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链自紧装置、防滑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138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轮的防滑链自紧装置、防滑链。



背景技术:

当车辆在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冰雪气候中行驶时,由于路面覆盖有冰层或积雪层,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容易造成车轮打滑而发生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故,许多车辆都采用在车轮的轮胎外部安装防滑链(antiskidchain)来增大轮胎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

如图1所示,防滑链L包括包裹于车轮的轮胎40外周面的横向链44和与横向链连接的外链42,外链42用于将横向链44紧固于轮胎40的外周面;外链42在周向上具有至少一对相对的端部,每对端部中,一个端部上连接有一夹紧装置T,另一个端上连接有挂钩45,夹紧装置T包括外壳1和卷设于外壳中的牵绳3,外壳1与外链42的一端部连接,牵绳3可从外壳1中拉出并与挂钩45连接;夹紧装置T通过调节牵绳3伸出外壳的长度来调节外链42的周长,当夹紧装置T收紧牵绳3时,外链42由于周长减小而随之收紧,横向链44可紧固与轮胎40的周面上。

公开号为US6213421B1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滑链的夹紧装置,参照图1并结合图2-4,该夹紧装置的外壳1内部形成有轴销15,棘轮10通过预紧螺旋弹簧12套设于轴销15上;钢丝绳3卷设于棘轮10上,可沿形成于外壳1上的导向槽5伸出外壳1,其伸出外壳1的一端形成挂环11,用于与挂钩45连接;外壳1内部上还连接有按钮部件,用于将棘轮10锁定或解锁,按钮部件包括操作杆20和锁定杆21,其中锁定杆21的中部通过螺旋弹簧25可转动地连接于外壳1,锁定杆21的第一端具有锁爪29,该锁爪29可与棘轮10的单个齿啮合以限制棘轮10的转动;操作杆20位于锁定杆21相对于棘轮10的另一侧,其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外壳1,操作杆2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锁定杆21的第一突出部32和第二突出部31。

参照图2,当夹紧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突出部32与锁定杆21不接触,第二突出部31抵设于锁定杆21的第二端,锁定杆21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此时锁爪29与棘轮10可活动地啮合,棘轮10可以沿牵绳3的收紧方向转动,而不能沿牵绳3的拉出方向转动,也就是说棘轮10被部分锁定;

参照图3,在进行防滑链的安装时,需要将牵绳3向外拉出以扩大外链42的周长,具体为:将操作杆20的第二端按下,第二突出部31向锁定杆21的第二端施加压力,锁定杆21随之发生转动,使得位于锁定杆21第一端的锁爪29脱离棘轮10,此时锁爪29与棘轮10不再啮合,沿拉出方向拉动牵绳3即可将牵绳3拉出外壳1。此时,棘轮10既可以沿牵绳3的收紧方向转动,也可以沿牵绳3的拉出方向转动,也就是说棘轮10被完全解锁;

参照图4,当防滑链已经完成安装后,需要将牵绳3的位置进行固定,具体为:将操作杆20的第一端按下,第一突出部32向锁定杆21的第一端施加压力,锁定杆21随之发生转动,使得位于锁定杆21第一端的锁爪29与棘轮10固定啮合,棘轮10不能发生任何转动,也就是说棘轮10被完全锁定。

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在夹紧装置的棘轮10被完全解锁的状态下,当用户突然失去对牵绳3的控制时,牵绳3在预紧螺旋弹簧12的作用下将立即沿收紧方向重新卷入棘轮10中,给防滑链的安装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防滑链的夹紧装置在拉出牵绳进行安装时,牵绳容易重新卷回外壳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链自紧装置,包括:

基座;

卷轴,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卷轴上具有沿所述卷轴轴向排列的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所述第一棘齿和所述第二棘齿的朝向沿所述卷轴的周向相对;

控制部,包括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朝向沿所述卷轴的周向相对;

所述第一棘爪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或者运动至与所述第一棘齿不啮合;

所述第二棘爪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或者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棘齿不啮合;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时,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齿不啮合;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不啮合时,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棘爪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棘齿不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棘爪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棘齿不啮合。

可选的,所述控制部还包括可转动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上形成有第一突块和第二突块;

所述第一突块位于所述第一棘爪相对于所述第一棘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突块随着所述操作件的转动与所述第一棘爪滑动接触,通过第一突块的滑动推动第一棘爪的转动;

所述第二突块位于所述第二棘爪相对于所述第二棘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突块随着所述操作件的转动与所述第二棘爪滑动接触,通过第二突块的滑动推动第二棘爪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棘爪上,另一端设于所述基座上;

第一弹性件随着第一棘爪的转动被弹性加载。

可选的,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棘爪上,另一端设于所述基座上;

第二弹性件随着第二棘爪的转动被弹性加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力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基座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力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棘爪和所述基座上。

可选的,所述控制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操作件连接并与所述操作件同步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独立于彼此设置;或者

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通过连接件彼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通过转动使得: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且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齿不啮合;或者,

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且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不啮合。

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随着卷轴的转动被弹性加载。

可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卷簧,同轴套设于所述卷轴内,所述卷簧的内扭力端固定,外扭力端与所述卷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卷轴上具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齿为第一棘轮中的棘齿;

所述第一棘轮位于所述卷轴的周面或端面上。

可选的,所述卷轴上具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齿为第二棘轮中的棘齿;

所述第二棘轮位于所述卷轴周面或端面上。

可选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空腔,所述基座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卷轴位于所述外壳的空腔内。

可选的,还包括牵绳,卷设于所述卷轴上,所述牵绳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滑链,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链自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棘齿与第一棘爪、第二棘齿与第二棘爪交错啮合,使得卷轴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只能单向转动,从而保证当卷轴沿牵绳拉出方向转动时牵绳可拉出但不能缩回,当卷轴沿牵绳缩回方向转动时牵绳可缩回但不能拉出,防止在进行防滑链的安装时由于用户突然失去对牵绳的控制时,牵绳自动卷回卷轴上。

进一步,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由操作件统一控制,随着操作件的转动运动交替地作用于卷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防滑链安装于车轮上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防滑链夹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其中棘轮处于部分锁定状态;

图3是现有技术中防滑链夹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其中棘轮处于完全解锁状态;

图4是现有技术中防滑链夹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三,其中棘轮处于完全锁定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滑链自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滑链自紧装置沿卷轴径向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滑链自紧装置,参照图5、图6,包括:

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内形成有空腔;

基座110,形成于所述外壳100的内壁上;

卷轴200,位于所述外壳100的空腔内,且连接于所述基座110;

所述卷轴200上具有第一棘轮210,所述第一棘轮210上形成有第一棘齿211;

所述卷轴200上还具有第二棘轮220,第二棘轮220上形成有第二棘齿222;

所述第一棘轮210和所述第二棘轮220沿所述卷轴200的轴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棘齿211和所述第二棘齿222的朝向沿所述卷轴200的周向相对;

控制部300,用于控制卷轴200的转动方向,控制部300包括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所述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的朝向沿所述卷轴200的周向相对;

所述第一棘爪311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第一棘轮210的一个第一棘齿211啮合,或者运动至与所述第一棘齿211不啮合;

所述第二棘爪312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棘轮220的一个第二棘齿222啮合,或者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棘齿222不啮合;

所述第一棘爪311与所述第一棘齿211啮合时,所述第二棘爪312与所述第二棘齿222不啮合;所述第一棘爪311与所述第一棘齿211不啮合时,所述第二棘爪312与所述第二棘齿222啮合。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棘爪311与所述第一棘齿211、第二棘爪312与所述第二棘齿222交错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棘轮210和第二棘轮220形成于所述卷轴200的周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第一棘轮210和所述第二棘轮2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于卷轴200的端面上。

继续参照图5并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棘爪311与所述第二棘爪312分别与所述基座11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棘爪311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棘轮210的一个第一棘齿211啮合,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棘齿211不啮合;

所述第二棘爪312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棘轮220的一个第二棘齿222啮合,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棘齿222不啮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棘爪311、第二棘爪312均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棘齿211、第二棘齿222啮合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棘爪311、第二棘爪312与所述基座110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第一棘爪311、第二棘爪312的两端之间;为清楚说明,定义第一棘爪311的第一端为311a,第二端为311b;第二棘爪312的第一端为312a,第二端为31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与基座110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第一棘爪311的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销311c,第一棘爪311以第一连接销311c为转动中心转动;第二棘爪312的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二连接销312c,第二棘爪312以第二连接销312c为转动中心转动;第一连接销311c、第二连接销312c分别与形成于基座110相应位置上的销孔连接;

控制部300还包括可转动的操作件320,操作件320用于控制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的转动。所述操作件320上形成有第一突块321和第二突块322;

所述第一突块321位于所述第一棘爪311相对于所述第一棘齿2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棘爪311滑动接触,所述第一突块321随所述操作杆320的转动在所述第一棘爪311的转动中心和第二端311b之间滑动;其中,第一棘爪311与第一突块321接触的接触面为平面,通过第一突块321的滑动推动第一棘爪311的转动;

所述第二突块322位于所述第二棘爪312相对于所述第二棘齿22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棘爪312滑动接触,所述第二突块322随所述操作杆320的转动在所述第二棘爪312的转动中心和第二端312b之间滑动;其中,第一棘爪312与第一突块322接触的接触面为平面,通过第二突块322的滑动推动第二棘爪312的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棘爪211和第二棘爪222与基座110的连接位置也可以不在中部,只要保证其与操作件320之间滑动接触的滑动面为平面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为相互分离,彼此独立设置的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可以通过连接件彼此固定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转动来带动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的转动,所述连接件能够通过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棘爪311与所述第一棘齿211啮合,且所述第二棘爪312与所述第二棘齿222不啮合;或者,所述第二棘爪312与所述第二棘齿222啮合,且所述第一棘爪311与所述第一棘齿211不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3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

所述第一弹性件331为扭簧,套设于形成于所述基座110的第一固定轴111,且通过两个扭力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棘爪311和所述基座110上,其设置方式可以采用抵设的方式或连接的方式;所述第一固定轴111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棘爪311的转轴基本平行,第一弹性件331随着第一棘爪的转动被弹性加载。

第一棘爪311在操作件320提供的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第一弹性件331被弹性加载,当第一棘爪311失去外力作用时,第一弹性件331为第一棘爪311提供回复力,促使第一棘爪311往反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弹性件332为扭簧,套设于形成于所述基座110的第二固定轴112,且通过两个扭力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棘爪312和所述基座110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112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棘爪312的转轴平行,第二弹性件332随着第二棘爪312的转动被弹性加载。

第二棘爪312在操作件320提供的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第二弹性件332被弹性加载,当第二棘爪312失去外力作用时,第二弹性件332为第二棘爪312提供回复力,促使第二棘爪312往反方向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不限于扭簧,也可以是片簧等其他弹性件,例如当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为片簧时,则不需要在基座110上另外设置第一固定轴111和第二固定轴112,只需要满足下列条件即可:所述第一弹性件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棘爪3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棘爪3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10连接。

继续参照图5,所述控制部300还包括手柄340,所述手柄340与所述操作件320连接并与所述操作件320同步转动。其中手柄340的一端伸出外壳100,用户通过操作手柄340来实现对操作杆320的操作。

如上所述,第一突块321与第一棘爪311始终接触并可沿第一棘爪311滑动,第二突块322与第二棘爪312始终接触并可沿第二棘爪312滑动,所述操作件320通过第一突块321和第二突块322来控制第一棘爪311、第二棘爪312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设置:当不受操作件320施加的外力时,第一棘爪311与第一棘齿211啮合,第二棘爪312与第二棘齿222啮合。如果定义沿第一棘轮210的正向转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则本实施例中自紧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转动手柄340使操作杆320转动,使得第一突块321滑动至靠近第一棘爪311的转动中心311c,同时,第二突块322滑动至靠近第二棘爪312的第二端312b。

此时,第一突块311对第一棘爪311无作用力,则第一棘爪311与第一棘齿211啮合;第二突块322对第二棘爪312施加作用力,则第二棘爪312发生转动,与第二棘齿222脱离啮合,第二弹性件332被弹性加载。

第一棘轮210的反向转动被锁止。

由此,卷轴200只能沿第一方向转动,不能沿第二方向转动。

(2)反向转动手柄340使操作杆320反向转动,使得第一突块321滑动至靠近第一棘爪311的第二端311b,同时,第二突块322滑动至靠近第二棘爪312的转动中心312c。

此时,第一突块311对第一棘爪311施加作用力,则第一棘爪311发生转动,与第一棘齿211脱离啮合,第一弹性件331被弹性加载;第二突块322对第二棘爪312无作用力,则第二棘爪312在第二弹性件332的回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至与第二棘齿222啮合。

第二棘轮220的反向转动被锁止。

由此,卷轴200只能沿第二方向转动,不能沿第一方向转动。可见,由于第一棘齿211与第一棘爪311、第二棘齿222与第二棘爪312交错啮合,使得卷轴200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只能单向转动;且第一棘爪311和第二棘爪312由操作件320统一控制,随着操作件320的转动运动交替地作用于卷轴2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5、图6,所述基座110上形成有第三固定轴113,第三固定轴113的轴向与所述卷轴200的轴向基本平行,所述卷轴200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113外;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弹性件213,所述第三弹性件213为卷簧,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113和所述卷轴200之间,所述卷簧的内扭力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轴113,外扭力端连接于所述卷轴200,所述卷簧随着卷轴200的转动被弹性加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件213也不仅限于卷簧,但须满足:第三弹性件213能够随着卷轴200的转动时进行预加载,为卷轴200提供回复力。

继续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中的防滑链自紧装置还包括牵绳400,所述牵绳400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10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200,可通过卷轴200的转动拉出外壳100,或者卷设于所述卷轴200上。当牵绳400沿伸出外壳100的方向拉出时,卷簧在牵绳400的拉力作用下被弹性加载,为卷轴200沿反方向的转动提供回复力。

由于卷轴200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只能单向转动,那么:

使用时,当卷轴200可沿牵绳400拉出方向转动时,牵绳400可拉出但不能缩回,此时卷簧被弹性加载;当卷轴200可沿牵绳400缩回方向转动时,卷轴200可在卷簧的回复力作用下转动,不需要外力作用,此时牵绳400缩回并重新卷设于卷轴200上,但不能拉出。这可以防止在进行防滑链的安装时由于用户突然失去对牵绳400的控制时,牵绳400自动卷回卷轴200上。

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通过螺栓组件103连接,基座100形成于下壳体102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100上开有通孔120,有一导向件130盖设于所述通孔120上,导向件130具有连通外壳100的内腔以及外部的导向通道131,牵绳400穿过所述导向通道131伸出外壳100。

其中所述导向件130可以是导嘴,也可以是导向槽等,本实施例中采用导嘴作为导向件130,参照图5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棘轮210和第二棘轮220也可以用至少一个棘齿来代替,也可以设置成:所述卷轴200上具有沿所述卷轴200轴向排列的第一棘齿211和第二棘齿222,这里的第一棘齿211和第二棘齿222均不形成棘轮,只要满足第一棘齿211和第二棘齿222的朝向沿所述卷轴200的周向相对就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中,所述第一棘齿211和所述第二棘齿222可以形成于所述卷轴200的周面上,或者也可以形成于所述卷轴200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滑链,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链自紧装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