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60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



背景技术:

刮水器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因为法律要求,几乎所有地方的汽车都带有雨刷。雨刷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目前汽车的发展方向逐渐向智能化发展,也就是通俗所说的无人驾驶汽车,相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特性,传统的雨刷器无法满足无人驾驶汽车的需求,比如无法较好的感知到是否降水从而影响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具备自动感知降水情况等优点,解决了传统雨刷器无法满足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满足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包括雨刷器主体,所述雨刷器主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防脱块,所述防脱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抓取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雨刷器主体的侧面活动安装有清洁棉,所述雨刷器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雨刷器主体为PP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清洁棉为PVA海绵。

优选的,所述密封层的通孔直径为一毫米。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开设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通过设置了密封层和置物槽,可以方便的在雨刮器内部安装感应器,较好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情况能够为整个汽车的智能化判断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雨刷主体、2固定装置、21防脱块、22抓取块、23滑槽、3清洁棉、4置物槽、5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包括雨刷器主体1,雨刷器主体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包括防脱块21,防脱环2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抓取块22,固定块22上开设有滑槽23,雨刷器主体1的侧面活动安装有清洁棉3,雨刷器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4,置物槽4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密封层5。

雨刷器主体1为PP聚丙烯。

清洁棉3为PVA海绵。

密封层5的通孔直径为一毫米。

滑槽23内开设有防滑纹。

现有的雨刷器是通过车辆的电机控制,并且是人用肉眼察觉到是否下雨从而开启雨刷器进行清除雨水,但是在汽车发展的大方向下,传统雨刷器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智能的车辆发展了,因此需要一种智能化的雨刷器,这种雨刷器要能够自动采集外界的信息从而自动的进行清洁,满足智能化的需求,同时因为雨刷器与挡风玻璃的距离很近,所以在雨刷器上安装传感器能够较为准确的感受到外界的信息,同时避免了在挡风玻璃上安装传感器导致的挡风玻璃不通透从而影响美感,另外清洁棉3采取了PVA海绵,吸水性很好可以增强清洁效果,从而满足清洁的需求,滑槽23内设置防滑纹可以在固定到车辆上的时候增强固定效果,防止滑落,并且滑槽23的形状可以较好的固定配合车辆上相应的抓取装置,密封层5上开设直径为一毫米的通孔,能够使空气较好的进入的同时不会因为过多的水分进入从而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PP聚丙烯的材质能够较好的弯曲从而满足各种弧形的挡风玻璃的需求。

在使用时,可以将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置物槽4内,并且用密封层5保护传感器,并且再利用相应的传输结构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给总处理器。

综上所述,该无人驾驶汽车雨刮器,通过设置了密封层5和置物槽4,可以方便的在雨刮器主体1内部安装感应器,较好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情况能够为整个汽车的智能化判断提供依据,解决了传统雨刷器无法满足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需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