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以及电池监控单元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80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以及电池监控单元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以及电池监控单元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监控单元通常安装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形成电池监控单元组件,以便可以整体拆卸下来对电池监控单元进行维护或者更换。现有的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车架连接部和电池监控单元连接部,车架连接部、电池监控单元连接部分别与安装板连接,且二者位于安装板的同侧,车架连接部与车架连接,电池监控单元连接于电池监控单元连接部。这种结构,通常车架连接部的延伸长度要大于电池监控单元的厚度,以方便车架连接部与车架的连接,但是会造成车架连接部的悬臂太长,尤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由于振动,会降低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的可靠性,从而影响电池监控单元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以及电池监控单元组件,能够增加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的可靠性,保证电池监控单元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电池监控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且二者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边缘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边缘,且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同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且二者与各自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之间留有距离。

优选地,还包括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连接于所述避让结构,且与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同侧。

优选地,所述避让结构为缺口,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为弯折板,所述弯折板与所述缺口的边缘连接,并层叠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翻边;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二翻边设于所述减重孔的边缘,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同侧。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留有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加强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一体成型。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监控单元组件,包括电池监控单元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安装于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其第一连接板与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两侧,第一连接板的延伸长度不需要考虑电池监控单元的厚度,能够缩短第一连接板的延伸长度,进而缩短悬臂长度,提高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的强度,增加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的可靠性,保证电池监控单元的正常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监控单元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

11-第一连接板;

111-豁口;

12-第二连接板;

121-减重孔;

13-第一翻边;

14-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

15-第二加强结构;

16-第二翻边;

17-第一加强结构;

18-避让结构;

2-电池监控单元。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监控单元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监控单元2和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电池监控单元2安装于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

其中,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如图2、3所示,包括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以及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14,第一连接板11用于与车架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14用于安装电池监控单元2;第一连接板11、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14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2连接,且二者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两侧。

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监控单元支架1,将第一连接板11与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14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两侧,第一连接板11的延伸长度不需要考虑电池监控单元2的厚度,能够缩短第一连接板11的延伸长度,进而缩短悬臂长度,提高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的强度,增加电池监控单元2安装的可靠性,保证电池监控单元2的正常运行。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的边缘与第二连接板12的边缘连接,形成L型结构,其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的夹角通常为不小90度但不大于95度;也可以第一连接板11的边缘与第二连接板12形成T型结构,优选前者,由于L型结构形成一个开放的连续空间,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

更进一步,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之间还设有第二加强结构15,第二加强结构可以为加强槽,如图1、2所示;也可以为加强肋,加强肋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2连接;或者为加强筋,设于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的连接处。优选为加强槽,尤其在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为L型结构的方案中,能够增加电池监控单元支架1的强度。

上述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板12可以为矩形、多边形或者其它结构,通常为矩形结构。

为了增加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的强度,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还包括第一翻边13,第一翻边13连接于第二连接板12的边缘,第一翻边13可以沿第二连接板12的边缘环绕设置,也可以仅部分边缘设置。优选第一翻边13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翻边13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两侧,且二者与各自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端部之间留有距离,即两个第一翻边13之间的第二连接板12的边缘未设置第一翻边13,也未连接第一连接板11,该方案能够降低加工的难度,尤其在第二连接板12为矩形的方案中,可以第一连接板11连接于矩形的长边,两个第一翻边13分别连接于短边。

第一翻边13可以与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14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同侧,也可以与第一连接板11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同侧,优选后者,以避免第一翻边13与电池监控单元2的干涉,同时能够使电池监控单元2与第二连接板12靠得更近,增加其安装的可靠性。

为了防止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与车架结构的干涉,以及能够提供空间便于装配,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还包括避让结构18,避让结构18设于第二连接板12的边缘,且位于第一翻边13与第一连接板11之间。避让结构18可以为凹陷结构,也可以为缺口结构,如方形缺口或者三角缺口,或者为避让孔等结构。

进一步为了防止避让结构18的强度较弱,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还包括第一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连接于避让结构18。同时为了进一步防止电池监控单元2与第一加强结构的干涉,第一加强结构与第一翻边13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同侧。第一加强结构可以为加强肋,也可以为加强槽。在避让结构18为缺口的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加强结构17为弯折板,如图3所示,弯折板与缺口的边缘连接,并层叠于第二连接板12,其中,在缺口为方形口的方案中,弯折板可以仅设于缺口的一个边沿,也可以两个边沿同时设置,优选仅设于靠近第一连接板11的一个边沿,以防止第一翻边13与其干涉。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板12还设有减重孔121,减重孔121沿第二连接板12的厚度方向贯通,以减轻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的重量。减重孔12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优选为一个。减重孔121可以为圆孔、方孔或者其它异形孔。

上述各实施例中,在设有减重孔121的方案中,为了增加第二连接板12的强度,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还包括第二翻边16;第二翻边16设于减重孔121的边缘。同时为了防止第二翻边16与电池监控单元2的干涉,第二翻边16与第一连接板11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同侧。

上述各实施例中电池监控单元安装结构14可以为安装孔,也可以为安装柱,优选为安装柱,安装柱自第二连接板12向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方向延伸,以在安装电池监控单元2的时候,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定位和支撑作用。

上述各实施例中,沿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的连接线,第一连接板11的两端分别设有豁口111,豁口的边沿与第二连接板12留有距离,该结构既能够防止第一连接板11与车架的干涉,又能够通过设有的距离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进而保证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的强度。

上述各实施例的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加工成型,或者相互连接的两个或者多个部件一体加工,在于其它部件连接。优选一体成型,尤其在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呈L型结构的方案,以及包括第一翻边13、第二翻边16、以及缺口和弯折板的方案中,能够方便加工,且增加电池监控单元安装支架1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