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4138发布日期:2019-03-08 18:4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载导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导航是利用车载GPS(全球定位系统)配合电子地图来进行的,它能方便且准确地告诉驾驶者去往目的地的最短或者最快路径,是驾驶员的好帮手;

在现有的车载导航中,大多在安装的时候需要经过繁琐的安装工序,才能够保证导航设备安装到位,这样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设备的内部,在其运行的时候,由于内部的工作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不稳定,而且,在进行多路的输出的时候,需要经过多个电源电路来提供,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车载导航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包括本体、安装机构、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状态指示灯均设置在本体的正面,所述安装机构设置在本体的背面;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四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均匀设置在本体的背面,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座、连接线和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通过连接线与安装支座连接,所述安装支座设置在本体上,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安装块、安装套管和设置在安装块两侧的限位单元,所述安装块设置在安装套管的内部,所述安装块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齿,所述安装套管的内壁与第一限位齿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齿啮合的第二限位齿,所述安装套管通过连接线与安装支座连接;

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钢珠、外壳和弹簧,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钢珠设置在凹槽的槽口处,所述弹簧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钢珠通过弹簧与凹槽的底部连接;

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车载GPS。

其中,当需要对车载导航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将安装块嵌入到指定的安装槽内部,安装的过程中,钢珠会被压迫到外壳的内部,随后当安装到指定的位置以后,钢珠就会被弹簧弹出,顶在了凹槽的槽口,实现了安装块的定位;随后,转动安装套管,由于第一限位齿与第二限位齿啮合,就实现了安装套管能够与安装块之间发生角度的偏转,通过连接线实现了对安装支座形成了拉力,从而能够实现了对本体的拉紧操作,能够对车载导航起到了安装固定效果,而且操作方便,提高了车载导航的实用性;车载GPS,用来进行全球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

其中,显示界面,能够对设备的工作信息进行显示,而且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进一步提高了显示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控制按键,能够对设备进行实时操控,而且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能够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而且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能够显示更多的设备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有红外线接收器。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背面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阻燃等级为V-0。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和进行报警语音指示,所述本体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和扬声器。

一种如上所述的车载导航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信号接收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扬声器与语音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三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变压器和三极管,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79L12,所述第三集成电路的型号为79L12,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放电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集成电路的阈值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阈值端和第一集成电路的触发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阈值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电源端和第一集成电路的重置端均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变压器的一次侧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与第二二极管和第四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集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集成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三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三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为PLC,也可以是单片机,是用来对设备内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运行;信号接收模块,用来接收遥控信号的模块,在这里,对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的遥控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用户对设备的远程遥控;压力检测模块,用来检测压力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本体对于安装位置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了对是否安装到位进行确认;无线通讯模块,是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模块,这里,工作人员通过无线通讯终端,能够对设备进行远程通讯,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了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语音控制模块,用来进行语音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进行控制,实现了设备的语音报警和语音提示功能;显示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界面来显示设备的相关工作信息;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操控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实现用户对设备进行可靠的实时操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控制指示设备工作状态的模块,在这里,控制状态指示灯来指示设备的相关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工作电源模块,是用来给设备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工作电源电路,能够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在工作电源电路中,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的比值确定了第一集成电路的输出脉冲的占空比,第一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调节,随后经过变压器进行隔离,由第二二极管的续流和第四电容的滤波,接着由第二集成电路进行稳压输出;同时,电源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的续流和第二电容的滤波,接着再由第三集成电路进行稳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两路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工作电源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外部通讯终端无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中,安装时,钢珠会被压迫到外壳的内部,安装到位后,钢珠就会被弹簧弹出,实现了安装块的定位;由于第一限位齿与第二限位齿啮合,就实现了安装套管能够与安装块之间发生角度的偏转,从而能够实现了对本体的安装固定,提高了车载导航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的比值确定了第一集成电路的输出脉冲的占空比,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调节,随后经过变压器进行隔离,由第二二极管的续流和第四电容的滤波,接着由第二集成电路进行稳压输出;同时,电源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的续流和第二电容的滤波,接着再由第三集成电路进行稳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两路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限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工作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本体,2.红外线接收器,3.显示界面,4.控制按键,5.状态指示灯,6.安装支座,7.连接线,8.安装单元,9.压力传感器,10.安装套管,11.安装块,12.限位单元,13.钢珠,14.外壳,15.弹簧,16.中央控制模块,17.信号接收模块,18.压力检测模块,19.无线通讯模块,20.语音控制模块,21.显示控制模块,22.按键控制模块,23.状态指示模块,24.工作电源模块,25.蓄电池,26.扬声器,U1.第一集成电路,U2.第二集成电路,U3.第三集成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VD1.第一二极管,VD2.第二二极管,T1.变压器,VT1.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6所示,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包括本体1、安装机构、显示界面3、控制按键4和若干状态指示灯5,所述显示界面3、控制按键4和状态指示灯5均设置在本体1的正面,所述安装机构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四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均匀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座6、连接线7和安装单元8,所述安装单元8通过连接线7与安装支座6连接,所述安装支座6设置在本体1上,所述安装单元8包括安装块11、安装套管10和设置在安装块11两侧的限位单元12,所述安装块11设置在安装套管10的内部,所述安装块11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齿,所述安装套管10的内壁与第一限位齿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齿啮合的第二限位齿,所述安装套管10通过连接线7与安装支座6连接;

所述限位单元12包括钢珠13、外壳14和弹簧15,所述外壳14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钢珠13设置在凹槽的槽口处,所述弹簧15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钢珠13通过弹簧15与凹槽的底部连接;

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车载GPS。

其中,当需要对车载导航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将安装块11嵌入到指定的安装槽内部,安装的过程中,钢珠13会被压迫到外壳14的内部,随后当安装到指定的位置以后,钢珠13就会被弹簧15弹出,顶在了凹槽的槽口,实现了安装块11的定位;随后,转动安装套管10,由于第一限位齿与第二限位齿啮合,就实现了安装套管10能够与安装块11之间发生角度的偏转,通过连接线7实现了对安装支座6形成了拉力,从而能够实现了对本体1的拉紧操作,能够对车载导航起到了安装固定效果,而且操作方便,提高了车载导航的实用性;车载GPS,用来进行全球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界面3为液晶显示屏,所述控制按键4为轻触按键,所述状态指示灯5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

其中,显示界面3,能够对设备的工作信息进行显示,而且显示界面3为液晶显示屏,进一步提高了显示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控制按键4,能够对设备进行实时操控,而且控制按键4为轻触按键,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5,能够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而且状态指示灯5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能够显示更多的设备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上设有红外线接收器2。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的背面还设有压力传感器9。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的阻燃等级为V-0。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和进行报警语音指示,所述本体1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25和扬声器26。

一种如上所述的车载导航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16、与中央控制模块16连接的信号接收模块17、压力检测模块18、无线通讯模块19、语音控制模块20、显示控制模块21、按键控制模块22、状态指示模块23和工作电源模块24,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6为PLC,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与信号接收模块17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压力检测模块18电连接,所述扬声器26与语音控制模块20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3与显示控制模块21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4与按键控制模块22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5与状态指示模块23电连接,所述蓄电池25与工作电源模块24电连接;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24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第二集成电路U2、第三集成电路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变压器T1和三极管VT1,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79L12,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79L12,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集成电路U1的阈值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阈值端和第一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阈值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和第一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均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变压器T1的一次侧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侧与第二二极管VD2和第四电容C4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VD1的阴极与第三集成电路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接地端接地。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16,中央控制模块16为PLC,也可以是单片机,是用来对设备内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运行;信号接收模块17,用来接收遥控信号的模块,在这里,对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到的遥控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用户对设备的远程遥控;压力检测模块18,用来检测压力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压力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本体1对于安装位置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了对是否安装到位进行确认;无线通讯模块19,是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模块,这里,工作人员通过无线通讯终端,能够对设备进行远程通讯,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了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语音控制模块20,用来进行语音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26进行控制,实现了设备的语音报警和语音提示功能;显示控制模块21,用来进行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界面3来显示设备的相关工作信息;按键控制模块22,用来进行按键控制操控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实现用户对设备进行可靠的实时操控;状态指示模块23,用来控制指示设备工作状态的模块,在这里,控制状态指示灯5来指示设备的相关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工作电源模块24,是用来给设备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工作电源电路,能够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在工作电源电路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的比值确定了第一集成电路U1的输出脉冲的占空比,第一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控制三极管VT1的通断,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调节,随后经过变压器T1进行隔离,由第二二极管VD2的续流和第四电容C4的滤波,接着由第二集成电路U2进行稳压输出;同时,电源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VD1的续流和第二电容C2的滤波,接着再由第三集成电路U3进行稳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两路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工作电源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9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外部通讯终端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车载导航设备及控制系统中,安装时,钢珠13会被压迫到外壳14的内部,安装到位后,钢珠13就会被弹簧15弹出,实现了安装块11的定位;由于第一限位齿与第二限位齿啮合,就实现了安装套管10能够与安装块11之间发生角度的偏转,从而能够实现了对本体1的安装固定,提高了车载导航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的比值确定了第一集成电路U1的输出脉冲的占空比,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调节,随后经过变压器T1进行隔离,由第二二极管VD2的续流和第四电容C4的滤波,接着由第二集成电路U2进行稳压输出;同时,电源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VD1的续流和第二电容C2的滤波,接着再由第三集成电路U3进行稳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两路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