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80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燃油车尾气排放对各大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发展低碳环保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汽车厂家的重视,相比普通燃油车,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使用成本低、噪音小、转换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充电设施的普及,其具有替代普通燃油车的可能性。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其对电动汽车发展和普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都是安装在地面上,同一块区域同时只能给一辆电动汽车充电,土地利用率较低,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使用量的增加,这样的安装方式就无法跟上使用量的要求;且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充电口都在汽车后方,这就需要在充电时倒车入库,这对驾驶者的驾驶技术存在一定考验,驾驶技术不佳的驾驶者无法顺利充电,浪费了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智能化操作,提高了利用率,且停车更加方便,节约了时效,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包括若干充电桩和若干停车装置,每个停车装置上设有一个充电桩;

所述停车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上停车板和下停车板;

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导向座和一个定位座,两个导向座分别垂直的固定在定位座的两端,导向座内设有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第一丝杆通过轴套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内,第一调节腔内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通过螺纹配合包覆在第一丝杆上,第二调节腔内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通过螺纹配合包覆在第一丝杆上;所述定位座内设有第三调节腔和第四调节腔,第三调节腔内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一个第一传动端子,所述第一传动端子包括主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在主动齿轮两端,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固定在一个导向座上的第三齿轮相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与固定在另一个导向座上的第四齿轮相连接,主动齿轮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五齿轮相啮合;

所述下停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停车板,第一停车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方,第一支撑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导向座上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支撑板内可旋转的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固定一个第六齿轮,第二转轴上固定一个第七齿轮,第七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八齿轮相啮合,第一支撑板上均匀设有4‐8个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推杆顶端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与第六齿轮相契合,第二收纳槽一侧设有第八齿轮,第八齿轮与第一收纳槽相契合,第八齿轮与第六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一圈圆环形结构的第一导槽,第一气缸的推杆设置在第一导槽内;

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架包括主支架、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分别固定在主支架的底部,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之间形成卡接腔,支撑架设置在导向座上,使导向座卡入式的设置在卡接腔内,所述导向座的顶部通过轴套可旋转的固定一个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三固定片,第三固定片通过螺纹配合包覆在第二丝杆上,第三固定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定位座的第四调节腔内通过第三转轴可转动的固定一个第二传动端子,所述第二传动端子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九齿轮和第十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二主动齿轮两端,第九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固定在一个第二丝杆上的第十一齿轮相连接,第十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固定在另一个第二丝杆上的第十二齿轮相连接,第二主动齿轮与固定在第三电机上的第十三齿轮相啮合;

所述主支架顶部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推杆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环和固定板,固定环包覆在主支架外部,固定板设置在固定环内侧;

所述上停车板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停车板,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收纳槽,使第二支撑板整体界面形状呈L形结构,第二停车板设置在第三收纳槽内,第二支撑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个固定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四收纳槽,第二支撑板内可旋转的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顶端固定一个第十四齿轮,第四转轴上固定一个第十五齿轮,第十五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上的第十六齿轮相啮合,第二支撑板上均匀设有4‐8个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推杆顶端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五收纳槽,第五收纳槽与第十四齿轮相契合,第五收纳槽一侧设有第十七齿轮,第十七齿轮与第四收纳槽相契合,第十七齿轮与第十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一圈圆环形结构的第二导槽,第二气缸的推杆设置在第二导槽内;

所述充电桩固定在底座的定位座上,充电桩上设有两个充电插口,充电桩外部设有触屏显示面板、LED灯、射频读卡器、扬声器及拾音器,充电桩内部设有功率继电器、温湿度传感器、BMS通信模块、实时时钟、存储卡、wifi/4G通信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空气漏电开关、控制主板;

射频读卡器、拾音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板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主板的输出端分别与触屏显示面板、LED灯、扬声器、功率继电器、BMS通信模块、实时时钟、存储卡、wifi/4G通信模块相连接,空气漏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空气漏电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相连接,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两个充电插口分别与功率继电器和BMS通信模块相连接;

控制主板通过wifi/4G通信模块与阿里云平台相连接,阿里云平台分别与智能手机和电脑相连接;

所述控制主板还通过wifi/4G通信模块分别与停车装置上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相连接。

上述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停车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坡台,第一坡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使坡台下方形成避空腔。

上述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底部支架、第二底部支架底端分别设有一个滚轮。

上述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坡台,第二坡台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坡台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第三收纳槽端。

上述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停车板和第二停车板上均通过丝杆电机可旋转的固定一个限位板,丝杆电机通过wifi/4G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使用方法如下:

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与控制主板相连接,以此来控制停车装置的运作和进行充电管理,射频读卡器、拾音器、温湿度传感器奖接收到的信息传递至控制主板,经控制主板分析后,将信息传递并存储至阿里云平台,阿里云平台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至电脑或者用户手机,以此来控制LED灯、扬声器、实时时钟和进行电动汽车充电;

停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下停车板的使用

a.如果用户直接倒车入库,则直接将充电桩的充电插口插入电动汽车中即可;

b.如果用户不能倒车入库,通过控制主板使第一电机启动,以此控制下停车板向外移动,下停车板完成移动后,用户将车直接开入停车板上,启动丝杆电机使限位板抬升,将车辆进行固定,再启动第一气缸将第一停车板向上抬升,使第八齿轮与第六齿轮相啮合,通过第二电机的旋转带动第一停车板转动180°后,收回第一气缸使第一停车板落回第一支撑板上,控制第一电机使下停车板向内收回,此时车辆的车头向外,用户将充电桩的充电插口插入电动汽车中即可;

(2)上停车板的使用

a.通过第三电机控制支撑架向外移动,移动到位后,控制第二气缸使上停车板下降至地面,如果用户直接倒车入库,则直接将充电桩的充电插口插入电动汽车中,反向操作使上停车板恢复原位即可;

b.如果用户不能倒车入库,通过控制主板使第三电机启动,以此控制上停车板向外移动,上停车板完成移动后,用户将车直接开入停车板上,启动丝杆电机使限位板抬升,将车辆进行固定,再启动第三气缸将第二停车板向上抬升,第十七齿轮与第十四齿轮相啮合,通过第四电机的旋转带动第二停车板转动180°后,收回第三气缸使第二停车板落回第二支撑板上,控制第三电机使下停车板向内收回,此时车辆的车头向外,用户将充电桩的充电插口插入电动汽车中,反向操作使上停车板恢复原位即可。

本发明智能化操作,提高了利用率,且停车更加方便,节约了时效,降低了成本,且本发明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充电状态和周围环境信息,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上传、存储、分析、展示和推送,能够能够根据相应数据对充电状态进行实时控制,从而有效的保证充电过程安全和业主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底座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下停车板A‐A向剖视图(1)。

图6为本发明下停车板A‐A向剖视图(2)。

图7为本发明上停车板B‐B向剖视图(1)。

图8为本发明上停车板B‐B向剖视图(2)。

图9为本发明定位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充电桩1、停车装置2、底座3、支撑架4、上停车板5、下停车板6、导向座7、定位座8、第一调节腔9、第二调节腔10、第一丝杆11、第一固定片12、第二固定片13、第三调节腔14、第四调节腔15、第一转轴16、第一传动端子17、主动齿轮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一链条21、第三齿轮22、第二链条23、第四齿轮24、第一电机25、第五齿轮26、第一支撑板27、第一停车板28、第一收纳槽29、第二转轴30、第六齿轮31、第七齿轮32、第二电机33、第八齿轮3、第一气缸35、第一滚珠36、第二收纳槽37、第八齿轮38、第一导槽39、主支架40、第一底部支架41、第二底部支架42、第二丝杆43、第三固定片44、第三转轴45、第二传动端子46、第二主动齿轮47、第九齿轮48、第十齿轮49、第三链条50、第十一齿轮51、第四链条52、第十二齿轮53、第三电机54、第十三齿轮55、第二气缸56、固定架57、固定环58、固定板59、第二支撑板60、第二停车板61、第三收纳槽62、第四转轴64、第十四齿轮65、第十五齿轮66、第四电机67、第十六齿轮68、第三气缸69、第二滚珠70、第五收纳槽71、第十七齿轮72、第二导槽73、第二导槽74、充电插口75、触屏显示面板76、LED灯77、射频读卡器78、扬声器79、拾音器80、功率继电器81、温湿度传感器82、BMS通信模块83、实时时钟84、存储卡85、wifi/4G通信模块86、电源转换模块87、空气漏电开关88、控制主板89、阿里云平台90、智能手机91、电脑92、第一坡台93、避空腔94、滚轮95、第二坡台96、丝杆电机97、限位板98。

如图所示一种智能化远程管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包括若干充电桩1和若干停车装置2,每个停车装置上设有一个充电桩;

所述停车装置包括底座3、支撑架4、上停车板5和下停车板6;

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导向座7和一个定位座8,两个导向座分别垂直的固定在定位座的两端,导向座内设有第一调节腔9和第二调节腔10,第一丝杆11通过轴套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内,第一调节腔内设有第一固定片12,第一固定片通过螺纹配合包覆在第一丝杆上,第二调节腔内设有第二固定片13,第二固定片通过螺纹配合包覆在第一丝杆上;所述定位座内设有第三调节腔14和第四调节腔15,第三调节腔内通过第一转轴16可转动的固定一个第一传动端子17,所述第一传动端子包括主动齿轮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在主动齿轮两端,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21与固定在一个导向座上的第三齿轮22相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23与固定在另一个导向座上的第四齿轮24相连接,主动齿轮与固定在第一电机25上的第五齿轮26相啮合;

所述下停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27和第一停车板28,第一停车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方,第一支撑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导向座上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收纳槽29,第一支撑板内可旋转的设有第二转轴30,第二转轴顶端固定一个第六齿轮31,第二转轴上固定一个第七齿轮32,第七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33上的第八齿轮34相啮合,第一支撑板上均匀设有4‐8个第一气缸35,第一气缸的推杆顶端设有第一滚珠36;所述第一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收纳槽37,第二收纳槽与第六齿轮相契合,第二收纳槽一侧设有第八齿轮38,第八齿轮与第一收纳槽相契合,第八齿轮与第六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一圈圆环形结构的第一导槽39,第一气缸的推杆设置在第一导槽内;

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架包括主支架40、第一底部支架41和第二底部支架42,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分别固定在主支架的底部,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之间形成卡接腔,支撑架设置在导向座上,使导向座卡入式的设置在卡接腔内,所述导向座的顶部通过轴套可旋转的固定一个第二丝杆43,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三固定片44,第三固定片通过螺纹配合包覆在第二丝杆上,第三固定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定位座的第四调节腔内通过第三转轴45可转动的固定一个第二传动端子46,所述第二传动端子包括第二主动齿轮47、第九齿轮48、第十齿轮49,第九齿轮和第十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二主动齿轮两端,第九齿轮通过第三链条50与固定在一个第二丝杆上的第十一齿轮51相连接,第十齿轮通过第四链条52与固定在另一个第二丝杆上的第十二齿轮53相连接,第二主动齿轮与固定在第三电机54上的第十三齿轮55相啮合;

所述主支架顶部设有第二气缸56,第二气缸的推杆与固定架57相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环58和固定板59,固定环包覆在主支架外部,固定板设置在固定环内侧;

所述上停车板包括第二支撑板60和第二停车板61,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收纳槽62,使第二支撑板整体界面形状呈L形结构,第二停车板设置在第三收纳槽内,第二支撑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个固定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四收纳槽63,第二支撑板内可旋转的设有第四转轴64,第四转轴顶端固定一个第十四齿轮65,第四转轴上固定一个第十五齿轮66,第十五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67上的第十六齿轮68相啮合,第二支撑板上均匀设有4‐8个第三气缸69,第三气缸的推杆顶端设有第二滚珠70;所述第二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五收纳槽71,第五收纳槽与第十四齿轮相契合,第五收纳槽一侧设有第十七齿轮72,第十七齿轮与第四收纳槽相契合,第十七齿轮与第十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停车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一圈圆环形结构的第二导槽73,第二气缸的推杆设置在第二导槽74内;

所述充电桩固定在底座的定位座上,充电桩上设有两个充电插口75,充电桩外部设有触屏显示面板76、LED灯77、射频读卡器78、扬声器79及拾音器80,充电桩内部设有功率继电器81、温湿度传感器82、BMS通信模块83、实时时钟84、存储卡85、wifi/4G通信模块86、电源转换模块87、空气漏电开关88、控制主板89;

射频读卡器、拾音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板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主板的输出端分别与触屏显示面板、LED灯、扬声器、功率继电器、BMS通信模块、实时时钟、存储卡、wifi/4G通信模块相连接,空气漏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空气漏电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相连接,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两个充电插口分别与功率继电器和BMS通信模块相连接;

控制主板通过wifi/4G通信模块与阿里云平台90相连接,阿里云平台分别与智能手机91和电脑92相连接;

所述控制主板还通过wifi/4G通信模块分别与停车装置上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相连接。

所述第一停车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坡台93,第一坡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使坡台下方形成避空腔94。

所述第一底部支架、第二底部支架底端分别设有一个滚轮95。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坡台96,第二坡台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坡台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第三收纳槽端。

所述第一停车板和第二停车板上均通过丝杆电机97可旋转的固定一个限位板98,丝杆电机通过wifi/4G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板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