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公共汽车、卡车等上的重载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中设置有内衬层。该内衬层位于轮胎的内侧,起到用于保持内压的作用。
内衬层由使用橡胶组成物生成的交联橡胶构成。内衬层的橡胶组成物作为基体材料橡胶通常包括丁基橡胶。而丁基橡胶作为空气等气体难以透过的橡胶已众所周知。
轮胎由多个橡胶部件进行组合构成。因此各个橡胶部件的粘结性能较为重要。丁基橡胶不仅有助于气密性,即抗漏性能,而且会影响粘接性能。包含该丁基橡胶的内衬层存在难以与其他橡胶接合的问题。为此对该内衬层的接合进行了各种研究。并且由特开2008-126745号公报公开了该研究的一个示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67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当向轮辋组装轮胎时,轮胎的胎圈部分会载置于轮辋的胎圈座上。当向轮胎的内部充填空气时,该胎圈部分会沿着胎圈座朝向轴向外侧滑动。该胎圈部分与轮辋的法兰接触。由此,完成轮胎向轮辋的组装。
重载用轮胎有时会使用胎圈座被构成为相对于轴向倾斜的轮辋。该轮辋的胎圈座的倾斜角度通常为15°。当向该轮辋组装轮胎时,该轮胎的前束部分会从胎圈座浮起。由于在轮胎与胎圈座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水分或氧可能会从该间隙渗入到轮胎中。
在轮胎的胎圈部分设有芯。芯通常使用钢丝。为此,当水分等渗入时,可能会使芯生锈。在胎圈部分还有帘布层。重载用轮胎用的该帘布层的胎体帘线通常使用钢丝帘线。因此当水分等渗入时,在该胎体帘线上也可能生锈。
为了防止生锈,只要在气体渗入部位配置内衬层即可。但是如前所述,内衬层粘接性能较差。因此,根据内衬层的配置部位不同,内衬层可能会剥离。在轮胎的制造过程中,该剥离会影响生产率。而且,该剥离会影响轮胎的耐久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防止胎圈芯生锈,而且达到提高耐久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内衬层,其用于保持内压;防擦胶,其载置于轮辋的胎圈座上;搭接部,其与该轮辋的法兰接触;芯,其位于所述防擦胶的半径方向外侧;保护层,其与所述内衬层的端部接合,并位于所述芯与所述防擦胶之间,所述保护层具有:第一端,其位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的接合部分;第二端,其位于所述芯的半径方向内侧。所述芯包括当该轮胎组装到所述轮辋上时与所述胎圈座对置的底面,在沿着含有该轮胎中心轴的平面的该轮胎剖面上,所述底面沿大致轴向延伸。在轴向上,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底面的内侧端与该底面的外侧端之间。所述保护层由橡胶组合物生成的交联橡胶构成。所述橡胶组成物包含基体材料橡胶,所述基体材料橡胶包含丁基橡胶。所述丁基橡胶与所述基体材料橡胶总量的比率为6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
优选,该充气轮胎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4mm以上1.5mm以下。
优选,该充气轮胎的所述第一端比所述芯的轴向内侧端靠半径方向外侧。更为优选自该充气轮胎的所述芯的轴向内侧端至所述第一端的半径方向距离为3mm以上15mm以下。
优选,在该充气轮胎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与所述接合部分的厚度的比率为50%以上90%以下。
优选,该充气轮胎的包括与内衬层的端部接合,并位于芯与防擦胶之间的保护层。保护层具有:第一端,其位于保护层与内衬层之间的接合部分;和第二端,其位于芯的半径方向内侧。
在该充气轮胎中,保护层由橡胶组成物生成的交联橡胶构成。该橡胶组成物包含基体材料橡胶,该基体材料橡胶包含丁基橡胶。该保护层有助于抗漏性能。
该轮胎中的保护层的第二端位于芯底面的内侧端与该底面的外侧端之间。并在该轮胎组装到轮辋的状态下,即使在轮胎与轮辋之间形成有间隙,保护层也被配置为与该间隙重叠。由于保护层包含丁基橡胶,因此你能够抑制水分或氧自该间隙渗入轮胎。从而防止在该轮胎的芯中生锈。
在该轮胎中,适当地调整包含在用于保护层的橡胶组成物中的丁基橡胶的量。该保护层不仅与内衬层也与防擦胶可靠地接合。换句话说,该保护层有助于防止内衬层和防擦胶的剥离。从而防止以该轮胎中的内衬层或者防擦胶的剥离为原因的损伤。使该轮胎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
该轮胎没有损害抗漏性能,不仅防止在芯生锈,而且达成提高耐久性能。按照本发明能够获得不仅防止胎圈芯生锈,而且达成提高耐久性能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用于表示图1中的轮胎局部的放大剖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轮胎
4…胎面
6…胎侧
8…搭接部
10…防擦胶
12…胎圈
14…胎体
18…内衬层
24…保护层
24a…第一本体
24b…第二本体
30…芯
32…三角胶
38…帘布层
40…主部
42…折回部
48…内衬层18的端
52…轮胎2的前束
54…轮辋
58…胎圈座
60…法兰
62…芯30的底面
64…第一端
66…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地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充气轮胎2。具体而言,该图1表示沿着包含该轮胎2中心轴的平面的、该轮胎2的局部剖面。该图1中的上下方向为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为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轮胎2的周向。图1中的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面。除去胎面花纹以外,该轮胎2的形状相对于赤道面对称。
该轮胎2包括:胎面4、一对胎侧6、一对搭接部8、一对防擦胶10、一对胎圈12、胎体14、带束层16、内衬层18、隔离层20、一对填料22和一对保护层24。该轮胎2为无内胎轮胎。该轮胎2安装在卡车、公共汽车等上。该轮胎2为重载用轮胎。
胎面4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呈凸状。胎面4形成用于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26。在胎面4上刻有沟28。利用该沟28形成胎面花纹。该胎面4由交联橡胶构成。在该胎面4中,考虑耐磨性能、耐热性能和抗蠕变性能。
胎侧6分别从胎面4的端朝向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延伸。该胎侧6位于胎体14的轴向外侧。该胎侧6由具有优良耐切割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交联橡胶构成。该胎侧6防止胎体14的损伤。
各搭接部8大致位于胎侧6的半径方向大致内侧。搭接部8在轴向上位于胎圈12和胎体14的外侧。搭接部8由具有优良耐磨性能的交联橡胶构成。
防擦胶10分别位于胎圈12的附近。该轮胎2中的防擦胶10自搭接部8的端朝向轴向大致内侧延伸。该防擦胶10也可以与搭接部8成为一体。防擦胶10的材质与搭接部8的材质相同。
胎圈12分别位于搭接部8的轴向内侧。胎圈12包括芯30和三角胶32。
芯30位于防擦胶10的半径方向外侧。芯30为环状。芯30包含卷绕的非伸缩性金属丝。具体而言,通过由卷绕的非伸缩性金属丝构成的束34由包装橡胶36覆盖,构成该芯30。该金属丝的典型材质为钢。
三角胶32自芯30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如图1所示,三角胶32朝向半径方向外侧为尖头。三角胶32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
胎体14包括帘布层38。该轮胎2中的胎体14由一枚帘布层38构成。该胎体14也可以由两枚以上的帘布层38构成。
该轮胎2中的帘布层38架设在两侧的胎圈12之间,并沿着胎面4、胎侧6和搭接部8的内侧。帘布层38围绕芯30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回。通过该折回,在帘布层38中形成主部40和折回部42。该帘布层38包括主部40和折回部42。
尽管未图示,帘布层38分别由并列的多条帘线和贴胶橡胶构成。帘线分别与赤道面所成角度的绝对值为75°至90°。换句话说,该胎体14具有子午线结构。帘线的材质为钢。该帘布层38包含钢丝帘线。
在该轮胎2中,折回部42的端位于半径方向上且在三角胶32的外侧端与芯30之间。如前所述,该轮胎2安装于卡车、公共汽车等。在该轮胎2的胎圈12的部分作用有较大的载荷。在该折回部42的端部具有应变集中的倾向。在该轮胎2的胎圈12部分还设置有中间层44和带46。这些部件抑制应变向折回部42的端部集中。
带束层16位于胎面4的半径方向内侧。带束层16与胎体14层叠。带束层16加强胎体14。该轮胎2中的带束层16由第一层16a、第二层16b、第三层16c和第四层16d构成。该轮胎2中的带束层16由4层构成。该带束层16既可以由3层构成,也可以由2层构成。
如图1所示,在该轮胎2的轴向上,在用于构成带束层16的第一层16a、第二层16b、第三层16c和第四层16d中,第二层16b具有最大的宽度。并且为在轮胎2中,在用于构成带束层16的多个层中具有最大轴向宽度的层,即,第二层16b的端部为带束层16的端部。在该轮胎2中,带束层16的轴向宽度用第二层16b的轴向宽度表示。优选,带束层16的轴向宽度为轮胎2的最大宽度的0.7倍以上。
尽管未图示,第一层16a、第二层16b、第三层16c和第四层16d分别由并列的多条帘线和贴胶橡胶构成。帘线的材质分别为钢。该带束层16包含钢丝帘线。层中的帘线分别与赤道面倾斜。该帘线与赤道面所成角度的绝对值分别为12°~70°。
内衬层18位于胎体14的内侧。内衬层18经由隔离层20与胎体14的内表面接合。内衬层18由具有优良气密性的交联橡胶构成。内衬层18的典型基体材料橡胶为丁基橡胶或者卤化丁基橡胶。内衬层18保持轮胎2的内压。换句话说,内衬层18有助于轮胎2的抗漏性能。该轮胎2中的内衬层18的端部48比芯30靠半径方向内侧。由此,可靠地确保内衬层18的内压保持效果。
隔离层20夹持在胎体14与内衬层18之间。隔离层20由具有优良粘着性能的交联橡胶构成。隔离层20不仅与胎体14坚固地接合,也与内衬层18坚固地接合。隔离层20防止内衬层18自胎体14剥离。
填料22分别位于胎圈12的附近。填料22与胎体14层叠。填料22在胎体14的半径方向内侧,围绕胎圈12的芯30折回。尽管未图示,填料22由多条并列的帘线和贴胶橡胶构成。帘线分别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帘线的材质为钢。填料22抑制胎圈12的局部倾倒。该填料22有助于轮胎2的耐久性能。在该轮胎2中,填料22的端部由包覆橡胶50所覆盖。
保护层24分别位于轮胎2的前束52部分。如图1所示,该保护层24在该轮胎2的剖面上呈l字状。该保护层24由以前束52的部分为起点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部分(以下也被称为第一本体24a)和朝向轴向大致外侧延伸的部分(以下也被称为第二本体24b)构成。
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由橡胶组成物生成的交联橡胶构成。并且该橡胶组成物包含基体材料橡胶。该轮胎2中的基体材料橡胶的主要成分为丁基橡胶。换句话说,该基体材料橡胶的主要成分包含丁基橡胶。
除了丁基橡胶以外,该轮胎2中的基体材料橡胶包括如天然橡胶、合成天然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等的其他橡胶。基于粘着性的观点,优选天然橡胶作为其他的橡胶。
用于保护层24的橡胶组成物包含增强剂。典型的增强剂为炭黑。可以使用fef、gpf、haf、isaf、saf等。基于保护层24的强度的观点,优选炭黑的量相对于基体材料橡胶100质量部为5质量部以上,更为优选为10质量部以上。基于保护层24的柔软的观点,优选炭黑的量为70质量部以下,更为优选为60质量部以下。也可以同炭黑一起使用二氧化硅,或者用二氧化硅代替炭黑。此时,可以使用干式二氧化硅和湿式二氧化硅。
用于保护层24的橡胶组成物除增强剂外,还可以包括填充剂、软化剂、粘着剂、硫磺等的交联剂、硫化加速剂、交联助剂、抗老化剂等药品。通过考虑轮胎2的加工性和性能,用最合适的药品以最合适的量配成该橡胶组成物。
图2表示图1中的轮胎2的胎圈12部分。该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为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轮胎2的周向。
图2也示出组装有该轮胎2的轮辋54。该轮辋54为正规轮辋。轮胎2组装在轮辋54上,并在轮胎2中充填有空气,以便轮胎2的内压成为正规内压。
本说明书中的正规轮辋是指由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而规定的轮辋。例如,jatma规格中的“标准轮辋”,tra规格中的“designrim”以及etrto规格中的“measuringrim”为正规轮辋。
本说明书中的正规内压是指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而规定的内压。jatma规格中的“最高气压”,tra规格中的“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inflationpressure”为正规内压。
在本说明书中如无特别声明,轮胎2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和角度是在轮胎2组装在正规轮辋上,并向轮胎2充填空气以便成为正规内压的状态下进行测定的。在测定时不向轮胎2施加负载。此外,当为乘用车用轮胎2时,有时在内压为180kpa的状态下测定尺寸和角度。
轮辋54具备一对嵌合部56。轮胎2的胎圈12局部分别嵌合在嵌合部56中。嵌合部56具备胎圈座58和法兰60。该轮胎2的防擦胶10载置于胎圈座58上。法兰60与该轮胎2的搭接部8接触。
图2所示的轮辋54中的胎圈座58相对于轴向倾斜。该胎圈座58的倾斜角度通常被设定为15°。胎圈座58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15°的轮辋54也被称为15°锥形轮辋。该倾斜角度用胎圈座58的防擦胶10一侧的面的倾斜角度表示。
该轮胎2中的胎圈12的芯30的剖面呈六角形。该芯30的剖面具有六个角部。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在图2中将符号a、b、c、d、e和f付与这些角部。该芯30的角部b为该芯30的轴向内侧端。
在该轮胎2中,用于连接角部a和角部f的面为芯30的底面62。该底面62与胎圈座58对置。当该轮胎2组装到轮辋54上时,该轮胎2的芯30包括与轮辋54的胎圈座58对置的底面62。图2所示的该轮胎2的剖面沿着包含有该轮胎2的中心轴的平面。在该轮胎2的剖面中,该底面62沿着大致轴向延伸。角部a为该底面62的轴向内侧端,角部f为该底面62的轴向外侧端。
在图2中,符号ce表示轮胎2与轮辋54之间的接触面的一端。如图2所示,在轴向上,在比该端ce靠内侧的部分中,轮胎2不与轮辋54接触。在比该端ce靠轴向内侧的部分且在轮胎2与轮辋54之间形成有间隙。
如图2所示,在轴向上,接触面的端ce的位置与芯30的角部a的位置大致一致。换句话说,在该轮胎2组装到轮辋54上,并填充空气以便成为正规内压的状态下,接触面的端ce形成在轴向上且在与芯30的角部a对应的位置。
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在其第一端64的部分(即第一本体24a)与内衬层18的端部48的部分接合。该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的部分(即,第二本体24b)位于半径方向上且在芯30与防擦胶10之间。也就是说,该轮胎2与内衬层18的端部48的局部接合,并具备位于芯30与防擦胶10之间的保护层24。因此,该保护层24具有位于其与内衬层18之间的接合部分的第一端64和位于芯30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第二端66。
在轮胎2中,保护层24的第二本体24b自轮胎2的前束52的一部分沿着胎圈座58并朝向大致轴向外侧延伸。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位于芯30的底面62的内侧端a与该底面62的外侧端f之间。该轮胎2被配置为,即使在组装到轮辋54上的状态下形成如图2所示的间隙,保护层24与该间隙重叠。如前所述,用于保护层24的橡胶组成物作为基体材料橡胶包括丁基橡胶。该保护层24抑制水分或氧从间隙渗入轮胎2。从而防止该轮胎2的芯30生锈。
在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与芯30之间配置有帘布层38和填料22。如前所述,帘布层38和填料22分别包含钢丝帘线。该轮胎2的保护层24防止在帘布层38所包含的帘线和填料22所包含的帘线生锈。
在该轮胎2中,用于保护层24的橡胶组成物中的丁基橡胶与基体材料橡胶总量的比率为60质量%以上。该保护层24有助于抗漏性能。如前所述,在该轮胎2中,内衬层18的典型基体材料橡胶为丁基橡胶或者卤化丁基橡胶。因此,由该橡胶组成物构成的保护层24可靠地与内衬层18接合。基于抗漏性能和可靠的粘着性的观点,优选该比率为70质量%以上。
例如,除去内衬层18以外,保护层24也与防擦胶10和隔离层20接合。如天然橡胶的二烯烃细橡胶主要用于防擦胶10和隔离层20的基体材料橡胶。因此,当基体材料橡胶含有过多的丁基橡胶时,会损害保护层24与这些部件的粘着性能。
在该轮胎2中,用于保护层24的橡胶组成物中的丁基橡胶与基体材料橡胶总量的比率为90质量%以下。该保护层24不仅与内衬层18而且与防擦胶10和隔离层20可靠地接合。基于该观点,优选该比率为85质量%以下。
如上所述,在该轮胎2中,用于保护层24的橡胶组成物所含有的丁基橡胶的量被适当地调整。使得该保护层24具有同内衬层18相匹敌的气密性。从而在该轮胎2中达成提高抗漏性能。而且该保护层24不仅与内衬层18而且与防擦胶10可靠地接合。换句话说,该保护层24有助于防止内衬层18和防擦胶10的剥离。从而在该轮胎2中防止以内衬层18和防擦胶10的剥离为主要原因的损害。该轮胎2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
该轮胎2在不损害抗漏性能的情况下,不仅防止胎圈12的芯30生锈,而且达成提高耐久性能。按照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不仅防止胎圈12的芯30生锈,而且达成提高耐久性能的轮胎2。
如前所述,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不仅具有同内衬层18相匹敌的气密性,而且足以认为该保护层24具有与内衬层18和防擦胶10之间的粘着性能。在该轮胎2中,不必如同传统的轮胎一样,为了防止芯30生锈而将内衬层18与前述间隙配置成重叠。而且在这种配置中,为了防止内衬层18或者防擦胶10的剥离,无需设置考虑与两者之间的粘着性能的其他部件。该保护层24也有助于轮胎2的轻量化。
如图2所示,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比芯30的角部a靠轴向外侧。该保护层24充分覆盖形成于轮胎2与轮辋54之间的间隙。该轮胎2能够有效地抑制水分或氧从该间隙渗入轮胎2中。从而进一步防止该轮胎2的芯30等生锈。基于该观点,优选,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被构成为,其第二端66比芯30的角部a、即芯30的底面62的轴向内侧端靠轴向外侧。
尽管丁基橡胶的量被适当地调整,但由于保护层24含有丁基橡胶,同不含有丁基橡胶的橡胶部件相比,该保护层24具有低劣的粘着性能。为此,当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比芯30的角部f靠轴向外侧时,应变会集中于该第二端66,根据情况不同,保护层24可能会从防擦胶10或者搭接部8上脱落。
如图2所示,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比芯30的角部f靠轴向内侧。因此,应变难以集中于该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该轮胎2有效地防止该保护层24从防擦胶10或者搭接部8上脱落。从而使得该轮胎2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基于该观点,优选,该轮胎2的保护层24被构成为其第二端66比芯30的角部f、即芯30的底面62的轴向外侧端靠轴向内侧。基于不损害耐久性能,并能够充分地抑制生锈的观点,优选,在轴向上,保护层24被构成为其第二端66位于芯30的底面62的中心与外侧端之间。
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第一端64比芯30的角部b、即芯30的轴向内侧端靠半径方向外侧。不仅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第二本体24b而且其第一本体24a均有效地有助于抗漏性能。该轮胎2不仅确保抗漏性能,而且可靠地确保保护层24与内衬层18之间的粘着面积。该轮胎2没有损害抗漏性能,不仅能够防止芯30生锈,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能。基于该观点,优选,该轮胎2的保护层24的第一端64比芯30的轴向内侧端靠半径方向外侧。具体而言,优选,该保护层24的第一端64被配置成自该芯30的轴向内侧端至该第一端64的半径方向距离为3mm以上15mm以下。
如图1(或者图2)所示,该轮胎2中的内衬层18的端部48的一部分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呈尖头状。
如前所述,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有助于抗漏性能。因此即使将内衬层18的与该保护层24之间的接合部分设定为如该轮胎2一样的尖头状,该轮胎2不仅能够防止芯30生锈,而且能够维持良好的抗漏性能。而且,通过将内衬层18的端部48的一部分朝向半径方向内侧构成为尖头状,在制造该轮胎2的过程中,有效地防止将空气带入该端部48中。而且,端部48的一部分朝向半径方向内侧构成为尖头状的内衬层18抑制对轮胎2质量的影响。该保护层24有助于制造高品质的轮胎2和轮胎2的轻量化。
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第一端64的一部分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呈尖头状。如前所述,内衬层18的端部48的一部分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呈尖头状。在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与内衬层18之间的接合部分,保护层24与内衬层18分别呈尖头状。该轮胎2能够将该接合部分对轮胎2的质量影响抑制为较小。
优选,该轮胎2的保护层24的第一端64的一部分自内衬层18的端部48在半径方向外侧为尖头状,内衬层18的端部48的部分自保护层24的第一端64在半径方向内侧为尖头状。为此,防止在由内衬层18和保护层24构成的部分形成具有特别厚的部分。在该轮胎2中的由内衬层18和保护层24构成的部分作为整体由大致一样的厚度构成。由内衬层18和保护层24构成的部分作为整体有助于良好的抗漏性能。
图2中的双箭头t2为保护层24的厚度。该厚度t2用在轴向上且在与芯30的底面62的轴向内侧端、即角部a对应的位置测定的保护层24的厚度表示。
优选,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厚度t2为0.4mm以上1.5mm以下。通过将该厚度设定为0.4mm以上,可靠地抑制水分或氧从间隙渗入保护层24。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有效地防止芯30生锈。通过将该厚度t2设定为1.5mm以下,防止该保护层24的第二端66中的高度差带入空气。该保护层24有助于制造高品质的轮胎2。
图2中的双箭头tj为保护层24与内衬层18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厚度。双箭头t1为该接合部分中的保护层24(第一本体24a)的厚度。该厚度tj和t1在与半径方向上的芯30的轴向内侧端、即角部b对应的位置沿着轴向测定的。
优选,该轮胎2中的保护层24的厚度t1与接合部分的厚度tj的比率为50%以上90%以下。通过将该比率设定为50%以上,不仅能够抑制内衬层18对质量的影响,而且有效地防止内衬层18的端部48带入空气。基于该观点,更为优选该比率为60%以上。通过将该比率设定为90%以下,即使在接合部分也能够获得同由内衬层18单体构成部分大致相同的内压保持效果。从而使得该轮胎2维持良好的抗漏性能。基于该观点,更为优选该比率为80%以下。
【实施例】
下面,尽管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但不应根据该实施例的记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解释。
[实施例1]
制作图1-2所示的轮胎。该轮胎的尺寸为275/80r22.5。在该实施例1中设置有保护层。这些均用“y”表示在表1中的保护层的栏中。保护层的第一端配置在比芯的轴向内侧端(芯的角部b)靠半径方向外侧。这些均用“out”表示在表1中的第一端的位置的栏中。该保护层的第二端配置在轴向上且在芯的底面的内侧端(芯的角部a)与其外侧端(芯的角部f)之间。这些均用“a-f”表示在表1中的第二端的位置的栏中。用于保护层的橡胶组成物中的丁基橡胶与基体材料橡胶整体质量的比率(表1的iir比率)被设定为70质量%。保护层的厚度t2为1.0mm。
[比较例1]
除去未设置保护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比较例1的轮胎。该比较例1为常规的轮胎。未设置保护层的情形用“n”表示在表1的保护层栏中。
[比较例2]
除去将保护层的第二端的位置配置在比芯的底面的内侧端(芯的角部a)靠轴向内侧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比较例2的轮胎。将第二端的位置配置在比芯的底面的内侧端靠轴向内侧的情形用“in”表示在表1的第二端位置的栏中。
[比较例3]
除去将保护层的第二端的位置配置在比芯的底面的外侧端(芯的角部f)靠轴向外侧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比较例3的轮胎。将第二端的位置配置在比芯的底面的外侧端靠轴向外侧的情形用“out”表示在表1的第二端位置的栏中。
[实施例2-4]
除去将保护层的厚度t2设定为如下述的表2一样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实施例2-4的轮胎。
[实施例5-7]
除去将丁基橡胶的比率设定为如下述的表3一样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实施例5-7的轮胎。
[抗漏性能]
将轮胎组装到轮辋上,并充填空气以便该轮胎的内压为正规内压。充填空气后放置9周。根据充填之后的内压和放置后的内压求出放置所产生的内压降低率,并根据该降低率评价抗漏性能。该结果用指数表示在下述的表1-3中。数值越大降低率越小则具有优良的抗漏性能。
[耐久性能]
将轮胎组装到正规轮辋上,在将水(约100cc)加入到该轮胎中之后,向该轮胎充填空气以使内压为830kpa。将该轮胎投入到设定为70℃的炉中。并在该状态下放置1周,使轮胎劣化。将劣化后的轮胎安装在鼓式行驶试验机上,并向该轮胎加载标准负载(36.77kn的纵向载荷)。使该轮胎以80km/h的速度在半径为1.7m的轮鼓上行驶。测定轮胎破坏为止的行驶距离。将该结果作为指数表示在下述的表1-3中。数值越大测定距离越长则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
[防擦胶的脱落]
将试制轮胎组装到正规轮辋上,向该轮胎充填空气以使内压为830kpa。将该轮胎安装到卡车(10吨)的前轮和后轮,并在最大负载状态下以80km/h的速度在环型跑道上行驶。持续该行驶直到该胎面磨损为止。行驶后回收轮胎,确认防擦胶是否脱落。从平均100个各试制轮胎中求出确认有防擦胶脱落的个数,获得该脱落的发生率。将该结果作为指数表示在下述的表1-3中。数值越大则防擦胶的脱落的发生率越低。
[锈的生成]
将轮胎组装到正规轮辋上,在将水(约100cc)加入到该轮胎中之后,向该轮胎充填空气以使内压为830kpa。将该轮胎投入到设定为70℃的炉中。并在该状态下放置1周,使轮胎劣化。确认劣化后的轮胎胎圈的芯是否生锈。将该结果生锈为“y”,未生锈为“n”表示在下述的表1-3中。
【表1】
表1评价结果
【表2】
表2评价结果
【表3】
表3评价结果
如表1-3所示,实施例的轮胎同比较例的轮胎相比评价较高。该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优越性。
以上说明的涉及保护层的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各种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