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引导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主要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
汽车空调工作时,车内或车外的空气经由鼓风机先经过蒸发器送入空调的内部,然后一部分经过冷风风门直接送至吹面、除霜和吹脚风口处,另一部分通过暖风风门经由加热器再送至吹面、除霜和吹脚风口处。
当冷暖风门处于半开状态时,部分冷空气从冷风风门进入冷暖风混合区,与经过加热器加热的热空气进行混合,然后送至吹面、除霜和吹脚风口处。但是,如图1所示,由于空调的冷风风门朝向吹脚风道的入口与吹面风口之间设置,而暖风通道的出口朝向与冷风风门朝向相交设置,使得经由暖风通道的出口进入冷暖风混合区的暖风容易被从冷风风门处吹出的冷风吹到吹脚风道的入口中,使得暖风很难进入吹面、除霜风口,导致空调各风口处的温度不一致,降低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各出风口之间的温差,有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结构较简单,拆装方便的汽车空调冷暖风引导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引导结构,包括空调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后下方位置具有蒸发器进风区,蒸发器进风区前上方通过冷风风口连接到冷暖风混合区,蒸发器进风区前下方通过暖风进口和弯曲的暖风通道向上连通到冷暖风混合区前下方,冷暖风混合区后上方连接到除霜风口,冷暖风混合区前上方连接到吹面风口,冷暖风混合区位于暖风通道出口上侧相邻位置连接到吹脚风道;其特征在于,冷暖风混合区内设置有用于屏蔽冷风风口吹入的部分风流并引导暖风通道出口吹入的部分风流经过冷风风口至冷暖风混合区后上方位置的导流结构。
工作时,室外的冷空气进入蒸发器进风区后,一部分冷空气通过冷风风口进入到冷暖风混合区,另一部分冷空气经过暖风进口和弯曲的暖风通道进入到冷暖风混合区,在冷风风口和暖风通道出口处混合。同时,从暖风通道出口吹入的部分风流在导流结构的引导作用下,直接流入到冷暖风混合区后上方位置。这样,能够改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实现了空调箱各个出风口的温度平衡,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作为优化,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从暖风通道出口连接到冷暖风混合区后上方位置的导流风道,导流风道外侧壁能够屏蔽掉部分冷风风口的部分进风截面。
这样,可以使从暖风通道出口吹入的部分风流经过导流风道直接流入到冷暖风混合区后上方位置,导流风道可以更好的屏蔽冷风风口吹入的部分风流,进一步减小冷风风口吹入的风流对导流风道内的暖风风流造成的影响,提高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的调节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导流结构包括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的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横截面呈开口朝向对应侧壁设置的C形,所述第一扰流板贴靠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构成所述导流风道。这样,将第一扰流板贴靠在壳体的侧壁上共同构成导流风道,可以使第一扰流板的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制造难度小,成本较低。同时,安装较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扰流板朝向所述壳体侧壁的侧边上具有沿该边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棱,所述第一扰流板的凹槽卡接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的凸棱上。这样,将第一扰流板的凹槽卡接壳体的侧壁上的凸棱上,可以防止第一扰流板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提高导流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壳体包括沿厚度方向对称设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所述导流结构。这样,能够便于导流结构的安装。
作为优化,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若干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扰流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二扰流板的横截面呈开口朝向所述壳体中部的C形;位于同一导流结构上的第二扰流板的端部和第一扰流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的内腔厚度相一致,使分别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内的第二扰流板相互扣合成所述导流风道。这样,通过两个第二扰流板相互扣合成导流风道,可以增加导流风道的数量,同时,由于第二扰流板位于远离第一扰流板的壳体中部,使得装配后的三个导流风道沿壳体的厚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
作为优化,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若干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横梁上的加强板,每个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横梁均为垂直相交。这样,通过设置加强板,可以减小每两个加强板之间的横梁长度,从而能够提高横梁的强度,防止壳体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提高导流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导流风道朝向前下方一端的进风口面积大于所述导流风道朝向后上方一端的出风口面积。这样,可以提高出风口的风速,使导流风道流出的暖风能够更好的进入除霜风口,实现快速除霜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改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稳定性较好,有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结构较简单,拆装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空调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轴测图。
图4为图2中导流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引导结构,包括空调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后下方位置具有蒸发器进风区2,蒸发器进风区2前上方通过冷风风口连接到冷暖风混合区3,蒸发器进风区2前下方通过暖风进口和弯曲的暖风通道4向上连通到冷暖风混合区3前下方,冷暖风混合区3后上方连接到除霜风口,冷暖风混合区3前上方连接到吹面风口,冷暖风混合区3位于暖风通道出口上侧相邻位置连接到吹脚风道;其特征在于,冷暖风混合区3内设置有用于屏蔽冷风风口吹入的部分风流并引导暖风通道出口吹入的部分风流经过冷风风口至冷暖风混合区3后上方位置的导流结构5。
工作时,室外的冷空气进入蒸发器进风区2后,一部分冷空气通过冷风风口进入到冷暖风混合区3,另一部分冷空气经过暖风进口和弯曲的暖风通道进入到冷暖风混合区3,在冷风风口和暖风通道出口处混合。同时,从暖风通道出口吹入的部分风流在导流结构的引导作用下,直接流入到冷暖风混合区3后上方位置。这样,能够改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实现了空调箱各个出风口的温度平衡,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实施时,所述导流结构5包括从暖风通道出口连接到冷暖风混合区后上方位置的导流风道,导流风道外侧壁能够屏蔽掉部分冷风风口的部分进风截面。
这样,可以使从暖风通道出口吹入的部分风流经过导流风道直接流入到冷暖风混合区3后上方位置,导流风道可以更好的屏蔽冷风风口吹入的部分风流,进一步减小冷风风口吹入的风流对导流风道内的暖风风流造成的影响,提高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的调节效果。
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冷风风口上安装沿冷风风口的前后方向设置挡风板,使部分暖风风流从挡风板的上方流过,避免被冷风风口的冷风风流吹至吹脚风道。
实施时,所述导流结构5包括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的第一扰流板51,所述第一扰流板51的横截面呈开口朝向对应侧壁设置的C形,所述第一扰流板51贴靠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构成所述导流风道。这样,将第一扰流板贴靠在壳体的侧壁上共同构成导流风道,可以使第一扰流板的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制造难度小,成本较低。同时,安装较方便。
实施时,所述第一扰流板51朝向所述壳体侧壁的侧边上具有沿该边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棱,所述第一扰流板51的凹槽卡接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的凸棱上。这样,将第一扰流板的凹槽卡接壳体的侧壁上的凸棱上,可以防止第一扰流板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提高导流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时,所述壳体1包括沿厚度方向对称设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所述导流结构。这样,能够便于导流结构的安装。
实施时,所述导流结构5还包括若干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设置的横梁52,所述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扰流板5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扰流板53,所述第二扰流板53的横截面呈开口朝向所述壳体中部的C形;位于同一导流结构上的第二扰流板53的端部和第一扰流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的内腔厚度相一致,使分别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内的第二扰流板相互扣合成所述导流风道。这样,通过两个第二扰流板相互扣合成导流风道,可以增加导流风道的数量,同时,由于第二扰流板位于远离第一扰流板的壳体中部,使得装配后的三个导流风道沿壳体的厚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出风温度。
实施时,所述导流结构5还包括若干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横梁上的加强板54,每个所述加强板54与所述横梁均为垂直相交。这样,通过设置加强板,可以减小每两个加强板之间的横梁长度,从而能够提高横梁的强度,防止壳体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提高导流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时,所述导流风道朝向前下方一端的进风口面积大于所述导流风道朝向后上方一端的出风口面积。这样,可以提高出风口的风速,使导流风道流出的暖风能够更好的进入除霜风口,实现快速除霜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