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7272发布日期:2019-04-05 19:3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目前一般采用16A的标准充电线,一端为标准的16A国标插头,一端为国标7芯交流充电枪,该充电线只能连接标准的16A国标插座,即家用的空调插座,一般家庭10A的三孔插座较多,16A的三孔插座较少,充电存在不方便性,若直接用一个10A转16A的转接插座,车辆可连接家用10A插座,但实际充电电流一般在15A左右,远大于10A,家用线束和插座超负荷工作,极易加速线束和插座的老化,一条匹配16A插座,另外一条匹配10A插座,可实现车辆两种电源都能充电,但一台车配两条充电线线会大大增加车辆的成本,同时也会占用车辆的空间,且目前车辆使用的充电线16A三角插头处无温度监控保护功能,若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或插座老化,长时间充电容易引起温升过高,导致起火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线无法同时适配10A和16A两种插座,分别使用两种充电线提高车辆成本和占用空间和长时间充电发热过大有引起火灾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

包括转接线、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电源输入插头和插座,还包括交流充电线;

所述交流充电线包括充电枪和线缆控制盒;

所述充电枪设置在交流充电线的一端;

所述电源输入插头设置在交流充电线的另一端,包括检测电源发送端、检测电源接收端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线缆控制盒设置在充电枪和电源输入插头之间的交流充电线上;

所述插座与转接线的一端相连接,并与电源输入插头相适配的,转接线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相适配的转接线插头,转接装置还包括短接线,所述短接线用于连通检测电源发送端与检测电源接收端;

所述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与CP信号接收端连接,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设有两种以上不同功率的充电模式,车辆充电控制模块通过CP信号值调节对应不同插座的充电模式。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转接线,使得单个充电线得以适配多种输入电流,减少多根充电线占用的空间,降低车辆配件的成本,通过在转接线上设置短接线,连通检测电源发送端与检测电源接收端,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与检测电源接收端连接,使得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得以通过接收检测电源接收端不同的信号切换对电动汽车相应的充电功率,对充电线路及电源进行保护,通过在电源输入插头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使得线缆控制盒控制模块在充电过程中得以通过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信号,设定相应的CP信号值,车辆充电控制模块通过车辆端充电座,接收CP信号,对应调节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功率。线缆控制盒控制模块监控并控制电源输入插头以及线缆的工作温度,防止出现过温起火以及发热过大引起火灾。

进一步地,所述交流充电线包括火线、零线和接地线,线缆控制盒与火线和零线上至少一个的连接处设有继电器;

通过在交流充电线的火线和零线上至少一个的连接处设置继电器,避免出现故障时或车辆处于未连接状态直接接通电源引起高压安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上设有连接确认端,连接确认端通过充电枪上的连接确认插头与接地线连接;

通过在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设置连接确认端,连接确认端通过充电枪上的连接确认插头与接地线连接,使得车辆控制模块得以通过接地线是否连通,判断充电线是否与车辆正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确认装置上设有分压电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连接10A家用电路时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连接16A家用电路时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车载充电控制模块;102、连接确认端;

201、交流充电线;202、充电枪;203、电源输入插头;

203-1、检测电源发送端;203-2、检测电源接收端;

203-3、温度传感器;204、线缆控制盒;205、火线;206、零线;

207、接地线;208、分压电阻;209、继电器;

301、转接线;302、短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连接10A家用电路时的电路图,车载充电控制模块101包括车载充电机和车载控制模块,车载充电机与车载控制模块电连接,车载充电机设有两种以上的充电功率,并通过车载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切换充电功率,车载充电机上设有火线端、零线端接地端,连接确认端102、CP信号接收端和温度信号接收端与车载控制模块电连接,交流充电线201包括充电枪202、电源输入插头203、线缆控制盒204、火线205、零线206和接地线207,火线205、零线206和接地线207的一端以及连接确认线、CP信号接收线设置在充电枪202上,并通过车辆端充电座与车载充电机的火线端、零线端、接地端以及车载控制模块的连接确认端102、CP信号接收线插头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203设置在交流充电线201的另一端,检测电源发送端203-1、检测电源接收端203-2和温度传感器203-3设置在电源输入插头203上,线缆控制盒204设置在充电枪202和电源输入插头203之间的交流充电线201上,线缆控制盒204包括线缆控制模块和继电器209,所述线缆控制模块包括AC/DC转换器、控制板和PWM信号发生器,AC/DC转换器一端与交流充电线201的火线205和零线206电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电源发送端203-1电连接,检测电源接收端203-2为电压检测点,并与PWM信号发生器通讯连接,PWM信号发生器通过CP信号接收线与车载控制模块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03-3通过COM端口连接控制板,继电器209分别设置在火线205和零线206上,并与CP信号接收线电连接,分压电阻208一端与车载充电控制模块101的连接确认端102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线207电连接,转接线301一端通过插座与电源输入插头203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头与电源连接,设置在转接线301上的短接线302一端与检测电源发送端203-1电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电源接收端203-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车载控制模块选用整车控制器VCU,也可以选用电池管理系统BMS、微控制单元MCU等,车载充电机设有两种对应10A家用电源和16A家用电源的两种输入功率)

根据上述结构,在具体操作时,当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需要通过转接线连接10A家用电源时,交流充电线的充电枪连接车辆端充电座,交流充电线的电源输入插头连接转接线的插座,转接线的插头连接10A家用电源的插座,连接确认端与接地线连接,判断线路接通,交流充电线上的线缆控制盒通过线缆控制模块的AC/DC转换器将火线和零线上产生的电压转换为检测电源,并通过检测电源发送端向转接线的短接线传送检测电压,检测电压经过短接线回传至检测电源接收端,线缆控制模块内的PWM信号发生器检测到检测电源接收端的检测电压,并根据接收到的检测电压,通过CP信号接收线和CP信号接收端向车载控制模块发送对应10A电流的PWM信号,车载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对应10A电流的PWM信号,控制车载充电机设置对应10A电流的充电功率,控制板控制继电器闭合,连通火线和零线,输送10A家用电流,车载充电机通过相应的输入功率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线缆控制盒控制模块实时监控三角插头上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阻值,根据不同的温度阀值,设定对应的CP信号值,车载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CP信号值,控制车载充电机切换不同功率的充电模式。

当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需要连接16A家用电源时,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连接16A家用电路时的电路图,交流充电线的充电枪连接车辆端充电座,交流充电线的输入插头连接16A家用电源,连接确认端与接地线连接,判断线路接通,交流充电线上的线缆控制盒通过线缆控制模块的AC/DC转换器将火线和零线上产生的电压转换为检测电源,检测电源向检测电源发送端发送,检测电源发送端无法将检测电源传送至检测电源接收端,线缆控制模块的PWM信号发生器未收到检测电源接收端的检测电源,通过CP信号接收线和CP信号接收端向车载控制模块发送对应16A电流的PWM信号,车载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对应16A电流的PWM信号控制车载充电机设置对应16A电流的输入功率,检测到CP信号的继电器闭合,连通火线和零线,输送16A家用电流,车载充电机通过相应的输入功率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线缆控制盒控制模块实时监控三角插头上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阻值,设定对应的CP信号值,车载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CP信号值,控制车载充电机切换不同功率的充电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