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多个油缸的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5075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多个油缸的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轮胎爆胎应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真空轮胎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爆胎情况时,外胎会向轮辋的凹槽凹陷,甚至脱落,使得轮辋的轮缘取代外胎而支撑地面。一方面,由于外胎凹陷、甚至脱落,导致车身重心向爆胎车轮一侧倾斜,容易发生侧翻;另一方面,由于轮缘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小,无法实现车辆转弯,容易导致车辆失去方向控制。因此,对于行驶过程中的车辆,特别是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爆胎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甚至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在现有技术中,真空轮胎爆胎应急装置的设计思路可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用爆胎应急装置封堵住轮辋凹槽,从而防止外胎脱落,避免轮缘支撑地面。专利号为01811431.8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环绕轮辋安装的组件便是采用这种思路设计而成的,但该组件存在发生爆胎后,车身重心倾斜程度较大的缺陷。第二种思路是将爆胎应急装置设计成包括一个形状与内胎相似的硬质轮胎,该硬质轮胎通过支撑件与车轮轮辋相连,当发生爆胎时,由该硬质轮胎支撑起车身,减少车身重心倾斜程度,避免车辆失去方向控制。采用第二种思路设计而成的爆胎应急装置包括公开号为101905628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装置,但该装置存在须在车轮轮辋上加焊部件的缺陷。第三种设计思路是将爆胎应急装置的主体设计成一个圆筒,当发生爆胎时,由该圆筒顶起外胎,外胎胎唇提起轮毂,进而撑起车身,避免车身重心发生较大程度倾斜及车辆失去方向控制。体现第三种设计思路的有公告号为203713430的中国实用新型所公布的轮胎内置防爆轮辋,但该轮胎内置防爆轮辋存在难以为车辆提供动力的缺陷。如何设计出一种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使得安装它的车辆在发生爆胎时,车身重心不致发生大的倾斜,且爆胎车轮还能作为车辆的动力轮,同时,无需对车轮轮辋进行改造便可安装,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多个油缸的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安装它的车辆在发生爆胎时,车身重心倾斜程度小,且爆胎车轮还能作为车辆的动力轮,同时,无需对车轮轮辋进行改造便可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多个油缸的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包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圆弧连接构成的一个圆筒,相邻所述主体圆弧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主体圆弧上至少设有一个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所述缸筒的后端为密闭端,缸筒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主体圆弧上面向圆心的一侧,缸筒上还设有一个单向阀和一个放油阀;所述活塞安装在缸筒内,所述导向套固定安装在缸筒的前端,所述活塞杆的后端从导向套中穿过并伸入缸筒内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摩擦垫片。进一步,所述主体圆弧上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位于主体圆弧上面向圆心的一侧;所述缸筒的后端设有与之一体铸造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固定螺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螺杆穿过所述通孔与固定螺母配合旋接,所述缸筒通过固定座、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主体圆弧上。替代地,所述缸筒的后端与所述主体圆弧焊接连接或一体铸造。进一步,所述单向阀、放油阀均设于缸筒上靠近其后端的一侧。进一步,所述主体圆弧的两端设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设于所述主体圆弧面向圆心一侧,所述连接螺杆与主体圆弧一体铸造或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所述连接螺杆、连接圆弧、连接螺母,所述连接圆弧上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穿过的通孔;相邻主体圆弧通过所述连接螺杆、连接圆弧、连接螺母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主体圆弧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段和位于两个端部的连接段;所述主体圆弧的径向厚度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支撑段的连接处有阶跃,所述连接段的径向厚度比所述支撑段的径向厚度薄;所述连接螺杆设于所述连接段面向圆心一侧,所述连接螺杆与连接段一体铸造或焊接连接。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1)该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的圆筒可以制作得足够大,使得在发生爆胎时,车身重心倾斜程度较小。(2)该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采用油缸作为连接圆筒和车轮轮辋的部件,通过单向阀向缸筒内充入液压油后,液压油推动活塞、活塞杆向前运动,活塞杆将摩擦垫片挤压在车轮轮辋上,使得整个爆胎应急装置与车轮轮辋间结合得十分紧密而不至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爆胎车轮仍然能作为车辆的动力轮。(3)该真空轮胎内置爆胎应急装置采用油缸连接圆筒和车轮轮辋,整个爆胎应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通过输入液压油和放出液压油来实现,无需对车轮轮辋进行任何改造。(4)安装该爆胎应急装置的车辆发生爆胎后,由油缸内的液压油撑起车身,这使得车辆行驶更平稳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一沿A-A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二沿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三个主体圆弧3连接构成的一个圆筒,相邻主体圆弧3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主体圆弧3的两端设有连接螺杆(未标示),连接螺杆(未标示)设于主体圆弧3面向圆心一侧,连接螺杆(未标示)与主体圆弧3一体铸造;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杆(未标示)、连接圆弧4、连接螺母(未标示),连接圆弧4上设有供连接螺杆(未标示)穿过的通孔(未画出);相邻主体圆弧3通过连接螺杆(未标示)、连接圆弧4、连接螺母(未标示)固定连接。每一个主体圆弧3上设有两个油缸1,油缸1包括缸筒9、活塞10、活塞杆6、导向套11,缸筒9的后端为密闭端,缸筒9的后端设有与之一体铸造的固定座5,固定座5上设有通孔(未画出);主体圆弧3上设有固定螺杆(未标示),固定螺杆(未标示)位于主体圆弧3上面向圆心的一侧;固定螺杆(未标示)穿过固定座5上的通孔(未画出)与固定螺母(未标示)配合旋接,缸筒9通过固定座5、固定螺杆(未标示)、固定螺母(未标示)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主体圆弧3上。活塞10安装在缸筒9内,导向套11固定安装在缸筒9的前端,活塞杆6的后端从导向套11中穿过并伸入缸筒9内与活塞10相连,活塞杆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摩擦垫片7,摩擦垫片7的形状与车轮轮辋形状相适应,使得摩擦垫片7能与车轮轮辋紧密贴合。所有油缸1的缸筒9上均设有一个单向阀2和一个放油阀8,单向阀2、放油阀8均设于缸筒9上靠近其后端的一侧。实施例二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三个主体圆弧3连接构成的一个圆筒,相邻主体圆弧3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主体圆弧3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段3-1和位于两个端部的连接段3-2;主体圆弧3的径向厚度于连接段3-2与支撑段3-1的连接处有阶跃,连接段3-2的径向厚度比支撑段3-1的径向厚度薄;连接段3-2面向圆心一侧设有连接螺杆(未标示),连接螺杆(未标示)与连接段3-2一体铸造而成。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杆(未标示)、连接圆弧4、连接螺母(未标示),连接圆弧4上设有供连接螺杆(未标示)穿过的通孔(未画出);相邻主体圆弧3通过连接螺杆(未标示)、连接圆弧4、连接螺母(未标示)固定连接。每一个主体圆弧3上设有两个油缸1,油缸1包括缸筒9、活塞10、活塞杆7、导向套5,缸筒9的后端为密闭端,缸筒9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主体圆弧3上面向圆心的一侧;缸筒9的后端与主体圆弧3一体铸造而成。活塞10安装在缸筒9内,导向套5固定安装在缸筒9的前端,活塞杆7的后端从导向套8中穿过并伸入缸筒9内与活塞10相连,活塞杆7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摩擦垫片6,摩擦垫片6的形状与车轮轮辋形状相适应,使得摩擦垫片6能与车轮轮辋紧密贴合。所有油缸1的缸筒9上均设有一个单向阀2和一个放油阀8,单向阀2、放油阀8均设于缸筒9上靠近其后端的一侧。下面结合实施例二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安装时,首先将所有油缸1中的液压油放出,使活塞杆7尽量缩入缸筒9内,然后,将三个主体圆弧3逐次放入外胎内,并在外胎内用连接圆弧4将三个主体圆弧3连接成一个圆筒。待将外胎一侧的胎唇安装到车轮轮辋上后,逐个地通过单向阀2向油缸1内输入液压油。开始输入的液压油用于将油缸中的空气排出,待空气排尽后,关闭放油阀8,开始真正地向油缸内加注液压油。加注液压油时,油缸1的活塞杆7被向前推出,使得摩擦垫片6被挤压得与车轮轮辋结合得足够紧密。最后,将外胎的另一侧胎唇安装到车轮轮辋上。拆卸时,先放出外胎内的气体,将外胎一侧胎唇卸出,然后逐个地打开放油阀8,放出液压油,同时,通过外胎挤压油缸1,使所有油缸1的活塞杆7缩入缸筒9内,最后,将主体圆弧3逐个拆卸下来。由于受缸筒9内液压油的作用,摩擦垫片6能与车轮轮辋结合得十分紧密,整个爆胎应急装置十分牢靠地固定在车轮轮辋的外侧,如此,当发生爆胎时,该爆胎应急装置撑起车身,避免车子发生危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