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756阅读:1015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横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横梁。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新车安全评估标准C-NCAP的实施,对整车侧面碰撞中乘员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车身结构和刚度能够保证整车在碰撞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吸能和抗变形模式,同时与安全气囊、气帘、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相配合就能更好的保护乘员的安全。座椅横梁作为整车侧面碰撞的承载结构之一,必须保证其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减小B柱下端和门槛的侵入量。

现有的汽车座椅横梁一般为“几”字型结构,在汽车受到侧面强力碰撞时,容易发生形变,挤压车身内腔,不能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车身侧碰性能和正碰力的传递,保护乘车人员生命安全的汽车座椅横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横梁,能有效提升车身侧碰性能和正碰力的传递,保护乘车人员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横梁,包括一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包括第一横板,及由第一横板向两侧斜向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一延伸部;第二本体包括第二横板,及由第二横板向两侧斜向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延伸部;第一本体的两个第一延伸部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二本体的相应第二延伸部的自由端各通过一连接板连接;第二本体的两个第二延伸部之间安装一加强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安装有多个支撑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本体的两个第二延伸部的内壁上各设有一轨道;加强板的两端部相应各设有一轨道槽;第二延伸部的轨道与加强板的轨道槽配合,使加强板安装在第二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本体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本体的第二横板平行安装,加强板与第二本体的第二横板平行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加强板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二本体的两个第二延伸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加强板将第二本体的第二横板和两个第二延伸部围成的空间分隔形成一通孔和收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收容槽内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支撑为梯台形,支撑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在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两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的两侧壁之间安装一支撑加强板;支撑的两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轨道;支撑加强板与支撑配合的两端部各设置一轨道槽;侧壁的轨道与支撑加强板的轨道槽配合,使支撑加强板连接到支撑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通孔内安装有若干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若干个支撑中至少有一个支撑的顶壁与加强板贴合,若干个支撑的侧壁与第二本体的第二延伸部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的底壁与加强板平行,支撑的侧壁与第二本体的第二延伸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提升车身侧碰性能和正碰力的传递,保护乘车人员生命安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座椅横梁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汽车座椅横梁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汽车座椅横梁10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汽车座椅横梁10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座椅横梁10包括一本体11和和支撑39,本体11包括一第一本体13和第二本体19。第一本体13包括第一横板15,第一横板15向两侧斜向延伸形成两个第一延伸部17。第二本体19包括第二横板21,第二横板21向两侧斜向延伸形成两个第二延伸部23。第一本体13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7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二本体19的相应的第二延伸部23各通过一连接板27连接。第一横板15与第二横板21相互平行,第一本体11的第一延伸部17与第二本体19相应的第二延伸部23平行。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9之间还设置有四个支撑板37,能够起到加强汽车座椅横梁10的强度的作用。支撑板37与第一本体13和第二本体19配合的两端各开设有一轨道槽(图未标号),第一本体13、第二本体19与支撑板37的连接处相对于支撑板37的轨道槽各开设一轨道(图未标号),支撑板37的轨道槽与第一、第二本体13、19的轨道配合,使支撑板37安装在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9之间。第二本体19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3之间安装一加强板29,加强板29与第二横板21平行。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本体19的第二延伸部23内壁与加强板29两端的配合处各设有一轨道25,加强板29的两端相对于第二本体19的第二延伸部23内壁的轨道25各设有一轨道槽31,延伸部23的轨道25与加强板29两端的轨道槽31配合,使加强板29安装在第二本体19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3之间。加强板29将第二本体19的第二横板和两个第二延伸部23围成的空间分隔形成一远离第一横板15的收容槽33和一靠近第一横板15的通孔35。

当然,支撑板37还可以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一本体13和第二本体19之间,加强板29也可以通过按焊接安装在第二本体19的第二延伸部23之间。

支撑39为梯台形,包括底壁(图未标号)、顶壁(图未标号)以及连在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两侧壁41,两侧壁41之间安装一支撑加强板43,侧壁41的内壁与支撑加强板43的配合处设置一轨道(图未标号),支撑加强板43的两端相对于侧壁41的轨道各设置一轨道槽(图未标号),侧壁41的轨道与支撑加强板43轨道槽配合,使支撑加强板43安装在支撑39上。支撑39的底壁与加强板29平行,支撑39的侧壁41与第二本体19的第二延伸部23贴合。

支撑39安装在第二本体19的收容槽33内,可以加强汽车座椅横梁10的强度,收容槽19内可以安装一支撑39,也可以安装多个支撑39,其中,至少有一个支撑39的顶壁与加强板29贴合,若干个支撑39的侧壁41与第二本体的19的第二延伸部23贴合。当然第二本体19的通孔35内也可以安装与通孔35形状大致相同的若干支撑(图未示),该支撑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横梁10的第二本体19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3之间安装的加强板29,第一本体13和第二本体19之间安装的多个支撑板37,以及设置在收容槽33的多个支撑39或通孔35内的多个支撑都可以起到加强汽车座椅横梁10的强度,能够有效提升车身侧碰性能和正碰力的传递,保护乘车人员生命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