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公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警示架及自动化移动警示架。
背景技术:
在快速道路上停车,尤其是高速公路上,除了要打开双闪之外,三角警示牌也是必须要使用的工具。我们需要在停车地点的后方适当位置摆放警示牌来警告后方车辆前方有车辆停靠,避免造成二次交通事故。
现有的警示牌都是由人工进行放置,在放置警示牌的过程中,放置者危险性较大,特别是在大雾天、雨天或者夜晚等实现受阻的情况下,放置者极易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警示架,其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且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移动警示架,其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且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同时还可以随时远程改变移动距离的设定值,调整灵活。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警示架,其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和辅助装置。底座设有用于收纳警示架的收纳槽,警示架铰接于底座。行走机构包括多个行走轮和用于控制行走轮的行走距离的驱动装置,多个行走轮设于底座的相对两侧且行走轮的远离底座一侧凹设连接孔,连接孔的轴心线与行走轮的轴心线重合设置,连接孔设有内齿。辅助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辅助臂,多个第一辅助臂设于底座的相对两侧且位于行走轮的远离底座一侧,第一辅助臂与底座相连。第一辅助臂设有用于与路缘石接触的导向轮。导向轮的转轴与导向轮固定连接,转轴可转动地铆接于第一辅助臂且转轴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辅助臂还设有传动杆,传动杆可转动地铆接于第一辅助臂,传动杆的轴心线沿行走轮的轴向设置,传动杆的靠近行走轮一端同轴连接传动齿轮,传动杆还同轴第二锥齿轮,传动齿轮与内齿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行走轮转动时,行走轮的线速度与导向轮的线速度相同。
该移动式警示架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且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
一种自动化移动警示架,其包括信号接收器、处理器和上述的移动式警示架,处理器与移动式警示架的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由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化为对驱动装置的指令。移动式警示架的警示架嵌设有危险警报灯。
该自动化移动警示架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且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同时还可以随时远程改变移动距离的设定值,调整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警示架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对警示架进行放置,可以避免人工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警示架在直路与弯路上移动时,均能保持很高的移动准确度,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均较小,特别是在弯路上移动时,其能沿路缘石移动并实现转弯,同时不会因为与路缘石之间的摩擦力而导致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之间相差太大,其能保证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基本一致。其能保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替代人工放置,在保证警示作用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了使用者的人身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移动警示架同样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且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同时还可以随时远程改变移动距离的设定值,调整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警示架的第一辅助臂位于第三止点且第二辅助臂位于第一止点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移动式警示架的底座收纳警示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移动式警示架的第一辅助臂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移动式警示架的第一辅助臂位于第四止点且第二辅助臂位于第二止点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移动式警示架的第一辅助臂位于第四止点且第二辅助臂位于第二止点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底座收纳连接了支撑杆的警示架的示意图。
图标:100-移动式警示架;110-底座;111-收纳槽;120-行走机构;121-行走轮;122-连接孔;124-履带;130-辅助装置;131-第一辅助臂;131a-第一空腔;131b-第二空腔;132-导向轮;133-转轴;134-第一锥齿轮;135-传动杆;136-传动齿轮;137-第二锥齿轮;138-第二辅助臂;138a-容置槽;140-警示架;15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警示架100。移动式警示架100包括底座110、行走机构120和辅助装置130。
底座110设有用于收纳警示架140的收纳槽111,警示架140铰接于底座110。在本实施例中,警示架140为三角警示架,且警示架140的一条底边铰接于收纳槽111。警示架140可以通过绕其转动轴心线转动而实现收纳于收纳槽111或展开。较优选地,警示架140绕其转动轴心线转动时有阻尼转动,这样可以提高警示架140在收纳与展开状态的稳定性,防止在展开状态下自行转动导致警示架140收纳于收纳槽111而失去警示效果。
行走机构120包括多个行走轮121和用于控制行走轮121的行走距离的驱动装置(图未示),驱动装置设于底座110。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行走轮121的电机以及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与停止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使电机驱动行走轮121转动并转动一定的圈数,行走轮121转动的圈数与行走轮121的周长的乘积即为移动式警示架100移动的距离。控制器控制电机使电机驱动行走轮121转动的圈数可以提前设定,转动圈数设定后,控制器即可控制电机使电机驱动行走轮121转动相应的圈数。
多个行走轮121设于底座110的相对两侧且行走轮121的远离底座110一侧凹设连接孔122,连接孔122为盲孔,连接孔122的轴心线与行走轮121的轴心线重合设置,连接孔122设有内齿。
请参阅图4和图5,辅助装置130包括第一辅助臂131,第一辅助臂131位于行走轮121的远离底座110一侧,且第一辅助臂131与底座110相连接。
第一辅助臂131呈四棱柱状,第一辅助臂131的远离行走轮121一侧凹设有第一空腔131a,第一辅助臂131还设有用于与路缘石接触的导向轮132,导向轮132可转动地容置于第一空腔131a且导向轮132有一部分伸出第一空腔131a以用于与路缘石相接触。
导向轮132的转轴133与导向轮132固定连接,转轴133可转动地铆接于第一辅助臂131且转轴133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134。第一辅助臂131还设有传动杆135。传动杆135可转动地铆接于第一辅助臂131,传动杆135的轴心线沿行走轮121的轴向设置,传动杆135的靠近行走轮121一端同轴连接传动齿轮136,传动杆135还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137。
第一辅助臂131还具有第二空腔131b,第一锥齿轮134与第二锥齿轮137均容置于第二空腔131b。其中,传动齿轮136与连接孔122的内齿啮合,第二锥齿轮137与第一锥齿轮134啮合。当行走轮121转动时,行走轮121带动传动杆135,导向轮132由传动杆135带动而随行走轮121一同转动。行走轮121的前进方向与导向轮132的前进方向一致且行走轮121的线速度与导向轮132的线速度相同。导向轮132用于在弯道上与路缘石相抵,使移动式警示架100沿着路缘石实现转弯,另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导向轮132可以减小或消除来自于路缘石的对移动式警示架100的阻力,提高移动式警示架100的移动距离的准确度。
移动式警示架100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进行放置,避免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
导向轮132与行走轮121之间由传动杆135实现传动,这样可以保证导向轮132与行走轮121二者运转的同步性,使导向轮132与行走轮121二者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加上行走轮121的线速度与导向轮132的线速度相同,当移动式警示架100沿着路缘石移动时,可以保证移动式警示架100平稳移动。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如果导向轮132与行走轮121二者的线速度不一致,或者导向轮132不主动转动(即受外部摩擦力才转动),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受到较大的阻力影响,使导向轮132或行走轮121出现打滑或者转动受到抑制,这样不仅会增大移动式警示架100的功耗,同时会大大降低移动式警示架100移动距离的准确度,使实际移动的距离大大小于设定距离。
特别是在沿着弯路移动时,如果导向轮132的线速度大于行走轮121的线速度,将会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的移动方向容易发生偏移,在沿着弯道移动时,其移动路径容易变成“z字形”,从而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在弯道处的实际行走路程变大并远远超出弯道的长度,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在停止后与车主的停靠车辆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达不到警示架140放置的距离要求。
如果导向轮132的线速度小于行走轮121的线速度,移动式警示架100在沿着弯道的路缘石转弯时,由于行走轮121的速度大于导向轮132的速度,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整体速度不一致,使行走轮121受到的转动阻力变大,同时也会使导向轮132受到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摩擦力,这样不仅会增大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的功耗,而且会加大导向轮132的磨损。由于移动式警示架100整体前进速度不一致,在弯道沿着路缘石转弯时,移动式警示架100整体上受打的阻力较大,容易使移动式警示架100实际移动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从而导致警示架140达不到放置的距离要求。
如果导向轮132不主动转动,即受外部摩擦力时被摩擦力驱动。此时,移动式警示架100沿着弯路移动,特别是沿着路缘石转弯时,如果路缘石凹凸不平或者存在大量空穴,导向轮132就十分容易卡进空穴或者被凸起部位阻挡,由于导向轮132不主动转动,很难从空穴离开,也很难从凸起部位绕出来,导致移动式警示架100容易被卡死在弯道上,使移动式警示架100无法工作,从而导致警示架140达不到放置的距离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式警示架100的行走轮121与导向轮132同步转动且二者的线速度相同,这样无论是移动式警示架100沿着路缘石直行或者转弯,均能使移动式警示架100所受到的来自于路缘石的阻力尽可能减小。特别是在沿着路缘石转弯时,导向轮132可以使移动式警示架100顺利通过凹凸不平或具有空穴的路缘石,并使移动式警示架100在通过该路缘石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碍尽可能减小,保证移动式警示架100可以顺利沿着路缘石通过弯道。移动式警示架100在弯道处的行走路程与弯道的长度基本一致,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同样可以保持基本一致,移动式警示架100停止后距离车主的停靠车辆的距离可以达到相应的距离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警示架100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对警示架140进行放置,可以避免人工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另一方面,移动式警示架100在直路与弯路上移动时,均能保持很高的移动准确度,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均较小,特别是在弯路上移动时,其能沿路缘石移动并实现转弯,其同样能保证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基本一致。移动准确度高,替代人工放置,在保证警示作用的基础上,减少了使用者的人身风险。
请参阅图4、图6和图7,进一步地,第一辅助臂131为多个,多个第一辅助臂131设于底座11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臂131为4个,行走轮121为8个。8个行走轮121设于底座110的两侧,每侧为四个。4个第一辅助臂131也设于底座110的两侧,每侧为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辅助臂131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两个或更多个的第一辅助臂131设于底座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装置130还包括多个第二辅助臂138,多个第二辅助臂138设于底座110的相对两侧。第一辅助臂131由第二辅助臂138连接至底座110,第二辅助臂138连接于第一辅助臂131与底座110之间。第二辅助臂138一端与底座110铰接且铰接于收纳槽111的相对的两侧,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的远离底座110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二者的转动轴心线平行设置,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二者的转动轴心线均与多个行走轮121的接地点所在平面平行,并且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二者的转动轴心线均与行走轮121的转动轴心线相垂直。
第二辅助臂138绕其转动轴心线转动具有第一止点与第二止点,第一辅助臂131沿其转动轴心线转动具有第三止点与第四止点。第二辅助臂138位于第二止点时,第二辅助臂138盖合于收纳槽111,第一辅助臂131位于第四止点时,第一辅助臂131收纳于第二辅助臂138,如图6所示。当第二辅助臂138位于第一止点时,第二辅助臂138为展开状态,此时收纳槽111未被遮盖,可以将警示架140从收纳槽111中通过转动而展开。当第一辅助臂131位于第三止点且第二辅助臂138位于第一止点时,第一辅助臂131位于行走轮121的远离底座110一侧且传动齿轮136卡合于连接孔122,传动齿轮136与连接孔122的内齿啮合,如图4所示。此时,行走轮121转动即可带动导向轮132转动。
以上设计使移动式警示架100便于收纳,当不使用时,将警示架140收纳于收纳槽111,将移动式警示架100的第二辅助臂138转动至第二止点,并将第一辅助臂131转动至第四止点,移动式警示架100的高度与宽度均减小,使移动式警示架100所占的空间减小,便于放于汽车后备箱。同时,第二辅助臂138盖合于收纳槽111,对警示架140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其他物件压坏警示架140。当需要使用时,将第一辅助臂131转至第三止点并将第二辅助臂138转至第一止点,此时传动齿轮136即可卡入连接孔122并与内齿啮合。由于连接孔122对传动齿轮136的卡合作用,可以防止第一辅助臂131和第二辅助臂138发生转动,即对第一辅助臂131和第二辅助臂138具有固定作用,进而保证传动齿轮136可稳定卡入连接孔122并与内齿啮合,使传动杆135稳定传动。
另一方面地,在携带过程中,由于车体晃动,移动式警示架100容易与其他物品发生相互滑动或摩擦,极其容易使导向轮132发生往复转动,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不收起,导向轮132将会带动行走轮121往复转动,这样容易对驱动装置造成磨损,同时转轴133与传动杆135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将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设计为可以一同收起,不仅解决了上述有问题,还可以利用第一辅助臂131与第二辅助臂138盖合收纳槽111,起到保护警示架140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4、图6和图7,第二辅助臂138设有用于容置传动齿轮136的容置槽138a。当第二辅助臂138位于第二止点时,容置槽138a位于第二辅助臂138的远离底座110一侧。第一辅助臂131位于第四止点时,第一辅助臂131收纳于第二辅助臂138,此时,传动齿轮136则容置于容置槽138a。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臂131由第三止点的位置朝第四止点的位置转动时,第一辅助臂131的自由端朝底座110所在的一侧转动。即使第一辅助臂131绕其转动轴心线发生转动,第一辅助臂131也是朝着行走轮121所在的一侧转动,传动齿轮136也不会脱出连接孔122。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传动齿轮136卡入连接孔122的卡合强度,保证传动杆135的稳定传动。
进一步地,较优选地,第二辅助臂138为两个且呈板状,两个第二辅助臂138设于底座110的相对两侧,第二辅助臂138的边缘铰接于底座110,每个第二辅助臂138同两个第一辅助臂131铰接。当第二辅助臂138位于第二止点时,第二辅助臂138可以将收纳槽111充分盖合,保证警示架140不受其他物品挤压而变形或破损,以免影响警示架140的警示功能。
进一步地,4个第一辅助臂131设于底座110的两侧,每侧为两个,且每侧的两个第一辅助臂131与位于该侧的四个行走轮121中的位于两端的两个行走轮121相对应,如图7所示,即当第一辅助臂131位于第三止点且第二辅助臂138位于第一止点时,每侧的两个第一辅助臂131的传动齿轮136与位于该侧的四个行走轮121中的位于两端的两个行走轮121的连接孔122卡合。沿移动式警示架100的前进方向,四个第一辅助臂131位于移动式警示架100的头部和尾部,可以提高移动式警示架100在通过弯道时沿路缘石转弯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导向轮132的轴心线垂直于8个行走轮121的接地点所在平面。这样可以使导向轮132与路缘石接触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进一步地,行走机构120还包括与行走轮121配合的履带124,行走轮121均为履带轮。该结构可以使移动式警示架100的抓地力更强,可以有效防止行走轮121打滑而导致实际行走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另一方面,该结构还可以使移动式警示架10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坑洼路面,保证移动式警示架100的正常行走。
进一步地,内齿所对应的的齿根圆与传动齿轮136所对应的的齿顶圆半径相同,传动杆135的轴心线与行走轮121的轴心线重合设置。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孔122对传动齿轮136的卡合力,并且同时提高传动杆135随行走轮121转动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警示架140与底座110之间还可以连接支撑杆150,如图8所示。支撑杆150与警示架140固定连接,支撑杆150与底座110铰接。支撑杆150与警示架140可以通过转动一同收纳于收纳槽111。支撑杆150可以使警示架140位于更高的位置,更有利于警示架140被注意到,提高警示架140的警示效果。
移动式警示架100的工作原理是:需要使用时,先将第一辅助臂131转动至第三止点,再将第二辅助臂138转动至第一止点,此时传动齿轮136卡入连接孔122。再将警示架140转动使警示架140立起。如图4所示,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按照上述相反的顺序将移动式警示架100收好即可,如图6所示。移动式警示架100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化移动警示架,其包括信号接收器、处理器和移动式警示架100。信号接收器与处理器电连接,且处理器与移动式警示架100的驱动装置电连接并用于处理由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指示信号,并将指示信号转化为对移动式警示架100中的控制器的指令,从而改变控制器控制电机使电机驱动行走轮121转动的圈数。与信号接收器相匹配的信号发射器可以是安装于手机的控制软件,也可以是独立的控制装置。
以上结构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即使自动化移动警示架在移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相应的信号发射器向自动化移动警示架下达指令,对自动化移动警示架的移动距离(即控制器控制电机使电机驱动行走轮121转动的圈数)进行临时调整,以适应由于临时原因需要调整移动距离的情况,并无需使用者行走至自动化移动警示架的位置进行手动调整,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移动警示架的使用灵活性,还进一步避免了使用者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在自动化移动警示架中,移动式警示架100的警示架140嵌设有危险警报灯,用于提高警示架140的醒目度。
进一步地,自动化移动警示架还设置有距离探测仪和报警器,当来往车辆接近自动化移动警示架时,报警器就会报警,以提示过往车辆。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移动警示架同样能够自行移动设定的距离,无需人工放置,避免了人工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且其实际移动距离与设定距离误差小,在弯道处仍能保持较高的移动准确度。此外,自动化移动警示架能够及时报警提醒过往车辆,防止二次意外发生,同时还可以随时远程改变移动距离的设定值,调整灵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