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用于食品储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车液氮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藏车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对易腐食品进行加工和储藏,通过人工制冷,使室内保持一定的低温,以保持食品食用价值的建筑物。冷库的墙壁、地板及平顶都敷设一定厚度的隔热材料,以减少外界传入的热量。为了减少吸收太阳能的辐射能,移动保鲜舱外墙表面一般涂成白色或浅颜色,移动保鲜舱具有严格的隔热性、密封性、坚固性、和抗冻性,移动保鲜舱有着独特的结构及性能。
冷藏车是一种可人为控制和保持稳定低温的设施。基本组成部分为车载体,制冷系统;电控装置;具备隔热性能的库房等。
冷藏车制冷系统是通过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压缩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热电式、吸附式等制冷系统;其中压缩式制冷系统又称为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目前普遍常见的制冷系统。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1.单位质量的制冷量比较小。
2.依赖电源,能耗大。
3.结构复杂,机组运转部件多,噪音大。
4.冷媒有害(ODP,GWP控制);易泄露;安全性不高。
5.易进水造成结冰堵塞管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清洁能源液氮作为冷媒,环保、无能耗的冷藏车液氮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藏车液氮制冷系统,设置于冷藏车上,包括液氮罐和输氮管,所述输氮管的近端与液氮罐的排气口连接,远端沿冷藏车车厢的顶部引入冷藏车车厢内,输氮管远端封堵,输氮管的近端设有控制阀,输氮管的管壁上于冷藏车车厢内设有若干液氮喷头,所述输氮管采用绝热管,所述绝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间形成真空夹层,真空夹层内设有若干层平行于内管和外管管壁的辐射屏。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辐射屏间填充有间隔物,所述间隔物包括玻璃纤维、布、尼龙网、丝绸、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辐射屏采用铝箔,铝箔的厚度≤0.005mm,退火处理后表面光洁度为10-12 级,所述间隔物的厚度≤0.1m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辐射屏采用铝箔、铜箔、钢箔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辐射屏采用双面镀铝涤纶薄膜,双面镀铝涤纶薄膜的厚度为0.006mm-0.02mm,双面镀铝涤纶薄膜镀铝层的厚度为0.025-0.05μ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双面镀铝涤纶薄膜具有波浪形或槽纹状折皱。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管和外管均为不锈钢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液氮喷头均具有拉瓦尔喷管,各所述液氮喷头均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清洁能源液氮做为冷媒,具备制冷量大,制冷快速高效。使得集装箱在不增加运输工具的动力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农鲜产品的保鲜运输。
集装箱采用新型制冷系统,液氮制冷系统。配件少结构简单,与舱体形成结构一体化。新型制冷系统采用液氮作为制冷载体,液氮属于清洁能源,无色、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利用液氮蒸发能获得较低温度的特性,制冷保鲜。液氮在液氮喷头中吸热气化,体积膨胀高达600倍,氮气属于惰性气体,可以减缓呼吸作用,从而实现高效,快速,制冷保鲜。另外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氮汽化热为199KJ/KG,经科学计算一吨液氮气化到3℃所吸收的热量为414517KJ,其制冷量相当大。另外多点式分布的气化雾化液氮喷头喷洒能均匀快速地从不同点为集装箱填充氮气,能源利用率高,降低能耗,使库体保鲜制冷的效果更为效益。采用液氮制冷方式具有方便,高效,快速,经济、环保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液氮喷头能简单、高效地实现液氮的气化雾化。液氮喷头安装于冷藏车车厢输氮管终端,高压低温液氮经高压液氮瓶及管路流到液氮喷头,液氮喷头具备短时储存液氮能力,提供较大的液体气化热交换置换面积,在有效的空间里实现自然升温降压,使液氮持续不断的气化,为车厢源源不断地提供氮气制冷,该装置不用人为提供热源,气化转化率高,经济性高,结构简单,更换容易。
3. 输氮管由内管、外管、以及辐射屏组成,以减少辐射传热;并将夹层抽成高真空状态,以降低对流传热;从而把内管冷量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充分满足低温液体等长距离输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氮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氮管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车液氮制冷系统,参见图1,设置于冷藏车上,冷藏车液氮制冷系统包括液氮罐7和输氮管5,冷藏车上设置液氮罐放置空间,液氮罐7放置于该放置空间内,所述输氮管5的近端与液氮罐7的排气口连接,排气口处设置排气阀,该排气阀可手动开启或关闭,远端沿冷藏车车厢的顶部两侧边角引入冷藏车车厢内,冷藏车车厢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冷藏室和/或冷冻室,输氮管5远端封堵,输氮管5的近端设有控制阀6,控制阀6可采用电磁阀,进而可以实现PLC自动控制,输氮管5的管壁上于冷藏车车厢内设有若干液氮喷头2,各所述液氮喷头2均具有拉瓦尔喷管,参见图2,液氮喷头2由两个锥形管构成,其中一个为收缩管,另一个为扩张管,拉瓦尔喷管的前半部是由大变小向中间收缩至一个窄喉。窄喉之后又由小变大向外扩张。输氮管5中的液氮受高压流入液氮喷头2的前半部,穿过窄喉后由后半部逸出,在此过程中液氮实现膨胀、汽化,防止了液氮未经气化直接喷入库体里面,保证了液氮百分百的气化率。更高效地促进液氮气化雾化能力。液氮喷头2具备短时储存液氮能力,提供较大的液体气化热交换置换面积,在有效的空间里实现自然升温降压,使液氮持续不断的气化,为车厢源源不断地提供氮气制冷,该装置不用人为提供热源,气化转化率高,经济性高,结构简单,更换容易。各所述液氮喷头2均倾斜设置,液氮喷头45°倾斜角度为里面液氮挥发气化提供较大的热交换置换面积。
参见图3,所述输氮管5采用绝热管,所述绝热管包括内管1和外管3,所述内管1和外管3均为不锈钢管。内管1在液氮温度下,收缩率为0.3%,内管1和外管3间形成真空夹层,真空夹层内设有若干层平行于内管和外管管壁的辐射屏4,所述辐射屏4采用铝箔、铜箔、钢箔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辐射屏4间填充有间隔物7。根据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本实用新型针对每种传递方式均设置对应绝热结构,即通过真空绝热管实现真空阻绝,阻止热对流的形成;通过设置辐射屏4实现热辐射的阻绝;通过在辐射屏4之间设置间隔物7绝热材料(所述间隔物包括玻璃纤维、布、尼龙网、丝绸、纸中的一种或多种。)阻止热传导。最大限度的降低输氮管5外部的热量向内部的渗透。从而把内管冷量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充分满足低温液体等长距离输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三种辐射屏实施例:
实施例1
辐射屏材料采用铝箔,置间隔物用玻璃纤维制品、尼龙网等。制作辐射屏的铝箔的纯度尽量达到99.5%以上,厚度为≤0.005mm,退火处理,表面光洁度达到10-12 级。间隔物的选择的要求,第一在多层绝热中,间隔材料和辐射屏之间的热阻起主要作用,因此应使其与屏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第二为了增大间隔物本身的热阻,用直径小于微米级的纤维制品作间隔物。间隔物应尽可能薄,一般厚度为≤0.1mm。
实施例2
以双面镀铝涤纶薄膜作为反射屏材料,间隔物也选用玻璃纤维制品等。强度高,重量轻,本身的热导率低是塑料薄膜的优点。薄膜的厚度为0.006-0.02mm,镀铝层的厚度为0.025-0.05μm,镀层对可见光是透明的,反射率约为0.05-0.03,比铝箔的反射率要大。
实施例3
直接用单面镀铝涤纶薄膜或双面镀铝涤纶薄膜,因为薄膜本身的导热低,还能起间隔物的作用,为了减小层间接触表面,可将涤纶薄膜预制成永久性变形的波浪形或槽纹状折皱。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