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备箱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196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备箱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备箱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各类车型一般都设置有后备箱,后备箱也叫行李箱。其作用是用于存放乘客的行李或者其他货物,对于汽车而言,后备箱的箱盖一般采取上翻的打开方式,也有采取在后保险杠处设置滑轨以抽拉的方式打开后备箱盖的方式,无论采取现有技术中的哪种方式,均需要将行李提起一定高度后才能放入后备箱。当行李较沉重时,乘客将行李放入后备箱则变得非常困难,严重影响了车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后备箱行李需要人工抬高一定高度,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备箱,包括箱体以及箱盖,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开口处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箱盖的底边与所述驱动机构的下端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箱盖上下运动,其中,所述箱盖绕所述铰链转动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箱盖的顶边和/或侧边通过锁扣机构与所述箱体锁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与所述箱盖的底边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于所述箱体侧壁上靠近开口处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且竖直设置的齿条,所述箱盖的底边与所述齿条的底端相铰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为90度定位铰链。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箱盖上设有行程开关,用于在所述箱盖到达指定位置时停止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箱盖上用于检测所述箱盖高度的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箱盖的上下运动是否停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后备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汽车还包括控制装置、行李箱自行走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行李箱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行李箱时,控制所述箱盖打开并下移,所述行李箱自行走装置使所述行李箱向所述箱盖运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行李箱到达所述箱盖上后,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箱盖上升至与所述箱体的底面平齐,控制所述行李箱自行走装置使所述行李箱运动至所述箱体内,然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箱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为射频识别器,用于识别带有射频识别标签的行李箱,或者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线发射源,用于与所述行李箱上安装的红外线传感器配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箱盖设于箱体的侧面,箱盖的底边与驱动机构的下端相铰接,箱盖可以实现向外向下翻转,设有的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箱盖上下运动,使用时将箱盖向外向下翻转后将箱盖移动至接近地面或与地面接触,乘客只需要将行李箱提起很小的高度或直接推动行李箱放置到箱盖上,然后驱动机构驱动箱盖托着箱盖向上移动,移动至与箱体的内底面平行时,将行李箱推动至箱体内部,翻转箱盖使箱盖盖合箱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避免了乘客将行李箱提高至较高的高度,节省了人力,能够给乘客较好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后备箱箱盖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后备箱箱盖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后备箱箱盖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后备箱箱盖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的箱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的箱盖移动至地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液压缸;4:齿轮;5:齿条;6:行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备箱,包括箱体1以及箱盖2,箱体1的侧面设有开口,箱体1的侧壁上靠近开口处设有驱动机构,箱盖2的底边与驱动机构的下端通过铰链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箱盖2上下运动,其中,箱盖2绕铰链转动以打开或者盖合开口。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箱盖2的顶边和/或侧边通过锁扣机构与箱体1锁合,使箱盖2与箱体1的连接牢靠,避免行驶过程中行李箱掉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的顶边和/或侧边的锁扣以及设置在箱盖2上与锁扣相配合的锁舌。需要说明的是锁扣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箱盖2与箱体1连接的机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箱盖2设于箱体1的侧面,箱盖2的底边与驱动机构的下端相铰接,箱盖2可以实现向外向下翻转,设有的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箱盖2上下运动,使用时将箱盖2向外向下翻转后将箱盖2移动至接近地面或与地面接触,乘客只需要将行李箱提起很小的高度或直接推动行李箱放置到箱盖2上,然后驱动机构驱动箱盖2托着箱盖2向上移动,移动至与箱体1的内底面平行时,将行李箱推动至箱体1内部,翻转箱盖2使箱盖2盖合箱体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避免了乘客将行李箱提高至较高的高度,节省了人力,能够给乘客较好的使用感受。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为液压缸3,液压缸3的活塞杆的末端与箱盖2的底边铰接。活塞杆与箱盖2的底边铰接,通过液压缸3的活塞杆的伸缩实现箱盖2的上下运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铰链设置为90度定位铰链,使箱盖2向外向下翻转时翻转90度正好呈水平状态,便于行李箱的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箱盖2上设有行程开关,用于在箱盖2到达指定位置时停止运动。通过在箱盖2上设置行程开关可以实现箱盖2运动位置的自动控制,使其在向下运动到地面或者向上运动至与箱体1的内地面平齐时停止运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汽车后备箱还包括控制装置以及设于箱盖2上用于检测箱盖2高度的距离传感器,控制装置根据距离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箱盖2的上下运动是否停止。根据距离传感器直接判断箱盖2的高度,实现对于箱盖2上下运动高度的自动控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于箱体1侧壁上靠近开口处的齿轮4以及与齿轮4相啮合且竖直设置的齿条5,箱盖2的底边与齿条5的底端相铰接。通过电机带动齿轮4的转动,从而使箱盖2在齿条5的作用下上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其他能够驱动箱盖2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汽车还包括控制装置、行李箱自行走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行李箱6位置的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行李箱6时,控制箱6盖打开并使箱盖2下移,行李箱自行走装置使行李箱6向箱盖2上运动,检测装置检测到行李箱6到达箱盖2上后,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使箱盖2上升至与箱体的底面平齐,控制行李箱自行走装置使行李箱6运动至箱体1内,检测装置检测到行李箱6到达箱体1内后,控制装置控制箱盖2关闭。通过设置的控制装置、行李箱自行走装置及检测装置实现行李箱6的自动搬运,可以进一步地节省人力,实现智能出行。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为射频识别器,用于识别带有射频识别标签的行李箱6。通过设置的射频识别器可以准确快速地识别行李箱6。或者检测装置为红外线发射源,用于与行李箱6上安装的红外线传感器配合。

行李箱位置的检测、定位、自行走均能够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家庭常用的清洁机器人回站充电系统,即由充电站采用多个红外线发射源发射红外线,这些发射源发射的信号各自覆盖一个区域。清洁机器人上安装红外线传感器接收红外线,根据判断接收到的红外线属于哪一个发射源来调整前进方向,从而实现自行返回至充电站充电。类似地,汽车上也能够安装多个红外线发射源来作为检测装置,与行李箱上的红外线传感器配合引导行李箱自动向着箱盖、箱体内运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