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工具,特别是一种将挖胎功能与装胎功能结合一起运用的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以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减碳及绿化环境的意识提升,自行车逐渐从交通工具转变成休闲工具,并且,在信息发达的现在,自行车骑士能通过各种管道得知有关于自行车在机械组装与机件保养的信息,因而,许多自行车骑士会自行购买许多关于自行车的配件或工具,来对自行车进行维护及保养。而当自行车车轮需要补胎或换胎时,自行车骑士通常使用拆胎工具来拆除外胎。
请参阅图1所示,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现有拆胎工具1,所述拆胎工具1有一长形本体10,而所述长形本体10一端具有一勾部11,而另一相对端具有一固定部12,而所述固定部12设有一定位槽121。
请参阅图2所示,于具体应用时,准备两个所述拆胎工具1,并将一自行车车轮13内部的气体泄出,接下来,将两拆胎工具1其中之一的勾部11插入于自行车车轮13的轮框131与外胎132之间,并以所述长形本体10抵触于所述轮框131的位置作为支点,将所述长形本体10的固定部12由上往下进行扳动,使所述长形本体10的勾部11将所述外胎132拨出于所述轮框131,并且,再将所述固定部12的定位槽121装设于所述轮框131的辐条133,使所述拆胎工具1其中之一固定于所述轮框131。随后,将另一个拆胎工具1插入已脱离所述轮框131的外胎132,再沿着所述轮框131依序进行扳动,使所述外胎132依序自所述轮框131剥离,来已完成拆胎动作。
当自行车骑士将所述外胎132装设于所述轮框131时,由于所述拆胎工具1无法将所述外胎132组装于所述轮框131,因而,若自行车骑士没有携带装胎工具,只能徒手将所述外胎132直接扳入于所述轮框131,而将所述外胎132扳入于所述轮框131的过程中相当费力,甚至会造成自行车骑士的手指受伤。
有鉴于此,现有拆胎工具在使用上仍有不足之处,实有改良现有拆胎工具的必要,藉由创造出一种将挖胎功能与装胎功能结合一起运用的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来以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两个拆胎工具能选择性相互拆卸或相互组装,使两拆胎工具相互拆卸时,两拆胎工具可将外胎从轮框上剥离,而当两拆胎工具相互组装时,两拆胎工具可将外胎组装于轮框上,藉此,增加拆胎工具的实用性与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两个拆胎工具相互组装时能缩小两者组装后的体积大小,以达到方便收纳的目的。
为达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工具,在前后两侧面均形成一第一外表面以及一第一内表面,并在顶端设有一第一组接部,而底端具有一第一插入部,又所述第一内表面延伸形成一第一支撑部;
一第二工具,在顶端具有一可活动拆装于所述第一组接部的第二组接部,底端具有一第二插入部,并在前后两侧面均形成一第二外表面以及一第二内表面,第二工具还包括第二支撑块,而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内表面;
其中,当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处于相互拆卸的状态时,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共同呈现拆胎状态,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通过所述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能共同将一外胎从一轮框拆除下来;
而当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正向装设时,使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呈现所述第一内表面面对于第二内表面的装胎状态,致使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将所述外胎组装于轮框。
其中,当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反向组装时,使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共同呈现一所述第一内表面面对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收纳状态,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能选择性呈现所述拆胎状态、装胎状态以及收纳状态三种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工具的第一插入部设有一由所述第一外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凹陷空间连通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左右两侧,并在中央区段朝向所述第一外表面隆起,使得所述第一凹陷空间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第一斜面。
其中,所述第二工具的第二插入部设有一由所述第二外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空间。
其中,所述第二凹陷空间连通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左右两侧,并在中央区段朝向所述第二外表面隆起,使得所述第二凹陷空间的左有两侧各形成一第二斜面。
其中,所述第一工具的第一内表面设有一夹角,使所述第一工具与第一组接部两者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第二工具的第二内表面间设有一夹角,使所述第二工具与第二组接部两者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第一组接部具有一组接块,而所述第二组接部具有一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弯折件的容置空间装设于所述组接块。
其中,所述第一组接部进一步具有一位于所述组接块一侧的穿设空间,而所述弯折件先穿设于所述穿设空间,再将所述组接块装设于所述弯折件的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组接块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穿设空间的固定槽,而所述穿设空间具有一贯穿于所述组接块的导引轨道。
由前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通过第一组接部与第二组接部能选择性相互组装或拆卸,当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进行正向装设时,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共同呈现第一内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内表面的装胎状态,藉此,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能共同将外胎装设与轮框,而当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相互拆卸而呈现拆胎状态时,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通过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能共同将外胎从轮框上拆除下来。
此外,当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进行反向装设时,使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能呈现第一内表面面对于第二外表面的收纳状态,藉此,能缩小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组装后的体积大小,以达到方便收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拆胎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拆除外胎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一工具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的第二工具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B-B剖面的剖视图;
图8为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共同呈现装胎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两者共同呈现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工具插入于所述轮框与外胎之间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工具固定于所述轮框的示意图;
图12为将外胎脱离于轮框的示意图;
图13为将外胎装设于轮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拆胎工具;10-长形本体;11-勾部;12-固定部;121-定位槽;13-自行车车轮;131-轮框;132-外胎;133-辐条;2-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20-第一工具;21-第一外表面;22-第一内表面;23-第一组接部;231-组接块;231a-固定槽;232-穿设空间;232a-导引轨道;24-第一插入部;241-第一凹陷空间;242-第一斜面;25-第一支撑块;30-第二工具;31-第二外表面;32-第二内表面;33-第二组接部;331-弯折件;332-容置空间;34-第二插入部;341-第二凹陷空间;342-第二斜面;35-第二支撑块;40-拆胎状态;50-装胎状态;51-组接空间;60-收纳状态;70-车轮;71-轮框;711-辐条;712-框缘;72-外胎;721-胎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2用于将一外胎72(图10所示)组装或拆卸于一轮框71(图10所示),并主要由一第一工具20与一第二工具30所构成。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第一工具20于前后两侧面各形成一第一外表面21与一第一内表面22,并在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22倾斜延伸形成一第一组接部23,而底端于所述第一外表面21形成一第一插入部24,由于所述第一组接部23是由所述第一工具20的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22倾斜延伸而形成,使所述第一工具20的第一内表面22形成一夹角,进而使所述第一组接部23与所述第一插入部24两者不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第一组接部23与第一插入部24之间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内表面22的第一支撑块25。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第一插入部24具有一第一凹陷空间241,而所述第一凹陷空间241连通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4的左右两侧,并在中央区段朝向所述第一外表面21微微隆起,使得所述第一凹陷空间241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第一斜面242。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接部23具有一组接块231以及一位于所述组接块231一侧的穿设空间232,所述组接块231设有两连通于所述穿设空间232的固定槽231a,而所述穿设空间232具有一贯穿于所述组接块231的导引轨道232a,如图所示,所述导引轨道232a位于所述两固定槽231a之间。
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第二工具30于前后两侧各形成一第二外表面31与一第二内表面32,并在顶端朝向上第二内表面32倾斜延伸形成一第二组接部33,而底端于所述第二外表面31具有一第二插入部34,由于所述第二组接部33是由所述第二工具30的顶端朝向所述第二内表面32倾斜延伸而形成,使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内表面32形成一夹角,进而使所述第二组接部33与所述第二插入部34两者不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第二组接部33与第二插入部34之间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内表面32的第二支撑块35。于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组接部33设为一朝向所述第二外表面31弯折的弯折件331,而所述弯折件331具有一容置空间332。
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第二插入部34具有一第二凹陷空间341,而所述第二凹陷空间341连通于所述第二插入部34的左右两侧,并在中央区段朝向所述第二外表面31微微隆起,使得所述第二凹陷空间341的左有两侧各形成一第二斜面342。
再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第一工具20的第一组接部23装设于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组接部33,使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通过所述第一组接部23与第二组接部33能选择性相互组装或拆卸,当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相互拆卸时,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共同呈现拆胎状态40。
请参阅图8所示,当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通过所述第一组接部23与第二组接部33进行正向组装时,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共同呈现一所述第一内表面22面对于所述第二内表面32的装胎状态50,而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共同呈现所述装胎状态50时,所述第一内表面22与第二内表面32之间形成一组接空间51,而所述第一支撑块25与第二支撑块35位于所述组接空间51。
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弯折件331由所述第一内表面22朝向所述第一外表面21的方向贯穿于所述穿设空间232,再将所述组接块231枢转连接于所述弯折件331的容置空间332,而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通过所述组接块231枢转连接于所述弯折件331的容置空间332,使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其中之一可以相对于另一个进行向外翻掀的动作,进而使所述第一内表面22与第二内表面32两者相互远离,致使变大所述组接空间51,或者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其中之一可以相对于另一个进行向内翻掀的动作,使所述第一内表面22靠近于所述第二内表面32,进而缩小所述组接空间51。
然而,当所述第一工具20组接于所述第二工具30时,并非仅能呈现所述装胎状态50,亦即如图9所示,当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通过所述第一组接部23与第二组接部33进行反向组装时,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共同呈现一所述第一内表面22面对于所述第二外表面31的收纳状态60,进而能有效缩小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相互组装后的体积大小,藉此,当所述第一工具20组接于所述第二工具30时,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能选择性呈现所述拆胎状态40、装胎状态50与收纳状态60三种状态。
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弯折件331由所述第一外表面21朝向所述第一内外表面的方向贯穿于所述穿设空间232,再将所述组接块231枢转连接于所述弯折件331的容置空间332,而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通过所述组接块231枢转连接于所述弯折件331的容置空间332,使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其中之一可以相对于另一个进行翻掀动作,进而使所述第一工具20抵触于所述第二工具30,藉以缩小组装后的体积。
请参阅图10所示,于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胎拆装工具2配合一车轮70使用,所述车轮70主要由所述轮框71与所述外胎72所构成,所述轮框71具有多个辐条711以及两框缘712,而所述外胎72装设于所述轮框71的外围,并具有两位于所述框缘712之间的胎唇721。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工具20的第一插入部24插入于所述轮框71与外胎72之间,使所述第一支撑块25抵触于所述轮框71的框缘712,而所述外胎72的胎唇721位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4的第一凹陷空间241。
请参阅图11所示,接下来,所述第一工具20以所述第一支撑块25抵触于所述框缘712的位置作为支点,将所述第一工具20的第一组接部23由上往下进行扳动,使所述第一插入部24的第一凹陷空间241将所述外胎72的胎唇721拨出于所述轮框71,而所述第一工具20的第一组接部23通过所述穿设空间232与导引轨道232a,使得所述轮框71的辐条711抵触于所述两固定槽231a其中之一,进而所述第一工具20能固定于所述车轮70。
请参阅图12所示,当所述第一工具20固定于所述车轮70时,将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插入部34插出于已脱离所述轮框71的所述外胎72胎唇721,使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支撑块35抵触所述轮框71的框缘712,而所述外胎72的胎唇721位于所述第二插入部34的第二凹陷空间341。
所述第二工具30以所述第二支撑块35抵触于所述框缘712的位置作为支点,并沿着所述轮框71的框缘712将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组接部33由上往下进行扳动,而当所述第二工具30将所述外胎72的胎唇721翻出一段区域后,所述外胎72会出现松脱现象,藉此,所述第二工具30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块35抵触于所述框缘712,并沿着所述框缘712进行滑动,而所述第二工具30沿着所述框缘712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斜面342抵触于所述外胎72的胎唇721会产生分力,使所述外胎72能快速脱离于所述轮框71。
请参阅图13所示,当要将所述外胎72装设于所述轮框71时,需先将所述第一工具20与第二工具30两者共同呈现所述装胎状态50以及将所述外胎72的两胎唇721其中之一放置于所述两框缘712内侧,而另一个胎唇721位于所述框缘712外侧。
接下来,将所述第二工具30的第二支撑块35抵触于所述框缘712,并在以所述第二支撑块35抵触于所述框缘712的位置作为支点并延着所述框缘712进行扳动,使所述第一工具20的第一支撑块25推抵于所述外胎72的胎唇721,进而使所述外胎72的两胎唇721皆位于所述轮框71的两框缘712之间,致使所述外胎72能固定于所述轮框71。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