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汽车除霜器和风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589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其汽车除霜器和风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汽车除霜器和风门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内外温差,在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上非常容易产生雾气,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此时,必须将风挡玻璃或侧窗玻璃上的雾气或霜清除掉,才能保证行车安全。除霜器作为一种车用的前风挡玻璃除霜、除雾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客车、货车等汽车上。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25840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客车除霜器,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蒸发风机和换热器,外壳底部侧面上设有一个与外壳内空腔连通的新风盒,新风盒上设有内部进风口,新风盒内设有一个通过与风门执行器控制连接的连接轴转动装配于新风盒上的风板,外壳底部设有外部进风口,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分别位于风板转动行程的两末端,当风板位于其转动行程的其中一末端时用于关闭该末端对应的进风口,通过风板实现对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的切换,但是该客车除霜器只能选择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的其中一种,但是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的进风比例不能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门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霜器中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的进风比例不能调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除霜器和汽车。

本实用新型中风门机构的技术方案是: 风门机构,包括机构架体,机构架体上设有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外部进风门上设有外部进风口,内部进风门上设有内部进风口,风门机构还包括转动装配于机构机架上的活动风板,活动风板的两侧板面分别用于关闭对应侧的进风口,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或者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将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固定结构。

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

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左右设置,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除霜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器,汽车除霜器还包括风门机构,风门机构包括设有外部进风口的外部进风门和设有内部进风口的内部进风门,风门机构还包括转动装配于壳体上的活动风板,活动风板的两侧板面分别用于关闭对应侧的进风口,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或者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将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固定结构。

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

风门机构设于壳体内部,壳体上设有壳体外进风口和壳体内进风口,壳体外进风口与外部进风口相连通构成外部进风通道,壳体内进风口与内部进风口相连通构成内部进风通道。

壳体与风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隔开外部进风通道和内部进风通道的隔板。

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左右设置,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V”字形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壳体外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底壁上,壳体内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右侧壁上,隔板的一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隔板由水平设置的水平段和连接于水平段右端的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构成,水平段的左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倾斜段的下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包括汽车除霜器,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器,汽车除霜器还包括风门机构,风门机构包括具有外部进风口的外部进风门和具有内部进风口的内部进风门,风门机构还包括转动装配于壳体上的活动风板,活动风板的两侧板面分别用于关闭对应侧的进风口,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或者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将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门口之间的固定结构。

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

风门机构设于壳体内部,壳体上设有壳体外进风口和壳体内进风口,壳体外进风口与外部进风口相连通构成外部进风通道,壳体内进风口与内部进风口相连通构成内部进风通道。

壳体与风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隔开外部进风通道和内部进风通道的隔板。

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左右设置,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V”字形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壳体外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底壁上,壳体内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右侧壁上,隔板的一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隔板由水平设置的水平段和连接于水平段右端的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构成,水平段的左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倾斜段的下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使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驱动机构或者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将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门口之间的固定结构。也就是活动风板可以在内、外进风门口之间转动且可以在转动之后固定在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之间,活动风板在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之间的停留位置不同,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的进风比例就不同,通过转动活动风板并将活动板转动之后固定就实现了进风比例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除霜器对前风挡玻璃进行除霜的示意图;

图2为汽车除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车除霜器的活动风板将内部进风口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4为汽车除霜器的活动风板将外部进风口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5为活动风板位于内部进风口与外部进风口之间的示意图;

图6为换热器与蒸发风机的布置示意图;

图7为汽车除霜器的壳体内部的布局图。

图中:1、壳体;2、外部进风门;3、内部进风门;4、外部进风口;5、内部进风口;6、壳体外进风口;7、壳体内进风口;8、隔板;9、水平段;10、倾斜段;11、换热芯体;12、蒸发风机;13、转动轴;14、活动风板;15、电机;16、前风挡玻璃;17、进水口;18、出水口;19、出风口;20、过渡风管;21、仪表台风道;22、外部进风门本体;23、第一上翻边;24、内部进风门本体;25、第二上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图中的箭头均指的是气流方向。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为客车。汽车包括汽车除霜器,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1和风门机构,壳体1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风机12。风门机构包括机构架体,机构架体与壳体1一体设置,风门机构包括外部进风门2和内部进风门3,外部进风门2上设有用于汽车室外空气进入的外部进风口4,内部进风门3上设有用于汽车室内空气进入的内部进风口5,外部进风门2和内部进风门3左右设置,外部进风门2和内部进风门3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V”字形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

外部进风门2包括板状的外部进风门本体22,外部进风门本体22的上侧板面上于外部进风口外围设有第一上翻边23,内部进风门3包括板状的内部进风门本体24,内部进风门本体24的上侧板面上于内部进风口3的外围设有第二上翻边25。风门机构还包括通过转动轴13转动装配于壳体上的活动风板14,活动风板14的两侧板面分别用于关闭对应侧的进风口,活动风板14的两侧板面上设有与对应侧的进风门密封配合的密封材料。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转动轴13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5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通过设于制动器使活动风板14转动之后固定在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之间,电机为步进电机,活动风板14可在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之间多点停留。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活动风板14转动,活动风板14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上翻边23、第二上翻边25密封配合以将外部进风口4、内部进风口3关闭。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活动风板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停留位置不同,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的进风比例就不同。壳体1的底壁上设有壳体外进风口6,壳体的右侧壁设有壳体内进风口7,壳体外进风口与外部进风口相连通构成外部进风通道,壳体内进风口与内部进风口相连通构成内部进风通道,壳体与风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隔开外部进风通道和内部进风通道的隔板8。“V”字型结构的底部向壳体1的底部的投影位于壳体外进风口6的中部,隔板8由水平设置的水平段9和连接于水平段右端的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倾斜段10构成,水平段9的左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倾斜段10的下端连接于壳体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隔板8的结构有助于在壳体1的底壁为壳体外进风口预留更多的空间,使得壳体外进风口6的面积较大,增大了气流进气面积,有效降低气流阻力,增大除霜风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气面积越小风速越高,阻力就越大,因此增大气流进行面积可有效解决了内部进风风速过高,阻力过大,产生噪音的潜在失效模式。

换热器设于“V”字型结构的正上方,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11,蒸发风机设于换热器11的上侧,进入到壳体内的气体先经过加热再被吹送到挡风玻璃上,合理的气流布置,使得进入到壳体内的气体可有效利用换热器的热量,提升换热芯体的换热效率,提升除霜器的换热功率,提升除霜器的出风风量。图中项17和18分别为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汽车除霜器有三种进风模式,分别为车内进风模式、车外进风模式和混合进风模式。汽车除霜器处于车外进风模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活动风板与外部进风门之间的夹角a为最大值,外部进风口4处于开启状态,气流依次通过壳体外进风口6、外部进风口4进入到待换热区,随后进入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流出;活动风板14与内部进风门3之间的夹角b为0度(未在图中示出),活动风板压紧在内部进风门3的第二上翻边25上,在压紧力的作用下,内部进风门3的第二上翻边25与活动风板对应侧的板面密封配合,活动风板将内外进风口关闭,关闭内部进风通道。

汽车除霜器处于车内进风模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此时活动风板与外部进风门之间的夹角a为0度(未在图中示出),活动风板14压紧在外部进风门2的第一上翻边23上,在压紧力的作用下,外部进风门2的第一上翻边23与活动风板14对应侧的板面密封配合,活动风板14将外部进风口4关闭,关闭外部进风通道;活动风板14与内部进风门之间的夹角b达到最大值,内部进风口5处于开启状态,气流依次经过壳体内进风口7、内部进风口5进入到待换热区,随后进入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流出。

车除霜器处于混合进风模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此时活动风板14处于外部进风口4与内部进风口5之间,活动风板与外部进风门之间的夹角a处于0度和最大值之间,活动风板14与内部进风门3之间的夹角b处于0度和最大值之间,外部进风口4和内部进风口5均处于开启状态。气流有两路,一路气流依次通过壳体内进风口7、内部进风口5进入到待换热区,另一路气流依次通过壳体外进风口6、外部进风口4进入到待换热区,两路气流在待换热区混合之后进入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流出。活动风板14可在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之间多点停留,夹角a和夹角b随着活动风板14的停留位置不同变化,进而实现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比例,在特定情况下启动混合进风模式,可增大汽车除霜器的风量,满足特定条件下除霜器工作的需求。

汽车除霜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为气流方向,冷空气从室内和/或室外进入到汽车除霜器,经过换热器换热之后,变为热空气,接着在蒸发风机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9出来,通过过渡风管20被输送到仪表台风道21,从仪表台风道21分风后吹出到前风挡玻璃16规定视野除霜的区域。除了前挡风玻璃之外,汽车除霜器还可通过过渡风管被输送到侧窗玻璃、乘客门等部位进行除霜。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其他实施例中,汽车也可为货车或轿车等。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其他实施例中,蜗轮蜗杆机构代替电机和制动器作为驱动机构,活动风板与蜗轮相固定,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来实现活动风板的转动,由于蜗轮蜗杆的反向自锁特性,蜗杆停止转动后,蜗轮会停留在固定位置,活动风板也就会停留在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其他实施例中,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将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门口之间的固定结构,驱动机构为电机,固定结构为卡爪,在电机的驱动下活动风板转动,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通过卡爪将活动风板的转动轴抱紧以实现活动风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其他实施例中,风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将活动风板固定在内、外进风门口之间的固定结构,驱动机构采用手动驱动,驱动机构包括设于转动轴上的摇把,活动风板通过摇把手动转动,活动风板在转动之后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壳体上。固定结构可以为卡爪,在活动风板转动之后,使用卡爪将转动轴抱紧以实现活动风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除霜器的实施例中,汽车除霜器的结构与汽车的实施例中汽车除霜器的结构相同,不再在此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风门机构的实施例中,风门机构的结构与汽车的实施例中风门机构的结构相同,不再在此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