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53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放置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使用者的简单操作在车辆的通风格栅上能容易地可拆装,仅通过一次操作来安装的提高使用方便性及增强放置强度的车辆用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是根据驾驶员的操作行驶到目标地点的行驶装置,驾驶员熟知目的地的路径的状态下,需要注视一起行驶的车辆,并符合道路状况地进行操作,因此需要格外的注意。若进行操作时不注意周围,则车辆会脱离路径或发生人与车辆碰撞的事故。并且,最近随着无线通讯的发展在行驶中也能使用手机或各种携带用显示装置,并研发出了通过卫星信号能识别位置,向驾驶员提供车辆行驶中所需的路径信息或道路状况的导航仪。所述的手机、各种携带用显示装置及导航仪等装置需要放置装置来保持放置的状态,使得即便驾驶员边开车也能边确认,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并向驾驶员提供驾驶所需的行驶信息与必要的信息。并且,放置装置在车辆的内部不仅安装电子机器还用于支撑杯子、芳香剂等多种功能性放置物。现有技术的车辆用放置装置利用两面胶粘贴在车辆的仪表盘,由此能放置各种放置物。由于仪表盘是形成为弯曲形状,利用所述的两面胶粘贴的放置装置被粘贴时随着粘贴力的降低,急刹车或被外部的冲击容易脱落。尤其,在行驶中若放置物朝驾驶员脱落,则驾驶员注意力被分散或向驾驶员给予物理的打击,导致行驶中发生事故。并且,当利用现有技术的两面胶时由于粘贴力难以去除,取出后由于剩下残余物会污染车辆的内部。最近,研发出夹紧器形态的放置装置,能勉强插入于通冷风或热风的通风格栅上,利用可拆装的方式将放置装置加压到通风格栅上,从而比粘贴的方式能容易地可拆装,拆卸后也不会留下残留物,使得能降低污染度。但,现有技术的夹紧器形态的放置装置借助勉强插入的方式安装,勉强解开的方式进行拆卸,使得多次进行拆装及安装时,在杆形态的通风格栅上施加过度的力,导致发生破损的问题。并且,勉强插入的方式安装后,若夹紧力弱,则急刹车或受外部冲击时会被脱落,若夹紧力强,则使用者不容易进行安装及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放置装置,仅通过使用者的简单操作能坚固且容易地拆卸及安装在车辆的通风格栅上,仅通过一次操作来可安装,使得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同时,增强放置强度的车辆用放置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并不被以上所述的而限定,通过以下记载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其他没有说明的课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放置装置设置于车辆的通风格栅放置想放置的物品,车辆用放置装置,包括:可拆装支撑部,可插入支撑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通风格栅,位于所述通风格栅的另一侧,下部朝一侧方向突出,突出的部分插入支撑于所述通风格栅上,上部朝另一侧方向突出;可拆装加压部,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相交叉后朝上下滑动,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可滑动地结合,在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相视的一侧上部突出,使得加压所述通风格栅,在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相视的另一侧下部突出,使得滑动结合,一侧与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相视的方式相交叉;弹性部,用于弹性支撑所述可拆装支撑部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弹性支撑所述可拆装支撑部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朝另一侧上下突出的部分,使得施加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一侧加压所述通风格栅的加压力;放置部,用于放置物品,并借助所述可拆装加压部来可拆装。所述可拆装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设置于所述通风格栅的一侧,插入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内部朝上下滑动;滑动突起,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两侧插入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后引导上下移动,并形成倾斜的突起倾斜部,突起倾斜部从另一侧朝一侧方向截面面积缩小,使得从另一侧朝一侧方向插入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支撑托架,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下部朝另一侧方向突出,另一侧方向开放,一侧与上下被封锁,使得设置于所述通风格栅时,具备插入支撑的支撑空间;弹性支撑托架,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上部一侧突出,并位于所述弹性部的上部来弹性支撑,中央具备贯通的弹性插入孔,使得弹性部被插入的状态下上部被固定;以及弹性支撑体,朝所述弹性支撑托架的下部方向突出,包围所述弹性部的上部局部周围来防止朝外部脱离。进一步包括支撑突起,在所述支撑托架的内部突出,由于在所述支撑空间的内部上下相视的方向突出,使得插入于所述通风格栅时,突出部分被卡止支撑,从而防止脱离同时能提高支撑力。所述可拆装加压部,包括:加压主体,具备:收容空间,上部为开放,在内部的局部插入支撑所述放置部;收容插入槽,在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局部朝一侧方向开放,使得插入所述放置部连接的部分;滑动空间,从下部到上部局部被贯通,可上下滑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可拆装支撑部;滑动槽,形成为槽形态,引导插入的所述可拆装支撑部在所述滑动空间内朝相视的两侧方向分别上下移动;槽倾斜部,在所述滑动槽内从另一侧到一侧方向截面面积扩大,使得从另一侧到一侧方向插入设置所述可拆装支撑部时能卡止支撑;加压托架,在所述加压主体的上部朝另一侧突出,位于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的另一侧相视的上部,与所述加压主体一起朝上下滑动同时,借助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插入于所述通风格栅来加压支撑,在下部面具备加压空间,加压空间的下部为开放两侧与上部被封锁,使得插入于所述通风格栅;加压动作体,在所述加压主体的下部朝一侧突出,并位于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的的一侧相视的下部,使得与所述加压主体一起朝上下滑动同时,被所述弹性部的下部弹性支撑,使得借助加压力将所述加压托架朝下部加压;动作托架,朝所述加压动作体的上部方向突出,包围所述弹性部的下部的局部外周来防止朝外部脱离。所述滑动突起可形成倾斜的突起倾斜部,突起倾斜部从另一侧朝一侧方向截面面积缩小,在所述滑动槽插入所述加压主体的所述滑动突起,在所述滑动槽形成从一侧到另一侧截面面积扩大的槽倾斜部,使得与所述突起倾斜部对应,从而,所述支撑主体滑动结合于所述加压主体时所述突起倾斜部与所述槽倾斜部对应,所述滑动突起直接插入设置于所述滑动槽。所述弹性部,包括:弹性体,用于弹性支撑所述可拆装支撑部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一侧突出的部分,并提供所述可拆装支撑部插入支撑于所述通风格栅的状态下,朝另一侧方向加压滑动结合的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加压力;弹性固定体,配置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上部,耦合固定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的一侧突出的部分,使得固定插入在所述可拆装支撑部的一侧的所述弹性体的上部,从而,所述弹性的弹性力作用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上。所述放置部,包括:放置支撑主体,形成为板形状,配置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的一侧,当安装所述放置部时插入收容于所述可拆装加压部;角度支撑球,形成为球状,配置于所述放置支撑主体的一侧,借助支撑连接杆连接调整角度,支撑连接杆在所述放置支撑主体的一侧突出;放置主体,配置于所述放置支撑主体的一侧,在一侧面形成放置所述放置物的放置空间,在另一侧形成球插入槽,球插入槽用于插入所述角度调整球的局部来调整角度;放置突起,在所述放置主体的一侧面下部突出,在所述放置空间的下部朝一侧方向突出,使得当放置物品时,支撑下部;放置加压部,分别一对配置于所述放置主体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两侧借助弹性保持间隔的同时相连动地连接设置,使得当放置物品时,在两侧中仅移动一侧,借助弹性来缩小间隔加压支撑。所述放置加压部,包括:放置加压体,设置为一对,一对配置于所述放置主体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两侧分别加压支撑所述放置物的两侧面;加压动作体,在一对所述放置加压体的相视的方向朝中央上下交叉的方式分别突出,并具备位于所述放置主体的另一侧,朝相视的方向上下分别配置的动作齿车;动作齿轮,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放置主体的另一侧的中央,与上下相视地交叉的所述加压动作体的所述动作齿车齿轮结合,使得与一对所述放置加压体连动同时调整所述放置物两侧面的加压的空间;动作弹性体,分别弹性支撑地配置于上下交叉配置的所述加压动作体的突出的末端,弹性支撑所述放置主体与所述加压动作体之间,使得借助弹性力保持一对所述放置加压体的间隔,从而,当放置所述放置物时,使用者调整间隔的状态下能弹性支撑。一对所述放置加压体分别形成从另一侧朝一侧方向截面面积扩大的加压倾斜部,使得借助弹性力支撑所述放置物的两侧面时,一侧方向朝相视的方向突出,使得能防止所述放置物朝一侧脱离。在以下详细的说明及附图说明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三)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放置装置,在车辆的通风格栅上可拆装的部分向两个相交叉的构件施加弹性力,使得利用弹性力来进行可拆装,使用者轻松地在通风格栅上可拆装,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即便急刹车或受外部的冲击也能防止被脱落。并且,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置装置为,相交叉的两个构件在交叉的位置滑动,滑动的一侧插入于通风格栅上,在滑动的另一侧设置弹性体,使得滑动的一侧与另一侧作用相反的力,借助另一侧弹性产生的张力转换为一侧的夹紧力来固定,使得轻松地进行拆装,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并且,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置装置为,借助间接弹性力来可拆装的滑动的一侧在面接触通风格栅上的状态下,加紧加压,从而,安装后提高支撑的支撑力。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置装置为,放置部利用安装于通风格栅上的可拆装部分的另一侧来支撑放置物,放置部具备放置支撑体,使得借助弹性保持两侧间隔同时相连动,当两侧相连动的状态下,移动一侧隔开间隔后插入放置物,并借助弹性缩小间隔,由此方式支撑放置物,因此,仅通过一次的动作来放置物品,从而,提高作业的方便性。本发明的车辆用防止装置为,放置物品的放置支撑部分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调整角度后保持状态,从而,驾驶员能容易地确认放置物提高使用方便性。本发明的效果并不被所述的效果限定,通过权利要求范围技术人员能明确地理解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设置状态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可拆装支撑部与弹性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可拆装加压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4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可拆装加压部的底面的底面立体图。图5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置部与放置加压部的背面的背面立体图。图6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置部与放置加压部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图。图7是图1的为了将车辆用放置装置安装于通风格栅而加压弹性支撑于弹性部的部分来放宽间隔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图7的加压车辆用放置装置的弹性部来放宽间隔的状态下插入支撑于通风格栅上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9是图8的将车辆用放置装置插入支撑于通风格栅上的状态下除掉弹性力的加压力时缩小被弹性力放宽的间隔同时安装在通风格栅上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0:通风格栅,100:车辆用放置装置,110:可拆装支撑部,111:支撑主体,112:滑动突起,113:突起倾斜部,114:支撑托架,115:支撑空间,116:支撑突起,117:弹性支撑托架,118:弹性插入孔,119:弹性支撑体,120:可拆装加压部,121:加压主体,122:收容空间,123:收容插入槽,124:滑动空间,125:滑动槽,125a:槽倾斜部,126:加压托架,127:加压空间,128:加压动作体,129:动作托架,130:弹性部,131:弹性体,132:弹性固定体,140:放置部,141:放置支撑主体,142:支撑连接杆,143:角度调整球,144:放置主体,145:球插入槽,146:放置空间,147:放置突起,150:放置加压部,151:放置加压体,152:加压倾斜部,153:放置加压动作体,154:动作齿车,155:动作齿轮,156:动作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优选实施例用来使本发明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彻底理解本发明。在说明本发明时为了使本发明的要旨更明确省略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内容。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要素被夸张或省略图示。并且,各结构要素的大小不能反映实际大小。相同的结构要素具有相同的参照符号。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放置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设置状态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可拆装支撑部与弹性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可拆装加压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4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可拆装加压部的底面的底面立体图,图5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置部与放置加压部的背面的背面立体图,图6是图1的车辆用放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置部与放置加压部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图,图7是图1的为了将车辆用放置装置安装于通风格栅而加压弹性支撑于弹性部的部分来放宽间隔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图7的加压车辆用放置装置的弹性部来放宽间隔的状态下插入支撑于通风格栅上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9是图8的将车辆用放置装置插入支撑于通风格栅上的状态下除掉弹性力的加压力时缩小被弹性力放宽的间隔同时安装在通风格栅上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参照图1至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放置装置100为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可拆装地设置于通风格栅10的装置,使得能放置手机、导航仪等电子机器或香水等小饰品。通风格栅10形成为多个杆形状,在车辆内部调整供给从空调放出的冷风及热风的方向。所述车辆用放置装置100包括可拆装支撑部110、可拆装加压部120、弹性部130、放置部140以及放置加压部150。可拆装支撑部110,安装在车辆的通风格栅10时插入支撑于通风格栅10的一侧。可拆装支撑部110安装于车辆的通风格栅10时,包括支撑主体111、滑动突起112、支撑托架114、支撑突起116、弹性支撑托架117、弹性支撑体119。支撑主体111配置于通风格栅10的一侧,并插入于可拆装加压部120的内部来上下滑动。支撑主体111设置于通风格栅10上的设置有放置物的一侧。滑动突起112,在支撑主体111的两侧突出,使得在支撑主体111的两侧插入于可拆装加压部120引导上下移动。滑动突起112在可拆装加压部120的内部引导上下移动,使得将支撑主体111设置于可拆装加压部120的内部时,插入同时与可拆装加压部120上下滑动。在滑动突起112的两侧的分别突出的位置形成倾斜的突起倾斜部113,突起倾斜部113从另一侧朝一侧方向截面面积缩小,使得滑动突起112滑动插入结合于可拆装加压部120时方便地被结合。支撑托架114突出配置于支撑主体111的下部的另一侧,并具备支撑空间115,支撑空间115的另一侧方向为开放,一侧与上下被封锁,使得设置于通风格栅10时被插入支撑。支撑托架114朝支撑主体111的下部另一侧方向突出,朝通风格栅10的方向突出,使得插入于杆形状的通风格栅10的另一侧方向为开放,并由于形成一侧与上下部封锁的支撑空间115,当插入于通风格栅10时,借助可拆装支撑部110支撑于通风格栅10时支撑上下与一侧,从而提高支撑放置物的重量的支撑力。支撑突起116为,在支撑托架114的内部突出地形成,在支撑空间115的内部朝上下相视的方向突出,使得插入于通风格栅10时,突出的部分被卡止支撑,从而防止脱离同时提高支撑力。弹性支撑托架117为,在支撑主体111的上部朝一侧突出配置,并位于弹性部130的上部来弹性支撑。在弹性支撑托架117的中央形成弹性插入孔118以便弹性部130被插入的状态下上部被固定。弹性支撑托架117在设置弹性部130的一侧朝上部位置突出,使得支撑弹性部130的上部,弹性部130插入于弹性插入孔118的状态下耦合支撑弹性插入孔118,从而向可拆装加压部120施加弹性力。弹性支撑体119朝弹性支撑托架117的下部方向突出,并包围弹性部130的上部的局部周围来防止朝外部脱离。弹性支撑体119支撑设置于弹性支撑托架117下部的弹性部130的上部来防止脱离。可拆装加压部120包括可滑动地插入支撑主体111的加压主体121、加压托架126、加压动作体128、动作托架129。加压主体121设置于通风格栅10时配置于一侧,在上部插入支撑放置部140,下部的支撑主体111借助弹性部130弹性支撑,从而,上下滑动。在加压主体121的上部形成收容空间122,收容空间122的上部为开放,在内部的局部插入支撑放置部140。收容空间122形成为空间形态以便插入支撑放置物品的放置部140。在加压主体121的一侧形成收容插入槽123,收容插入槽123在收容空间122的一侧局部朝一侧方向开放,使得插入放置部140连接的部分。收容插入槽123形成为槽形态,并在收容空间122的一侧上部局部被开放,使得插入放置部140连接的部分。在加压主体121形成滑动空间124,滑动空间124从下部到上部具备被贯通,使得上下滑动地插入支撑主体111,在滑动空间124的相视的两侧形成槽形态的滑动槽125,滑动槽125用于插入滑动突起112来引导上下移动。支撑主体111上下滑动地方式插入于加压主体121的从下部到上部局部贯通的滑动空间124时,滑动突起112插入于滑动槽125来引导上下滑动。在滑动槽125插入加压主体121的滑动突起112,在滑动槽125形成从另一侧到一侧截面面积扩大的槽倾斜部125a,使得与突起倾斜部112对应,当支撑主体111与加压主体121滑动结合时,突起倾斜部113与槽倾斜部125a对应同时,滑动突起112从另一侧到一侧加压滑动槽125的方式直接插入设置。即,用于上下滑动的滑动突起112与滑动槽125上分别形成突起倾斜部113与槽倾斜部125a,使得当支撑主体111与加压主体121滑动结合时,直接加压倾斜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从而,容易地设置。加压托架126为,在加压主体121的上部朝另一侧突出,并位于支撑托架114相视的上部,使得与加压主体121上下滑动同时借助弹性部130的弹性力来插入于通风格栅10上的方式加压支撑。当放置装置100安装在通风格栅10时,支撑托架114支撑下部通风格栅10的状态下,加压托架126借助弹性部130的弹性力从上部加压到下部,并保持被加压力支撑的状态,拆卸时,通过使用者操作将加压主体121朝上部方向滑动,在解开加压力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拆卸。在加压托架126的下部面形成加压空间127,加压空间127的下部被开放,两侧与上部被封锁,用于插入于通风格栅10。加压空间127为,当安装放置装置100时,插入于通风格栅10的状态下,分别接触支撑加压的上部与两侧面,从而提高支撑力。加压动作体128在加压主体121的下部朝一侧突出,并位于与弹性支撑托架117相视的下部,使得与加压主体121一起上下滑动同时,被弹性部130的下部弹性支撑,从而产生将加压托架126朝下部加压的加压力。加压动作体128被弹性支撑于弹性部130的下部,弹性部130被弹性支撑托架117支撑,使得产生与支撑主体111滑动结合的加压主体121朝下部移动的弹性力。当拆卸放置装置100时,使用者握住弹性支撑托架117与加压动作体128的的状态下,压缩弹性部130时,弹性支撑托架117朝上部方向移动,并加压主体121与弹性支撑托架117朝上部移动,从而解开朝下部作用的弹性力。动作托架129朝加压动作体128的上部方向突出,并由于包围弹性部的下部的局部周围,使得能防止朝外部脱离。弹性部130包括设置于弹性支撑托架117与加压动作体128之间的弹性体131、弹性固定体132。弹性体131能相互弹性支撑弹性支撑托架117与加压动作体128,弹性体131插入于弹性支撑托架117的弹性插入孔118的状态下提供加压滑动结合的加压动作体128的加压力。作用于加压动作体128的弹性力通过滑动的加压主体121传递到加压托架126,从而加压固定在通风格栅10上。弹性固定体132位于弹性支撑托架117的弹性插入孔118,耦合固定在弹性支撑托架117的弹性插入孔118,使得插入于弹性插入孔118的弹性体131的弹性力作用于弹性支撑托架117上。放置部140包括插入设置于加压主体121的放置支撑主体141、角度调整球143、放置主体144、放置突起147。放置支撑主体141插入于加压主体121的收容空间用于放置物品,并形成为板形状以便拆卸时取出。角度调整球143形成为球形态配置于放置支撑主体141的一侧,借助支撑连接杆142来连接调整角度,支撑连接杆142,在支撑主体111的一侧突出,插入加压主体121时插入于收容插入槽123同时,一侧突出。放置主体144为,配置于放置支撑主体141的一侧,在一侧面形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空间146,在另一侧形成球插入槽145,在球插入槽145插入角度调整球143的局部来调整角度。放置主体144为,在一侧面形成放置空间146,在该放置空间146上放置物品,在另一侧形成球插入槽145,在该球插入槽145上插入角度调整球143的局部,使得在放置物品的状态下,以角度调整球143作为中心旋转,从而能调整角度。放置突起147为,突出地设置于放置主体144的一侧面的下部,在放置空间146的下部朝一侧方向突出,使得放置物品时,支撑放置物的下部。放置突起147形成为突出形状,使得卡止支撑安放在放置主体144的一侧的放置物,从而防止放置物朝下部脱离。放置加压部150包括从放置主体144的一侧方向的两侧加压支撑放置物的放置加压体151、放置加压动作体153、动作齿轮155、动作弹性体156。放置加压体151一对配置于放置主体144的两侧,分别位于放置空间146的两侧,使得分别加压支撑放置物的两侧面。放置加压体151在放置空间146的两侧面朝相视的方向加压,使得提高放置物的支撑力。并且,在一对放置加压体151分别形成加压倾斜部152,加压倾斜部152从另一侧朝一侧方向截面面积扩大,使得借助弹性力支撑放置物的两侧面时,朝一侧相视的方向突出,使得防止放置物朝一侧脱离。放置加压动作体153为,在一对放置加压体151的相视的方向朝中央上下交叉地分别突出,并分别具备动作齿车154,动作齿车154位于放置主体144的另一侧朝相视的方向分别配置。放置加压动作体153分别朝上下交叉的方式配置于一对放置加压体151的一侧与另一侧,并分别在放置主体144的另一侧面突出,使得在上下相视的面动作齿车154与动作齿轮155齿轮结合,从而与一对放置加压体151连动。动作齿轮155可旋转地配置于放置主体144的另一侧面的中央,使得在上下相视地交叉的放置加压动作体153的动作齿车154上齿轮结合,使得一对放置加压体151连动调整放置物两侧面的加压空间。动作齿轮155借助动作齿车154与放置加压动作体153齿轮结合,放置加压动作体153分别在一对放置加压体151上突出,使得若在一对放置加压体151中移动一侧的放置加压体151,则另一侧的放置加压体151一起移动,从而调整放置加压体151的两侧的支撑空间。动作弹性体156分别弹性支撑地配置于上下交叉的放置加压动作体153的突出的末端,并弹性支撑放置主体144与放置加压动作体153之间,使得借助弹性力保持一对放置加压体151的间隔,当放置物品时,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调整间隔的状态下弹性支撑。动作弹性体156分别从一对相互交叉的放置加压动作体153突出,突出的末端弹性支撑地设置于放置主体144,使得一对放置加压体151借助弹性保持间隔。借助操作弹性体156弹性支撑的一对放置加压体151为,当使用者在一对放置加压体151中将一侧的放置加压体151朝外侧移动时,与动作齿轮155连动的另一侧放置加压体151也会朝外侧移动,从而隔开两侧间隔。在两侧间隔隔开的状态下,收容放置物后,若解开移动的力,则动作弹性体156借助弹性力缩小隔开的间隔,从而,加压两侧来支撑放置物。即,在一对放置加压体151中一侧放置加压体151移动时,另一侧会一起移动,当解开移动力时借助弹性来支撑两侧面同时,使用者仅通过一次操作来放置物品,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有优选实施例。在本申请中的术语为了使本发明技术内容明确,而并不限定本发明。除了公开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可进行多种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变及变更是明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