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473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置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框架,属于车辆动力装置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存在电池数量多、重量大的特点,同时,由于整车参数限制,对电池框的结构尺寸、重量、可靠性具有严苛要求。

传统的电池框通常是固定在车架底部或驾驶室下方的,不过,驾驶室下方或车架底部的空间都比较狭下,存在拆卸安装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5326785 U,授权公告日:2016年6月22日,名称:电动货车动力电池组支撑架)公开了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固定在车架外侧的动力电池组支撑架,该支撑架主要由长方形底板以及垂直固定在底板两端的两块连接板组成,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安置电池的挡板,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电池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其底板由横梁、固定板和加强杆组成,并在横梁与固定板之间和横梁与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该电池支撑架通过众多零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其具备了较好的支撑能力,但其零部件众多、整体结构复杂、重量大、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其底板与连接板的固定方式也不够合理,还存在结构稳定性差、整体支撑能力弱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池框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电池框架,该框架具有零部件少、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包括镜像布置并同时固定在车架上的两侧板以及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用于安置电池的多根压条;侧板由主板以及向主板同一侧面呈90°翻折的侧翻边和底翻边组成,侧翻边贴合固定在车架上,两侧板的主板在空间上竖向布置并相互平行;压条在两侧板之间的竖向方向上均匀布置成多层,位于底层的压条贴合固定在底翻边上,底层以上压条通过安置于侧板内侧的压条支架固定。

优选的,车架上还固定着加强板,加强板由两者呈90°夹角的加强板主板和加强板侧翻边组成;加强板扣在侧板的外侧与侧板一起固定在车架上,或者,加强板与侧板背靠背布置,加强板主板贴合固定在主板的外侧,加强板侧翻边单独贴合固定在车架上。

优选的,加强板主板的长度等于主板长度的1/2~2/3;主板上开有散热减重孔,加强板主板上对应开有散热减重孔。

优选的,侧板和加强板均通过冲压一体成型。

优选的,主板中,靠近侧翻边这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侧翻边这一侧的宽度,主板的上边沿呈斜向下的弧线形、直线形或锯齿形。

优选的,压条支架为一端封口的槽型结构,压条支架的槽底板贴合固定在侧板上,压条支架的端部封板与压条贴合固定。

优选的,侧板的侧翻边贴合固定在车架左纵梁或右纵梁的外侧。

优选的,压条为槽型钢。

优选的,上述各零部件之间均通过螺栓副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水平并镜像布置的两竖向侧板以及安置于两侧板之间的压条组成,压条在两侧板之间的竖向均匀布置成多层,能同时安置多个电池;本实用新型具有零部件少、重量轻、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还为侧板提供了加强板,该加强板的主板贴在侧板的主板上,加强板的侧翻边与侧板一起活单独固定在车架上,该加强板可有效提升侧板的结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3.本实用新型在将加强板主板的长度设置成侧板主板长度的1/2至2/3,在加强主板和主板上对应设置散热减重孔,同时还将主板的上边沿呈斜向下的弧线形、直线形或锯齿形,一系列的设计在实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还有效保证了连接件的承载能力。

4.本实用新型中的侧板和加强板均可通过冲压一体成型,而压条则采用槽型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侧板固定在车架左右纵梁的外侧,拆装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部视图;

图3为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右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底层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层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压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板1(左侧板1-1、右侧板1-2、主板a、侧翻边b、底翻边c),加强板2(左加强板2-1、右加强板2-2、加强板主板d、加强板侧翻边e),压条支架3,压条4(底层压条4-1、上层压条4-2),螺栓副5,散热减重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9,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包括镜像布置并同时固定在车架上的两侧板1以及固定在两侧板1之间用于承载电池的多根压条4;侧板1由主板a以及向主板a同一侧面呈90°翻折的侧翻边b和底翻边c组成,侧翻边b贴合固定在车架上,两侧板1的主板a在空间上竖向布置并相互平行;压条在两侧板1之间的竖向方向上均匀布置成多层,位于底层的压条4贴合固定在底翻边c上,底层以上的各个压条4通过安置于侧板1内侧的压条支架3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上还固定着加强板2,加强板2由两者呈90°夹角的加强板主板d和加强板侧翻边e组成;加强板2扣在侧板1的外侧与侧板1一起固定在车架上,或者,加强板2与侧板1背靠背布置,加强板主板d贴合固定在主板a的外侧,加强板侧翻边e单独贴合固定在车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强板主板d的长度等于主板a长度的1/2~2/3;主板a上开有散热减重孔6,加强板主板d上对应开有散热减重孔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侧板1和加强板2均通过冲压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主板a中,靠近侧翻边b这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侧翻边b这一侧的宽度,主板a的上边沿呈斜向下的弧线形、直线形或锯齿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压条支架3为一端封口的槽型结构,压条支架3的槽底板贴合固定在侧板1上,压条支架3的端部封板与压条4贴合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侧板1的侧翻边b贴合固定在车架左纵梁或右纵梁的外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压条4为槽型钢简单加工而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零部件之间均通过螺栓副固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包括镜像布置并同时螺栓固定在车架左纵梁或右纵梁外侧的两侧板1(两侧板1具体为冲压一体成型的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左侧板1-1与右侧板1-2呈镜像对称)以及螺栓固定在两侧板1之间用于安置电池的多根压条4。两侧板1均由主板a以及向主板a同一侧面呈90°翻折的侧翻边b和底翻边c组成,侧翻边b贴合在车架左纵梁或右纵梁的外侧并螺栓固定,两侧板1的主板a在空间上竖向布置并相互平行。由槽型钢简单加工而成的压条4在两侧板1之间的竖向方向上均匀布置成多层,每层设置两根压条4,压条4上设有安装电池的螺栓孔,位于底层的底层压条4-1贴合在底翻边c上并螺栓固定,底层以上的上层压条4-2通过安置于侧板1内侧的压条支架3固定。

车架的左纵梁或右纵梁上还螺栓固定着冲压一体成型的加强板2,加强板2由两者呈90°夹角的加强板主板d和加强板侧翻边e组成。加强板2扣在侧板1的外侧与侧板1一起贴合在车架左纵梁或右纵梁的外侧并螺栓固定;作为替换方案(附图中未标出),还可以将加强板2与侧板1背靠背布置,此时,加强板主板d与主板a的外侧贴合并螺栓固定,加强板侧翻边e单独贴在车架左纵梁或右纵梁外侧并螺栓固定。强板主板d的长度等于主板a长度的1/2~2/3,主板a上开有散热减重孔6,加强板主板d上对应开有散热减重孔6。主板a中,靠近侧翻边b这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侧翻边b这一侧的宽度,主板a的上边沿呈斜向下的弧线形、直线形或锯齿形。

压条支架3为一端封口的槽型结构,压条支架3的槽底板贴合在侧板1的内侧并螺栓固定,压条支架3的端部封板与上层压条4-2贴合并螺栓固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简单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