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轴装置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1324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轴装置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各个零部件安装在连接轴上的连接轴装置及具有这种连接轴装置的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车头杆组件、车座组件、踏板组件等。

专利号为ZL03154643.X、公开日为2004年3月31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容易进行滚珠接触状态的调整作业和滚珠推压件的止转作业的自行车用轮毂。自行车用轮毂为将车轮相对自行车的车架可自由回转地安装用的轮毂,具有轮毂轴,轮毂体,一对轴承和止转部件。轮毂轴不能回转地安装在车架上并且一端侧具有外螺纹部和与外螺纹部的轴方向外方邻接而成的第1连接固定部。轮毂体具有左右一对第1和第2轮毂凸缘,并且位于轮毂轴的外周侧。一对轴承位于轮毂体与轮毂轴之间,具有设置在轮毂体上的左右一对第1和第2滚珠座,带有与轮毂轴的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以及止转用的第2连接固定部的第1滚珠推压件,在轮毂轴的另一端侧设置成相对轮毂轴不能回转的第2滚珠推压件,以及在两个滚珠推压件和两个滚珠座之间分别与两者以接触方式滚动的滚珠。

止转部件为具有第1内周面和直径小于第1内周面的第2内周面的筒状部件,在第2内周面上形成1第接合部,在第1内周面上形成第2接合部。第1接合部与轮毂轴的第1轴部的第1连接固定部不能回转地连接固定,由在第2内周面上相互平行而成的长圆形的缝隙构成。第2接合部由在第1内周面上具有在周向并排的多个凹凸而成的锯齿形部构成,以与第2连接固定部的锯齿形部接合。该止转部件由于与轮毂轴和第1滚珠推压件不能回转地连接固定,第1滚珠推压件可相对轮毂轴止转。

第1滚珠推压件可相对轮毂轴止转,虽然通过止转部件约束了第1滚珠推压件可相对轮毂轴止转,但要将由在止转部件的第1内周面上、具有在周向并排的、多个凹凸而成的、锯齿形部构成的第2接合部与第1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的锯齿形部接合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结合的,理由如下:

在装配时,先将第1滚珠推压件螺纹连接在轮毂轴上;再将止转部件第一内周面安装在第一滚珠推压件外,最后将第二内周面安装在轮毂轴的第1轴部的第1连接固定部外。安装时,止转部件第一内周面与第一滚珠推压件先接触,因而需将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正对后才能凹凸配合安装在一起。因止转部件为具有第1内周面和直径小于第1内周面的第2内周面的筒状部件,这样在安装时,止转部件的第二内周面朝向轮毂轴的外侧端,第一内周面朝向轮毂轴的中心,导致安装时在端面方向无法目测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是否正对。又由于在第2内周面上形成1第接合部,在周向方向也无法目测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是否正对。这样即使在安装第一滚珠推压件时,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与轮毂轴的第1轴部的第1连接固定部位置关系对应,如果在安装时,无法目测将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正对,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很难或无法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接合。由于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很难或无法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接合,因而这种技术方案是无多大使用价值的。

还有,由于第2连接固定部设置在第一滚珠推压件外,对于锯齿形部的第2连接固定部,夹持第2连接固定部将第一滚珠推压件螺纹连接在轮毂轴上时,一方面会影响夹持力,另一方面会使锯齿变形,使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的结合更加困难,如果锯齿太小太尖,变形大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无法结合。

还有,由于止转部件安装在第一滚珠推压件外,不适合第一滚珠推压件外周不够空间或第一滚珠推压件外周形状不能改变等情况。

专利号为ZL03154643.X的中国发明专利中,虽然发明了用止转部件来限制第一滚珠推压件相对轮毂轴转动的防松技术,但因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很难或无法与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接合,因而这种技术方案无多大使用价值,使人们陷入了虽然采用止转部件能约束第一滚珠推压件相对轮毂轴转动来实现第一滚珠推压件防松、但止转部件的第2结合部很难或无法安装在第一滚珠推压件的第2连接固定部外的技术误区,形成了采用止转部件来限制第一滚珠推压件相对轮毂轴转动的防松技术无使用价值的惯性思维,从而阻止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改进采用止转部件来限制第一滚珠推压件相对轮毂轴转动的防松技术方案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采用止转套来限制锁紧件相对连接轴转动的防松技术、因止转套与锁紧件相互止转的止转结构安装困难或无法安装导致无使用价值的惯性思维,提供一种采用止转套限制锁紧件相对连接轴转动来实现连接轴锁紧件无法相对转动、使连接轴锁紧件不会因为反转而松脱且止转套取出快速、方便、可靠、从而使连接轴和锁紧件的拆离快速、方便、可靠的连接轴装置及自行车。

一种连接轴装置,包括连接轴、锁紧件;在锁紧件上设有螺纹通孔,在连接轴上设有与锁紧件配合的外螺纹部,还包括止转套;锁紧件内设有与螺纹通孔连通的止转孔,止转孔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的孔径,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一止转部;止转套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止转套的外周设有与第一止转部配合、周向排列的第二止转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三止转部;在连接轴上对应外螺纹部设有与第三止转部配合的第四止转部;在锁紧件和/或止转套上、设有将安装在连接轴外和锁紧件的止转孔内的止转套取出的取出结构;外螺纹部与锁紧件螺纹连接,锁紧件的第一止转部与连接轴的第四止转部位置关系对应;止转套安装在设有第四止转部的连接轴外并置于止转孔内,止转套轴向限位在止转孔内;第三止转部与第四止转部配合约束止转套相对连接轴旋转,第一止转部与第二止转部配合约束锁紧件相对止转套旋转,连接轴和锁紧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锁紧件可为机械零件。连接轴和锁紧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一方面锁紧件不会因为反转松脱而导致锁紧件与连接轴的外螺纹部螺纹连接的失效,确保锁紧件与连接轴的连接可靠;另一方面由于锁紧件无法反转,锁紧件始终保持在与连接轴的最初安装位置,确保被连接件能精确的安装在连接轴设定的位置上,大大提高设备的精度。

在连接轴的轴向方向不同位置设有与相应的锁紧件配合的外螺纹部,通过安装在连接轴上的两个锁紧件对被连接件轴向限位,这种结构的连接轴装置,特别适用于用在自行车的车轮上。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取出结构包括设置在止转套上两个轴向的夹持孔或设置在止转套的外周上、与止转套外周连通的两个轴向的夹持凹陷部。

在止转套上设有两个以上用来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夹持取出的夹持孔或夹持凹陷部,取出止转套时,只需伸入两个夹持孔或夹持凹陷部内夹持住止转套从而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使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快速、方便、可靠。一般情况下可借助夹持工具夹持止转套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从而使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更加快速、方便且可确保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

在止转套上设有两个以上用来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夹持取出的夹持孔,不需在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上再设计取出止转套的结构,在成型止转套时成型夹持孔,几乎不增加成本,且止转套一般设计成标准件,因此可大大降低成本。

在止转套壁厚较薄、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夹持孔的情况下,在止转套外周设有夹持凹陷部结构,还可在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上设计与夹持凹陷部配合的结构形成一个夹持孔,在保证止转套刚性和强度的情况下,还能使夹持凹陷部的孔径满足夹持需要。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取出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上、与第一止转孔的孔壁及第一止转孔的顶面连通的一个以上的取出槽。

在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两个取出槽,便于从取出槽位置夹持取出止转套。设有一个以上的取出槽,可用一薄片工具从取出槽位置稍微撬一下止转套就可取出止转套,止转套的取出特别方便。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止转套的厚度大于第一止转孔的深度,在安装在第一止转孔内的止转套凸出锁紧螺母的外周设有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的取出结构。

这种结构的取出结构,止转套的取出不需专门的工具,直接用手抓取止转套,就可将止转套从锁紧螺母的第一止转孔中国取出,取出特别方便。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取出结构包括设置在止转套外周的取出抵挡部,和在止转套的取出抵挡部与锁紧螺母之间、轴向方向形成的取出空间。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止转套限位件为设有两个以上内扣的弹性卡扣的扣盖,扣盖内设有容置锁紧螺母的容置空间;在锁紧螺母的外周设有与弹性卡扣配合的抵挡部;弹性卡扣向内扣在锁紧螺母的抵挡部上对止转套一侧轴向限位,锁紧螺母容置在扣盖的容置空间内。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还包括被连接件;锁紧件为锁紧螺母;连接轴上依次包括抵挡部、连接件安装部、外螺纹部、第四止转部;抵挡部径向凸出连接件安装部、连接件安装部径向凸出外螺纹部;被连接件上设有与连接轴的连接件安装部配合的通孔;连接轴设有外螺纹部的一端穿过被连接件上的通孔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抵挡部轴向抵挡被连接件一侧,锁紧螺母轴向抵挡被连接件的另一侧,锁紧螺母将连接轴和被连接件紧固连接在一起。

作为方案七的改进,连接轴装置还包括止转套限位件;锁紧件为锁紧螺母,连接轴为转向节;转向节包括转向节轴和转向节臂;锁紧件外螺纹部设置在转向节轴远离转向节臂的一端;止转套限位件安装在转向节轴远离转向节臂的一端或锁紧螺母上对止转套背离转向节臂的一侧轴向限位。

作为方案八的改进,第三止转部周向排列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在锁紧件外螺纹部上设有与止转套的止转通孔配合的止转轴,第四止转部设置在止转轴的外周;第四止转部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锁紧件外螺纹部的螺纹底径;止转轴置于第一止转孔内,止转套安装在止转轴外并置于第一止转孔内。

第三止转部周向排列在止转套的止转通孔的孔壁上,第四止转部设置在止转轴的外周,在满足加工和受力的情况下,第三止转部和第四止转部尽可能多等分,这样在保证转向节与第二锁紧螺母的锁紧力的情况下,微调转向节,更易使转向节上的第一止转部与第四止转部位置关系对应,满足止转套安装需要。

止转轴的外周为外齿轮形结构、或花键形结构、或正正多边形孔;止转套的止转通孔的孔壁为与外齿轮形结构的止转轴的外周配合的内齿轮形孔、或为与花键形结构的止转轴的外周配合的花键形孔、或为与正正多边形结构的止转轴的外周配合的正正多边形孔、或为与正正多边形结构的止转轴的外周配合的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正多边形孔的相交结构。

一种车轮骨架,包括转向节、轮毂、小轴承、大轴承、锁紧螺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轴和转向节臂;在轮毂的轴心位置设有容置转向节轴的中心通孔;在轮毂的外侧设有容置小轴承的小轴承容置孔,小轴承容置孔与中心通孔连通,在小轴承容置孔和中心通孔间形成小轴承抵挡部;在轮毂的内侧设有容置大轴承的大轴承容置孔,大轴承容置孔与中心通孔连通,在大轴承容置孔和中心通孔间形成大轴承抵挡部;转向节轴远离转向节臂的一端设有转向节外螺纹部;车轮骨架还包括止转套、止转套限位件;锁紧螺母内设有与转向节外螺纹部配合的螺纹通孔和与螺纹通孔连通的第一止转孔,第一止转孔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的孔径,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一止转部;止转套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止转套的外周设有与第一止转部配合的第二止转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三止转部;在转向节的外螺纹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三止转部配合的第四止转部;在锁紧螺母和/或止转套上、设有将安装在转向节的外螺纹部外和锁紧螺母的第一止转孔内的止转套夹持取出的取出结构;大轴承安装在大轴承容置孔内,小轴承安装在小轴承容置孔内,转向节外螺纹部依次穿过大轴承、轮毂上的中心通孔、小轴承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大轴承的一侧被转向节臂轴向抵挡,另一侧被大轴承抵挡部抵挡;小轴承的一侧被小轴承抵挡部抵挡,另一侧被锁紧螺母抵挡;轮毂的一侧被大轴承轴向抵挡,轮毂的另一侧被小轴承轴向抵挡;转向节、大轴承、小轴承、轮毂、锁紧螺母固定在一起;止转套安装在锁紧螺母的第一止转孔内,止转套限位件安装在转向节轴远离转向节臂的一端或锁紧螺母上对止转套背离转向节臂的一侧轴向限位;锁紧螺母的第一止转部与止转套的第二止转部配合约束锁紧螺母相对止转套旋转,止转套的第三止转部与转向节的第四止转部配合约束止转套相对转向节旋转,转向节与锁紧螺母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由于止转套限制了锁紧螺母相对转向节旋转,锁紧螺母相对转向节不会反转移位,对车轮骨架的轴承间隙微调整效果非常好,对汽车车轮骨架的阻止松动的安全意义很大,使汽车车轮用起来更顺畅、更安全。

一种轴连接装置,包括轮轴、轴套、珠碗、滚珠、珠堵;轴套的中心设有与轮轴配合的中心通孔,在轴套的端部设有容置珠碗的珠碗容置孔,珠碗容置孔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的孔径;在轮轴上设有与珠堵配合的珠堵外螺纹部;在珠堵上设与轮轴的珠堵外螺纹部配合的螺纹通孔,在珠堵一端的外周上设有与滚珠配合的滚珠安装部;还包括珠堵止转套;在珠堵远离滚珠安装部的端面上设有与螺纹通孔连通的珠堵止转孔,珠堵止转孔的最小孔径大于珠堵的螺纹通孔的孔径,珠堵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轴向的珠堵止转部;珠堵止转套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在珠堵止转套的外周设有与珠堵止转孔的珠堵止转部配合、周向排列、轴向的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珠堵止转套的止转通孔的孔壁上凸设有轴向的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在珠堵止转孔和/或珠堵止转套上、设有将安装在轮轴的珠堵外螺纹部外和珠堵止转孔内的珠堵止转套夹持取出的珠堵止转套取出结构;在轮轴的珠堵外螺纹部上设有与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配合的止转珠堵部;轮轴安装在轴套的中心通孔内,轮轴的珠堵外螺纹部凸出轴套;滚珠周向排列安装在珠碗内,珠碗穿过轮轴的珠堵外螺纹部安装在轴套的珠碗容置孔内;轮轴的珠堵外螺纹部从珠堵设有滚珠安装部的一端穿过珠堵与珠堵螺纹连接;滚珠安装在珠碗与珠堵的滚珠安装部之间;珠堵的珠堵止转部与轮轴的止转珠堵部位置关系对应;珠堵止转套安装在设有止转珠堵部的轮轴外和珠堵止转孔内并被轴向限位,珠堵止转套的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与轮轴的止转珠堵部配合约束珠堵止转套相对轮轴旋转,珠堵止转部与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珠堵相对珠堵止转套旋转,珠堵与轮轴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作为方案十一的改进,还包括锁紧螺母、连接件、螺母止转套;在连接轴上设有螺母外螺纹部,螺母外螺纹部置于珠堵外螺纹部的外侧;在锁紧螺母上设有与锁紧螺母外止转部配合的螺纹通孔,锁紧螺母内设有与螺纹通孔连通的螺母止转孔,螺母止转孔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的孔径,螺母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螺母止转部;螺母止转套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螺母止转套的外周设有与螺母止转部配合、周向排列的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在连接轴上对应螺母外螺纹部设有与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配合的止转螺母部;在锁紧螺母和/或螺母止转套上、设有将安装在连接轴外和锁紧螺母的螺母止转孔内的螺母止转套取出的取出结构;螺母外螺纹部穿过连接件与锁紧螺母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并伸入螺母止转孔内,锁紧螺母的螺母止转部与连接轴的止转螺母部位置关系对应;螺母止转套安装在设有止转螺母部的连接轴外并置于螺母止转孔内,螺母止转套轴向限位在螺母止转孔内;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与止转螺母部配合约束螺母止转套相对连接轴旋转,螺母止转部与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锁紧螺母相对螺母止转套旋转,连接轴和锁紧螺母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珠堵对连接件的朝向轴套的一侧轴向限位,锁紧螺母对连接件背离轴套的一侧轴向限位。

作为方案十一的改进,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止转套;在连接轴上设有锁紧件外螺纹部,锁紧件外螺纹部置于珠堵外螺纹部的外侧;在锁紧件上设有与锁紧件外止转部配合的螺纹通孔,锁紧件内设有与螺纹通孔连通的锁紧件止转孔,锁紧件止转孔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的孔径,锁紧件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锁紧件止转部;锁紧件止转套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锁紧件止转套的外周设有与锁紧件止转部配合、周向排列的锁紧件止转套外止转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设有锁紧件止转套内止转部;在连接轴上对应锁紧件外螺纹部设有与锁紧件止转套内止转部配合的止转锁紧件部;在锁紧件和/或锁紧件止转套上、设有将安装在连接轴外和锁紧件的锁紧件止转孔内的锁紧件止转套取出的取出结构;锁紧件外螺纹部与锁紧件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并伸入锁紧件止转孔内,锁紧件的锁紧件止转部与连接轴的止转锁紧件部位置关系对应;锁紧件止转套安装在设有止转锁紧件部的连接轴外并置于锁紧件止转孔内,锁紧件止转套轴向限位在锁紧件止转孔内;锁紧件止转套内止转部与止转锁紧件部配合约束锁紧件止转套相对连接轴旋转,锁紧件止转部与锁紧件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锁紧件相对锁紧件止转套旋转,连接轴和锁紧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作为方案十一的改进,还包括连接件、轴止转套;在连接件上设有与轴配合的通孔;在连接件上还设有与通孔连通的轴止转套止转孔;或连接轴装置还包括轴止转件,在轴止转件上设有与连接件上的通孔连通的轴止转套止转孔,轴止转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上;轴止转套止转孔的最小孔径大于连接件上的通孔的孔径,轴止转套止转孔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止转孔止转部;轴止转套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轴止转套的外周设有与止转孔止转部配合、周向排列的轴止转套外止转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轴止转套内止转部;在连接轴上设有与轴止转套内止转部配合的轴止转部,轴止转部置于止转珠堵部背离轴套的一侧;在轴止转件和/或轴止转套上、设有将安装在连接轴外和轴止转件的轴止转套止转孔内的轴止转套取出的取出结构;连接轴设有轴止转部的端部穿过连接件、轴止转孔,连接轴的轴止转部与轴止转件的止转孔止转部位置关系对应;轴止转套安装在设有轴止转部的连接轴外并置于轴止转套止转孔内,轴止转套轴向限位在轴止转套止转孔内;止转孔止转部与轴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轴止转套相对轴止转套止转孔旋转,轴止转套内止转部与轴止转部配合约束连接轴相对轴止转套旋转,连接轴和连接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作为方案十四的改进,自行车还包括前车轮架,前车轮架包括连接轴装置,还包括刹车盘、轴止转套限位件;连接件为轮叉;珠碗、珠堵、珠堵止转套、防尘圈、连接件即轮叉、轴止转套和轴止转套限位件均为两个;轴套安装在前轮上,在轴套的两端均径向凸设有辐条安装盘;在轴套的中心设有与轮轴配合的中心通孔;在轴套的两端均设有珠碗容置孔,珠碗容置孔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的孔径;轮叉包括左叉和右叉;在左叉和右叉上均设有与轮轴的外螺纹部配合、开口朝下的轮轴容置槽;在右叉背离左叉的一侧、左叉背离右叉的一侧均设有与轮轴容置槽配合的轴止转套止转孔;或在在右叉背离左叉的一侧、左叉背离右叉的一侧均设有与轮轴容置槽配合的轴止转件;轮轴安装在轴套的中心通孔内,轮轴右端凸出轴套的外螺纹部从碗背方向穿过安装有滚珠的珠碗与珠堵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并凸出珠堵;刹车盘穿过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安装在轴套上;珠堵止转套的止转部穿过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伸入珠堵止转孔内约束珠堵相对轮轴旋转;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再依次穿过右叉的轮轴容置槽、轴止转套止转孔、轴止转套的止转通孔,轴止转套的轴止转套外止转部插入右叉的轴止转套止转孔的止转孔止转部内约束轮轴相对右叉旋转,轴止转套内止转部与轴止转部配合约束轮轴相对轴止转套旋转;止转套限位件安装在轮轴上对轴止转套右侧轴向限位;轮轴不可转动地与右叉安装在一起;右叉对珠堵止转套的右侧轴向限位;右叉不可转动,轮轴相对右叉是不可转动,珠堵相对轮轴是不可转动;在轮轴的左端以同样方式安装有珠碗及安装在珠碗内的滚珠、珠堵、珠堵止转套、左叉、轴止转套、抵挡螺母。

一种包含方案十四的连接轴装置的自行车,自行车还包括后车轮架,后车轮架包括连接轴装置,还包括刹车盘、后链轮盘、珠堵止转套限位件、轴止转套限位件;连接件为轮叉;珠碗、珠堵、珠堵止转套、珠堵止转套限位件、轴止转套和轴止转套限位件均为两个;轴套安装在后轮上,在轴套的两端均径向凸设有辐条安装盘;在轴套的中心设有与轮轴配合的中心通孔;在轴套的两端均设有珠碗容置孔,珠碗容置孔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的孔径;轮叉包括左叉和右叉;在右叉上设有与轮轴的外螺纹部配合、开口朝下的轮轴容置槽,在左叉上均设有与轮轴的外螺纹部配合的通孔;在右叉背离左叉的一侧、左叉背离右叉的一侧均设有与轮轴容置槽配合的轴止转套止转孔;或在在右叉背离左叉的一侧、左叉背离右叉的一侧均设有与轮轴容置槽配合的轴止转件;轮轴安装在轴套的中心通孔内,轮轴右端凸出轴套的外螺纹部从碗背方向穿过安装有滚珠的珠碗与珠堵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并凸出珠堵;刹车盘穿过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安装在轴套上;珠堵止转套穿过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伸入珠堵止转孔内约束珠堵相对轮轴旋转;珠堵止转套限位件再穿过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对珠堵止转套限位;轮轴右端的外螺纹部再依次右叉的轮轴容置槽、轴止转套止转孔、轴止转套的止转通孔,轴止转套的轴止转套外止转部插入右叉的轴止转套止转孔的止转孔止转部内约束轮轴相对右叉旋转,轴止转套内止转部与轴止转部配合约束轮轴相对轴止转套旋转,止转套限位件安装在轮轴上对轴止转套右侧轴向限位;轮轴不可转动地与右叉安装在一起;右叉对珠堵止转套的右侧轴向限位;右叉不可转动,轮轴相对右叉是不可转动,珠堵相对轮轴是不可转动;在轮轴的左端以同样方式安装有珠碗及及安装在珠碗内的滚珠、珠堵、珠堵止转套限位件,轮盘轴穿过轮轴左端的外螺纹部安装在轴套最左端的外周上,后链轮盘安装在轮盘轴的外周上,再以右端同样方式安装左叉、轴止转件、抵挡螺母。

一种包含方案十二的连接轴装置的自行车,自行车还包括车头杆组件,车头杆组件包括连接轴装置,还包括压缩弹簧;珠碗、滚珠、珠堵、珠堵止转套、压缩弹簧、锁紧螺母、螺母止转套和螺母止转套限位件均为两个;连接件为车头连接件;连接轴包括内螺杆和外螺杆;的两端均径向凸设有辐条安装盘;在轴套的中心设有与轮轴配合的中心通孔;在轴套的两端均设有珠碗容置孔,珠碗容置孔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的孔径;内螺杆的两端均设有内螺杆外螺纹部;内螺杆的外周上设有内螺杆外止转部;外螺杆的两端均设有外螺杆外螺纹部;外螺杆上的外周上设有止转珠堵部;外螺杆的轴心位置设有与内螺杆的外周形状配合的止转通孔,止转通孔的孔壁设有与内螺杆外止转部配合的外螺杆内止转部;车头连接件为L型件,车头连接件的下端的端部设有与外螺杆的外周形状配合的非闭合的止转孔;轴套为车架的前管;在车架的前管的中心设有与外螺杆配合的中心通孔;外螺杆安装在前管的中心通孔内,两端的外螺杆外螺纹部凸出前管;珠堵止转套安装在设有止转槽的外螺杆外螺纹部外并置于珠堵止转孔内;在上端的外螺杆外螺纹部外以同样的方式安装有珠碗、滚珠、珠堵、珠堵止转套并穿过车头连接件的止转孔;内螺杆插入外螺杆的止转通孔后,内螺杆外止转部与外螺杆内止转部配合约束外螺杆相对内螺杆旋转,内螺杆外螺纹部从外螺杆的两端凸出,下端的内螺杆外螺纹部依次穿过压缩弹簧、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并穿过螺母止转孔;螺母止转套安装在内螺杆外螺纹部外和锁紧螺母的螺母止转孔内;螺母止转套限位件安装在内螺杆外螺纹部上对螺母止转套轴向限位;凸出螺母止转套限位件的内螺杆外螺纹部与轮叉连接件中部的盲孔固定;上端的内螺杆外以同样的方式安装有压缩弹簧、锁紧螺母、螺母止转套、螺母止转套限位件。

一种包含方案一的连接轴装置的自行车,自行车还包括车座组件,车座组件包括连接轴装置,还包括压缩弹簧;珠碗、滚珠、珠堵、珠堵止转套、压缩弹簧、止转套限位件、支座、转座、座垫;支座下侧设有与连接轴配合的止转盲孔,上侧设有U形的转座容置槽;转座下侧设有与支座配合的U形的支座容置槽;连接轴插入自行车的座管内与座管固定,连接轴的外螺纹部依次穿过压缩弹簧、锁紧螺母、止转套、止转套限位件;连接轴上端插入支座下侧的止转盲孔(未示出)内;转座的支座容置槽的一侧壁插入支座的转座容置槽内,支座的转座容置槽的一侧壁插入转座的支座容置槽内,支座和转座安装在一起;坐垫安装在转座上。

作为方案十八的改进,车座组件还包括坐垫角度调节装置;坐垫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螺杆调节杆、调节套、调节套限位件;调节套包括调节部,在调节部的外周设有调节套外止转部;在支座上还设有贯穿转座容置槽的一个侧壁、与调节杆的止转部配合的圆通孔,在转座容置槽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圆通孔同轴的支座调节孔,支座调节孔的孔壁上设有轴向的支座止转部;在转座还设有贯穿支座容置槽的一个侧壁、与调节杆的止转部配合的圆通孔,在支座容置槽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圆通孔同轴的转座调节孔,转座调节孔的孔壁上设有轴向的转座止转部;支座的转座容置槽仅设有圆通孔的侧壁插入转座的支座容置槽内,调节套的调节部穿过支座的调节孔伸入转座的调节孔内;调节杆穿过转座上的通孔、支座上的通孔、调节套的止转孔与调节套限位件安装在一起;调节套限位件将调节套限位在支座的调节孔和转座调节孔内;调节套的调节套外止转部分别与支座的调节孔的支座止转部配合、转座的调节孔的转座止转部配合约束支座相对调节套旋转、转座相对调节套旋转,从而使支座和转座不可旋转。

作为方案十九的改进,自行车还包括脚踏组件,脚踏组件包括连接轴装置,还包括前链轮盘、锁紧件止转套限位件;连接件为脚踏连接件;珠碗、珠堵、珠堵止转套、脚踏连接件、轴止转套、轴止转套限位件、两个脚蹬组件;止转孔设置在脚踏连接件上;或止转件与脚踏连接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前链轮盘的轴心设有一个与脚踏连接件的止转凸台配合的止转通孔,在止转通孔的孔壁上上设有轮盘止转槽。

轴套为车架的五通管;凸出珠堵的连接轴的外螺纹部穿过前链轮盘与脚踏连接件的脚踏轴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前链轮盘的止转通孔安装在脚踏连接件的止转凸台外约束前链轮盘相对脚踏连接件旋转;脚踏连接件对前链轮盘、珠堵止转套轴向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止转套限制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相对连接轴旋转,从而使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防止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或锁紧件或珠堵等在使用过程中相对连接轴反转而发生位移或松脱。止转套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第一止转孔之间一般为间隙配合,便于止转套的安装和取出。

为了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与连接轴螺纹连接后,第一止转孔上的第一止转部和连接轴的第四止转部位置关系能对应,在设计止转套时注意止转套的第二止转部与第三止转部的位置对应关系,也就是第二止转部与第三止转部要有对应的规律。

在止转套上设有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夹持取出的取出结构,使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快速、方便、可靠。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后,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拆卸与传统的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拆卸完全是一样的,因而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拆卸方便、快速、可靠。

止转套安装在止转孔内,安装时可以非常方便的目测止转套外止转部与止转孔的止转部对应关系,因而能非常容易的将止转套外止转部与止转孔的止转部正对,使止转套安装在连接轴外和止转孔内非常方便。

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螺纹连接后,止转套约束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都无法转动,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就不会因为反转而松脱,使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保持在最初需要的锁紧位置,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螺纹连接的夹紧力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无变化;即使采用普通的连接轴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连接,在剧烈震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螺纹连接的夹紧力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无变化;因此达到最好的锁紧效果,能有效避免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螺纹连接失效。

止转套的外周可为花键形或正多边形或外齿轮形;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为与外齿轮形结构的止转套外周配合的内齿轮形孔、或为与花键形结构的止转套外周配合的花键形孔、或为与正多边形结构止转套配合的正多边形孔、或为与正多边形结构止转套配合的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正多边形孔的相交结构且每相邻的两正多边形孔旋转的度数为360°/正多边形孔边数/正多边形孔个数。在满足加工和使用的前提下,成型越多个相互配合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这样在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螺纹连接处于最佳锁紧的状态下,为了安装止转套,微调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时的角度越小,就能使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第一止转部与连接轴的第四止转部位置关系对应,满足止转套安装需要。微调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角度越小,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的锁紧效果越好,避免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的锁紧力过大或过小。

本发明通过止转套限制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相对连接轴旋转,从而使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防止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或锁紧件或珠堵等在使用过程中相对连接轴反转而发生位移或松脱。止转套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第一止转孔之间一般为间隙配合,便于止转套的安装和取出。

为了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与连接轴螺纹连接后,第一止转孔上的第一止转部和连接轴的第四止转部位置关系能对应,在设计止转套时注意止转套的第二止转部与第三止转部的位置对应关系,也就是第二止转部与第三止转部要有对应的规律。

在止转套上设有将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夹持取出的取出结构,使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快速、方便、可靠。止转套从第一止转孔中取出后,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拆卸与传统的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拆卸完全是一样的,因而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拆卸方便、快速、可靠。

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螺纹连接后,止转套约束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都无法转动,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就不会因为反转而松脱,使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保持在最初需要的锁紧位置,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螺纹连接的夹紧力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无变化;即使采用普通的连接轴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连接,在剧烈震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螺纹连接的夹紧力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无变化;因此达到最好的锁紧效果,能有效避免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螺纹连接失效。

止转套的外周可为花键形或正多边形或外齿轮形;第一止转孔的孔壁为与外齿轮形结构的止转套外周配合的内齿轮形孔、或为与花键形结构的止转套外周配合的花键形孔、或为与正多边形结构止转套配合的正多边形孔、或为与正多边形结构止转套配合的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正多边形孔的相交结构且每相邻的两正多边形孔旋转的度数为360°/正多边形孔边数/正多边形孔个数。在满足加工和使用的前提下,成型越多个相互配合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这样在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螺纹连接处于最佳锁紧的状态下,为了安装止转套,微调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时的角度越小,就能使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第一止转部与连接轴的第四止转部位置关系对应,满足止转套安装需要。微调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的角度越小,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的锁紧效果越好,避免连接轴与锁紧螺母或锁紧件或珠堵等间的锁紧力过大或过小。

滚珠先通过黄油安装在珠碗的内周。通过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与止转珠堵部配合约束珠堵止转套相对连接轴旋转,珠堵止转部与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珠堵相对珠堵止转套旋转,使两个珠堵与连接轴均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这样两珠堵就能精确安装在连接轴的设定位置上,从而使珠碗、滚珠和珠堵之间的配合保持最佳松紧度。

通过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与止转螺母部配合约束螺母止转套相对连接轴旋转,螺母止转部与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锁紧螺母相对相应的螺母止转套旋转,连接轴和两个锁紧螺母均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一方面锁紧螺母不会因为反转松脱而导致锁紧螺母与连接轴的外螺纹部螺纹连接的失效,确保通过锁紧螺母对连接在轴上的连接件轴向限位可靠;另一方面由于锁紧螺母无法反转,锁紧螺母始终保持在与连接轴的最初安装位置,确保连接件能精确的安装在连接轴设定的位置上。

止转孔止转部与轴止转套外止转部配合约束轴止转套相对轴止转套止转孔旋转,轴止转套内止转部与轴止转部配合约束连接轴相对轴止转套旋转,连接轴和连接件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确保连接轴无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上,且连接件在连接轴上的位置不会因使用二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轴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轴连接结构过连接轴的轴线剖切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自行车车轮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自行车车轮架过轮轴的轴线剖切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自行车车轮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扣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自行车车轮架过轮轴的轴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侧平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A-A全剖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B-B全剖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前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前轮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图11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后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图12区域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车头杆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车头杆组件的珠堵和珠堵止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车头杆组件的套件、锁紧螺母和止转套立体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图11区域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车座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车座组件的止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车座组件的支座、转座、座垫及坐垫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脚踏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脚踏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脚蹬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脚蹬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5自行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5自行车的前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5自行车的脚踏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6车轮骨架过转向节的轴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6的车轮骨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4为实施例6的车轮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5为实施例7车轮骨架过转向节的轴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图36为实施例7的车轮骨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1、连接轴2、锁紧螺母3;止转套4、卡环5。

锁紧螺母3内设有止转孔6和螺纹通孔7,止转孔6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7的孔径,止转孔6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一止转部8。止转孔6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止转孔6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梯形槽,单个梯形槽形成一个第一止转部8。

止转套4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9。止转套4的外周为与止转孔6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止转套4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梯形齿,单个梯形齿形成第二止转部10。止转通孔9的孔壁上凸设有一条止转条,止转条形成第三止转部11。连接轴2的两端均依次设有抵挡部12、连接件安装部13、外螺纹部14、限位件安装部15,设置在外螺纹部14的外周、与止转套4的止转条配合的一条止转槽,设置在限位件安装部15上与卡环5配合的卡槽16;抵挡部12径向凸出连接件安装部13、连接件安装部13径向凸出外螺纹部14,外螺纹部14的底径大于限位件安装部15的最大外径。连接轴2上的止转槽形成第四止转部17。在止转套4上设有两个关于止转套4的轴心对称的夹持孔16,拆卸轴连接结构时,只需将夹持工具伸入止转套4的两个夹持孔16内然后夹紧止转套4就可将止转套4从锁紧螺母3内取出。

连接件1上设有与连接轴2的连接件安装部13配合的通孔18。

连接轴2设有外螺纹部14的一端穿过连接件1上的通孔18与锁紧螺母3螺纹连接,抵挡部12轴向抵挡连接件1一侧,锁紧螺母3轴向抵挡连接件1的另一侧,锁紧螺母3将连接轴2和连接件1紧固连接在一起;连接轴2的第四止转部17置于锁紧螺母3的止转孔6的第一止转部8内,锁紧螺母3的第一止转部8与连接轴2的第四止转部17位置关系对应;止转套4安装在锁紧螺母3的止转孔6的第一止转部8内和连接轴2的第四止转部17外,卡环5安装在连接轴2的卡槽16内对止转套4背离抵挡部12的一侧轴向限位;锁紧螺母3的第一止转部8与止转套4的第二止转部10配合约束锁紧螺母3相对止转套4旋转,止转套4的第三止转部11与连接轴2的第四止转部17配合约束连接轴2相对止转套4旋转,连接轴2与锁紧螺母3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一种自行车车轮架,包括轮轴30、轴套31、两个珠碗32、滚珠33、两个珠堵34、两个珠堵止转套35、连接件即车叉36、两个车叉限位件37、两个锁紧件即锁紧螺母38、两个螺母止转套39和两个抵挡螺母40。

锁紧螺母38内设有螺纹通孔41和与螺纹通孔41连通的螺母止转孔42,螺母止转孔42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41的孔径。螺母止转孔42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螺母止转部43。螺母止转孔42的孔壁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正六角形孔旋转30°的相交结构,在螺母止转孔42的孔壁上形成十二个尖角形凹槽,每个尖角形凹槽由正六角形孔的两相交平面形成,一个尖角形凹槽形成一个螺母止转部43。锁紧螺母38的外周为正六角形。螺母止转孔42的深度等于螺母止转套39的厚度。

螺母止转套39上设有轴向的圆形的止转通孔44,螺母止转套39的外周设有与螺母止转部43配合、周向排列的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45,止转通孔44的孔壁上设有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46。螺母止转套39的外周为与锁紧螺母38的螺母止转孔42的孔壁上的单个正六角形孔配合正六角形,螺母止转套39外周的六个平面形成周向排列的六个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45。止转通孔44孔壁上设有三条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46。在螺母止转套39上设有两个关于螺母止转套39的轴心对称的夹持孔63,拆卸自行车车轮架时,只需将夹持工具伸入螺母止转套39的两个夹持孔63内然后夹紧螺母止转套39就可将螺母止转套39从锁紧螺母38内取出。

珠堵34为阶梯轴,依次包括珠堵小轴47、珠堵大轴48和珠堵中轴49。珠堵小轴47与其相连的阶梯面间圆弧过渡形成与滚珠33配合的滚珠安装部50,在珠堵中轴49上设有拆卸或安装珠堵34供拆卸工具夹持用的两个夹持平面51。珠堵34上设轴向的螺纹通孔52,在珠堵34背离珠堵小轴47的一端还设有与螺纹通孔52连通的珠堵止转孔53,珠堵止转孔53的最小孔径大于珠堵34的螺纹通孔52的孔径。珠堵止转孔53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珠堵止转孔53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梯形槽,单个梯形槽形成一个珠堵止转部54。

珠堵止转套35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55。珠堵止转套35的外周为与珠堵止转孔53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珠堵止转套35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梯形齿,单个梯形齿形成一个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56。止转通孔55孔壁上设有三条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57。在珠堵止转套35上设有两个关于珠堵止转套35的轴心对称、供夹持工具夹持珠堵止转套35的夹持孔64。

轮轴30的两端均设有与珠堵34的螺纹通孔52、锁紧螺母38的螺纹通孔41配合的外螺纹部58。外螺纹部58上均设有与珠堵止转套35上的止转条结构的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57、螺母止转套39上的止转条结构的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46一一配合的轴向的三条止转槽59,一条止转槽59形成一个与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46配合的止转螺母部、与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57配合的止转珠堵部。

在轴套31的两端均径向凸设有辐条安装盘65。在轴套31的中心设有与轮轴30配合的中心通孔60。在轴套31的两端均固定有容置滚珠33和珠堵小轴47、珠堵中轴49的珠碗容置孔62,珠碗容置孔62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60的孔径。轮轴30安装在轴套31的中心通孔60内,轮轴30两端的外螺纹部58均凸出轴套31。滚珠33用黄油安装在珠碗32的内周。凸出轴套31的轮轴30的外螺纹部58与珠堵34的螺纹通孔52螺纹连接并凸出珠堵34,珠堵34的珠堵小轴47、珠堵中轴49安装在轴套31的珠碗容置孔62内,滚珠33安装在珠堵小轴47与珠碗容置孔62相互配合形成的滚珠容置空间61内。

珠堵34的珠堵止转部54与轮轴30的止转槽59位置关系对应;珠堵止转套35安装在轮轴30设有止转槽59的外螺纹部58外和珠堵止转孔53内;珠堵止转套35安装在轮轴30设有止转槽59的外螺纹部58外并置于珠堵止转孔53内;

凸出珠堵34的外螺纹部58穿过车叉36的一侧、车叉限位件37与锁紧螺母38螺纹连接;锁紧螺母38的螺母止转部43与轮轴30的止转槽59位置关系对应;螺母止转套39安装在轮轴30设有止转槽59的外螺纹部58外和锁紧螺母38的螺母止转孔42内;抵挡螺母40安装在轮轴30的外螺纹部58上对螺母止转套39轴向限位。

轮叉对珠堵止转套35轴向限位;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57与止转槽59配合约束珠堵止转套35相对轮轴30旋转;珠堵止转部54与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56配合约束珠堵34相对珠堵止转套35旋转,珠堵34与轮轴30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46与止转槽59配合约束螺母止转套39相对轮轴30旋转,螺母止转部43与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45配合约束锁紧螺母38相对相应的螺母止转套39旋转,轮轴30和锁紧螺母38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在轮轴30的另一端同样安装有滚珠33、珠堵34、珠堵止转套35、车叉36的另一侧、锁紧螺母38、螺母止转套39、抵挡螺母40。

滚珠33先通过黄油安装在珠碗32的内周。通过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57与止转槽59配合约束珠堵止转套35相对轮轴30旋转,珠堵止转部54与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56配合约束珠堵34相对珠堵止转套35旋转,使两个珠堵34与轮轴30均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这样两珠堵34就能精确安装在轮轴30的设定位置上,从而使珠碗32、滚珠33和珠堵34之间的配合保持最佳松紧度。

通过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46与止转槽59配合约束螺母止转套39相对轮轴30旋转,螺母止转部43与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45配合约束锁紧螺母38相对相应的螺母止转套39旋转,轮轴30和两个锁紧螺母38均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一方面锁紧螺母38不会因为反转松脱而导致锁紧螺母38与轮轴30的外螺纹部58螺纹连接的失效,确保通过锁紧螺母38对连接在轴上的连接件轴向限位可靠;另一方面由于锁紧螺母38无法反转,锁紧螺母38始终保持在与轮轴30的最初安装位置,确保车叉36能精确的安装在轮轴30设定的位置上。

实施例3

如图5至图7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止转套限位件扣盖80。在锁紧螺母81的外周设有抵挡孔82。扣盖80包括正六角形的扣盖本体83,在扣盖本体83内设有容置锁紧螺母81的容置腔84,在容置腔84的开孔端且转角处设有六个向内凸出容置腔84的腔壁的抵挡部85,每个抵挡部85的两侧与容置腔84的腔壁间设有开槽86,每个抵挡部85与相应的两开槽86间的容置腔84的腔壁形成一个内扣的弹性卡扣87。在容置腔84的腔底还设有与轮轴88的外螺纹部89配合的通孔90,和沿通孔90凸设的抵挡圆凸环91,及与抵挡圆凸环91和腔壁相连的加强筋92。弹性卡扣87的抵挡部85向内扣在锁紧螺母81的抵挡孔82内,抵挡圆凸环91对止转套93轴向抵挡限位,锁紧螺母81部分容置在扣盖80的容置腔84内。

实施例4

如图8、图9所示,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轮组件101、后轮组件102、车头杆组件103、车座组件104、踏板组件105和车架106。

如图10所示,车架106包括上管107、下管108、座管109、前管110和五通管111,前管110设在上管107与下管108的连接处,座管109两端分别连接上管107与下管108,五通管111设在下管108与座管109的连接处。

如图8至图10、图11、图13至图15所示,前轮组件101包括前轮112、前车轮架。前车轮架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包括轮轴114、轴套115、刹车盘116、滚珠117及均为两个的珠碗118、珠堵119、珠堵止转套120、防尘圈121、连接件即轮叉122、轴止转套123和抵挡螺母124。

轴止转套123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125。轴止转套123的外周依次包括外齿轮形的止转部126和径向凸出止转部126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127,止转部126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齿,单个三角形齿形成一个轴止转套外止转部128。止转通孔125孔壁包括大于180°圆弧壁的和连接圆弧壁的平面壁,连接圆弧壁的平面壁形成轴止转套内止转部129。在止转通孔125的外周背离外齿轮部的一侧设有与外齿轮形状相似的凹陷部130。

珠堵119的珠堵止转孔156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槽,单个三角形槽形成一个珠堵止转部131。

珠堵止转套120的外周依次为与珠堵止转孔156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132和径向凸出止转部132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133,止转部132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齿,单个三角形齿形成一个与珠堵止转部131配合的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134。止转通孔139孔壁包括大于180°圆弧壁的和连接圆弧壁的平面壁,连接圆弧壁的平面壁形成一个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135。

轮轴114的两端均设有与珠堵119的螺纹通孔157配合的外螺纹部136。外螺纹部136上均设有与珠堵止转套120上的平面壁、轴止转套123上的平面壁一一配合的轴向的止转平面,止转平面形成一个与轴止转套内止转部129配合的轴止转部137、与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135配合的止转珠堵部138。轴止转套123上的止转通孔125、珠堵止转套120上的止转通孔139的形状完全相同,外螺纹部136与珠堵止转套120上的止转通孔139配合。

轮叉122包括轮叉连接件140、左叉141和右叉142。左叉141和右叉142为长条形的型材,关于其中心位置左右对称。右叉142一端设有与轮轴114的外螺纹部136配合的轮轴容置槽143,轮轴容置槽143包括两个平面壁和两个平面壁的弧形壁。在右叉142背离左叉141的一侧设有与轮轴容置槽143的弧形壁同轴的内齿轮形的轴止转套止转孔144。轴止转套止转孔144与轴止转套123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通孔125配合,孔壁上设有周向均匀排列的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槽,单个三角形槽形成一个与轴止转套外止转部128配合的止转孔止转部145。在轮叉连接件140上设有左叉安装孔146和右叉安装孔147。

在抵挡螺母124的轴心位置设有轴向的内凸环148,内凸环148的轴心位置设有与轮轴114的外螺纹部136配合的螺纹通孔149,抵挡螺母124的外周设有与内凸环148同侧凸出的外凸环150,内凸环148的最大外径小于凹陷部130的最小外径;外凸环150与内凸环148之间形成避空轴止转套123的避空部151。

防尘圈121的轴心位置设有与珠堵119的外六角形部配合的内六角形孔152,防尘圈121的外周径向凸设有防尘凸环153,防尘凸环153的外径大于珠碗118容置孔的外径。

刹车盘116上设有与轮轴114右端外周面配合的通孔154,和沿通孔154外周轴向凸设的抵挡凸环155。

轴套115固定在前轮112上。

轮轴114安装在轴套115的中心通孔158内,轮轴114右端凸出轴套115的外螺纹部136从碗背方向穿过安装有滚珠117的珠碗118与珠堵119的螺纹通孔157螺纹连接并凸出珠堵119;刹车盘116设有抵挡凸环155的一端穿过轮轴114右端的外螺纹部136安装在轴套115最右端的外周上与轴套115过盈配合,刹车盘116的抵挡凸环155被轴套115抵挡;防尘圈121设有防尘凸环153的一端穿过轮轴114右端的外螺纹部136安装在珠堵119的外六角形的珠堵中轴159外并被轮轴114的右端面抵挡,从而阻止灰尘等进入滚珠117容置空间内;防尘圈121的防尘凸环153伸入刹车盘116的通孔内;珠堵止转套120的止转部穿过轮轴114右端的外螺纹部136伸入珠堵止转孔156内约束珠堵119相对轮轴114旋转;珠堵止转套120的抓取部径向凸出珠堵中轴159和防尘圈121,在拆卸前车轮架时,便于抓取珠堵止转套120,将止转止转套从珠堵119中取出;轮轴114右端的外螺纹部136再依次穿过右叉142的轮轴容置槽143、轴止转套止转孔144、轴止转套123的止转通孔125,轴止转套123的轴止转套外止转部128插入右叉142的轴止转套止转孔144的止转孔止转部145内约束轮轴114相对右叉142旋转,轴止转套内止转部129与轴止转部137配合约束轮轴114相对轴止转套123旋转,抵挡螺母124螺纹连接在轮轴114右端的外螺纹部136上对轴止转套123右侧轴向限位;轮轴114不可转动地与右叉142安装在一起。右叉142对珠堵止转套120的右侧轴向限位。由于右叉142不可转动,轮轴114相对右叉142是不可转动,珠堵119相对轮轴114是不可转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珠堵119不会因反转而发生位移,珠堵119总能保持在最初的安装位置,使自行车更省力。

在轮轴114的左端以同样方式安装有珠碗118及安装在珠碗118内的滚珠117、珠堵119、防尘圈121、珠堵止转套120、左叉141、轴止转套123、抵挡螺母124。

左叉141安装在在轮叉连接件140上的左叉安装孔146内,右叉142安装在在轮叉连接件140上的右叉安装孔147内。

如图8至图10、图12、图16、图17所示,后轮组件与前轮组件不同的是,后车轮架包括轮轴161、轴套162、刹车盘163、多个滚珠164、后链轮盘165、管状的轮盘轴166及均为两个的珠碗167、珠堵168、珠堵止转套169、防尘圈170、外六角形的长抵挡螺母171、连接件即后叉172、轴止转件173、轴止转套174和抵挡螺母175。

后叉172包括左叉176和右叉177。左叉176和右叉177为V形件,在右叉转角部设有轮轴容置槽178,在左叉176转角部设有与轮轴161配合的通孔,上端与座管109连接在一起,下端与五通管111连接在一起。后叉172的左叉176和右叉177相互间形成夹角。

轴止转件173为非闭合的环形件,在轴止转套174上设有与轴止转件173的止转部179配合的非闭合的内齿轮形的轴止转套止转孔180。轴止转件173焊接固定在右叉177侧右侧,与轮轴容置槽178的圆弧壁同轴。

防尘圈170为圆环状的橡胶圈,。

轮盘轴166为阶梯状,并设有阶梯孔,其大孔181与轮轴161右端端部的外周过盈配合。

轴套162固定在后轮上,轮轴161安装在轴套轴套162内。

轮轴161右端凸出轴套162的外螺纹部182从碗背方向穿过安装有滚珠164的珠碗167与珠堵168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刹车盘163设有抵挡凸环的一端穿过轮轴161右端的外螺纹部182安装在轮轴161的外周与轮轴161过盈配合,刹车盘163的抵挡凸环被轮轴161抵挡;防尘圈170设有防尘凸环的一端穿过轮轴161右端的外螺纹部182安装在珠堵168的外六角形的珠堵168中轴外,防尘凸环被珠碗167的右端面抵挡,从而阻止灰尘等进入滚珠164容置空间内;珠堵止转套169的止转部穿过轮轴161右端的外螺纹部182伸入珠堵168止转孔内约束珠堵168相对轮轴161旋转;长抵挡螺母171与轮轴161右端的外螺纹部182螺纹连接对珠堵止转套169轴向限位;轮轴161右端的外螺纹部182再依次穿过右叉177的轮轴容置槽178、轴止转件173的止转孔、轴止转套174的止转通孔,轴止转套174的止转部伸入轴止转件173止转孔内约束轮轴161相对右叉177旋转,抵挡螺母175螺纹连接在轮轴161右端的外螺纹部182螺纹部上对轴止转套174右侧轴向限位。

在轮轴161的左端以右端同样方式安装有珠碗167及安装在珠碗167内的滚珠164、珠堵168、防尘圈170、长抵挡螺母171,轮盘轴166的大孔181穿过轮轴161左端的外螺纹部182安装在轴套162最左端的外周上与轴套162过盈配合,后链轮盘165安装在轮盘轴166的外周上,再以右端同样方式安装左叉176、轴止转件173、抵挡螺母175。

如图8至图10、图11、图18至图21所示,车头杆组件包括连接件即车头连接件191、内螺杆192、外螺杆193及均为两个的珠碗194、滚珠195、珠堵196、珠堵止转套197、调节螺母198、压缩弹簧199、保护套200、套件201、螺栓202、锁紧螺母203、螺母止转套204和抵挡螺母205。

内螺杆192的两端均设有内螺杆外螺纹部206。内螺杆192的外周上周向均布有八条轴向贯穿内螺杆192的止转槽,一条止转槽形成一个内螺杆外止转部207。

外螺杆193的两端均设有外螺杆外螺纹部208。外螺杆193上周向均布有八条轴向贯穿外螺杆193的止转槽,一条止转槽形成一个止转珠堵部209。外螺杆193的轴心位置设有与内螺杆192的外周形状配合的止转通孔210,止转通孔210的孔壁设有八条与内螺杆192的止转槽配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外螺杆内止转部211。

珠堵196为阶梯轴,依次包括珠堵小轴212、珠堵中轴213和珠堵大轴214。珠堵小轴212与其相连的阶梯面间圆弧过渡形成与滚珠195配合的滚珠安装部247,在珠堵大轴214的外周形成拆卸或安装珠堵196用、设有轴向轴向均匀分布轴向的摩擦条的抓取部215。珠堵196上设轴向的与外螺杆193的外螺杆外螺纹部208配合的螺纹通孔216,在珠堵196上还设有贯通珠堵大轴214端面、与螺纹通孔216连通的珠堵止转孔217,珠堵止转孔217的最小孔径大于珠堵196的螺纹通孔216的孔径。珠堵止转孔217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珠堵止转孔217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槽,单个三角形槽形成一个珠堵止转部218。

珠堵止转套197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219。珠堵止转套197的外周依次为与珠堵止转孔217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220和径向凸出止转部220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221,止转部220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齿,单个三角形齿形成一个与珠堵止转部218配合的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222。止转通孔219的孔壁设有八条与外螺杆193的止转槽配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223。

在保护套200上设有与压缩弹簧199配合的通孔224,在保护套200的两端设有抵挡凸环225。

调节螺母198内依次设有与外螺杆193螺纹部配合的螺纹孔226、与内螺杆192配合的通孔227、弹簧容置孔228。在调节螺母198的外周设有与保护套200的抵挡凸环225配合的周向的抵挡槽229。

套件201内依次设有锁紧螺母容置孔230、与内螺杆192配合的通孔231、弹簧容置孔228。在套件201的外周设有与保护套200的抵挡凸环225配合的环状的抵挡槽232。

锁紧螺母203依次包括中轴233、小轴234、大轴235,中轴233与套件201的锁紧螺母容置孔230配合。锁紧螺母203内设有与内螺杆外螺纹部206配合的螺纹通孔236和与螺纹通孔236连通、贯通大轴235端面的螺母止转孔237,螺母止转孔237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236的孔径。螺母止转孔237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螺母止转孔237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槽,单个三角形槽形成一个螺母止转部238。

螺母止转套204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239。螺母止转套204的外周依次为与螺母止转孔237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245和径向凸出止转部245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246,止转部245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齿,单个三角形齿形成一个与螺母止转部238配合的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240。止转通孔239的孔壁设有八条与内螺杆192的止转槽配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241。

车头连接件191为L型件,车头连接件191的水平端的端部设有与外螺杆193的外周形状配合的非闭合的止转孔242。

轴套为车架的前管。在车架106的前管110的中心设有与外螺杆193配合的中心通孔243。在前管110的两端均设有容置滚珠195和珠堵小轴212的的珠碗容置孔244,珠碗容置孔244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243的孔径。

外螺杆193安装在前管110的中心通孔243内,两端的外螺杆外螺纹部208凸出前管110。滚珠195用黄油安装在珠碗194的内周,珠碗194安装在珠碗容置孔244内。下端的外螺杆外螺纹部208穿过珠碗194与珠堵196的螺纹通孔216螺纹连接,珠堵196的珠堵小轴212、大部分珠堵中轴213均置于珠碗194内,滚珠195安装在珠堵小轴212与珠碗194相互配合形成的滚珠195容置空间内。

珠堵196的珠堵止转部218与外螺杆193的止转槽位置关系对应;珠堵止转套197安装在设有止转槽的外螺杆外螺纹部208外并置于珠堵止转孔217内;珠堵止转套197的抓取部221径向凸出珠堵196,在拆卸车头杆组件时,更利于抓取珠堵止转套197将珠堵止转套197从珠堵止转孔217中取出。凸出珠堵196的外螺杆外螺纹部208与调节螺母198螺纹连接对珠堵止转套197轴向限位。

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223与止转槽配合约束珠堵止转套197相对外螺杆193旋转;珠堵止转部218与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222配合约束珠堵196相对珠堵止转套197旋转,珠堵196与外螺杆193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在上端的外螺杆外螺纹部208外以同样的方式安装有珠碗194、滚珠195、珠堵196、珠堵止转套197并穿过车头连接件191的止转孔242后与调节螺母198螺纹连接。

内螺杆192插入外螺杆193的止转通孔210后,内螺杆外止转部207与外螺杆内止转部211配合约束外螺杆193相对内螺杆192旋转,内螺杆外螺纹部206从外螺杆193的两端凸出,下端的内螺杆外螺纹部206依次穿过压缩弹簧199、保护套200、套件201与锁紧螺母203螺纹连接并穿过螺母止转孔237,锁紧螺母203的螺母止转部238与内螺杆192的止转螺母部位置关系对应;压缩弹簧199安装在保护套200的通孔224内,保护套200一端的抵挡凸环225安装在调节螺母198的抵挡槽229内,保护套200另一端的抵挡凸环225安装在调节螺母198的抵挡槽229内,调节螺母198与套件201分别抵挡压缩弹簧199的两端。

螺母止转套204的止转部245安装在内螺杆外螺纹部206外和锁紧螺母203的螺母止转孔237内;抵挡螺母205安装在内螺杆外螺纹部206上对螺母止转套204轴向限位。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241与止转螺母部配合约束螺母止转套204相对内螺杆192旋转,螺母止转部238与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240配合约束锁紧螺母203相对相应的螺母止转套204旋转,内螺杆192和锁紧螺母203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凸出抵挡螺母205的内螺杆外螺纹部206与轮叉连接件140中部的盲孔固定。

上端的内螺杆192外以同样的方式安装有压缩弹簧199、保护套200、套件201、锁紧螺母203、螺母止转套204、抵挡螺母205。

如图8至图10、图22至图24所示,车座组件包括螺杆件271、调节螺母272、保护套273、压缩弹簧274、支撑螺杆275、锁紧螺母276、止转套277、抵挡螺母278、支座279、转座280、座垫281及坐垫角度调节装置282。

支撑螺杆275为拉伸的铝型材,包括下端的光杆部283和在支撑螺杆275的上端车出来的外螺纹部284。支撑螺杆275的外周周向均布有八条轴向设置的止转槽一条止转槽形成一个止转螺母部285。

在保护套273上设有与压缩弹簧274配合的通孔286,在保护套273的两端设有抵挡凸环287。

锁紧螺母276依次包括中轴288、小轴289、大轴290,从而在锁紧螺母276的外周形成与保护套273一端的抵挡凸环287配合的抵挡槽291,在大轴290外周设有周向均匀分布轴向的摩擦凸条。

锁紧螺母276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与压缩弹簧274配合的弹簧容置孔(未示出)、与外螺纹部284配合的螺纹通孔293和与螺纹通孔293连通、贯通大轴290端面的止转孔294,止转孔294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293的孔径。止转孔294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止转孔294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槽,单个三角形槽形成一个螺母止转部295。

止转套277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296。止转套277的外周依次为与止转孔294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297和径向凸出止转部297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298,止转部297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齿,单个三角形齿形成一个与螺母止转部295配合的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299。止转通孔296的孔壁设有八条与支撑螺杆275的止转槽配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与止转螺母部285配合的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300。

抵挡螺母278设有与支撑螺杆275的外螺纹部284配合的螺纹通孔301,在抵挡螺母278外周设有周向均匀分布轴向的摩擦凸条。抵挡螺母278的外径大于锁紧螺母276的大轴290的外径。

螺杆件271的轴心位置设有一个支撑螺杆275的外周配合的中心通孔302,螺杆件271的外周包括外螺纹部303和径向凸出外螺纹部303、带有轴向的摩擦凸条的圆凸环的调节部304。螺杆件271套在座管109上并焊接固定。

调节螺母272内从上下到上依次设有与螺杆件271的外螺纹部303配合的螺纹孔305、与支撑螺杆275配合的圆通孔306、弹簧容置孔292。在调节螺母272的外周设有与保护套273一端的抵挡凸环287配合的周向的抵挡槽291。

车架106的座管109的上端设有与支撑螺杆275的外周形状配合的止转盲孔307。

支撑螺杆275的光杆部283插入座管109,支撑螺杆275的外螺纹部284依次穿过螺杆件271、调节螺母272、压缩弹簧274、保护套273、锁紧螺母276、止转套277、抵挡螺母278;螺杆件271的外螺纹部303与调节螺母272的螺纹孔305螺纹连接;压缩弹簧274的下端支撑在调节螺母272的弹簧容置孔292内,上端置于锁紧螺母276的弹簧容置孔292内,调节螺母272与锁紧螺母276分别抵挡压缩弹簧274的两端;保护套273下端的抵挡凸环287安装在调节螺母272的抵挡槽291内,上端的抵挡凸环287安装在锁紧螺母276的抵挡槽291内;止转套277的止转部297安装在支撑螺杆275的外螺纹部284外和锁紧螺母276的止转孔294内;抵挡螺母278安装在螺杆的外螺纹部284上对止转套277轴向限位。止转螺母部285与螺母止转套内止转部300配合约束螺母止转套277相对轮轴旋转,螺母止转部295与螺母止转套外止转部299配合约束锁紧螺母276相对相应的螺母止转套277旋转,支撑螺杆275和锁紧螺母276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坐垫角度调节装置282包括螺杆调节杆311、调节套312、卡环313。

调节杆311包括抵挡部314、止转部315。止转部315的外周包括两对称的止转平面316和连接两止转平面316的两圆弧面317。在止转部315远离抵挡部314的一端设有与卡环313配合的周向的卡槽318。

调节套312包括外齿轮形的调节部319和径向凸出外齿轮形的旋转凸环320,在调节部319的外周设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三角形调节齿。在调节套312的轴心设有与调节杆311的止转部315配合的止转孔321。

支座279下侧设有与支撑螺杆275配合的止转盲孔(未示出),上侧设有U形的转座容置槽323,贯穿转座容置槽323的一个侧壁、与调节杆311的止转部315配合的圆通孔324,在转座容置槽323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圆通孔324同轴的支座调节孔325,支座调节孔325的孔壁上均匀周向分布有三角形调节槽326。

转座280下侧设有与支座279配合的U形的支座容置槽327,贯穿支座容置槽327的一个侧壁、与调节杆311的止转部315配合的圆通孔328,在支座容置槽327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圆通孔328同轴的内齿轮形的转座调节孔329,转座调节孔329的孔壁上均匀周向分布有三角形调节槽330。

支撑螺杆275插入支座279下侧的止转盲孔(未示出)内;转座280的支座容置槽327设有转座调节孔329的侧壁插入支座279的转座容置槽323内,支座279的转座容置槽323仅设有圆通孔324的侧壁插入转座280的支座容置槽327内,调节套312的调节部319穿过支座279的调节孔伸入转座280的调节孔,卡环313安装在调节杆311的卡槽318内将调节套312的止转部315限位在支座调节孔325和转座调节孔329内。调节套312的调节套外止转部分别与支座279的调节孔的支座止转部配合、转座280的调节孔的转座止转部配合约束支座279相对调节套312旋转、转座280相对调节套312旋转,从而使支座279和转座280不可旋转。

坐垫安装在转座280上。调节坐垫的角度时,将卡环313从调节杆311的卡槽318内拆卸出来,再将调节套312与调节杆311分离,然后使转座280相对支座279转动一定角度,用同样的方式将止转套277的调节部319安装在支座调节孔325和转座调节孔329内并通过卡环313限位,就可实现坐垫角度的调节。

如图8至图10、图25、图26所示,脚踏组件包括脚踏轴341、前链轮盘342、多个滚珠343及均为两个的珠碗344、珠堵345、珠堵止转套346、波形弹簧347、脚踏连接件348、轴止转套349、抵挡螺母350、两个脚蹬组件351。

脚踏轴341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部352。外螺纹部352上均设有两个与轴线对称设置的止转平面、一个止转平面形成一个止转珠堵部353。

珠堵345为阶梯轴,依次包括珠堵小轴354、珠堵中轴355和珠堵大轴356。珠堵小轴354与其相连的阶梯面间圆弧过渡形成与滚珠343配合的滚珠安装部357,在珠堵大轴356的外周形成拆卸或安装珠堵345用、设有周向均匀分布轴向的摩擦条的抓取部358。珠堵345上设轴向的与脚踏轴341的外螺纹部352配合的螺纹通孔359,在珠堵345上还设有贯通珠堵大轴356端面、与螺纹通孔359连通的珠堵止转孔360,珠堵止转孔360的最小孔径大于珠堵345的螺纹通孔359的孔径。珠堵止转孔360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珠堵止转孔360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止转槽,单个三角形止转槽形成一个珠堵止转部361。

珠堵止转套346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362;止转通孔362的孔壁与脚踏轴341设有止转珠堵部353的外螺纹部352配合,止转通孔362的一个止转平面形成一个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363。珠堵止转套346的外周依次为与珠堵止转孔360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364和径向凸出止转部364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365,止转部364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止转齿,单个三角形止转齿形成一个与珠堵止转部361配合的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366。

脚踏连接件348为条状,一端设有与脚踏轴341的外螺纹部352配合的脚踏轴螺纹通孔367、与脚踏轴螺纹通孔367连通的螺母止转孔368,另一端设有与脚踏轴螺纹通孔367的轴线平行的脚蹬轴螺纹通孔369与脚蹬轴螺纹通孔369连通、并与螺母止转孔368相背的内齿轮形状的脚蹬轴止转孔370。螺母止转孔368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孔壁上设有周向均匀排列轴向的三角形止转槽,单个三角形止转槽形成一个轴止转套外止转部371。脚蹬轴止转孔370的孔壁上设有周向均匀排列轴向的三角形止转槽383。在脚踏轴341背离螺母止转孔368的一侧凸设有一个止转凸台372,止转凸台372的外周周向均布八条轴向的梯形的轮盘止转条373。

前链轮盘342的轴心设有一个与脚踏连接件348的止转凸台372配合的止转通孔374,在止转通孔374的孔壁上上设有八条与轮盘止转条373配合的轮盘止转槽375。

轴止转套349上设有与脚踏轴341设有止转珠堵部353的外螺纹部352配合的、轴向的止转通孔376,止转通孔376的一个止转平面形成一个轴止转套内止转部377。轴止转套349的外周包括与螺母止转孔368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378和径向凸出止转部378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379,止转部378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止转齿,单个三角形止转齿形成一个与轴止转套外止转部371配合的轴止转套外止转部380。

在车架106的五通管111的中心设有与脚踏轴341间隙配合的中心通孔381。在五通管111的两端均设有容置滚珠343和珠堵小轴354的的珠碗容置孔382,珠碗容置孔382的孔径大于中心通孔381的孔径。

脚踏轴341安装在五通管111的中心通孔381内,两端的外螺纹部352凸出五通管111。滚珠343用黄油安装在珠碗344的内周,珠碗344安装在珠碗容置孔382内。右端的外螺纹部352穿过珠碗344与珠堵345的螺纹通孔359螺纹连接,珠堵345的珠堵小轴354、大部分中轴均置于珠碗344内,滚珠343安装在珠堵小轴354与珠碗344相互配合形成的滚珠343容置空间内。

珠堵345的珠堵止转部361与脚踏轴341的止转平面位置关系对应;珠堵止转套346安装在脚踏轴341设有止转平面的外螺纹部352外并置于珠堵止转孔360内;珠堵止转套346的抓取部365径向凸出珠堵345,在拆卸脚踏组件时,更利于抓取珠堵止转套346将珠堵止转套346的止转孔中取出。珠堵止转套内止转部363与止转珠堵部353配合约束珠堵止转套346相对脚踏轴341旋转;珠堵止转部361与珠堵止转套外止转部366配合约束珠堵345相对珠堵止转套346旋转,珠堵345与脚踏轴341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凸出珠堵345的外螺纹部352穿过波形弹簧347、前链轮盘342与脚踏连接件348的脚踏轴螺纹通孔367螺纹连接,前链轮盘342的止转通孔374安装在脚踏连接件348的止转凸台372外约束前链轮盘342相对脚踏连接件348旋转;脚踏连接件348对前链轮盘342、波形弹簧347和珠堵止转套346轴向限位。设有止转平面的外螺纹部352置于脚踏连接件348的螺母止转孔368内,轴止转套外止转部371与止转珠堵部353位置关系对应。

轴止转套349的止转部378安装在脚踏轴341设有止转平面的外螺纹部352外和脚踏连接件348的螺母止转孔368内;抵挡螺母350安装在脚踏轴341外螺纹部352上对轴止转套349轴向限位。

轴止转套内止转部377与轴止转部配合约束轴止转套349相对脚踏轴341旋转,轴止转套外止转部380与轴止转套外止转部371配合约束脚踏连接件348相对相应的轴止转套349旋转,脚踏轴341和脚踏连接件348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右端的脚踏轴341外以同样的方式安装有珠碗344、滚珠343、珠堵345、珠堵止转套346、波形弹簧347、脚踏连接件348、轴止转套349、抵挡螺母350、脚蹬组件351。

如图27、图28所示,脚蹬组件包括脚蹬轴止转套抵挡螺母391、脚蹬轴止转套392、脚蹬轴393、锁紧螺母394、螺母止转套395、螺母止转套抵挡螺母396、脚蹬397。

脚蹬轴393依次包括外螺纹部398、光杆部399、抵挡部400、第二外螺纹部401。在外螺纹部398和第二外螺纹部401上均设有周向均匀排列、轴向的止转槽402。

锁紧螺母394依次包括小轴403、大轴405。锁紧螺母394内设有与脚蹬轴393的外螺纹部398配合的螺纹通孔406和与螺纹通孔406连通、贯通大轴405端面的螺母止转孔407,螺母止转孔407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406的孔径。螺母止转孔407的孔壁为内齿轮形状,螺母止转孔407的孔壁上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止转槽408。

螺母止转套395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409。螺母止转套395的外周依次为与螺母止转孔407的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410和径向凸出止转部410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411,止转部410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止转齿412。止转通孔409的孔壁设有六条与脚蹬轴393的外螺纹部398的止转槽402配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止转条413。

螺母止转套抵挡螺母396设有与脚蹬轴393的外螺纹部398配合的螺纹通孔414,在螺母止转套抵挡螺母396外周设有周向均匀分布轴向的摩擦凸条。

脚蹬轴止转套392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415。脚蹬轴止转套392的外周依次为与脚踏连接件348的脚蹬轴止转孔370的内齿轮形孔壁配合的外齿轮形的止转部416和径向凸出止转部416的圆凸环形状的抓取部417,止转部416外周周向均匀排列多个轴向的三角形止转齿418。止转通孔415的孔壁设有六条与脚蹬轴393外螺纹部398的止转槽402配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止转条419。

脚蹬轴止转套抵挡螺母391设有与脚蹬轴393的第二外螺纹部401部配合的螺纹通孔420,在脚蹬轴止转套抵挡螺母391外周设有周向均匀分布轴向的摩擦凸条。

脚蹬397上设有与脚蹬轴393的外螺纹部398配合的通孔421。

脚蹬轴393的第二外螺纹部401部与脚踏连接件348的脚蹬轴螺纹通孔369螺纹连接,设有止转槽402的第二外螺纹部401置于脚蹬轴止转孔370内;脚蹬轴止转套392的止转部416安装在第二外螺纹部401外和脚踏连接件348的脚蹬轴止转孔370内;脚蹬轴止转套抵挡螺母391螺纹连接在第二外螺纹部401上对脚蹬轴止转套392轴向限位;脚蹬轴止转套392的转条419伸入脚蹬轴393的第二外螺纹部401的止转槽402内约束脚蹬轴393相对脚蹬轴止转套392旋转,脚蹬轴止转套392的三角形止转齿418插入脚踏连接件348的脚蹬轴止转孔370的三角形止转槽383内约束脚蹬轴止转套392相对脚踏连接件348旋转,脚踏连接件348本身是不可旋转的,因此脚蹬轴393与脚踏连接件348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脚蹬轴393的外螺纹部398穿过脚蹬397上的通孔421与锁紧螺母394的螺纹通孔406螺纹连接,设有止转槽402的外螺纹部398置于螺母止转孔407内;螺母止转套395的止转部410安装在外螺纹部398外和锁紧螺母394的螺母止转孔407内;螺母止转套抵挡螺母396螺纹连接在外螺纹部398上对螺母止转套395轴向限位;螺母止转套395的止转条413伸入脚蹬轴393的外螺纹部398的止转槽402内约束螺母止转套395相对脚蹬轴393旋转,螺母止转套395的三角形止转齿412插入锁紧螺母394的螺母止转孔407的三角形止转槽408内约束锁紧螺母394相对螺母止转套395旋转,因此锁紧螺母394与脚蹬轴393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从而使锁紧螺母394相对脚蹬轴393的止转槽402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脚蹬397始终保在初始的最佳安装位置,使骑行更舒适、更省力。

实施例5

如图29至图31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前车轮架包括轮轴431、轴套432、滚珠433及均为两个的珠碗434、珠堵435、珠堵止转套436、防尘圈437、轮叉438、轮轴止转件439、轴止转套440和抵挡螺母441。

轮轴止转件439为设有一断口的非闭合的环形件,断口的最小宽度大于轮轴431的最大外径,中心为非闭合的轴止转套止转孔442。轴止转套止转孔442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止转孔止转部443。轮轴止转件439焊接固定在轮叉438的右叉444右侧,另一轮轴止转件439焊接固定在左叉445左侧,均与轮轴1容置槽446的圆弧壁同轴。

防尘圈437为圆环状的橡胶圈。

在轮轴431的两端外螺纹部447上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安装有及珠碗434、滚珠433、珠堵435、珠堵止转套436、轴止转套440和抵挡螺母441。防尘圈437设有防尘凸环448的一端穿过轮轴431右端的外螺纹部447安装在珠堵435的外六角形的珠堵435中轴449外,防尘凸环448被珠碗434的右端面抵挡,从而阻止灰尘等进入滚珠容置空间内。

车头杆组件包括车头连接件450、螺杆451、滚珠452及均为两个的珠碗453、珠堵454、珠堵止转套455、抵挡螺母456。

螺杆451的外螺纹部457的两端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安装有珠碗453、滚珠452、珠堵454、珠堵止转套455后再与抵挡螺母456螺纹连接,抵挡螺母456对珠堵止转套455轴向限位。

脚蹬组件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包括脚蹬轴止转套457、抵挡螺母458、脚蹬轴459、滚珠460、两个珠碗461、珠堵462、珠堵止转套463、抵挡螺母464、脚蹬465。

在脚蹬轴459的抵挡部466与光杆部467之间设有与珠碗461配合的滚动面468。

珠堵462为阶梯轴,在珠堵462的大轴469和小轴470间设有与滚珠460配合的滚动面(未示出)。

在脚蹬465上还设有与外螺纹部471配合的通孔472、与珠碗461配合的珠碗容置孔472。

滚珠460用黄油安装在珠碗461的内周,珠碗461安装在脚蹬465两侧珠碗容置孔472内。

脚蹬轴459的外螺纹部471穿过脚蹬465一侧的珠碗461、脚蹬465上的通孔472、脚蹬465另一侧的珠碗461与珠堵462的螺纹通孔472螺纹连接。增加珠碗461和滚珠460结构,脚蹬465在脚蹬轴459上转动更灵活,使骑行更舒适、更省力。

实施例6

如图32至图34所示,一种车轮骨架,车轮骨架包括转向节501、大轴承502、轮毂503、小轴承504、弹性垫圈505、锁紧螺母506、止转套507、卡环508。

锁紧螺母506内设有螺纹通孔509和与螺纹通孔509连通的止转孔510,止转孔510的最小孔径大于螺纹通孔509的孔径,止转孔510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一止转部511;止转孔510的孔壁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正六角形孔旋转°的相交结构,在止转孔510的孔壁上形成十二个尖角形凹槽,每个尖角形凹槽由正六角形孔的两相交平面形成,一个尖角形凹槽形成一个第一止转部511。

止转套507上设有轴向的止转通孔512,止转套507的外周设有与第一止转部511配合、周向排列的第二止转部513,止转通孔512的孔壁上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三止转部514。止转套507的外周为与锁紧螺母506的单个正六角形孔配合正六角形,止转套507外周的六个平面形成周向排列的六个第二止转部513。止转通孔512的孔壁形成花键形孔,止转通孔512孔壁上的一个凹槽形成一个第三止转部514。

转向节501包括转向节轴515和转向节臂516;转向节轴515远离转向节臂516的一端设有转向节外螺纹部517,在转向节外螺纹部517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止转轴518,在第一止转轴518的端面上设有安装轴519。在安装轴519上设有与卡环508配合的卡槽520。在第一止转轴518的外周设有与第三止转部514配合、周向分布的第四止转部521,第一止转轴518的外周与花键形的止转通孔512的孔壁配合,为花键形。第一止转轴518外周上的一条轴向凸条形成一个与凹槽形的第三止转部514配合的第四止转部521。第一止转轴518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转向节外螺纹部517的螺纹底径,大于外安装轴519的最大外径。锁紧螺母506的螺纹通孔509与转向节外螺纹部517配合。

在轮毂503的轴心位置设有容置转向节轴515的中心通孔522;在轮毂503的外侧设有容置小轴承504的小轴承容置孔523,小轴承容置孔523与中心通孔522连通,在小轴承容置孔523和中心通孔522间形成小轴承抵挡部524;在轮毂503的内侧设有容置大轴承502的大轴承容置孔525,大轴承容置孔525与中心通孔522连通,在大轴承容置孔525和中心通孔522间形成大轴承抵挡部526;

大轴承502安装在大轴承容置孔525内,小轴承504安装在小轴承容置孔523内,转向节外螺纹部517依次穿过大轴承502、轮毂503上的中心通孔522、小轴承504与锁紧螺母506螺纹连接;大轴承502的一侧被转向节臂516轴向抵挡,另一侧被大轴承抵挡部526抵挡;小轴承504的一侧被小轴承抵挡部524抵挡,另一侧被锁紧螺母506抵挡;轮毂503的一侧被大轴承502轴向抵挡,轮毂503的另一侧被小轴承504轴向抵挡;转向节501、大轴承502、小轴承504、轮毂503、锁紧螺母506固定在一起;止转套507安装在锁紧螺母506的止转孔510内,卡环508安装在安装轴519的卡槽520内对止转套507背离转向节臂516的一侧轴向限位;锁紧螺母506的第一止转部511与止转套507的第二止转部513配合约束锁紧螺母506相对止转套507旋转,止转套507的第三止转部514与转向节501的第四止转部521配合约束止转套507相对转向节501旋转,转向节501与锁紧螺母506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实施例7

如图35、图36所示,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止转套550的止转通孔551的孔壁上设有三条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的止转条,一条止转条形成一个第三止转部552。

在转向节轴553的外螺纹部554的端面上设有安装轴555,在安装轴555上设有与卡环556配合的卡槽557。在转向节轴553的外螺纹部554的外周设有与止转套550上的三条止转条一一配合的轴向的三条止转槽,一条止转槽形成一个与第三止转部552配合的第四止转部558。止转套550的第三止转部552伸入转向节轴553的第四止转部558内约束转向节轴553相对止转套550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