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1285发布日期:2018-11-02 21: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上油门和刹车踏板相邻布置,且均由右脚控制,紧急刹车时,熟练的司机或许能够条件反射的将脚移至刹车踏板再踩下,但难免会发生误踩的情况。对于新手司机来说,由于驾车时间尚短难以形成该条件反射,由于事发突然,新手很容易就将油门误当刹车直接踩下,从而酿成交通事故。

专利文献CN105083009A公开了一种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该系统基于正常慢速踩踏油门,误踩时快速踩踏油门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快速误踩油门时,断开油门变换成刹车的可行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转动轴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的联动臂和刹车踏板臂,联动臂和刹车泵推杆连接,油门踏板臂枢接于该联动臂上,正常情况下油门踏板臂可在联动臂上转动实现油门的控制,当误踩油门时,控制装置控制油门踏板臂断开和油门传感器的连接,同时将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联动,此时踩踏油门踏板臂即可带动联动臂转动,联动臂则带动刹车泵推杆动作实现刹车功能,相当于踩踏油门变成刹车。

但该方案仍然不够完善,比如,要求联动臂所受自动回位的力大于油门踏板臂所受自动回位的力,而且联动臂所受自动回位的力还必须大于正常踩油门时的力,因此当误踩油门触发时,要使联动臂转动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行,对于力气较小的司机来说,可能踩不动,导致油门变换刹车失败。

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一种改良的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良的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大大减小了油门变换呈刹车时所需踩踏的力,同时使油门变刹车解除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的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包括

联动臂,枢接于车架上,并通过第一吸盘电磁铁吸附于车架,还通过回位弹簧连接于车架,回位弹簧用于使联动臂自动回位,第一吸盘电磁铁得电用于将回位的联动臂吸附固定于车架;联动臂和刹车泵推杆相连,联动臂转动实现刹车;

油门踏板臂,以可自动回位的方式枢接于联动臂,并通过第二吸盘电磁铁吸附于油门传感器的感应杆;

联动装置,安装于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之间,用于使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锁固联动或分离;

解除行程开关,安装于联动臂或车架上,联动臂自动回位时触发该解除行程开关;

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到油门误踩时,控制联动装置将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锁固实现联动,同时控制第一吸盘电磁铁和第二吸盘电磁铁失电;控制装置和解除行程开关信号连接,联动臂自动回位并触发该解除行程开关时,控制联动装置解除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的锁固联动,并重新控制第一吸盘电磁铁和第二吸盘电磁铁得电。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或气压阻尼器、误踩检测行程开关、触发杆和第一弹簧,误踩检测行程开关安装于油门踏板臂;触发杆枢接于油门踏板臂,一端靠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另一端和液压或气压阻尼器的推杆枢接安装;液压或气压阻尼器的缸体则安装于于联动臂或车架;第一弹簧安装于油门踏板臂和触发杆之间用于使触发杆远离误踩检测行程开关;

油门踏板快速踩踏时,未能及时缩进液压或气压阻尼器缸体内的推杆推动触发杆克服第一弹簧转动,从而触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挡柱、极限挡块和第二弹簧,挡柱安装于联动臂,油门踏板臂开设供挡柱伸入的弧形槽,弧形槽的直径经过油门踏板臂在联动臂上的转动中心,油门踏板臂踩下至极限位置时挡柱移动至弧形槽的内侧端面处,极限挡块枢接安装于油门踏板臂位于弧形槽的内侧端面处且靠近触发杆,第二弹簧安装于极限挡块和油门踏板臂之间用于使极限挡块远离触发杆;

油门踏板臂踩下至极限位置时,挡柱推动极限挡块克服第二弹簧转动,从而推动触发杆转动,触发杆转动触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

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主动齿轮,安装于联动臂;

月牙型齿轮,一端枢接安装于油门踏板臂,位于主动齿轮下方并具有朝向主动齿轮的弧形齿面,弧形齿面和主动齿轮配合使用;

离合电动推杆,安装于油门踏板臂且位于月牙型齿轮下方,用于推动月牙型齿轮向上转动至弧形齿面和主动齿轮啮合;弧形齿面和主动齿轮啮合时实现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锁固联动,弧形齿面和主动齿轮未啮合时实现联动臂和油门踏板臂分离;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离合电动推杆工作。

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臂和车辆刹车踏板臂的转动轴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所述弧形齿面和主动齿轮啮合时,弧形齿面的直径经过油门踏板臂在联动臂上的转动中心;

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联动臂,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机转动;

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驱动联动臂向下转动至未踩油门时联动臂与油门踏板臂初始的相对位置后,并继续在电机的驱动下相对车架向下转动一个刹车角度差值的角度;该刹车角度差值为,未踩时刹车踏板至刹车踏板臂与车架的枢接点的连线和垂直面的第一夹角,与未踩时油门踏板至联动臂与车架的枢接点的连线和垂直面的第二夹角之间的角度差值。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到位检测机构,到位检测机构包括到位限位杆和到位行程开关,到位限位杆和到位行程开关分别与油门踏板臂和联动臂中的一个相对固定安装;

到位限位杆和到位行程开关的位置关系满足,保持油门踏板臂位置不变,电机驱动联动臂相对车架向下转动刚好一个刹车角度差值的角度时,到位限位杆触发到位行程开关;到位行程开关触发时,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联动行程开关,联动行程开关安装于油门踏板臂且位于月牙型齿轮的下方,月牙型齿轮未和主动齿轮啮合时压置于联动行程开关使其常开触点电接通,月牙型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时离开联动行程开关使其常闭触点电接通;

其中误踩检测行程开关与电源正极相连后,误踩检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和解除行程开关的静触点相连,误踩检测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则和解除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相连;解除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分别与离合电动推杆和电机相连后连接电源负极,电机和解除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之间还安装有到位行程开关;解除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和联动行程开关相连,联动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分别与第一吸盘电磁铁和第二吸盘电磁铁相连后连接电源负极。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油门踏板臂相对联动臂回转复位的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

挡柱,固定安装于联动臂;

复位卡杆,转动安装于油门踏板臂,用于限制挡柱的位置;复位卡杆和挡柱的位置关系满足,油门踏板臂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挡柱卡于复位卡杆处且位于复位卡杆的内侧;

复位电动推杆,一端安装于油门踏板臂,另一端安装于复位卡杆,用于推动复位卡杆来回转动;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复位电动推杆工作,控制装置检测到油门误踩时控制复位电动推杆推动复位卡杆向外转动离开挡柱;控制装置接收到解除行程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控制复位电动推杆带动复位卡杆转动复位至上述油门踏板臂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复位卡杆所处的位置,复位卡杆转动过程中在挡柱的作用下使油门踏板臂相对联动臂向下转动回位至油门踏板臂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的位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复位电动推杆工作的过程通过一组行程开关控制,该组行程开关安装于油门踏板臂包括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复位电动推杆串联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之间的电路中,第一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和第二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分别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与第三行程开关串联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三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和电源负极相连,第二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第四行程开关串联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第四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和电源负极相连;

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安装于月牙型齿轮的下方,月牙型齿轮未和主动齿轮啮合时压置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使两者的常开触点电接通,月牙型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时离开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使两者的常闭触点电接通,油门踏板臂作为油门使用时复位卡杆压置于第四行程开关使第四行程开关电断开,油门踏板臂作为刹车使用时复位卡杆压置于第三行程开关使第三行程开关电断开。

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臂的中部枢接于车架,联动臂的上端安装第一吸盘电磁铁,车架上安装和第一吸盘电磁铁配合使用的铁块,第一吸盘电磁铁的侧面安装有解除行程开关,铁块相对于该侧面的位置具有向外伸出的伸出部,联动臂回位时,解除行程开关碰触该伸出部从而被触发。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联动臂在车架上的固定通过第一吸盘电磁铁吸附固定,而联动臂的回位则通过回位弹簧实现,因此踩踏油门变刹车的力只需克服该回位弹簧的作用力即可,而该回位弹簧的力只需能让联动臂回位即可,相对现有技术的小很多,因此油门变换呈刹车时,所需踩踏的力小很多。

联动臂的回位代表已经没有触发刹车,此时解除油门变刹车最为合适,因此将解除行程开关安装于联动臂或车架上,当联动臂自动回位时触发该解除行程开关,使油门变刹车解除的准确性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油门未踩时初始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联动臂及安装于其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油门正常使用时,油门踏板臂及安装于其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油门误踩时,油门踏板臂及安装于其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快速踩踏油门转换为刹车时的侧视图;

之后说明书附图省略液压或气压阻尼器;

图7是本实施例油门超极限踩踏转换为刹车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油门转换为刹车后的侧视图(还未补偿刹车角差);

图9是本实施例刹车角差补偿后的侧视图(为了便于观察消除刹车角度差后的对比,此图为联动臂相对油门踏板臂向下转动后,重新抬起油门踏板臂后的结构示意图,此图可见油门踏板与刹车踏板齐平);

图10是本实施例油门转换为刹车后,油门踩踏后的示意图;

图11是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的刹车角差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油门正常使用时的电路控制图;

图13是本实施例误踩过程中的电路控制图;

图14是本实施例误踩稳定后的电路控制图;

图15是本实施例误踩解除过程中的电路控制图。

标号说明

联动臂1,电机11,主动齿轮12,挡柱13,第一吸盘电磁铁14,回位弹簧15,油门踏板臂2,油门踏板21,月牙型齿轮22,弧形齿面221,离合电动推杆23,限位杆24,复位电动推杆25,复位卡杆26,第二吸盘电磁铁27,弧形槽28;转动中心3,刹车踏板臂4,刹车踏板41,枢接点5,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a;

车架6,刹车泵推杆61,铁块62,油门传感器63;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推杆71,缸体72,触发杆8,第一弹簧81,极限挡块9,第二弹簧91;

到位行程开关10;常闭触点101,常开触点102;

第一行程开关20,常闭触点201,常开触点201;

第二行程开关30,常闭触点301,常开触点302;

第三行程开关40,常闭触点401,常开触点402;

第四行程开关50,常闭触点501,常开触点502;

解除行程开关60,常闭触点601,常开触点602,静触点603;

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常闭触点701,常开触点702;

联动行程开关80,常闭触点801,常开触点8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揭示的一种改良的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主要包括联动臂1、油门踏板臂2、联动装置、解除行程开关60和控制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联动臂1的中部枢接于车架6上,并和刹车泵推杆61相连,联动臂1转动实现刹车。联动臂1的上端安装第一吸盘电磁铁14,车架6上安装和第一吸盘电磁铁14配合使用的铁块62,联动臂1通过第一吸盘电磁铁14吸附于车架6。联动臂1还通过回位弹簧15连接于车架6,回位弹簧15用于使联动臂1自动回位。油门踏板臂2以可自动回位的方式枢接于联动臂1,并通过第二吸盘电磁铁27吸附于油门传感器63的感应杆,第二吸盘电磁铁27得电时,油门转动实现油门的控制,第二吸盘电磁铁27失电时,油门控制失效。

联动装置安装于联动臂1和油门踏板臂2之间,用于使联动臂1和油门踏板臂2锁固联动或分离,具体的联动装置如下文所述。

解除行程开关60则安装于联动臂1或车架6上,比如安装在第一吸盘电磁铁14的侧面,车架6上的铁块62相对于该侧面的位置具有向外伸出的伸出部。结合图1所示,联动臂1回位时,解除行程开关60碰触该伸出部从而被触发,解除行程开关60触发时,第一吸盘电磁铁14得电用于将回位的联动臂1吸附固定于车架6。

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到油门误踩时,控制联动装置将联动臂1和油门踏板臂2锁固实现联动,同时控制第一吸盘电磁铁14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失电,即油门失效,联动臂1可转动。控制装置和解除行程开关60信号连接,当联动臂1自动回位并触发该解除行程开关60时,控制联动装置解除联动臂1和油门踏板臂2的锁固联动,并重新控制第一吸盘电磁铁14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得电,即重新将联动臂1固定,重新使油门踏板臂2对油门的控制有效,具体如下文所述。

如图2所示,其中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到油门是否误踩的装置,包括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触发杆8和第一弹簧81,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触发杆8枢接于油门踏板臂2,一端靠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另一端和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的推杆71枢接安装,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的缸体72则安装于于联动臂1或车架6,第一弹簧81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和触发杆8之间,第一弹簧81用于使触发杆8远离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

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的工作过程为,当正常踩下油门踏板21时,触发杆8推动推杆71缩进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内,由于速度较慢,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内的液压或气压会被及时排除,推杆71可正常进入。如图6所示,而当快速踩下油门踏板21时,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内的液压或气压没能及时被排除,推杆71不能及时缩进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内,推杆71将反向推动触发杆8,触发杆8克服第一弹簧81转动,从而触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

上述为紧急刹车而快速误踩油门而导致的误踩触发,本实施例还给出了油门超极限踩时的误踩触发,即控制装置还包括挡柱13、极限挡块9和第二弹簧91,挡柱13安装于联动臂1,油门踏板臂2开设供挡柱13伸入的弧形槽28,弧形槽28的直径经过油门踏板臂2在联动臂1上的转动中心3,油门踏板臂2踩下至极限位置时,挡柱13移动至弧形槽28的内侧端面处。弧形槽28除供挡柱13伸入外,还具有限制挡柱13位置的作用,从而保证油门踏板臂2在联动臂1上准确转动,同时挡柱13可伸出油门踏板臂2,使用于检测到油门是否误踩的装置的其他部件能够安装在油门踏板臂2的外侧,防止和联动臂1干涉。

极限挡块9枢接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位于弧形槽28的内侧端面处且靠近触发杆8,第二弹簧91安装于极限挡块9和油门踏板臂2之间用于使极限挡块9远离触发杆8。如图7所示,当油门踏板臂2踩下至极限位置时,挡柱13推动极限挡块9克服第二弹簧91转动,从而推动触发杆8转动,触发杆8克服第一弹簧81转动,从而触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

如图11所示,联动臂1和车辆刹车踏板臂4的转动轴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加之现有的油门踏板21的高度均低于现有的刹车踏板41,因此相同脚踏位置下,联动臂1转动的角度将小于刹车踏板臂4转动的角度,该小于的角度即为刹车角度差。刹车角度差的大小为一个定值大小等于,未踩时刹车踏板41至刹车踏板臂4与车架6的枢接点5的连线和垂直面的第一夹角b,与未踩时油门踏板21至联动臂1与车架6的枢接点5的连线和垂直面的第二夹角a之间的角度差,即刹车角度差=b-a。由于具有该刹车角度差,因此误踩油门变刹车时的效果将不同于直接踩踏刹车踏板41的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选用如下所述的联动装置。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联动装置包括电机11、主动齿轮12、月牙型齿轮22和离合电动推杆23。

电机11和主动齿轮12安装于联动臂1,电机11用于驱动主动齿轮12转动。月牙型齿轮22一端枢接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且位于主动齿轮12下方,并具有朝向主动齿轮12的弧形齿面221,弧形齿面221和主动齿轮12配合使用。离合电动推杆23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且位于月牙型齿轮22下方,用于推动月牙型齿轮22向上转动,使弧形齿面221和主动齿轮12啮合,弧形齿面221和主动齿轮12啮合时,弧形齿面221的直径经过油门踏板臂2在联动臂1上的转动中心3。。弧形齿面221和主动齿轮12啮合时,实现联动臂1和油门踏板臂2锁固联动,弧形齿面221和主动齿轮12未啮合时,实现联动臂1和油门踏板臂2分离。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离合电动推杆23和电机11工作。当系统触发误踩油门时,控制装置控制离合电动推杆23将月牙型齿轮22向上推动至和主动齿轮12啮合,并控制电机11转动驱动联动臂1向下转动至未踩油门时联动臂1与油门踏板臂2初始的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可参照图2,即未踩油门时联动臂1与油门踏板臂2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不是与车架6或其它外部构件的相对位置)后,并继续在电机的驱动下相对车架向下转动一个刹车角度差值的角度。为了便于结果的参看,假设将联动臂1回位如图9所示,此时可见油门踏板21和刹车踏板41的高度齐平,因此踩踏油门踏板21实现刹车的效果将和直接踩踏刹车踏板41的效果一致。

其中油门踏板臂2和联动臂1联动时,联动臂1的转动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是,脚置于油门踏板21并踩下时,而带动联动臂1转动,该转动是油门踏板臂2和联动臂1一起相对车架转动;另一部分是,相当于脚置于油门踏板21但并未踩下时(即油门踏板臂2位置不变),电机11转动带动联动臂1转动,该转动是油门踏板臂2不动,联动臂1相对车架转动,本文中所述的电机11(转动装置)驱动联动臂转动的相关表述即属于该情况。

控制装置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到位检测机构用于确定联动臂1是否相对油门踏板臂2转动满足上述要求。如图3和图4,到位检测机构包括到位限位杆24和到位行程开关10,到位限位杆24可固定于油门踏板臂2上的月牙型齿轮22上,到位行程开关10则固定于联动臂1。到位限位杆24和到位行程开关10的位置关系满足,保持油门踏板臂2的位置不变,电机11驱动联动臂1向下转动刚好一个刹车角度差值的角度时,到位限位杆24触发到位行程开关10,到位行程开关10触发时,控制装置控制电机11停止转动驱动动作。到位限位杆24触发到位行程开关10的位置关系可结合图9所示,该位置关系将一直保持至解除误踩油门变刹车。

控制装置还包括联动行程开关80,联动行程开关80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且位于月牙型齿轮22的下方,月牙型齿轮22未和主动齿轮12啮合时压置于联动行程开关80使其常开触点802电接通,月牙型齿轮22和主动齿轮12啮合时离开联动行程开关80使其常闭触点801电接通。

控制装置通过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解除行程开关60、联动行程开关80和到位行程开关10,与上述动力部件的电路连接来实现上述的控制。具体的电路连接为: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与电源正极相连后,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的常闭触点701和解除行程开关60的静触点603相连,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的常开触点702则和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闭触点601相连;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闭触点601分别与离合电动推杆23和电机11相连后连接电源负极,电机11和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闭触点601之间还安装有到位行程开关10,到位行程开关10的常闭触点101和电机相连;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开触点602和联动行程开关80相连,联动行程开关80的常开触点802分别与第一吸盘电磁铁14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相连后连接电源负极。

控制过程如下。

油门正常使用时,如图12所示,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的常闭触点701电接通,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与解除行程开关60的静触点603相连,解除行程开关60由于联动臂1处于回位位置而被触发,因此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开触点602电接通,即电机11和离合电动推杆23电连接断开;联动行程开关80由于被月牙型齿轮22压置,因此其常开触点802电接通,即第一吸盘电磁铁14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电接通,联动臂1被固定,油门有效。

误踩油门时,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被触发,其常开触点702电接通,即第一吸盘电磁铁14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断电,油门失效,联动臂1活动,由于此时脚踩着油门,因此联动臂1转动,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闭触点601电接通。此时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还直接瞬间电接通离合电动推杆23和电机11,因此月牙型齿轮22被离合电动推杆23推动离开联动行程开关80,联动行程开关80电连接断开。当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是由于超限误踩而触发时,电机11带动联动臂1转动,而使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重新回位,当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是由于快速踩而触发时,速度慢下时液压或气压阻尼器7的推杆71又重新可收缩,因此不管哪种情况误踩导致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触发,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均仅短暂被触发,即短暂触发后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的常闭触点701又重新电接通。经过上述一系列变化后,如图13所示,此时,第一吸盘电磁铁14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电连接断开,油门失效,联动臂1活动;电机11和离合电动推杆23则电接通,而电机11在转动至联动臂1补偿上述刹车角差后由于到位行程开关10的触发导致其常闭触点101断开而断电,如图14所示,电机11停止转动后,主动齿轮12和月牙型齿轮22只处于啮合联动状态,此时踩踏油门,如图10所示,即可带动联动臂1转动实现刹车。

解除误踩油门时,直接抬起油门踏板21,当联动臂1回位时,如图15所示,解除行程开关60触发,解除行程开关60的常开触点602闭合,离合电动推杆23也失电,月牙型齿轮22在自重作用下下降离开主动齿轮12,月牙型齿轮22重新压置于联动行程开关80,联动行程开关80的常开触点802重新电接通,而到位行程开关10则由于联动臂1相对油门踏板臂2复位(见下文,即消除上述刹车角差后),因此其常闭触点101重新电接通,加之之前误踩检测行程开关70的常闭触点701已经电接通,因此电连接关系重新复位至上述油门正常使用时的电连接关系,如图12所示,即此时,第一和第二吸盘电磁铁27重新电接通,联动臂1固定,油门有效。

其中联动臂1相对油门踏板臂2的复位,可通过电机11的正反转控制,即在解除的过程中,月牙型齿轮22回位之前,控制装置可先控制电机11反转,驱动油门踏板臂2向下转动回位至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的位置,相当于联动臂1相对油门踏板臂2复位,消除上述误踩油门时电机11驱动联动臂1向下转动的一个刹车角度差值的角度,但这对于控制装置的要求较高。为了简化控制,本实施例仅采用单方向转动的电机11,而该电机11无法使油门踏板臂2向下转动回位,为此采用下述复位机构实现。

如图3和4所示,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卡杆26、复位电动推杆25和上述的挡柱13,当然另外再设一个挡柱13也可以。复位卡杆26转动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复位电动推杆25一端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复位电动推杆25另一端安装于复位卡杆26,复位电动推杆25用于推动复位卡杆26来回转动。复位卡杆26用于限制挡柱13的位置,如图2所示,复位卡杆26和挡柱13的位置关系满足,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挡柱13卡于复位卡杆26处且位于复位卡杆26的内侧。目的在于,当油门正常使用,油门踏板臂2向上转动自动复位时,油门踏板21复位至正常高度后,通过挡柱13卡于复位卡杆26,从而防止油门踏板臂2继续向上转动,保持油门踏板21的正常高度。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复位电动推杆25工作。控制装置检测到油门误踩时,控制复位电动推杆25带动复位卡杆26向外转动离开挡柱13,即复位卡杆26给出了联动臂1在电机11的驱动下向下转过一个刹车角差值过程中挡柱13的让位空间(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接收到解除行程开关60被触发的信号时,控制复位电动推杆25带动复位卡杆26转动复位至,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复位卡杆26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此过程中到位行程开关10的常闭触点101即被重新接通。复位卡杆26在转动过程中,在挡柱13的作用下使油门踏板臂2相对联动臂1向下转动回位,直至油门踏板2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的位置停止。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复位电动推杆25工作的过程通过一组行程开关控制,该组行程开关安装于油门踏板臂2包括第一行程开关20、第二行程开关30、第三行程开关40和第四行程开关50,控制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如图12所示,复位电动推杆25串联于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之间的电路中,第一行程开关20的常开触点202和第二行程开关30的常闭触点301分别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行程开关20的常闭触点201与第三行程开关40串联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三行程开关40的常闭触点401和电源负极相连,第二行程开关30的常开触点302与第四行程开关50串联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第四行程开关50的常闭触点501和电源负极相连;

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安装于月牙型齿轮22的下方,月牙型齿轮22未和主动齿轮12啮合时压置于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使两者的常开触点(202,302)电接通,月牙型齿轮22和主动齿轮12啮合时离开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使两者的常闭触点(201,301)电接通,即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的电连接关系和联动行程开关80的一致。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时复位卡杆26压置于第四行程开关50使第四行程开关50电断开,油门踏板臂2作为刹车使用时复位卡杆26压置于第三行程开关40使第三行程开关40电断开。

复位机构的控制过程如下。

如图12所示,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时,月牙型齿轮22未和主动齿轮12啮合,月牙型齿轮22压置于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使两者的常开触点(202,302)电接通,复位卡杆26压置于第四行程开关50使第四行程开关50电断开,第三行程开关40则电接通,此时复位电动推杆25未与电源接通,不动作,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如图13所示,油门变刹车时,月牙型齿轮22和主动齿轮12啮合,月牙型齿轮22离开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使两者的常闭触点(201,301)电接通,由于此时第三行程开关40还处于电接通状态,因此复位电动推杆25与电源电接通,电流从第二行程开关30流向复位电动推杆25,复位电动推杆25带动复位卡杆26向外转动远离挡柱13。

此时如图14所示,复位卡杆26向外转动因此离开第四行程开关50,第四行程开关50电接通。当复位卡杆26向外转动直至碰触第三行程开关40时,第三行程开关40断开电连接,复位电动推杆25失电停止推动。此时挡柱13不受复位卡杆26阻挡,联动臂1即可在电机11的驱动下向下转动上述的一个刹车角差值。

如图15所示,解除油门变刹车时,月牙型齿轮22离开主动齿轮12,月牙型齿轮22重新压置于第一行程开关20和第二行程开关30使两者的常开触点(202,302)电接通,此时由于第四行程开关50处于电接通状态,因此复位电动推杆25重新与电源电接通,但电流方向改变为,从第一行程开关20流向复位电动推杆25,复位电动推杆25带动复位卡杆26向内转动;复位卡杆26向内转动的过程中,在挡柱13的作用下使油门踏板臂2相对联动臂1向下转动回位,直至油门踏板2作为油门使用未被踩下时的位置停止(此时,复位卡杆26复位至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时的位置时),此时到位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重新电接通。

复位卡杆26转动过程中离开第三行程开关40,第三行程开关40的常闭触点接通。当复位卡杆26复位至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时的位置时,复位卡杆26重新碰触第四行程开关50时,第四行程开关50重新处于电连接断开状态,复位电动推杆25失电停止动作。此时上述第一行程开关20、第二行程开关30、第三行程开关40和第四行程开关50的状态与上述油门踏板臂2作为油门使用时一致,如图12所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