部安装机构”,它在原有技术中独自设置的中央安装支架和侧安装支架之间搭接(焊接)一根安装横梁,从而将中央安装支架和侧安装支架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倒“几”字型,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力可以通过安装横梁从侧安装支架传导到中央安装支架,分散座椅侧面受到冲击力的大小。申请号为20102066244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201961181U)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安装支架”,它将前者所述专利申请中连接起来的中央安装支架、安装横梁和侧安装支架搭架整体冲压成U型长条板,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整体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与前者基本相同。上述安装支架虽然使得车体整体强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整体支架结构大且稍显复杂,制造成本和冲压难度都比较高。公告号为CN202986867U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日为2012年12月10日)公开“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如图1所示,该支架设置在后轮罩内板6上,所述支架呈盒状,包括顶壁及与所述顶壁的周边连接的四个侧壁,所述支架的顶壁和一侧壁上设有U型卡口,所述支架的四个侧壁的远顶壁侧边向外延伸折弯,形成与所述后轮罩内板6表面形状相适配的侧边。安装时,盒装支架的开口沿水平方向(X向)固定在后轮罩内板6上,后排座椅骨架9沿竖直方向(Z向)通过U型卡口进行安装,再通过其自身挡块7的过盈配合及弹簧8的收缩压紧,使后排座椅骨架9自动卡死,有效限制后排座椅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如果将该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结构转用到前排座椅,会存在以下问题:盒状件安装支架作为一个整体冲压难度大,而且前排座椅没有后排座椅上相应的后轮罩内板结构,因此直接转用过来有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同时保证安装支架刚度强度高和冲压难度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前排座椅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几”字型或整体盒状件的结构,而是采用几块钣金拼接的方式来组成安装支架,在保证每块钣金制造难度及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安装支架的强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在中央通道和两侧座椅支撑梁连接处的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所述中央通道在汽车前地板主体中间前后延伸并凸起,座椅支撑梁横向设置在中央通道两侧。上述左安装支架由前侧板和左侧板构成的左支架、上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右支架以及后支架拼接而成,其中左支架、右支架和后支架相邻边固定形成有一开口的盒体,所述前侧板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上表面的前固定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边缘分别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侧表面上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后支架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左侧座椅支撑梁上的后固定板;上述右安装支架由左侧板和上侧板构成的左支架、前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右支架以及后支架拼接而成,其中左支架、右支架和后支架相邻边固定形成有一开口的盒体,所述前侧板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上表面的前固定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另一侧表面上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后支架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右侧座椅支撑梁上的后固定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左、右安装支架相对设置,并且每个安装支架形成的盒体结构刚度强度高,由于每个安装支架均由三块结构简单的钣金件拼接而成,因此在冲压制造的难度上也大大降低,故这种安装支架既提高了其强度刚度,还降低了冲压制造的难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后支架底部向后倾斜,且左安装支架的后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沿前侧板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壁上的左内板和右内板,上边缘设有沿前侧板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上侧板内壁上的上内板;所述右安装支架的后支架底部向后倾斜,且右安装支架的后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沿前侧板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壁上的左内板和右内板,上边缘设有沿前侧板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上侧板内壁上的上内板。当安装支架整体安装好后,后支架处于受压压力最大的底部,因此后支架底部向后倾斜设置后能够在受压时与后固定板保持一致,同时左内板、右内板、上内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固定,提高了安装支架的受压强度及其刚性。优选地,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后支架的左内板、右内板、上内板与后支架的后固定板连接处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右安装支架的后支架的左内板、右内板、上内板与后支架的后固定板连接处分别设有加强筋。考虑到左内板、右内板、上内板与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处也是保证安装强度的关键,因此在这些连接处均设置加强筋,以提高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汽车前排座椅左、右安装支架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左安装支架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左安装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右安装支架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右安装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2所示为汽车前地板主体上左安装支架A和右安装支架B的安装示意图,在前地板主体中间前后延伸并凸起有中央通道2,中央通道2两侧横向设置有座椅支撑梁3,左安装支架A和右安装支架B安装在中央通道2和两侧的座椅支撑梁3连接处。图3、图4所示为左安装支架结构,它由前侧板A11和左侧板A12构成的左支架A1、上侧板A21和右侧板A22构成的右支架A2以及后支架A3拼接而成,其中左支架A1、右支架A2和后支架A3相邻边固定形成有一开口的盒体,所述前侧板A11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2上表面的前固定板A13,左侧板A12和右侧板A22下边缘分别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2侧表面上的左固定板A14和右固定板A23,后支架A3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左侧座椅支撑梁3上的后固定板A31。由于左安装支架A的后支架A3处于受压压力最大的底部,为进一步提高其强度,所述后支架A3底部向后倾斜,使得后支架A3在受压时与后固定板A31形状保持一致,避免两者产生过大的过渡形变,且左安装支架A的后支架A3两侧分别设有沿前侧板A11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左侧板A12和右侧板A22内壁上的左内板A32和右内板A33,上边缘设有沿前侧板A11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上侧板A21内壁上的上内板A34。这样通过左内板A32、右内板A33、上内板A34分别与左侧板A12、右侧板A22、上侧板A21的固定来提高整个左安装支架A的受压强度及其刚性。考虑到后支架A3连接有左内板A32、右内板A33、上内板A34以及后固定板A31,因此为保证整个后支架A3的强度,在左内板A32、右内板A33、上内板A34和后固定板A31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加强筋A35。图5、图6所示为右安装支架结构,它由左侧板B12和上侧板B11构成的左支架B1、前侧板B21和右侧板B22构成的右支架B2以及后支架B3拼接而成,其中左支架B1、右支架B2和后支架B3相邻边固定形成有一开口的盒体,所述前侧板B21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2上表面的前固定板B23,左侧板B12和右侧板B22下边缘分别向外延伸有固定在中央通道2另一侧表面上的左固定板B13和右固定板B24,后支架B3下边缘向外延伸有固定在右侧座椅支撑梁3上的后固定板B31。同理,由于右安装支架B的后支架B3处于受压压力最大的底部,为进一步提高其强度,所述后支架B3底部向后倾斜,使得后支架B3在受压时与后固定板B31形状保持一致,避免两者产生过大的过渡形变,且右安装支架B的后支架B3两侧分别设有沿前侧板B21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左侧板B12和右侧板B22内壁上的左内板B32和右内板B33,上边缘设有沿前侧板B21方向延伸且能固定在上侧板B11内壁上的上内板B34。这样通过左内板B32、右内板B33、上内板B34分别与左侧板B12、右侧板B22、上侧板B11的固定来提高整个左安装支架A的受压强度及其刚性。考虑到后支架B3连接有左内板B32、右内板B33、上内板B34以及后固定板B31,因此为保证整个后支架B3的强度,在左内板B32、右内板B33、上内板B34和后固定板B31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加强筋B35。如上所述,右安装支架B与左安装支架A的不同在于:左安装支架A的左支架A1由前侧板A11和左侧板A12构成,而右安装支架B的左支架B1由左侧板B12和上侧板B11构成;左安装支架A的右支架A2由上侧板A21和右侧板A22构成,而右安装支架B的右支架B2由前侧板B21和右侧板B22构成,因此左安装支架A和右安装支架B的结构也相互对称。具体安装时,可以通过安装支架上设置的螺孔将前排座椅固定在中央通道2和座椅支撑梁3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左安装支架A和右安装支架B的结构只是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侧的安装支架可以交换安装位置,或者只采用其中任意一种安装支架结构。本发明所述拼接形成的盒体状安装支架整体强度高,能够给前排座椅的固定提高安全保证,而每个安装支架均有三块结构简单的钣金件拼接而成,因此在冲压制造的难度上也大大降低。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前车前排座椅安装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